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说:追求标准答案的语文起码害三代人

2017-11-28 于漪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有着60年教学生涯的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始终痴迷着语文教学,她说:“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因此教育必须克服浮躁,要有前瞻和远见,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


针对当下教育批判性思维的缺失的现状,于漪老师提出:思维才有力量!


我经常参加上海市教师的培训和评选工作,有一个问题让我非常焦虑:无论是特级教师的评定还是基地学员的遴选,从书面的表达以及面试来看,老师们最缺失的不是教学的技能技巧,而是思想与批判性思维。


关于批判性思维,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思维才有力量


应该说,我们的教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不用从先圣孔夫子讲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也培养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国家经济能够这样发展,教育是功不可没的。


比如为航母“ 辽宁舰”研制舰载机的罗阳,他献身于我们的军队、海洋,这样的中国脊梁不正是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吗?


因此不能怀疑一切,否定自我。丢掉了传统,就丢掉了中国的命脉。


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大家有目共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当然要开放,而且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开放的深度也更加深入。前进的路在何方?要思考。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思考怎么样走出去;从国内来讲,我们要思考在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如何能够常态化地发展,因此,必须要思维转型。


为什么要深化教育改革?


应该说,这些年来,我们的教师真的是非常辛苦。什么叫基础教育的教师?四个字——艰苦备尝。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没什么本事,也只有四个字—— 以身作则。


教育改革到现在,很多事情都是有悖论的:


既要个性发展,又要共同价值;


既要为社会、为集体服务,个体也要发展;


既要学科知识能力很扎实,又要具备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育就是在这种两难的、充满了悖论的情况下向前发展着。


我想到多少年来教给学生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现在恐怕还要信奉:思维才有力量!就教育来说,小到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确实要思考思想如何提升,思维如何转换,如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时代的需要。


第二,少归纳,缺推理,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是很有障碍的


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研究,要放在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这个大背景下来考虑。


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来自西方,但是我们也要梳理一下中国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就充满着批判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结合的,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就是批判融合,再批判再融合,各家之间的互相批判是很厉害的。例如,对朱熹这样的儒家宗师级人物,明代大儒王阳明对他也进行了批判。


我想,我们在教育领域提倡批判性思维,主要是让孩子能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具备这样一种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中最高级也是最核心的能力,一定要把它摆在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领域来考虑。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的宏观哲学思想很突出,天人合一。《易经》说到底就是二分,阴阳分合。


西方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神的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他们的权威思想是《圣经》,上帝说了算。这样一个一元化的、绝对化的思维,结果就形成了中世纪的黑暗。然后就出现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就是人本位,解放了人,然后就出现了科学。


我们往往是二元,没有一元,也没有多元。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那种多元的思维就没有了。道家其实很了不起,它比西方人更早出现了一个“无”字——“无为”的“无”。“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不为”是了不起的,我们对“ 有所为”考虑很多,但“ 有所不为”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个“ 无”就体现出来了。


西方科学出现了以后,主张逻辑思维——形式逻辑,离开了形式逻辑根本就没有理化生;还有一个叫实验科学——实证,谁说不行就拿出证据来。


我们是“拍脑袋”,“ 差不多”就行了。



我在参与一些师资培训、评审的时候,发现不少老师上课时形式逻辑的漏洞很多,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概念的界定、形式逻辑的思维、辩证逻辑的思维,是缺一不可的。


比如,教学中教师大量用的是演绎思维,很少用归纳思维


演绎和归纳的是两条路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点到面。


现在中学生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也多类比,少归纳,缺推理,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是很有障碍的。


批判性思维要在掌握真凭实据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怎么批判?批判什么东西?


批判不是否定,批判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好的发扬光大,使不足得到克服。思维方法确实要突破,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目的是提升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这样一个扎实的基础,批判性思维就能得到正确的运用。


第三,追求标准答案的语文起码害三代人


记得1985 年夏,我们在北戴河参加审定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那一年,第一次把标准化试题引到高考语文学科里。


当时跟我同房住的是任继愈的夫人冯钟芸教授(文学家,宗璞的姐姐)。她拿到考题时说:“ 这什么东西啊? 我什么都不会做。”


那个时候试卷是ABCD 选择题多,打钩打叉。


北大附中当时的章副校长是参加命题的。我说:章老师啊,这种标准化试题一出,语文的思维、情感完了,起码害三代人。


他说:“ 于大姐,不会的,不好也顶多害一代。”


教育从来没有一代的事。教育的问题,一代就是三代,三代有时就是五代。


当时我想,这样的考试题型,貌似追求客观、公正,但语文这个人文学科以后不知道怎么教了。


广东是试点地区,我到广东去开会,语文教研员和我讲:“于老师,学生连概括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都不会了,他只会打钩打叉。”



时至今日,这些弊病在逐步改变,但花了多少的时间与心血啊,命题的老师也可谓费尽心思。


我有个学生是报社的记者,她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做练习写道“水很活泼”,老师打了个叉。


他妈妈说“你是对的,不要改”,小孩子非要改,哭了,因为扣掉了两分。他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叫他照标准答案改。这要的是两分,毁的是孩子的灵气。


“水很活泼”多好的句子,尽管孩子不知道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但他的观察、他的感受是多么灵动啊!我们就在追求标准答案的不经意中把它扼杀了。


基础教育陪伴人的终生。我说我这一辈子能做教师,基础教育对我的恩泽非浅。我写文章一般不打草稿,就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教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实践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功能,语文应教给学生什么;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个好东西,但不能乱七八糟地去贴标签。


我在这里提两点:


第一、一个不会思维的人,根本不可能很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


我们在讲思维的时候,一定要跟语言紧密结合,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20 世纪80年代,我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个不会思维的人,根本不可能很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我们是语文学科,不是专门训练思维的学科。


