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党代会报告全出炉 透露文化产业如何特色发展
北京
关键词:“全国文化中心”
全力办好2022年冬奥会。系统规划设计,稳扎稳打推进,高水平做好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彰显民族和文化特色,促进中外文明对话交流。把普及冰雪运动贯穿筹办工作始终,以青少年为重点,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扩大冬季运动覆盖面,发展冰雪体育产业,共建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更好发挥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的功能,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努力使北京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
组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积极推动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发展,支持各类文艺院团做好做优,丰富首都文艺演出市场。
坚持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统筹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精心保护好世界遗产,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深化对首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强化国民教育、民间传承、史志编修、经典普及,弘扬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天津
关键词:“海河文化”
充分保护利用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海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城市文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让天津故事、天津声音广传四方,向世界展示一个立体、生动、精彩的天津。
将健康高雅的文化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真正让天津成为书香四溢、人文浓郁,有品质、有品位的城市。
河北
关键词:“红色革命文化”“冬奥会”
借势扩大对外开放,普及发展冰雪运动,培育壮大冰雪产业、旅游和康养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冬奥惠民工程,切实做到办好赛事与绿色发展互利双赢。
围绕建设旅游强省,推进全域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京畿福地、乐享河北”品牌影响,推动旅游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度挖掘和传播河北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精品力作。
河北文化底蕴深厚。要充满文化自信,坚守文化引领风尚,把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山西
关键词:“三晋文化”
山西五千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省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下大气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挖掘炎帝农耕文化、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抓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用革命精神滋养思想、激励行为。
积极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发展三晋文化。
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出更多满足时代要求、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文化晋军”,更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扩大“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影响和效应。
内蒙古
关键词:“草原文化”
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我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要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瑰丽色彩。
辽宁
关键词:“文化科技”
要为城市发展注入改革、科技、文化的内在动力,既增强城市的发展活力、科技实力,又要延续辽沈大地的历史文脉,保留传承文化基因,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精华,彰显辽宁文化特色,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增强辽宁文化软实力。
吉林
关键词:“长白山文化”
启动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把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乡村旅游等富民工程融合起来,保护文化特色,打造农村美丽家园。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大省、冰雪旅游强省。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创作生产一批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吉林地域特色的文艺力作。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建设长白山文化,打响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品牌。
黑龙江
关键词:“龙江文化”
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泛传承弘扬,干部工作精气神明显提升,新风正气持续上扬,龙江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
发展冰雪经济,发挥冰雪大世界、雪博会、亚布力滑雪、雪乡等品牌优势,优化整合冰雪资源资产,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教育,打造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冰雪人才培养高地、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和冰雪赛事承办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冰雪经济强省。
上海
关键词:“国际文化大都市”
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日益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充分彰显城市精神,文化上海更显魅力。
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功能布局,让市民更好参与文体活动。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功能性多样化文化体育设施,提升举办一流艺术展演和国际性重大专业赛事的能力。增加和改善居民身边的文化体育公共活动空间,扩大公共文化和体育产品供给。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活力和创造力。深化国有文艺院团及报业、文广、出版集团改革,培育体育产业集团和中介服务机构。扩大文化领域开放,鼓励多种所有制文化创意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激励原创、鼓励演出、促进出大作品,培育和汇聚大师大家,让市民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
江苏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加快推进江苏文脉研究和整理。加强文化遗产和档案记忆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塑造地域特色文化。
浙江
关键词:“红船精神”
做大做强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产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产业基地。
联动推进“互联网+”“智能化+”“标准化+”“文化+”,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强工匠队伍建设。
积极实施“5211”海洋强省行动,深入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统筹抓好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培育,发展海洋旅游。
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大文化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力度,挖掘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支持良渚遗址申遗,进一步延续浙江文脉。积极谋划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安徽
关键词:“红色文化”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旅游精品线路、旅游新业态、旅游领军企业。深入发掘安徽传统文化积极内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之魂。
福建
关键词:多元、深厚、交融
无论是城镇建设还是乡村建设,都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不搞大拆大建、盲目扩张,不搞贪大求洋、破坏文脉,不搞统一模式、千城一面,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推进闽台深度融合发展。突出深化两岸特色文化和民间基层交流,鼓励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扩大海峡论坛等两岸特色交流载体影响力。
把握福建文化多元、深厚、交融的特点,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和软实力。
实施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
实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办好福建文化周等重大品牌活动。
江西
关键词:“赣鄱文化”
发掘利用中医药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文化是血脉根系。赣鄱大地人杰地灵、俊采星驰,产生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巨擘,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这是赣鄱儿女的独特精神标识。要加大对传统优秀文化保护、研究、普及力度,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优秀作品。
完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国际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
山东
关键词:“儒家文化”、“齐文化”
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华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儒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加强齐文化传承和保护,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推动乡村儒学、尼山书院、孔子学堂建设,提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品牌影响力。
河南
关键词:“中原文化”
