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报称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中断与中科院合作,退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领导工作|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3-03-17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学术事件


《自然》报称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中断与中科院合作,退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领导工作


截图自《自然》新闻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694-x),当地时间 3 月 8 日,法国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宣布,已于 2022 年 12 月决定暂停与中国科学院(CAS)关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协议。因此,巴斯德研究所将不再参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活动,也不再与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该机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将更名并由中国科学院全权监督管理。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声明中表示“做出该选择是为了开始新一轮的对话以改善两个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一种更有成效的合作方式”。同时,中科院发言人对《自然》表示,两个研究所之间始终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对法方的贡献“深表感谢”,双方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案,取代‘联合研究所’的形式,以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研究中的全球挑战”。

据《自然》新闻介绍,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成立于 2004 年,由中法两方共同领导进行科学合作并专注于传染病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丙型肝炎到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艾滋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为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截至去年 8 月,该研究所有 146 名工作人员,其中有 35 名研究员以及 29 名博士后研究员,约 9% 的成员为非华裔背景。(Nature news)



· 海外学界


拜登公布 2024 年预算计划,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增加近 19%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当地时间 3 月 9 日,美国总统拜登向美国国会提交了 2024 年预算,延续了其政府要求大幅增加美国主要研究机构支出的模式。拜登要求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预算增加 18.6%,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增加 26%,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增加 19%,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增加 10%,美国能源部(DOE)科学办公室增加 9%,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增加 7%。

拜登的财政要求主要以国会去年通过的“芯片和科学法案”(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为基础,希望确保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按照拜登的计划,NSF 的预算将达到 113 亿美元,其中 20 亿美元将用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计算等技术的研发,18 亿美元将用于扩大科学队伍并使其多样化的项目,还包括 12 亿美元用于技术、创新和合作伙伴关系理事会。而在人类太空探索领域,NASA 也将获得 81 亿美元用于其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

另外,拜登还希望利用从新冠大流行中吸取的教训来保护国家免受未来疫情的影响,包括为 CDC 提供 115 亿美元,并且还要求在五年内拨款 200 亿美元用于流行病的防范。此外,拜登的预算还将为多个机构的气候科学和能源创新投资约 165 亿美元,另外 40 亿美元用于帮助减少建筑、航空、制造和聚变能源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Nature news)

 


· 神经科学


感染流感后,大脑如何让你感觉更难受


患流感时,人体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小鼠咽喉部位的一组神经元,它能够检测到病毒,并向大脑发送信号,从而引发机体困倦、恶心等症状。

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身体在遭受病毒感染后,病灶位点会产生响应病毒感染的信号分子前列腺素 PGE2。这种分子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与大脑中的 PGE2 受体结合,从而激活大脑引发各种身体的反应。但研究人员使用流感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缺失 PGE2 受体的小鼠后,这些动物仍表现出食欲减退等病状,这表明 PGE2 是由周围神经系统感知的。最终,研究人员锁定了小鼠咽部扁桃体区域的神经元群,该区域处于外部空气与进入呼吸道空气的交界,富含免疫细胞,在遇到病原体时,会产生大量前列腺素。这里的神经元感知到 PGE2 后,会将受感染的信号通过神经通路迅速传递给大脑。这种方式能让大脑了解发生感染的确切位置,建立像咳嗽这样针对特定部位的反应。相关研究 3 月 8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Science news)



· 基因编辑


首次使用雄性小鼠体细胞培养出有活力的卵子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当地时间 3 月 8 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三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者展示了一种利用雄性老鼠的皮肤细胞培育卵子,并用于繁殖后代的方法

早在 2018 年,已有研究尝试利用两只同性小鼠的细胞产生受精卵,但只有两只雌性小鼠可以生下健康后代,两只雄性小鼠产生的后代均具有生理缺陷,无发货到成年阶段。在本次公布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重编程成年雄性小鼠的皮肤细胞,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并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直至其中一些自发失去 Y 染色体。随后,研究者使用逆转素(reversine)促进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错误排列,以产生具有两条 X 染色体的细胞。这些细胞在卵巢类器官中培养,从而形成卵子,并与正常精子受精。研究者最终获得了约 630 个胚胎,并将其植入正常雌性小鼠体内。最终,雌性小鼠成功产下了 7 只小鼠幼崽,这些幼崽身体健康、寿命正常,并且成年后仍能正常繁殖。研究者表示,纯粹从技术的角度考虑,有望在十年内利用人类男性的皮肤细胞培养出有活力的卵子,但“伦理影响也需要更多讨论”。(Nature news, The Guardian


封面图来源:Unsplash

编写:欧阳光、綦懿、徐慧琳、张鑫洁

辑:张琪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