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是什么生活体验,让三位初中生作文看得人“心也随着上下腾跃”

2018-02-06 王育栋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放寒假,又是一堆作文要写吧。可是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重复,哪来的素材把作文写好呢?妈妈外婆爷爷奶奶……的故事,编也编的差不多了,再怎么出新呢?今天的作文门诊,就请《新读写》首席编辑王育栋开讲,王老师可是多次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哦!


2017年第十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主题征文共有五道题目,其中同学们写得最多的是这一题:《走近————》。比如走近女红、走近昆曲、走近书法、走近国画、走近糖画等。


在众多获奖作文中,这一题目的获奖作文,其实可分作两类:


一类是作者作为一名旁观者,来观看、欣赏昆曲、糖画呀等等;


还有一类便是作者不仅仅满足于做一名旁观者,而是亲自做了起来。


两类作文相比,前者较易写但容易流于平庸,而后者非有亲身体验无从着笔;正因如此,后者因为作者有了亲身体验,故而写出的文章也就更为感人。


让我们先来看看三篇得奖的作文,它们分别是:


上海市怀少学校季节同学的《走近民族鼓》

上海市文绮中学同嫣同学的《走近武术》

上海市金山中学袁怡同学的《走近古筝》


《走近民族鼓》

上海市怀少学校  季节

 

地板上散落着几本打击乐的乐谱,我瞪眼看着面前的鼓架,心里空荡荡的。节拍器还在那里独自打着节拍,一声声敲打在我的心头,说不出的沉重。


跟着周老师学习打击乐五年了,犹记得我第一次看见民族鼓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看哥哥姐姐们表演节目,他们面带微笑、表情自然,敲鼓时摇头晃脑、气势十足。当年尚在读幼儿园的我,小小的心竟然被吸引住了,再也迈不开脚步,杵在那里不肯动了,眼睛直直地看着那鼓。


是心细如发的父母,在一个月后将我带到了周老师——上海音乐学院首席打击乐手的面前,从此,便多了一个在鼓架前挥棒的女孩。几年来,我认真训练。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严冬腊月,我都乐此不疲地辗转于家和打击乐房中,民族鼓成了我的知己。带着它,我参加了一次次演出、一次次考级。我深深地爱上了民族鼓,它融进了我的生活中、心灵中、生命中……


可是今天,当我站在鼓架前,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周老师说的那种“感觉”。拿起鼓棒,不是打错拍,就是节奏乱了。这或许是我学习民族鼓以来遭遇到的最大瓶颈了,七级考级的曲目真的有点难。


我烦躁地丢下鼓棒,一屁股坐在地上。这首考级曲《龙腾虎跃》节奏快,气势磅礴。我练了快三个月了,虽然鼓曲已经非常熟练,挥起鼓棒也已经游刃有余,但是,周老师在听了我的鼓声后,淡淡地扔下一句话:“不行,没有感觉。再去练!”


一句“不行”,让好强的我一次一次地呆在打击乐室,一遍一遍地敲打着曲目,但还没有得到周老师的首肯。


我向打击乐室那头的周老师望去,他正在教授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练习。那小女孩听周老师的讲解是那么专注!敲鼓时的神情动作与五年前那些哥哥姐姐那么相似!看着小女孩的模样,我烦躁的心竟然慢慢安定下来了。我轻轻地绽开了眉宇:她,不正像多年前的那个我吗?爱鼓、练鼓,不肯错一个鼓点,执拗地、一遍一遍地缠着周老师听我的鼓声……


也许是因为听不见我的鼓声了,周老师低声交代了几句后,就走到我身旁,捡起地上的鼓棒,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A,我来敲一遍,你可要仔细听哦!”


他几步走到鼓架前,食指和拇指紧扣鼓棒,其余三指轻轻地搭在鼓棒上,手臂悬空呈八字形,双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就好像站在舞台上,将要开始他的表演。


“咚”的一声,鼓棒在周老师的手中飞舞起来。鼓声时而轻快,时而有力,时而急促,时而舒缓;音色时而响亮,时而低沉。我的眼前仿佛有万马趟过河流,奔过草原;又像惊雷穿破云层,暴雨击打在屋顶上……这鼓声,声声敲打在我的心头,我的心也随着鼓声上下腾跃。


一曲终了,周老师把鼓棒递到我手中,意味深长地说:“眼中无棒才能心中有曲啊!当你拘泥于手上的动作时,你的心怎么能灵动呢?”


看着我怔愣的模样,他又补充了一句:“考级只是你学习打击乐的一个驿站,不是最终目标。如果你太执迷于一张考级证书,那么你只是一个学鼓人,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鼓手……”


接过鼓棒,我慢慢地咀嚼着周老师的话,回想起和周老师五年接触中的点点滴滴,我仿佛是一个在丛林中行走的人慢慢地找到了光亮的出口。我腾地从地板上站起来,冲周老师扬了扬脖子,重新站在了鼓架前,一阵磅礴的鼓声随即响起……


半个月之后,我把七级证书交到周老师手中,眼神坚定:“周老师,我已经走过了这个驿站,我想向下一个驿站进发,成为一个优秀的鼓手!”


