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投资者6:投资中的一切麻烦都来源于买的太贵!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来继续讲,格雷厄姆写的华尔街经典,聪明的投资者,今天我们来听听格雷厄姆给那些积极的投资者出了哪些主意,首先就是成长股,如果要想战胜市场,就必须要考虑成长股的配置,什么叫成长股,格雷厄姆说,在过去业绩超越市场,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业绩增速依旧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就叫做成长股,但是就像查理芒格所说,就像赛马一样,你找到跑得快的马一点不难,但要结合赔率,这事就难了,股票也是如此,找到这样的好股票一点不难,不过要结合价格,这事就难了。有可能你找出这样的股票了,但因为价格很高,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另外,过去的好统计,但对于未来的判断很难,万一你判断错了未来,还可能深受其害。所以选择成长股是很难的一件事情,都是打板算卦的事,专家也不会比普通投资者有更好的准确率。拿华尔街的那些基金来说,一半以上的基金并不能跑赢指数。而彼得林奇说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基金能够长期跑赢指数,75%都跑不赢。要知道那都是年薪百万美元,又都是高知毕业,还有相当的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他们都跑不赢指数,普通投资者又该怎么跑赢呢?所以这事似乎根本无解。格雷厄姆并不建议一般的投资者去从事成长股投资,他说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别相信高成长神话,再好的股票也不要超过20倍市盈率去买。如果要用静态市盈率,也就是7年的平均利润来判断,那么不要超过25倍。
而且高增长的标准往往不是硬性的,他只存在婶婶的脑海里,比如一家公司他真的做到了每年20%的高增长,但股价却有可能跌一半,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大家心里,一直觉他能增长40%,所以这叫大失所望。你没有达到心理账户,所以股价也会暴跌。这就太难把握了,你哪知道大家心里怎么想的。牛市里大家觉得每家公司都该年增长40%,而熊市里大家又觉得能保持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乐观和悲观的情绪是左右股价的直接因素,你在分析市场的时候,还要加上一项也就是情绪指标。太乐观的时候,可信度就很低,而悲观的时候,相反你到是可以乐观一点。
格雷厄姆比较了美国股市市盈率最低的10种股票组合和道琼斯30种股票指数的关系,他发现,持有低市盈率的股票组合跑赢指数的概率更大。这可以说是一个逆向策略,也就是你买入的都是不被市场看好的股票,反而能够战胜市场,而买入所谓的强势股,长期来看,都跑输了市场。所以这就提出一个结论,如果你是长期的价值投资者,千万别买贵了。也千万别往人堆里扎。当然这里老齐提醒大家,格雷厄姆的参照只有道琼斯30,也就是最好的30种白马股,如果你在A股上选,那么参照物就是上证50,在业绩最好的这50家公司里选择市盈率最低的。当然还要刨除掉银行股。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盲目自信,而是要基于深入的研究分析,比如一个股票当年90块钱,30倍市盈率,每股收益3块钱,而现在他每股收益涨到了5块钱,但市盈率只有10倍了,他的股价也才50块钱。这时候就是很好地买入点,因为现在他的内在价值显然更高了。公司也更赚钱了。没道理股价反而掉了一半。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因为情绪悲观所导致的,而情绪这东西来的快,去的更快,可能睡一晚,明天就重新乐观了。
