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和景明好时节,抓住养生5个关键点



春分过后,昼夜均而寒暑平。在这温度适宜的好时节,养生上有哪些重点要牢记?

在此,我们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科张天宏主治医师、张晓天主任医师来支招↓


春分过后,昼夜均而寒暑平。在这温度适宜的好时节,养生上有哪些重点要牢记?

在此,我们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科张天宏主治医师、张晓天主任医师来支招↓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养成良好的起居、饮食、活动规律,对于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非常关键。


精神调养不可少


春分过后,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都处于活动的高峰期。此时节也是精神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高发阶段。


春为木属,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


因此,要注意精神上的调养


谨记不可暴躁生怒,忌心情忧郁,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怀开阔、心情愉悦,顺应春季欣欣向荣的风貌。


可通过按摩肝俞穴进行保健。


肝俞穴位于人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每天双拳在穴位上来回按摩3至5分钟,能起到疏泄肝胆的作用。




生活起居需改变


春分过后,气候差异较大。人体刚刚处于调养阳气的开始,抗寒能力较差。


乍暖还寒时,最好能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


因此,不宜骤减衣物,要注意御寒保暖,科学“春捂”。





运动锻炼很重要


冬季,人们的五脏六腑阳气下降,机体功能减弱,因而春分时节,应当加强锻炼,多做户外活动不宜静默久坐,免生郁气。


可选择喜爱的运动方式,如跑步、打球、跳舞,多多活动,恢复身体元气,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节益处多

在饮食上要挑选辛甘发散之物,辅助阳气调养,例如小麦、花生、香菜、葱等。

忌食酸收之物,因为酸味有收敛之性,其入肝后,会阻碍肝气疏泄,也不利于阳气升发。





防病保健要做好



天气逐渐变暖后,温热毒邪逐渐复苏,流感、肺炎等传染性疾病多发,做好预防保健非常重要


可在中医指导下,尝试一些穴位艾灸方法。


穴位选择:大椎穴、风门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

俯伏坐位,取一支艾条,距皮肤2-3厘米点燃,在三处穴位行温和灸,每穴灸约20分钟,依次施灸。



注意事项

◎施灸时,要通过手控制好距离,不能太近(避免烫伤),也不能太远(达不到治疗效果)。


过度疲劳、饥饿、过饱、醉酒、大汗,或女性经期时,忌施灸。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若出现高热、咽疼、流黄涕等症状,则不建议艾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更多阅读

洗洁精会致癌吗?

学做“坐位操”,跟肩颈酸痛说“拜拜”~

春日容易湿气缠身?中医专家为你支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