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诗,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厮杀,主战场是黄河、长江!

2018-03-06 牛皮明明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唐代绝大多数诗人会把长江黄河写得气势磅礴,如诗仙李白写黄河“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写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群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把这两条壮美的大江大河描绘得无与伦比。细细品尝,从字里行间便能体会到这些伟大的诗人们在赞美这江河时所用字词的精妙之处。


我女儿刚上幼儿园。最近生病,赋闲在家。她给我打电话,说爸爸我给你背首新学的唐诗,然后,她就开始了。她背诵的是这样一首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01.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公元822年,长庆二年。在长安到杭州的旅途中,一个诗人路过长江。那天傍晚,夕阳西沉、晚霞映江,随后便是弯月初升。这个诗人情不自禁在记事本里写下了这首诗。

 

他是白居易,后来许多人都说这首诗在写景上,简直厉害到爆。不少以毒舌著称的批评家读了这首诗,都对“半江瑟瑟”击节赞叹。


明代猛人,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大才子杨慎读了,激动不已,连称诗有丰韵、工微入画。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读完,在床上连叫数声:写景奇丽,色秋江图。

 

可是在唐朝猛人辈出的诗歌江湖里,这首诗算不上啥!唐诗上的战争,是在长江和黄河进行的。

 

02.


故事还要从公元672年说起。

 

在偏僻的巴蜀一角,一个20岁左右的外来青年,他每日每夜地想家,正值秋天,望着飘落的黄叶,苦冷的长江。刹那间,思念变成了滔滔文思,淌出四句: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他是天才中的天才,我觉得这首诗应该是描写长江最好的诗句了。可对天才来说,这才哪到哪呀。

 

3年后,在南昌城的长江边上,这位天才再下一城,写出《滕王阁序》。在序诗中,他写道: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槛外长江空自流”和“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样,在大唐缤纷的诗句中,是神一样的存在。这位青年人叫王勃,他是孤傲的,他觉得只凭这几句写长江的诗,就完全可以称霸唐朝,后人即使写吐血,也难以超越。

 

可是这在牛人辈出的唐朝,没有什么不可能。

 

20年后,一个叫王昌龄的硬汉。来到了位于大唐边陲之地的黄河边。他要用笔为黄河代盐,与王勃悲滞的长江不同,他笔下的黄河是兵戎相见,马革裹尸的疆场,是奔流不息的大涛大浪。


这就是《横吹曲辞·出塞》: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没有多少人读过这首诗,这不要紧。在大唐,这首诗并不比王勃的差。

 

03.


公元725年,另外一个年轻人仗剑远行。

 

在安徽,他泛舟长江。这可不是李双江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流,而是泛舟直下,一杯煮酒,浩荡东流。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他随手写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许多人读到这首诗,都惊叹“相对出”;“日边来”。用词是多么精确,气势是多么壮观。很多人都想搞个皮划艇,到诗中的江面去疯、去爱、去撒野。要的就是这种一叶扁舟,天边悠然而来的感觉。

 

这个青年人是唐诗的七绝大宗师李白。他一生和船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五花马无趣,他送人换酒。可是船,在他生命里,却是浓墨一笔。后来他写“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写“李白乘船将欲行”,写“万里送行舟”。

 

他用尽一生的才华,都在为大唐的船舶业代言。

 

这首诗悠然,壮阔,大写意,李白一出手就想拿唐诗七绝头牌。

 

还是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唐朝。

 

04.


“你老李写长江不是很牛吗?我要在黄河方面打败你。”

 

边塞诗人王之涣公然叫板,他发起挑战,要在对方最擅长的七绝上打败对手。某年某月,他来到边塞,以45度角,牛哄哄地仰望天空,写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凉州词》比起李白的《望天门山》,流传更广,更被人们所熟知。《凉州词》是唐朝的曲调,在京城长安被女歌手们反复传唱。公子哥们为听此曲,大把银子都扔在了大唐高级娱乐会所里。

 

大唐还有几个版本的《凉州词》。其中,包括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版,还有孟浩然的“坐看今夜关山月”版。

 

05.

