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岩松:不要让未来的你,成为今天你最讨厌的人

2017-10-03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14岁、18岁,学校都会组织成人礼,很多学校还会让孩子和家长写封信,互相送出寄语。这是一篇很难很难的作文呀……就像白岩松说的:当时我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很多年后一回头,才发现18岁是我人生的一个全新的起跑线。


分享一封白岩松写给儿子的信,原载于《中国妇女报》。


儿子:


祝贺你18岁了,成人了。30年前的1986年,我大学一年级,也是18岁。当时我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很多年后一回头,才发现18岁是我人生的一个全新的起跑线。


18岁,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三件事:去买了崔健音乐会的门票,接触了摇滚音乐;去王府井书店买了一本朦胧诗选,我开始接触到了诗;翻开了第一本古龙的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让我不光是走进了武侠的世界,还走进了爱恨情仇的复杂的人性世界,并深入到探究的过程之中。


因此,我现在的语言和文字都受到了音乐、诗歌和武侠小说深深的影响,尽管当时我不觉得有什么影响。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你要经历和相逢的东西太多了,一定要把它当成一种缘分,也许你现在不觉得怎样,但多年后,当你回头看的时候才觉得18岁是那么重要的一个起跑线。


因为18岁之前你都是得到,但是从18岁开始,你将既得到又付出了。


翻开宪法,你会发现,18岁就可以参军了,但是不可以结婚,要过几年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爱其实更难,是要学习的。你要从过去的爱自己到学会爱别人。


也许你心里开始嘀咕了:爱别人?我小学时就会了。我说的不仅仅是这个,比如爱家人,你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他们。过去是他们护佑你,今后你要慢慢地开始护佑他们。


“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没有家长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什么不应该的,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记得孩子的生日,但能记住父母生日的孩子就少了,能记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日的就更少了。从今天开始,你要从学会记住他们的生日开始,要学会爱。


从今天开始,你还要学会不仅爱自己、爱自己熟悉的人,还要学会爱陌生人,所有的远方都与你有关。要把公平、正义放到自己的身上,去为你不相识的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和委屈呐喊,并努力改变它


生活中有很多让我们不满意的东西,站在公理和正义的角度,我们应该恨,应该去呐喊,但我们的使命不仅是要克制恶,还要扩大善一旦当善扩大到足够境地的时候,恶不就没有多少空间了吗?这同样是一个公民该有的职责。

 

要去追求成功,就要学会做人。你以后要挣钱、工作、组建家庭、提高生活品质等等,这都应该,但最应该的是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千万不要让未来的你成为今天你最讨厌的那一个。


可事实是,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人回头看时,自己在18岁时所期待成为的那个人,不是自己,自己正成为当初最讨厌的那一个。那将是未来的一个悲剧,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是那一个。

 

最后,我想说,我们会在未来你到达的那个中国等待你。我相信你将来到达的那个中国会更开放、更开明,看到你的成长,我们做父母的会更加开心。

 

爸爸:白岩松


延伸阅读:


读书没有分别心

窦文涛 



最近一两年,我读纸质书的时间少了,阅读时间却增加了。跟纸质书相比,互联网阅读显得“碎片化”。但我倒是觉得,我的阅读本来就是“碎片化”的。我屋里可能同时有七八本书,都打开扣在那儿,有时间了就抓起来读,读一段可能就去忙别的事了。


我的阅读在不同媒介上贯通了。对我来说,阅读经验可以广到无边。读纸质书、手机、互联网、画册,甚至看展览、去博物馆,去参加活动(阅读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话的方式),都是阅读。对我来说,阅读就是用心观赏,吸取,思考,聚精会神吸收一件事。


我每周要录五集《锵锵三人行》,两集《圆桌派》,共七个专题。编辑们会把各方面的资料搜集到一起,我每周会阅读大量这类的资料。所以说,我读的书都“碎”了,是各种吉光片羽的集合。


以前西方有个先锋作家写过一本小说,它不是装订的,放在匣子里,没有页数,没有顺序,它解构传统阅读。我现在的阅读经验就是这样,没有系统,但无处不是阅读


系统性读书的好处是可以系统地学习和吸收。我这种“无处不是书”的读法,则像各种原料东一片西一片投进脑子,然后发生化学反应。最后会化合成什么,我也会期待。这个过程就像“炼丹”。


碎片化的阅读看起来杂乱,但会给你一些方向。比如,你在朋友圈读了篇讲李世民的文章,读完之后好奇心没有满足,就去读《唐史》。比如你对耶稣感兴趣,但没时间读《圣经》,就去读散见于各个地方的关于耶稣的故事。当你读了10个故事的时候,自然会被指引回到原典,去读《圣经》。


我读书没有“分别心”。我是阅读的主人,书不是。


读书像一个旅程,也讲究缘分:一本书我今天看不进去,换一天换一种情绪状态,一下就看进去了。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有些书,可能读完就忘了,但最后落下的那个印象,会帮你提高思维能力,让你变成更有见地的人。(来源:《新京报》)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