深化人文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深入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打造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文艺精品。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创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增强根亲文化、古都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影响力,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焦作等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叫响“老家河南”品牌,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湖北
关键词:“荆楚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荆楚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湖北”。
支持地方戏曲剧团发展,拓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
湖南
关键词:“湖湘文化”
打造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和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
传承优秀湖湘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推出更多有湘味的精品力作。
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实力,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演艺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
广东
关键词:“岭南文化”
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岭南特色美丽乡村。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岭南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及合理利用。
广西
关键词:“桂风壮韵”
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绿色生态、开放创新、活力迸发、管理高效、桂风壮韵鲜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大力扶持文艺创作生产,推出一批“中国梦”主题、“美丽南方·广西故事”系列文艺精品。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贸易提质升级,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华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区。
海南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
全方位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释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优惠政策效应,形成国际化医疗技术服务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作用。
积极承接国内外需求,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落实“国际旅游岛+”行动计划,“点、线、面”全方位推进,全面提高旅游等服务业供给质量。高标准建设一批大型旅游综合体、旅游度假区、特色风情小镇、主题公园、景区景点等,做精做优乡村、森林、邮轮游艇、运动康养、民俗风情、低空飞行等旅游业态,完善套餐式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与互联网、农业、文体、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旅游要素和服务的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健全旅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加密境外航线,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扶持壮大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体育赛事、旅游演艺等产业。
深入挖掘海南红色文化精神内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加大琼剧、黎锦、苗绣等地方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弘扬海南本土优秀历史文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海南特色的文艺精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重庆
关键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
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城市风貌,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重庆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四川
关键词:“巴蜀文化”
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推进综合改革试验,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红色文化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升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民族文化和生态产业。
落实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发展振兴四川出版和四川影视,建设高清四川智慧广电,支持文化创意、数字音乐、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名家工程等,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力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贵州
关键词:“多彩贵州”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多彩繁荣的文化生态。
着力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培育文化品牌,用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用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用精品力作讴歌劳动人民,用人文精神激发奋斗热情。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大力发掘利用民族文化、山地文化、阳明文化、“三线”文化等优势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云南
关键词:“山水文化”
坚持文化与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融合发展,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艺滇军打造和文艺精品创作行动计划。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建设。
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挖掘云南山水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等生态底蕴,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寨)、历史街区和建筑,留得下记忆、记得住乡愁。
西藏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积极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
加快文化强区建设,坚持用先进文化抵御消极文化的影响,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陕西
关键词:“丝路文化”
发挥古丝绸之路起点优势,以精品旅游线路为纽带,深化文化、旅游等合作,建设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
文化是陕西形象的深厚底蕴。要守护精神高地,加强炎黄、周礼、秦汉、盛唐等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加大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守护好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努力在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启迪思想、滋养精神。讲好陕西故事,突出讲好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巩固陕西文化大省地位,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功能,扩大根祖文化、丝路文化等影响力,发挥好宗教文化积极作用。
甘肃
关键词:“陇原风韵”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建设西部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变。
引导文化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深入挖掘甘肃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热情讴歌当代陇原儿女伟大创造,大力繁荣发展文化艺术创作。以开放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市场的手段,着力推出一批具有中国气派、陇原风韵、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努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青海
关键词:“大美青海”
深度挖掘青海湖、可可西里、昆仑山、祁连山等自然文化旅游品牌价值,不断扩大三江源、大美青海、中国夏都等品牌的影响力,高标准规划和打造中国原子城,加快建成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丝绸之路战略支点新兴黄金旅游目的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植根青海文化沃土,推出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有生命力的精品力作。
宁夏
关键词:“塞上江南”
城乡建设要更加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更加注重发掘特色优势,不搞大拆大建、盲目扩张,不搞贪大求洋、破坏文脉,不搞统一模式、千城千村一面,推动城市乡村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个性发展,让居民望得见贺兰山、看得见黄河水、记得住塞上江南风情。
新疆
关键词:“民族文化”
积极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弘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让新疆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异彩、展现勃勃生机,增强各族群众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行“文化+”模式,发掘新疆尤其是少数民族文艺元素和亮点,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融合发展。
精心打造推出一批价值观上透射现代文化理念、内容上反映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形式和技巧上生动感人的文化作品,推进“民汉优秀文化作品互译”工程,为各族群众提供充足精神食粮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