大学排行榜为什么不香了?
撰文 孙滔
编辑 魏潇
一度风光无限的大学排行榜突然没有了水花。
7 月 19 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 2022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但大学排行榜在新闻媒体上的声量远远不如前些年,而这个时间正是高考生最关注大学排名的节点。
“大学排行榜”的百度资讯指数
事实上,2022 年成了大学排行榜水逆之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宣布退出 2023 U.S. News 排名,南京大学声称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和兰州大学也表示不再主动参与排行榜。
要知道,高校是各个榜单公司的潜在客户,其核心卖点即所拥有的的数据、认证和咨询,那么高校退出排行榜,也就意味着后者的产品不再受到这些客户热捧。
哥伦比亚大学退榜与数据作假有关,U.S. News、泰晤士高等教育、QS 和软科等四大高校排行榜在国内退潮则至少从时间轴上与“双一流”有前后关联。这些榜单伴随第一轮“双一流”建设而兴盛,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开展而衰退。
2022 年 2 月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中谈及新增建设学科认定程序和条件明确提出,学科认定多维度设置条件,不与各种大学排名、论文指标等挂钩。
国家评估一锤定音,各高校也就不必每天围绕榜单公司转了。
数年风光
四大榜单因“双一流”而风光。
因为“一流”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人们就把国际上的高校排名比如前 100 名作为一流的定义,那么四大榜单就成了最现成、最便捷的参照。
早在 2015 年 11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中便指出,要“积极引入专门机构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两年后,教育部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则规定,遴选程序要“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
2018 年 1 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杜玉波在《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如此阐述:“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坐标系,不能‘自说自话’”,“这个坐标系就是国外一些通行的做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在 2020 年年初发表的《“双一流”建设的上行式评估》一文中对一流学科遴选具体步骤提出了更具体的解读:设立 4 条并行渠道来进行学术评估,而 4 条渠道中任何一条达到标准即可通过,其中一条渠道是参考国际上有关大学学科评价结果。
各榜单公司对这些字眼折射的价值自然洞若观火。以 QS 为例,在 2015 年起尤其是 2017 年到 2019 年间,QS 中国区高管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大高校“交流经验”,这其中不乏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
严厉的批评
诸多业内人士认识到了这种做法的不足。杜玉波在上述 2018 年的文章中即提到,建设“双一流”不能唯国际排名论英雄、论成败,关键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杨卫同样在前述文章中表示,第一轮的评估体系“不乏粗放之处,且无法微调,会产生明显不合理的个别案例”。
第一轮评估中体现出来的“粗放”不止一两点。其一,国际排行榜对某些学科的定义与国内并不一致,那么其比较就难以反映各高校的实力。中国人民大学评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以新闻学为例指出,国外将传播心理学、传播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专业都纳入新闻学,而这些专业甚至都不存在于中国学科目录中。此外,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入选“双一流”学科也曾引起争议,因为以航空航天专业著称的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却落选了。
其二,即使同一学科中也无法完全定量比较。杨卫曾拿数学举例,“数论”“拓扑”等纯数学研究的引用次数要远小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或“动力系统”有关的应用数学,这就导致纯数学见长的高校难以媲美工于应用数学的高校。
其三,人文社会学科遭遇不公待遇。因为理工科实力更容易以科研成果的形式体现在大学排行榜上,一些高校为了排名靠前开始裁撤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其四,因为生命科学与医学最能体现排行榜指标,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内,有数十所高校通过合并三甲医院来医学院的方法,来提高自身排名。比如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甚至跨省到安徽抢到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这就相当于为了在武林大会上取得好成绩,某高手跑去练了与自身功底不一定相匹配的速成大法。
官方也承认了大学排行榜在第一轮“双一流”名单认定中引发的问题。
教育部的看法是,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周光礼等人在 2019 年发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评价: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中对四大排行榜作了更加严厉的批评: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洋标准”泛滥,部分大学对标四大排行榜办学。
他指出,这些排名机构冲击了中国大学的办学道路,而部分“双一流”大学按照各种境外大学排行榜办学,偏离了正常的办学道路。不仅如此,让“第三方机构”来从事大学评价,严重干扰了政府的问责性评估,冲击了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图片来源:Pixabay
评估是个世界性难题
排名这个议题大概是设置在国人骨子里的,这或许是大学排行榜受到热捧的原因,甚至国人还引领了世界大学排行榜这个赛道。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最初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于 2003 年开始发布,2009 年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此后成为该榜单的主办方。根据其官网介绍,ARWU 是最早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也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之一。其排名以完全采用客观数据为特点,但这对理工类学科更有利,削弱了教学质量和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且被指偏袒英语国家。
没有哪个榜单能够一碗水端平。此后的 QS、泰晤士高等教育、U.S. News 等世界大学榜单或被指主观评分占比过大,或被指偏袒理工科,或被指数据难以保证真实性。此次哥伦比亚大学宣布退出 U.S. News 榜单排名即缘于哥大一位数学教授质疑该校使用了虚假数据参与排名,使其名列美国大学第二名。
教育部亦在努力削弱“双一流”带来的排名错觉和高校阶层论。与首轮建设名单相比,2022 年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不再有“A 类 B 类”的区分。
学科评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杨卫也在前述论著中坦承,中国高校的学科评估一直处于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博弈过程中。
中国在建国初期侧重专家评议,而上世纪 90 年代南京大学引领了基于数据的评价体系,到上海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到达巅峰。两种评价各有利弊。完全的同行主观评议导致学派之争,难以避免有失公允的评断,极致的定量指标评价则陷入机械攀比的尴尬境地。
如今的“双一流”再度回归融合专家判断与客观数据的学科评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曾在 2020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定量定性“融合评价”,且主要在于定性评价。而上海交通大学曾孵化了完全以定量指标评估著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定性评价的把握是要考验评估者智慧的。比如教师道德要求,那么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这类违背科研伦理的案例会扣掉当事高校多少分值,需要有说服力的评价标准。
至于榜单公司,它们或许会回到服务学生群体的“初心”上。即使在中国有了国家队的学科评估,采用不同指标的市场化评估仍不失为一项有意义、有价值的补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