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高考语文命题的材料范围还要拓展,重点检验逻辑思辨和信息检索能力

2018-01-16 吴越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语文试卷的走向、作文命题解读,无论春考、秋考还是中考,每次考试结束,总是个热门话题。“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关注语文基础教育十余年,却忍不住提醒人们:莫再忽视语文教育那些朴素的道理。


命题的材料范围还要拓展


考试作为“指挥棒”可以反过来督促学生,自觉地去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这几年,中、高考的命题已经在发生变化,逐渐往理性靠拢,通过考非连续文本、考全文阅读来检验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其实国外许多入学考试的命题思路也是如此。


同时,命题的材料范围还要拓展。很长一段时间里,考试的阅读材料面都比较窄,都是一些文学作品。


令我比较欣喜的是,北京、上海等地的阅读材料近些年已经有所拓展,把介绍宋代货币制度的文章,还有殷墟甲骨文的史学论文都给用上了。我猜,有99%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这种文章,但我觉得增加这类阅读完全可以。


哲学、历史、科技、社会、时政、经济,这些内容都是好的,或许能够撬动现在的语文教学。


高考不是古代的科举,我们要培养的是现代化的国民,而不是传统社会里的文人,所以命题上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着想。


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高中多多拓展,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接触社会,开拓眼界,而不是着重“啃”几本名著就算在课外阅读上下过功夫了。



学生最怕写的是什么样的作文?


每次中、高考作文题目公布,网上总会出现很多解析和范例作文,但许多学生平时在学校“最怕写作文”。


学生怕写的是什么样的作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拥有表达的天性。我想恐怕很多学生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写作,而是被一些缺乏生气和活力的命题束缚住了。


考试作文的命题应当回归理性,摒弃模式化和文艺腔,应当有明确的意识去“围剿”套作。这些命题倾向会对学校老师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写作产生恶劣的效果。但现实中的情况是,“人人喊打”,而“人人参与”。这个“僵局”怎么打破,是值得思考的。


如果平时的一切教学都“瞄准”考试,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偏离了初衷。


问题是,现在即使不是为了考试,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常常关注的是篇章结构、字词句的优美,让学生花心思把文章写“漂亮”,忽视了写作文究竟是为了什么。


社会上不会人人都以文字为生,所以一篇文章的评判标准不应该是“漂亮”。写作其实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要接受这样的训练。


我以前出过的作文题,有让孩子们写一棵树、写一个人的。有人不理解,认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长大之后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作文题,考试肯定也不考,为什么还要写呢?


我说,关键是在写这篇作文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审美和表达,通过写作,他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了训练。通俗地讲,就是脑子变“活”了。


打比方说,学过化学的人,对微观世界的感觉跟没学过的人是不一样的;学过物理的人,对空间的感觉跟没学过的人是不一样的。因此,经过写作思维训练的人,对身边人、事、物的理解自然也和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不一样。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多少艺术家。五音不全、资质平平没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体验,沉淀在今后的人生中,这才是重要的。


出于考核的需要,中、高考作文的命题必须要有基本的标准,因而写考试作文时,学生们得按要求写。而那些作文比赛,则可以弥补考试作文个性化不足的问题,不仅命题可以更加灵活,阅卷思路也可以更加开放。给孩子们提供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舞台,有益于引导更多孩子走到作文道路上来。


出乎一些人意料的是,在作文大赛中出彩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名校的尖子生,反倒是有些农村的孩子写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从事语文教育的郑国民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农村那些没怎么被教过的孩子,字里行间有一种生气,而城市里的孩子被教得太“死”,写出来的都差不多。他讲的其实是思维固化的问题。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语文老师身上。有一次作文比赛决赛,主办方邀请了300位老师和学生同题竞赛,阅卷完发现,学生写得更好。


这说明,即使老师们阅历更加丰富、掌握更多写作技巧,但由于不自觉地照搬套路,带着固化的思维去写作,无法取得符合人们期望、甚至令人惊喜的结果。


我们一直在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就是希望能够从引导老师开始,引导广大学生转变思路。有水平的老师会懂得平衡,既能让学生在考试的标准下发挥出色,又不会把学生的思维搞得僵化。



最好的阅读状态,是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


之前我在北京海淀区给高三老师上过一堂课。我问他们,能不能教我们的高中生在两个小时之内读完一篇15万字的小说?所有的老师都“轰”起来,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我说,那是老师没教好,人有大量时间花在泛读上,有些书就应该在两小时内读完。


过去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一篇篇课文的精读,花大量时间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掌握生词等等。这很必要,但不够,而且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除了精读,还有泛读、跳读、拆读,这些阅读方法都是必备的,新教材里都有涉及。


步入社会后,人们会发现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要从一篇篇、一段段文章中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然后找到对自己有用的那部分信息。


往低里说,出于谋生的需要,大家都可能无师自通地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技巧进行阅读。既然需要,中小学为什么不教呢?


如果读书时有任何不懂就马上去查字典、弄懂读透,就会读得很累,累了就没有阅读面了。


如果允许学生有一部分书籍和文章是精读的,更多的是泛读和课外的自由阅读,再把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和学生们课外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那他们不就有兴趣了吗?


有了阅读面,语文水平经过点拨就容易提高了,这其实是很朴素的道理。


有人曾经问我,学生最好的阅读状态是什么。我说是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的时候。因为那种状态下的阅读是充满兴趣的,学生不会感觉到累,不然负担再轻,学生都要喊累。


我提倡“整本书阅读”,目标就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把一本书读完,是养性,培养他们做事有始有终的态度。


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读书养性”,提到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的阅读,都是要营造一个“自己的园地”,从而让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在精神气质上超越庸常的环境。


虽然都是“整本书阅读”,但读小说跟读童话不一样,读社科类的跟读科技类的不一样,读散文和读诗歌不一样。对老师来说,应该把不同类型书的一般性读法教给学生。


我认为,读一本书就要做到跟书签订一个“阅读契约”,和作者的思维处在同一个频率上。


比如说,阅读卡夫卡的时候就要跳出情节的荒诞,思考其中反映的人生哲理,而不是去较真一个人到底可不可能变成一只虫。老师告诉学生,这类书是运用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来创作的,要这样去理解,这就是帮助学生签订“阅读契约”。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很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但有时候,这种“用力”却没用到点子上。这首先还是因为功利性太强。陪伴教育和亲子阅读不应该以考试为目标,如果整天想着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那孩子很快就会没兴趣了。要尊重孩子,培养兴趣的时候要有点方法和技巧


比如说,家长在暑假的时候希望孩子多读书,硬性规定要读完2本书,然后出些题考察一下掌握了没有,那你说,孩子还能有兴趣吗?


家长应该想办法,比方说列个10本书,给孩子一点自主权,让他自己挑其中2本阅读。不要规定得那么死,多些软性要求,孩子可能会有兴趣得多。


有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还比较狭隘,觉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成绩好,获得成功。


他们没想过,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正常人,让孩子能正常地思考问题,正常地结交朋友,正常地生活。这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需要努力克服各方面条件制约才能做到的。


只有先保住“正常”,才有可能再去实现那些更高的目标。



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原标题为《语文教育那些朴素的道理——专访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作者吴越。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