这里要注意,周期股市例外的,周期股一定是业绩最差,市盈率最高的时候买入,等业绩最好,市盈率最低的时候卖出。他本身就是周期波动的,所以市场悲观的时候,就是你该乐观的时候,相反市场乐观了,也就是你该悲观的时候,比如现在的地产股,毫无疑问就是周期的顶点,恒大的市盈率只有4-5倍,明年随着销售下降,恒大的利润也会降低。届时业绩下降1成,恐怕股价会跌好多。所以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在今年的年报前后走掉,因为今年的年报可能是他最辉煌的时刻。还有一种公司,可能会被投资者当成是周期性下跌,但实际上他是趋势性下降,比如我们常说的苏宁云商,这就是被电商给颠覆掉的商业模式。所以利润一降再降,曾经被称为是中小板的骄傲,中小板最赚钱的公司,但现在也是10年股价不涨了。而且到今天为止,市盈率高达200倍以上。而且市场份额也不高。比苏宁还惨的是国美,当年在香港几百港元一股,现在已经沦为了仙股。如果你把这种趋势性变坏的公司当成了周期类,在他的业绩低点买入,然后……就木有然后了,估计现在正在厕所里哭呢。
所以,这就要求成长股的投资者只关注股价和每股盈利是不够的,你要首先判断这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公司,市盈率才有意义。格雷厄姆说,大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蓝筹股上,或者是各个行业的领头羊上面,二类股票也就是那些小企业的表现就要更复杂和不确定一些。格雷厄姆研究了几十年市场他发现,小企业长期的业绩表现要比大股票低5%左右,所以所谓的高成长神话,并不存在。
另外,大家也不要怕市场恐慌,越恐慌机会也就越大,只要你拿着好公司,有稳定收益的蓝筹白马股,其实根本无惧这种恐慌, 因为你会很清楚,公司业绩还在增长,而同样道理,债券大面积违约的时候,也是债市最恐慌的时间,这时候一些信用等级很高的债券也全都低于票面价值在打折出售,这时候就是你捡便宜货的最好时机。
总结一下,格雷厄姆的策略,首先你要把自己定位,到底是防御型被动的投资者还是主动的积极投资者,被动的投资者不用选股也不用选时,而主动的投资者就必须要学会证券的估值技巧。在投资之前,你不但要看的懂业务,还得了解企业的未来,你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股权投资家,甚至是半个经营者的心态,你要的不是价差,而是企业业绩和利润的增长。那么各位要自己评估了,这些条件你是否已经具备,如果不具备就退回去当你的防御型投资者,如果要不合时宜的超越了你的能力圈,不但稳健收益没了,还可能让你深陷亏损。而具备这种选股能力,也愿意承担更大风险的,我们的打怪升级,就可以继续了。
格雷厄姆一直反对全价买入三种证券,外国债券和优先股以及小股票,什么叫全价,也就是债券的票面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是债券,他倾向于等债券跌破票面价值再买,如今就是加息周期,您再债市上可以经常转转,估计会有很多债券跌破票面价值了。而对于股市,所谓的全价就是公允价值,最好是破发甚至破净之后再买。小股票是最麻烦的投资,格雷厄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保证你的投资不亏损,所以他能想到的招就是当股价低于净资产,这时候你再买总体上胜算更大。而巴菲特早期的很多投资,都是这个思路,比如他买伯克希尔的时候就是觉得,当时的叫价还没有那些纺织机器值钱,买回来再不济卖废铁我也不亏。这就是所谓的捡烟蒂投资法,他觉得有价格低于价值的东西,再破再小也不在乎,捡起来抽上一口然后扔掉就好。但这东西后来越来越不管用了,因为资产有的时候不全是好东西,有毒的也不少,比如巴菲特买了一个丹普斯特的风车公司,他觉得里面有大量的未分配利润,比买入价格还要高,但买进去才发现,不能分红,一分红公司就垮了,他只要敢分红,整个厂子的员工都跟他玩命。所以钱就陷在里面拿不出来了。还有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确实买入价还不如织布机值钱,但能产生价值才叫资产,不能产生价值的资产一点卵用都没有,后来巴菲特陷在里面很多年,他甚至拒绝更换设备,拒绝再往里面投一分钱,还把现金流拿来买保险公司,不断地运作最终变成保险公司,才算从坑里爬出来。所以捡烟蒂的投资法,要在特殊时期才会起作用,一般都是熊市或者大危机中,而正常时候烟蒂基本没有了,即使有也很可能是个坑。
在现实中,很多人都会要求专业人士来判断一下市场,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您对接下来股市怎么判断呢?明年股市会不会好呢?而实际的效果是,专业人士也全都是一边扔鞋一边瞎猜,根本全无依据。比如老齐,我只能告诉你高估低估,到顶到底了,但你非要我说明年或者下个月股市怎么走我也只能瞎蒙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明天再来解释!
李嘉诚为何从实业转向地产?看到了什么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