还要注意的就是现在的课改,已经从三维目标发展到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大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是核心素养基础层面的东西;


二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无论是批判性思维还是整个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提高,一定是思维的发展,要促进它的发展,语言教育本身就是思维发展的教育;


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


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


我们要传承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把“ 二十四孝”、《弟子规》等里面糟粕的东西撒播到学生的心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头脑清醒,这非常重要。批判性思维一定要和这四方面联系在一起,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好与不好,要实事求是,要有实证。


有了实证,就可以拿事实和例子来说话:为什么是对的,在什么样的学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我是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面对另外一个学校又是怎样的,等等。


此外,在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能够绝对化,要开放、多元、互动,不断有新的发现。希望以这个思维的方式为切入口,能够突破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如何教与教什么


阅读是一种心智锻炼。读现代人的书,可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可继承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或吸取学问家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结晶,是青年学生获得真正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阅读的量与质直接影响他们心灵发育的状况。有人如此判断: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此话寓意深刻,一点不假。


然而,由于较长时间应试教育的作祟,育书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现象比比皆是。说的是素质教育,行的是应试教育,对分数顶礼膜拜;说的是阅读重要,行的是题海战术,对考点奉若神明。


在功利氛围浓重的情况下,要破解阅读教学中的难题,是要有点勇气、执著精神和仁爱之心的。


首先是勇于直面学生阅读状况的现实。尽管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三年高中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事实上与此相差甚远,有些只读片段,只做题目,不读书。教材阅读量又有限制,每册仅六七万字。


阅读贫困,何来文化积淀?何来视野?何来识见?何来语文素养?


阅读量不足显而易见,阅读的质、阅读的方式也令人担忧:低水平重复,在文字表面跳荡的“浅阅读”,从应考派生出来的机械化阅读模式等,对学生心灵的滋养不仅无益,而且在有意无意间产生负面影响。


余党绪老师对此了然于胸,从思辨性阅读入手,改进阅读教学,破解高中阶段阅读低效的难题,冲破阅读定势,打开阅读教学的新局面。


说说方便,做起来绝非轻而易举。需要时日、精力与智慧,没有十数年如一日的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是难以见到成效的。


高中阶段是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读什么,怎么读,影响他们价值取向的选择,思维力的锻炼与发展,思想、道德、性格、气质、知识、能力向上向善的逐步形成与完善。


因此,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出发,余党绪老师以思辨性阅读为抓手,从四个方面着力,他的“中学生思辨读本”2015年出版,我为写序有幸先期阅读,于深受启发的同时,敬意油然而生。

一是阅读杂文佳品。


杂文是作者思想根基与文化底色的生动反映,文字特色鲜明,尺幅能起波澜,千字可兴风雨,学生坚持阅读其中作品,内心在受到思想穿透力冲击的同时,思维方式获得锻炼,还享受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快乐。


二是阅读经典。


经典是历久弥新的人类精神世界的精华,自然的魅力、社会的奥秘、生命的密码、人生的智慧均寓含于其字里行间,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不尽的启迪,组织学生切实读几本经典,不是附庸风雅,不是装门面,而是静下心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来回数遍,从中吸取养料,滋养心灵。


中学阶段以此作人生的奠基,认识社会,思考人生,追求高尚,憧憬理想,终生受到教益。


三是阅读“万字时文”。


徘徊于精巧的“心灵鸡汤”式美文的阅读,学生写作不仅容易模式化,更容易视野狭窄,胸中无时代风云激荡,无多彩文化赏析、滋润。


精选“万字时文”组织学生阅读,上百万字的佳文进入学生的眼帘,进入学生的心田,文化视野得到大大开阔,思维力获得发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于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


四是阅读古典诗歌。


优秀的古典诗歌不仅是炼字炼句的高标,更是抒写生命的本真,人性的本色。引领学生进入此瑰丽的宝库,他们会从驰骋的想象、充沛的感情、鲜明的形象、深邃的思想和音乐般的语言中,感受到优美、动人、鼓舞、力量。


诗,像种子一样,有一股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之后,会和芳香的空气融合,长久地弥漫大地。余党绪老师组织学生读诗,不仅披文以入情,而且引导学生由情而入“理”,以“理”的观照,突破“情”个体的局限。


古典诗歌思辨性地阅读,别有一番生命感受与心灵体验。四卷阅读作品,单是选择就需花费大量精力。博览才能做到约取,其中的筛选、剔除,要有眼力,有识见,不仅作品本身要反复比较,多方衡量,更为重要的是高中学生健康成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内在需求这把标尺。


既尊重今日学习的现实,又瞻望明日长足发展的需要,铺几块扎扎实实的基石,让学生今日走得稳当,明日更能大步前行。这种十几年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实践,支撑的是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热切期盼,对莘莘学子的仁爱之心。


这种阅读教学的改进一扫我说你做的陈腐气,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


比如杂文卷文后评点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争议的产物;


经典名著阅读指导的撰写,让学生分享阅读的智慧,分享教师的人生;


时文阅读中学生俨然是主角,他们写摘要,写读后感,写评点,还要写5000字的“时文综述”,逻辑思维得到大锻炼,对文章宏观把握与掌控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文后附的“读点”就是师生共同阅读的感悟和创造。


至于诗歌卷思辨性阅读指导是教师和工作室学员的共同创造,学生要读,提高阅读的量和质,青年教师更要读,率先垂范,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古今中外的佳作珍品具有巨大的魔力,亲近它,热爱它,人会改变自己,心灵会辉煌起来,语文会高雅起来。


如果一届届高中生专心阅读,用心思考,精心表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步、成长,一扫人间低俗之气,就会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


希望以书为伴的美丽风景线辐射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之中。



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