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老人要有“聪明糊涂心”|民俗健康新解
古装电视剧里,老人要指责儿女时,旁边总有人劝一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这句俗语的意思是,长辈对晚辈们的事要懂得装糊涂,不要指手画脚,这样才能和睦相处。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想起不久前,北京发布《老年健康蓝皮书》,专家提出“健康老龄化”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老年人健康也应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身体、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从这个角度而言,“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满足了WHO定义健康的各个方面,即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它不仅是健康本身,而且也是老年健康的良好源泉,是老年人的一份“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健康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家中长辈如能妥善处理与晚辈的关系,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干涉他们的生活,就更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也更能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对于老年人而言,拥有和睦家庭、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保证社会关系稳定、社会活动良好的最重要前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有利家庭和睦的同时,也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老人是一家之主,事事都要操心。这造成了很多矛盾,譬如典型的婆媳关系、翁婿关系等。干涉总会引起不快,晚辈的抵触、特别是仅有法律关系的晚辈,结果“反噬”,导致老人自身的不快:感觉自己不被需要、不被尊重,心灵受伤、心理受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知道,健康有四大基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这最后一块基石动摇了,健康怎能不受影响?对于老年人而言,少操闲心、少管闲事,每个成人都拥有独立人格,管好自己的事、特别是自己的身体,才是老年人的生活之道、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科普支持: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
顾沈兵 博士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