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立成、谢晓亮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3-10-21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科学家


孙立成、谢晓亮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 月 2 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发布公告: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孙立成、谢晓亮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立成(左)与谢晓亮(右)来源:中国科学院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有关规定,外籍院士在成为中国公民后,经学部主席团研究、中国科学院党组同意,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可转为院士。根据中科院官网信息,孙立成,1962 年出生,1990 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物理化学家,在高效水氧化分子催化剂设计合成、氧-氧键形成机理、光解水制氢功能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2017 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201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晓亮,1962 年出生,1990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2017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 年全职回到北京大学工作。


据此前报道,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科学家于 2016 年底放弃外国国籍,2017 年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院士。(中国科学院)



· 海外学界


世界最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将组建首个工会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当地时间 6 月 1 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向美国联邦劳动关系局(FLRA)提交了组建工会申请书,只有通过长达数月的审核,这一名为 NIH Fellows United 的工会才能够得到美国政府和 NIH 的正式承认。据悉,该工会将包括 NIH 下属 27 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约 4800 名研究人员,大部分为处于学术生涯早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目前已有约 3000 名研究人员签署文件表示支持工会的建立。


申请组建工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资浅研究人员的工资已经无法负担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并且许多人不被视为 NIH 的正式雇员,而仅仅是外包合同工,导致其无法享受退休保障和一系列福利待遇。近年来,已有多所美国高校与研究所为呼吁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组织罢工, NIH 工会建立后,虽然不能组织类似的罢工活动(美国联邦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允许罢工),但可以通过示威等方式推进改革。如果该工会成功组建,将是 NIH 这一世界最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的首个工会,也是首个代表美国联邦政府研究人员的工会,还是美国约 12 年以来成立的最大联邦工会。(Nature news)



· 神经科学


中国学者确定大脑中控制生物钟的关键细胞器


昼夜节律,俗称生物钟,是生物为了适应昼夜更替等节律而形成的一种生命活动规律,这种规律普遍存在于人类、动物、植物甚至是微生物体内。生物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健康息息相关,节律如果发生失常,可引起多种疾病。


6 月 1 日,中国研究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研究人员通过对脑切片纤毛结构的连续观察,发现纤毛节律性变化的特殊现象,并进一步发现纤毛特异缺陷小鼠 SCN 神经元间的通讯能力大为减弱,不能实现同频共振,同时失去了对外界温度的抵抗能力,说明初级纤毛能够调控 SCN 区域神经元的通讯过程。此项发现不仅加深了对生物钟本质的认识,也为节律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Science



· 通信技术


工信部明确全面推进 6G 技术研发


据新华社消息,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于 6 月 4 日在第 31 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表示,未来将全面推进 6G 技术研发。金壮龙表示,信息通信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增强移动通信、光通信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前瞻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 6G 技术研发。第 31 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打通信息大动脉,共创数智新时代”为主题,全面展示信息通信业发展最新成果。(新华社)



· 生物传感


操控微针在体内移动,新型微传感器或可实现远程活检


6 月 1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微型传感器,可实现活检针在体内的追踪与导航,并为远程监测血压等身体内部的实时变化提供了技术依据。理想的微型传感器应具有无线、低成本和远程检测的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沙粒大小的高信号共振磁力机械传感器,能够向 25 厘米外的地方发送无线信号。这种传感器由两个磁铁组成:一个固定在塑料外壳上,另一个可旋转和振荡。外部设备使用电磁线圈产生磁场,驱动第二个磁铁。然后,该设备通过测量第二个磁铁的变化来收集诸如温度和压力的读数。该传感器能够准确追踪昆虫运动,实现活检针等医疗器械的引导;当被吞入体内后,它还可以实现体内实时变化的监测此外,传感器测量压力的能力,未来也可能应用于血管内血压变化的连续检测。该设备的成本相对较低,制造也非常容易。研究人员表示,尽管在实际应用于人类之前可能还需数年时间,但预计这一创新将为医疗领域带来巨大改进。(Science



· 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


新华社消息,6 月 4 日 6 时 33 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 2022 年 11 月 29 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 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完成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进行了 4 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作为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3 名航天员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还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新华社)


编写:白雨辰、金典、徐慧琳、魏潇

编辑:魏潇

图片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