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小Tips | 人体“第二大脑”身份大揭秘!
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皱褶中有一个组织机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其实就是肠道内的神经系统,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进行感知、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使人产生愉快和不适感觉,甚至还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
肠道中的微生物非常复杂,数以万种,它们对人体健康产生微妙的影响,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今天要讲的是住在肠道里的主角们——肠道菌群。
居住面积:30-40平方米。
居住方式:群居。
菌群总数:整个人体细胞数量的 10 倍,约有100万亿细胞。
这些亿亿万万的细菌大部分在肠道中,因此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群,也叫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对整体健康非常重要,甚至可以看作是人体内的“另一个器官”。因为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并且,它的“喜怒哀乐”,甚至会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
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诺奖热门成果
有关肠道菌群的那些事儿
∨
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家,给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生存在人的肠道里的大量细菌构成的集体,就叫做肠道菌群。
这家伙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胎儿在子宫里是处于无菌状态的,但胎儿出生后,伴随第一口呼吸、第一口乳液、第一嘴辅食,肠道菌群的始祖们,也随着食物、空气、水进入肠道并安营扎寨,不断壮大队伍,扩充地盘,最终形成稳定的菌群构成。
这个外来户,将从此伴随你一生,也将与你有数不清的瓜葛。
前面说了,肠道菌群构成复杂,细菌种类繁多,但还是能划分为三种类型。
1
有益菌群
有益菌群主要有拟杆菌、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这几个名字很熟悉吧,现在各类产品中铺天盖地的益生菌,说的就是后两者,这些细菌势力最为庞大,占到了肠道菌群的99%以上,跟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辅助消化多种食物,并保护我们的肠道。他们也被称为是共生菌群。
2
中性菌群
中性菌群主要有肠球菌、肠杆菌等。
这些家伙数量不多,但属于肠道里的不稳定因素、墙头草。在共生菌群占压倒性优势时,中性菌群就很安分,肠道就很健康;但要是共生菌群被破坏了,这些家伙就可能兴风作浪,引发多种肠道疾病,所以它们也被叫做条件致病菌群。
3
致病菌群
致病菌群主要有沙门氏菌、致病大肠杆菌等。
它们是健康的破坏者,本不属于肠道,但一旦误食进入肠道,就会兴风作浪,导致腹泻、食物中毒等。
肠道菌群,或者说共生菌群,不是住在你的肠道白吃白喝的,它与你的健康休戚相关。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帮你“吃饭”。
人是所有生物中饮食最复杂的,肉、菜、谷物,无所不食。但吃是一码事,消化吸收是另一码事。于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肠道请来了帮手——共生菌群。它们擅长分解食物,把得到的葡萄糖、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作为“房租”交给肠道,供人体吸收。两者各取所需,有饭一起吃,有钱一起赚。
其次,保护你的健康。
一方面,大量的菌群黏附在肠壁上,为肠道穿上了一层天然的铠甲,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
另一方面,因为共生菌群与致病菌群都以肠道为生存环境,致病菌的入侵,直接侵占了共生菌群的地盘。面对这种情形,占绝对优势的共生菌自然不会答应,第一时间就会通过“菌数”优势,压制致病菌势力,在保护自己家园的同时,也保护人体的健康。
《肠道健康小Tips | 人体“第二大脑”身份大揭秘!》
作为起点,好戏还在后头!
预告
▼
肠道菌群是怎么被破坏的?
“粑粑”如何反映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和肥胖糖尿病、自闭症也有关系?
联合出品:广东疾控、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撰文:夏雪(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
制作:张芷莹、林凤至、罗晶
专业审核:王晔
初审:刘隽、罗海铭
审核:刘勇鹰、许燕君
往期精选
01
想要小强“就地伏法”?最好的办法是......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