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思辨哪有作文?!且看龙应台怎么上作文课

2018-01-02 雾雨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一个多月前,龙应台连续3周在屏东潮州为4个乡村中学的初中生上了三堂作文课,她用思辨和论辩不断启发师生,希望撒下文化与思想的种子。


在龙应台看来,华人世界的成人习惯低估少年的思想能力。


但她却始终相信:你认为他的思想能力有多高,他就真的有多高。你越是“高估”他,他越是潜力飞跃。你对他baby talk, 他就给你baby的咿呀儿语。


她说,语文老师很需要鼓励;如果制度和家长都夸奖、都支持那最有创意、最有深度的语文教学,那么活泼、有想法的老师们就会出现在每一个校园里。


从逻辑谈起,再切入事理的分析,引入道德的两难,探讨做抉择的层层思虑——龙应台的作文课与众不同,在她看来,没有思辨哪有作文。


“意见不同往往不是对错问题,而是在不同的状况下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换成不同角色,你的回答会是什么?”


课堂上,龙应台让学生扮演煞车失灵撞上一个人或五个人的换轨工人,尝试站在不同角度看一件事,让学生体验“选择”背后所隐藏的思考,学习到每种角度都有不同的见解论述。



有同学回答会选择牺牲1人救5人,也有学生因为害怕背负刑责回答“不救”。


龙应台持续抛出各种假设:如果能救的人数是500人呢?如果躺在那边的1人是你的家人、5人则是讨厌的人,你会怎么做?


“你一定要意识到,世间所有黑跟白之间,有非常非常多不同层次的灰,要去看见不同的灰色来做自己的抉择……


跟你意见不同的人往往不是‘对’或‘错’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的状况下不得已的选择,你们往后会碰到的人生抉择,往往是不得已的。”龙应台提醒学生。

 

“不管做出了甚么选择,对自己来说,都是当下最好的判断。”龙应台说,学生在小学毕业后,应具备有观察理解能力;中学阶段可以开始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训练,充实论述和思辨,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相信中学生就可跟上。

 

龙应台说,语文老师本身也应该充满想象力和判断力,跳脱 44 34683 44 15231 0 0 1401 0 0:00:24 0:00:10 0:00:14 2898往的机械式教育方式跟解释字义,才可能教出不同想法的孩子,学校教育应要鼓励活泼的老师,透过自己的课程,支持愿意这样花心思教育孩子的老师们。

 


龙应台说,写作议论文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并无对错之分,仅是当下最不得已的选择。


了解这分“不得已”以后,“碰到跟你意见不同的人,你们才不会都慷慨激昂地认为对方都是错的。”


 

“各种决定都必须有缜密思考:不要挑战到一半就没力了、败下阵了”

 

龙应台又以儿子飞力普的iPod被老师没收之往事为例,请同学思考“挑战既有秩序”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若今天校规没有规定“不可以带iPod到学校”,老师却还是没收了,该去跟老师理论吗?如果去找老师理论,老师会怎样?


“老师会没有台阶下,会恼羞、叫我们滚出这个班、体罚、抄课文!”有学生这样回答。


龙应台则提醒,做任何挑战权威的事情,都必须先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请你想想看,你有没有这时间去挑战既有的秩序,你有没有毅力,不要挑战到一半就没力了、败下阵了。”



“第一,了解规定(校规)长什么样子;


第二,判断我的对跟错在哪;


第三,挑战时应该要很勇敢地去,但应该想想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有多少智慧、坚持、毅力去走完他,都想清楚了就去做吧。”


龙应台建议学生,与权威发生冲突时可依循这3个步骤思考。


“像iPod这种小事情都要有缜密的思考,国家大事更要去思考,这是我们写议论文必须思考的,否则你的作文会不坚定、没有立场。”


龙应台也以iPod事件为例,提醒同学写议论文时应有的基本态度,即“缜密的思考”



“人之所以穷,到底是因为不努力还是无奈?”