 

崔颢代表长江出战,交出名篇《登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终南山有位玩深沉的大诗人,他叫王维,看见此情此景。


“是该放大招了!”他很严肃。

 

傍晚,一轮落日,照在荒漠之上,目力所及,天地辽阔。这一次他从“空山新雨”、“明月相照”转过身来。提笔写下千古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画面是多么开阔,意境是多么自然。王维只用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10个字,就征服所有人。以至于,后人只要来到西北大漠,看到夕阳,就立即眼泪汪汪,默念这首诗,像一辈子没见过夕阳似的。

 

连最毒舌的王国维大师面对这首诗,当场给跪了,连叫三声:千古壮观!

 

绝了!

 

06.


黄河和长江的这场诗战。


交战双方厮杀正酣,多个战场上兵戈相见。

 

柳中庸代表黄河扔下一篇: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崔季卿代表长江也回扔一篇: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他们从五言杀到七言,从绝句杀到律诗,又从七律杀到乐府。甚至穿越时代,假定对手,隔空对杀。你有“行傍长江影”,我就有“黄河向天外”;你有“日暮长江空自流”,我就有“黄河依旧水茫然”;你有“江间波浪兼天涌”,我就有“黄河西来决昆仑”。

 

女诗人也卷入战事。

 

秋风瑟瑟,已入深秋,同样是在长江边,弱女子鱼玄机牵肠挂肚地送爱人李亿,泪眼婆娑,相思成灾,万里的长江都是她的泪。淌出四句: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你有你断肠的爱情,我就有我肝胆的友情。

 

大诗人陈子昂在黄河边送友人,眺望漫长的天涯路,内心滂沱,写下: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同样是送别,也是在黄河边,李颀送忘年诗人魏万过河,羁旅乡愁,千言万语,写下对晚辈的嘱托: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黄河派开始玩细腻是吧,让我老李来会会。李商隐代表长江出战。挽起袖子,交出名篇《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杜牧为黄河磨墨写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唐诗江湖一片混战!

 

07.


厮杀到最激烈的阶段,胜负该见分晓。

 

早在公元767年,一位被大唐雪藏多年的诗人,艰难地走过他的一生。他站在长江边上,怅然涕下。万里的长江一叶扁舟也没有,他悲痛欲绝,反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完了吗?他失望至极,用尽力气,向苍天交出完美四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登高》,作者是律诗的大宗师杜甫。

 


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

 

这首诗古今独步,句中化境。神了,简直神了!

 

关于律诗,这首诗就是尺子放在那里,让人望尘莫及。

 

杨伦称赞“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是精品中的精品,还有人说这是古今七言律诗状元头牌。

 

08.


大v李白,他从不按套路出牌。

 

这一次,他要走对方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他不再写长江,也不再用绝句。这一次,他换战术,写黄河,用乐府,鬼神附体般地交出高分答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五音繁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语极豪纵;纵横捭阖,鬼斧神工。当这首诗扔在大唐的版图上。

 

这一役,看上去,长江派诗人完胜了。

 

09.


回溯历史。

 

其实,还有一首千古诗句,这首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名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切是那么的天衣无缝,仿佛出自神的剪裁。一代又一代人只要学唐诗,背诵的第一首都是《登鹳雀楼》。这首诗写出了大唐气象,像唐代人拼搏进取的精神,海纳百川,富含哲理。

 

王之涣隔空看着李白。


你要在气势上胜我是吗,我却要在气象上打败你。


你的“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感伤,可是有我的“更上一层楼”励志吗?

 

诗其实就是如此easy。

 

到了宋朝,一个词人李之仪却在长江上,给人内心柔软一击。流出两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首词让许多人落泪,再次代表长江碾碎人心。

 

今天,多少文人墨客还在为长江、黄河写诗、争论。


黄河澎湃,而长江绵绵,黄河雄浑,而长江相思。黄河伟岸、进取,而长江则多情、细腻。这多像这个民族的性格,像大家身上流淌的两条血管。

 

我们赞美黄河,同样,我们也依恋长江。

 

而对于李白、杜甫、王维、王之涣们,长江和黄河早已镌刻在他们悲欢离合的一生,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难以割舍的诗歌记忆。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