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8:处理烂资产 意外换了个活法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老齐的读书圈,看滚雪球巴菲特的财富人生。昨天我们讲到了沃伦巴菲特在洽谈一家保险公司的收购,但是价格有点问题,对方开价一股50美元,这超出了巴菲特的估计。但是,他思索再三,还是接受了这个高价格。这反而让对方一脸懵逼,他本以为会讨价还价,但巴菲特突然这么痛快,让他觉得出价低了。
巴菲特之所以被敲竹杠,主要是因为他想把伯克希尔哈撒韦给置换出来,他觉得纺织的生意简直糟糕透顶。巴菲特想的是,拿保险公司募集资金,然后再去投资其他的公司,这样别的公司产生的收益,也可以用于支付保险的赔偿。换句话说,他拥有这个保险公司,也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便宜的钱。
1967年美国发生了骚乱,著名的马丁路德金做了演讲,这让巴菲特重新审视他的投资,他觉得有必要下调投资目标,他觉得每年9%的增长率目标就够了。他要的是稳定和持久的赚钱能力,即使每年只有9%,20年下来也翻5倍还多。对此他给出一个很开放的态度,投资人可以选择撤资,他不强留。果然有160万美元走掉了。但很快他公布了1967年的业绩,增长36%,打败道琼斯指数一倍,现在的巴菲特已经不为钱而工作了,他已经开启了个人兴趣模式,而这将让他在投资的路上,更加游刃有余。只是伯克希尔和科恩百货,这两家公司还是那么的糟糕,没有任何起色。但即使顶着这两个雷,巴菲特在12年的投资生涯里,还是获得了年化31%的回报,这个数字让他的批评者哑口无言。
1968年中期,巴菲特终于决定对伯克希尔下手了,他已经烦透了这家纺织厂,他想把公司卖掉,而且是坑自己人,他想把公司卖给芒格。但芒格也不傻。肯定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但是帮他出主意倒是可以的,于是两个人商量,咱们干脆先合起火来买下蓝带印花,这是一个做优惠券的公司,为什么要买这家公司呢?因为他有一个特征,就是浮存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预付款。也就是你要先存一大笔钱才能享受服务。所以他的现金流很充裕。巴菲特就喜欢这种可以得到大量现金的公司。他买GEICO保险以及国民赔偿保险都是这个目的。他这种善于投资的人,当然是钱越多越好。
现在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遭到质疑,所以价格不高。于是他们就又开始收购蓝带印花的股票。他动用了能动用的现金,都投入到了这家公司之中。但随之而来的是,好像人们逐渐对这种印花公司的商业模式失去了兴趣,他当时也没想好,买来就买来吧,先放在那了。此时的市场上,开始了新经济的浪潮,大家都在热炒英特尔,而巴菲特则完全没有信心在这个领域做好投资,他总说自己完全不懂,所以他的做法就是不看也不做,更不眼红。两次投资零售的经历让他知道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有多么的重要,卖衣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完全搞不懂的电子科技。
此时巴菲特发现了一家银行的生意不错,这就是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美国财政部确认独占铸币权之前,这家银行是特许经营的,巴菲特发现他能发行自己的货币,这简直太美妙了。巴菲特的身价已经2600万美元了,但是相比于能印钱的银行家阿贝格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他甚至萌发一个想法,把自己的头像印在钞票上。与此同时他还对新闻业开始感兴趣,大概是跟他卖报纸出身的经历有关。于是他买下了奥马哈太阳报,用伯克希尔哈撒韦当成了他的持有者。巴菲特算了他买下来要花125万美元,每年回报8%,新闻业的回报很低,但没办法第一他喜欢,第二他的钱闲着也是闲着。巴菲特买下奥马哈太阳报只是个开始,他通过这个报纸,混入了出版界,结识了很多大佬。之后他又投资了华盛顿月刊。他希望成为合伙人,从事新闻事业,而不仅仅当一个出资人。即便这行根本不赚钱。此时的巴菲特有一种要玩耍的心态。
果然很快一颗炸弹爆炸了,巴菲特宣布退休,1970年他要关闭合伙公司。巴菲特的举动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警告这个市场太热了。股价太高了。但是巴菲特的举动让所有人都高兴不起来,特别是他的合伙人们。当然除了他老婆苏珊。