在带领40名中学生思考“为何穷人总被嫌弃”之前,龙应台首先播放一支情境短片:


一名开着法拉利的男子、以及一名外观潦倒的穷人向路人借钱,路人几乎选择借给开法拉利的男子,而对穷人嗤之以鼻。


“为何穷人总被嫌弃?”龙应台请学生一起思考。而中学生对“贫穷”这题各有不同想象;有学生质疑“为什么没有努力还可以来跟我们要钱”,也有学生答:“说不定他努力过,但还是失败了……”

 

 “穷人很脏乱、卫生习惯不好、信用也不够……”为何学生这样看穷人?

 

“会嫌他们脏,会希望他们先把自己搞好,为什么没有努力还可以来跟我们要钱?”一名学生如此回答


亦有学生表示:“因为穷人很脏乱、卫生习惯不好、信用也不够,不知道把钱给他以后会拿去做什么事情。”

 

 


“所以你们都赞成,你(穷人)之所以变成这样,是你不努力啰?”龙应台反问台下学生,而一名男学生摇摇头表示不赞成:“说不定他努力过,但还是失败了。”


龙应台并未对两方意见下任何定论,仅以数据表示,有60%美国民众赞同“贫穷是因懒惰而造成”,但在欧洲仅有24%民众抱有这种想法,且欧洲较多民众认为应由社会福利来保障穷人,人的想法极可能受到社会影响。

 

 

“写作不是机器,写作是要去思辩、思考、培养同理心”

 

龙应台又请学生思考另一个问题:


她曾在欧洲看到乞讨民众,于心不忍打算掏钱出来,却两度被儿子阻止。“你们觉得,为什么他要阻止我把钱给穷人呢?”龙应台问,而学生们的回答包括“怕被骗”“怕钱包被抢走”“给习惯的话他会一直跟人要钱”。


龙应台告诉学生,儿子当时回答她,该名乞讨者为吉普赛人,是集团乞讨工作,“他是大型犯罪网路受剥削的一环,给他钱等于鼓励这个集团”,但龙应台有不同的看法:“我不管是不是诈骗集团,我就是希望他此时此刻可以拿钱去买一碗热汤喝!”

 

随着龙应台抛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课堂气氛也持续增温、同学从一开始的胆怯转为踊跃,长达3个小时的“作文课”,龙应台带领学生不断思考。“写作不是机器,写作是要去思辩、思考、培养同理心。”龙应台强调。


中学生们对于“贫穷”的看法互异,而透过思辩的过程,大家听见不同的意见、去思考“为什么”,这或许便是龙应台这堂作文课希望达到的效果。


至于语文课变“背书课”的乱象,龙应台认为,第一个原因是语文老师普遍工作量大、无力准备深度课程,第二是师资训练问题:“老师本身的培养很重要,如果他培养都是什么词怎么写、都机械性的,那他无法培养出不一样的孩子。”


也正因此,龙应台的作文课上,也有大量语文老师参与听课——这不只是给孩子的课,也是给大人的。

 

 

解放你的每一个自由想象细胞,从抒情到写意


第二次上课,少年们活泼了一些,但龙应台还是得不断地提醒:解放你的身体、解放你的声音、解放你的每一个自由想象细胞……


抒情文怎么写?龙应台说:


抒情文和侦探小说一样,也是有层次,有“发展”的,“发展”中也许有淡淡的悬疑、隐藏的惊喜,譬如我德国的家附近有一座森林,每次进森林时要决定从哪一个口进入;


森林里有无数的岔路,每一个岔路要做一个选择,有时候碰见一个三岔路,一条布满杂草,一条隐隐看见玫瑰花丛,你可能准备走玫瑰花径,但是突然发觉那第三条小径里有两只眼睛从草丛里看着你,那是一双小鹿的眼睛,你也许就走向了它;


最后你还要决定从哪一个口离开这个森林。


写抒情文也是这样的……



一阵风突然吹来,掀起了窗帘。窗帘碰倒了花瓶「砰」一声。猫儿回头。


故事可以怎么写?拿谁做主角——猫儿?花瓶?窗帘?风?


暗暗的楼梯。有人悄悄蹑脚。是个穿裙子的人。


她想做什么?从哪里去哪里?有人在窥视吗?


最后一堂课上,龙应台用想象力教孩子们叙述——从聆听到叙述


“每一个少年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睛里有宇宙一般辽阔的活泼空间。”龙应台说,“我真的深信:只要做老师的懂得「启」,他就一定「发」,如花之绽,毫无疑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