周老师笑了,眉宇之间全是舒展开的笑意。我也笑了,心中有一股傲然的坚决。打击乐室里,留下了两种不同的鼓声:一种,沉稳厚实;另一种,稚嫩轻快。  


【点评】


季节同学在《走近民族鼓》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


“地板上散落着几本打击乐的乐谱,我瞪眼看着面前的鼓架,心里空荡荡的。节拍器还在那里独自打着节拍,一声声敲打在我的心头,说不出的沉重。”


试问,一个没有经历过艰苦打鼓练习之人,能体会到这种失落感吗?


而当周老师给他示范时,只见:


他几步走到鼓架前,食指和拇指紧扣鼓棒,其余三指轻轻地搭在鼓棒上,手臂悬空呈八字形,双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就好像站在舞台上,将要开始他的表演。“咚”的一声,鼓棒在周老师的手中飞舞起来。鼓声时而轻快,时而有力,时而急促,时而舒缓;音色时而响亮,时而低沉。我的眼前仿佛有万马趟过河流,奔过草原;又像惊雷穿破云层,暴雨击打在屋顶上……这鼓声,声声敲打在我的心头,我的心也随着鼓声上下腾跃。


请问,假如你仅仅是一名观众,能对周老师的打鼓示范,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深入其中么?


能写出“食指和拇指紧扣鼓棒,其余三指轻轻地搭在鼓棒上,手臂悬空呈八字形,双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就好像站在舞台上”么?


能有“我的眼前仿佛有万马趟过河流,奔过草原;又像惊雷穿破云层,暴雨击打在屋顶上……这鼓声,声声敲打在我的心头,我的心也随着鼓声上下腾跃”的深刻感受吗?



走近武术

上海市文绮中学 同嫣

 

我自幼习武,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了。在练武中我认识了很多传统武术爱好者,这些长辈对我关心有加,使我深受勉励。记得暑假里我去游泳,泳池检票的阿姨见了我,笑眯眯地问道:最近怎么没看到你去公园练剑呢?还坚持打拳吗?真没想到,我在公园练剑练拳已经成为了一道风景。


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给我拜了一位师傅——她的同事张师傅。我稍大一点就开始跟张师傅习武。后来,张师傅见我有学武的天赋,就引荐我成为他的朋友——余师傅的关门弟子。余师傅习练内家拳几十年,他的龙形八卦掌是专门到武当山花了一年时间习得的;年轻时,他响应国家号召,支内到贵州,成为贵州遵义市武术协会的副会长。


余师傅对物质的要求很低,对武术却非常痴迷,他担心一辈子所学没有传人,所以对我倾囊相授。在余师傅手把手的耐心教导下,我渐渐地培养出了对练拳的兴趣。


每一个清晨,当别人还沉浸在梦乡中时,催我起床练拳的闹铃就会响起。我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为了纠正一个动作,我在炎炎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回家后发现衣服上都结了厚厚一层盐霜;冬天,有时我想偷懒赖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个懒觉,可一想到师傅已经在公园里锻炼了,便一骨碌爬起来去找师傅练拳。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三套内家拳法:吴式太极拳、龙形八卦掌、心意六合拳,还学了一套杨式太极剑法。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拳不离手,不管功课再多再忙,每天都会挤时间练拳。


我真正爱上武术,缘于一次出手助人。那天,我和妈妈去乘地铁,上电梯时,我看到一位胖乎乎的老奶奶提了许多东西,不小心一脚踏空,身体失去平衡,眼看就要从扶梯上摔倒!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站在老奶奶后面几级台阶上的一个小姑娘迅速冲上前去,伸出双手用巧劲撑住了老奶奶的后背,避免了一场出可能出现的“灾难”。


老奶奶感激地连声对小姑娘说:“太谢谢你了!”“没事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小姑娘腼腆地笑笑,脸上的两个酒窝若隐若现,在场的人都夸小姑娘是“当代小雷锋”。那个小姑娘就是我。


为什么我看到老奶奶快要摔倒,会有勇气出手相助呢?因为师傅常常教导我:习武不是为了逞强好胜,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和见义勇为,习武之人应崇尚武德。在古汉语中,“武”字的写法是上下结构,止戈为武,表示停止战斗。武术可以该用来阻止战斗,也可以用来帮助别人,避免让别人受到伤害。


我还觉得,练武能练出一种精气神。我曾经看过《开学第一课》,里面有个节目叫《少年中国说》,表演者是河南塔沟少林武术学校的学生,我从他们虎虎有生气的动作中看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精神面貌,于是更坚定了习武的决心。