正当巴菲特开始准备关闭合伙公司而努力的时候,美国从越南撤兵,道琼斯指数暴跌19%。市场开始崩溃。而巴菲特持有的蓝带印花这只股票,却因为解决了反托拉斯诉讼,把利润释放出来了。一下让他们反而还赚了不少钱。
巴菲特也经常举行格雷厄姆信徒们的聚会,讨论投资问题。他们总结,零售公司不是一个好的长期投资的领域,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之前好的零售企业,未来未必会好。总有新的销售模式出现,会对做渠道的公司不断的冲击。所以短期内渠道为王没错,长期渠道会更迭。另外,他们认为债券投资不如股票投资,长期来看肯定股票回报更多,因为债券这种东西很糟糕,承担了极大的风险,对方困难的情况下随时可能不还钱,而当对方经营好转,他分分钟抛下你,给你获得的回报确是固定的。股票就不同,在早期承担风险,但后期的回报确实没有上限的。所以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普通生意的敌人。时间会改变很多原来的赚钱模式。从他1957年入市以来,以每年31%的回报增长财富,1万美元积累到了2650万美元。但巴菲特的的生活仍然只是小康水平,他的形象也并不比流浪汉要好多少,从这个意义来说,钱对于巴菲特来说,跟电子游戏里的经验值没什么区别。
在解散了合伙公司之后,道琼斯果然暴跌了800多个点,但巴菲特也并非从此退休,而是在思考他手上还有一块烫手的山芋,那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公司究竟该怎么办,他说这个公司大约每股值45美元,只有16美元来自纺织业,其他的部分都来自于他对外的投资控股,其中就包括那家国民赔偿保险公司,还有伊利诺伊国民银行,以及那家奥马哈太阳报。他觉得纺织业基本没前途了。所以不知不觉的,他已经玩起了控股的游戏。巴菲特给他的合伙人一个选择,你们可以把现金拿走,把股票留给巴菲特。也可以继续持有伯克希尔的股票。而巴菲特是希望回收股票的,不过他也显得很诚实,他把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都写信告诉了大家。他说伯克希尔仍然可以每年按照10%的速度增长。同样方式处理的还有多元化零售公司以及蓝带印花公司,合伙人可以自由选择钱还是股票。
要知道大家都被巴菲特突然解散合伙公司搞的很头疼,他们不知道以后自己的钱该怎么办,所以他们问巴菲特你怎么看这三家公司,巴菲特说他将继续持有并且继续收购。那么对于合伙人来说,如果他们继续跟随巴菲特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也就意味着仍然是他的合伙人。他们不相信这几家公司,但至少还相信巴菲特。所以最后巴菲特清算合伙公司中不但没有付出很多现金,反而拿到了不少现金。于是他就继续收购伯克希尔和多元零售的股票。他自己在伯克希尔里的股份从18%上升到了36%,在多元零售里更是上升到了39%,现在他已经实质控制了两家上市公司。不过蓝带印花的麻烦似乎更大, 因为70年代初美国油价上涨,造成物价上升,大家都在精打细算。通过收集优惠券消费的商业模式全部蒸发了。
此时,喜诗糖果这家公司出现在了巴菲特的视野,这家公司因为经营困难现在寻求出售,巴菲特和芒格调研了这家企业,他们的评价是多么奇妙的公司。但唯一有一点就是,太贵了。喜诗糖果标价3000万美元,而其资产仅仅价值500万美元。每年赚400万美元,其他的都是他的品牌,声誉和商标的价值。很显然不符合格雷厄姆的理论,那巴菲特是怎么说服抠门的自己的呢?他给自己吃宽心丸,说这就像一个利息9%的债券,而且他的收益还在增加,大不了我就当花2500万美元买债券了。另外,巴菲特想如果喜诗糖果每一磅涨价15美分,他就能多收益250万美元,而实际上,喜诗糖果有这个涨价的能力。因为人们对他太喜爱了。所以如果涨价之后,他的资金回报率能达到14%,这就比债券有吸引力多了。
想通了这些,巴菲特和芒格决定用已经没什么前途的蓝带印花去收购喜诗糖果,出价2500万美元,之后爱吃甜食并喜欢喝可乐的巴菲特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糖果的事业上来。其实此时的巴菲特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型,那么这对他的财富人生又意味着什么,我们从中又能悟出什么呢?咱们明天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