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必读!伟大的事业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组织的力量》
组织的力量 1 :现实很残酷!企业通常活不过3年?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带来一本管理学的书,叫做组织的力量,作者叫做张丽俊,原来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组织发展专家,2014年创立创业酵母,为大量企业提供组织发展顾问,这个人的口才是很好的,讲的东西也比较有感染力,而且很接地气,最早他是在阿里巴巴做电话销售,当时自己的导师是关明生,这是最早阿里巴巴文化的缔造者,作者在阿里巴巴也是干了10年,眼看从200人的公司,到几万人,他也转战了很多条业务线,对整个阿里的文化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而阿里巴巴,也是一家靠着文化驱动的公司。后来他自己创业,就是要把阿里的这种文化驱动力,传递出去。本书分为6章,第一部分讲企业的增长问题,第二部分讲企业增长的隐形曲线,第三部分重点 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共性,第四部分,是组织建设中常见的误区,第五部分是企业营运系统,他为大家设计了一个顶层架构,第六章是个人发展。个人职业规划的,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基业长青的秘密。
基业长青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柯林斯写的一本书,他还有另外一本书同样很出名,这就是从优秀到卓越,他一直在关注,到底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且长盛不衰的企业,也研究了很多企业长盛不衰的特征。但现实是很残酷的,我们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每年有100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一般企业发展周期就只有3年,3年之后依旧可以维持正常经营的企业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即便是集团企业的寿命也不过7-8年,真正活过10年的企业,是非常少的。
这其中很多特别优秀的企业,也都被时代浪潮给抛弃了,比如2007年,没人敢想,谁家的手机还能超过诺基亚,2011年沈阳机床甚至打败了德国和日本,问鼎了世界第一。但是2020年,诺基亚已经倒闭10年了,沈阳机床也早就深陷危机。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那么我们就得探讨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明明发展的很好的企业,会突然遭遇危机,
作者说,这个需要我们先理解一下,全球产业发展是非连续性的,而且有很强的时代风口特征,这个我们做投资的十分清楚,比如97年到2007年,全球的主流产业是能源,银行和制造业,而到了2017年,起码传统能源已经不行了,民营科技企业们却如日中天。但到了2021年之后,二者的地位又换过来了。
在20年的商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在市值榜前列的,只有两家一个是埃克森美孚,另一个是微软,其他的公司基本都换了,所以这就叫做花无百日红,当年盛极一时的企业,很可能会在后面的10年当中出现衰落。有人提出了一个理念,说我们现在是三浪叠加时代,也就是线下交易,在线化和智能化,三波浪潮同时存在,身处每一浪的企业,都感受到了自己巨大的压力。
所谓线下交易,这是最传统的商业特征,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刚起步,处于物资匮乏,且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阶段,销售渠道就是实体店面,那会几乎什么东西都能卖的出去,而且层层都是经销商。一大堆外贸公司,商贸公司,倒腾各种物资,也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做倒爷。
后来开始有人建设渠道,茅台五粮液都建立了营销体系,非常强势,逐渐进入渠道为王的时代,苏宁国美一度称霸天下。在线下实体经济阶段,厂家是无法触及消费者的,也无法洞悉消费者的需求,几乎渠道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接下来进入了第二波浪潮,叫做在线化,互联网开始出现,商业开始搬到了线上。服务在线,用户在线,数据在线,彻底颠覆了上一代的交易模式。如果线下的生意20年才能做到200-300亿,那么线上的生意,很多人可以10年时间做到100亿美元。
而到了第三波浪潮,也就是现在,智能化时代,叠加了网络,移动和算法,让商业的千人千面成为可能。个性化推荐,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产物。大的流量平台,崛起很快,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商业模式越来越垂直。现在的营销模式是,基于内容来销售商品,甚至内容生产和产品生产同时进行。先把人群分,再去实现物的类聚。用户越是垂直,现在变现的能力也就越强。就像老齐的基金,我们不借助任何渠道,也能完成大规模的募集,这本身就是足以震撼金融行业的事情。
现如今的商业模式,更强调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成为了重要赛道,大家肯定能想到美团,他是线上和线下的连接器,现在已经是国内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作者说,纵观40年的科技发展史,可以得到三个结论, 1是用户一直在迁徙,从最早的线下门店,迁徙到了PC端,再到移动端,科技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用户迁徙,改变了消费者消费场景和消费行为习惯。2科技的发展史同样是非连续性的,3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来重构传统产业,成为了下一波扑面而来的商业浪潮,如今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商业的主旋律,我们正处于一波巨变当中,国际形势不确定,技术迭代发展,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红利和流量红利都在变化,这些变化越来越快,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重构的机会。
作者举了个最近两年的例子,在疫情之前,他们小区的居民基本还都是习惯到路边小店,或者农贸市场去买菜买水果的,但是疫情之后,这两年大家已经都习惯了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疫情一下就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让菜篮子这个传统行业发生了巨变。这个感受老齐也很明显,2016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2016年之前,我还是会去超市买东西的,但是2016年之后,我好像就再也没去过超市。
未来商业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变化,甚至消费者到企业,反向输出需求,由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定制,并且生产商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去除掉一切中间环节,只保留平台来做服务。这将让交易的流程越来越简单,当然也就意味着利润越来越薄,大量的中间环节的工作人员,将失去工作虽然这可能很是残酷,但是他却正在发生。而且愈演愈烈。原来的商贸公司,批发商,零售商,现在已经倒闭了一大批了,现在也就白酒这个行业,还保持着原来的传统,其他的行业都已经被颠覆。
另一个趋势就是私域流量将大大得到发展,并且大量的私域部门还会相互协同,作者举例就是钟薛高入住文和友,推出了限定款。
在说完了浪潮之后,我们来看看,该如何寻找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这是一个管理学重要的概念,来自于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的一本书就叫做第二曲线,说的是在企业核心业务也就是第一曲线达到巅峰之前,要找到驱动企业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且第二曲线要在第一曲线达到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
其实这个跟人生一样,你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个专业,当你在一个工作上做的特别好,达到巅峰之前,最好给自己培养一个其他的能力出来。这样你才能找到新的机会,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有些人一辈子从来没考虑第二增长曲线,一辈子都干一个事,一开始可能是非常好的技术工人,但随着时间变迁,这个技术被机器替代了,自己也就彻底失业了。
任何行业,任何职业都是以抛物线的形势存在的,都会有一个顶点,从而盛极而衰。放在公司业务中就是要用一个持续上升的核心业务,去养一个新的,未来很有潜力的业务。从而实现业务的交替。比如苹果原来做的就是个人电脑业务,之后开启了移动终端业务,对他来说就是第二增长,那么我们要思考一下,我们的企业会从第一曲线,过度到第二曲线吗,我们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第二曲线?
作者举例,比如原来企业是做线下直销的,那么现在可以打造第二曲线就是做在线营销,这其中我们需要两种能力,1是业务增长能力,2是组织创新能力,而且组织创新能力要优于业务增长能力,飞跃才能实现。比如我们要做到100万社群用户,那么运营团队,要先具备运营这100万用户的组织能力,才能完成业务增长目标。但是组织创新能力通常是很难的。他要能看到风口,抓到隐藏的需求,还要适应业务的不断变化。举个例子,你们在10几年前,谁能看到平板电脑的需求?这个只有乔布斯看到了。所以苹果市值不断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大公司。明天我们再来重新定义第二曲线,看看如何实现这种创新。
近期我们还播出了如下书籍:
点击在看,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