经过长时间的习武,我发现武术还能磨练一个人耐心、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增强一个人的信心。其实,打拳和学习一样,贵在持之以恒、不断地积累,只有平日里点点滴滴的坚持,才能换来长足的进步。我一定会努力坚持,把中华武术这一国粹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在我的带动下,爸爸妈妈也成了武术迷,每天早上都会我一起去打拳。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在走近武术。 

【点评】


同嫣同学在《走近武术》中,这样写自己的刻苦训练:


夏天,为了纠正一个动作,我在炎炎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回家后发现衣服上都结了厚厚一层盐霜;冬天,有时我想偷懒赖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个懒觉,可一想到师傅已经在公园里锻炼了,便一骨碌爬起来去找师傅练拳。


“衣服上都结了厚厚一层盐霜”“一想到师傅已经在公园里锻炼了,便一骨碌爬起来去找师傅练拳”,没有更多的笔墨,衣服上都结了厚厚一层盐霜,可见训练之艰苦;冬天本想偷懒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个懒觉,可一想到师傅此时已经在公园里,便马上爬了起来。


真实最是感人。



走近古筝

上海市金山中学    袁怡

 

声声筝音从指缝间流出,一会儿似山间潺潺的流水,一会儿又似云端降落下来的急切阵雨……多少个夜晚,把我从梦中唤醒的就是那样动听的、来自我内心的旋律。


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古筝。小时候每每在家中玩耍时,总能听到从隔壁传来的叮叮咚咚的美妙乐声。


终于有一天,我抑制不住心底的好奇,让奶奶带我到隔壁去探寻那美妙乐声的源头。我看到邻家姐姐纤细的十指在不断划过古筝上排列整齐的琴弦,一个又一个清亮的音符从她的指尖争先恐后地钻出来,这一幕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筝的余音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后来,在我的再三保证不会半途而废的条件下,爸妈终于同意让我学弹古筝。


古筝就这样进入了我的生活,我才知道弹古筝并我看邻居姐姐表演时那么轻松。我每天要在指尖绑上指甲片,反复地练习最基础的拨弦、花指,手指在琴弦上磨得通红,渐渐长出了一个又一个老茧。


不过,我察觉到自己正在一步步地走近古筝,从最简单的练习曲到《高山流水》《浏阳河》《梅花三弄》,从断断续续、毫无美感的几个音节到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到对古筝一窍不通到考出了十级,我一天天听着自己的进步。


我要参加镇上的演出了。第一次要弹古筝给几百人听,我顿时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演出前在家里花了好久的时间来练习。


镁光灯聚焦到我身上的那一刻,我深吸一口气,手指触摸到熟悉的琴弦,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里,仿佛世界一下子静了下来,只又我和身前的这架古筝。印在心头的旋律从我的指间流出,邻居姐姐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浮现,渐渐与台上的我重合到一起。


弹着弹着,我忽然明白,支撑我与古筝走到现在的,既不是惊艳的初见,也不是在爸妈面前的豪言壮语,而是因为我真正爱上了它——古筝。如今的我与它是如此亲密,它早已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古筝见证了我从一个好奇懵懂的小女孩渐渐长成一个懂事优雅的大姑娘,在与她相伴的日日夜夜、年年岁岁里,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学会了付出、学会了努力、学会了坚持。


如今,忙于学业的我不得不减少弹古筝的时间,但每当我难过、失落、烦躁的时候,心头总会响起那美妙的筝音,像流水淙淙,抚平我的情绪;像一道白月光,照亮我的心境。我知道,它从未离我远去。


【点评】


袁怡同学在《走近古筝》中写自己练弹古筝:“我每天要在指尖绑上指甲片,反复地练习最基础的拨弦、花指,手指在琴弦上磨得通红,渐渐长出了一个又一个老茧。”不说辛苦而辛苦自现了。


而她写自己在舞台上给几百人演出的情形更为动人:


镁光灯聚焦到我身上的那一刻,我深吸一口气,手指触摸到熟悉的琴弦,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里,仿佛世界一下子静了下来,只又我和身前的这架古筝。印在心头的旋律从我的指间流出,邻居姐姐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浮现,渐渐与台上的我重合到一起。弹着弹着,我忽然明白,支撑我与古筝走到现在的,既不是惊艳的初见,也不是在爸妈面前的豪言壮语,而是因为我真正爱上了它——古筝。如今的我与它是如此亲密,它早已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此种情形,假如没有亲身经历,如何能够写得出来?



以上三位同学,无论是季节写打民族鼓,同嫣写练习武术,还是袁怡写弹古筝,其观察之细致,描写之生动,感受之生动,都是旁观者所做不到的。


同样写打民族鼓、练习武术,或弹古筝,假如你仅仅是名旁观者,肯定达不到上述三名同学的水平。旁观者与亲历者之差别,就在这里,所谓“所谓功夫在文章之外”是也。


所以,欲要文章写得好,除了勤加练习外,拓展生活、发展爱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