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作文“真的不容易”,这些名师认为“其实很容易”

新读写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今日,上海中考拉开了帷幕,全市共有7.3余万学生参加中考。中考素有“小高考”之称,第一门开考的是语文。同往年一样,语文考试一结束,作文题就被推向了公众的视野,受到广大学生、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今年上海中考的作文题:

真的不容易


题目:真的不容易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名师点评】


对中考作文最有发言权的,莫关于长期奋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一线的资深语文教师。让我们先来听听他们对这一作文题目的看法。


01、强调核心事件与真实感受


2018年上海市中考命题作文《真的不容易》,依然延续了以往的命题思路,秉承了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的原则,引导学生立足社会,关注身边人和事,写真事、抒真情,表达真切的感悟。


从审题角度来说,这个题目对考生而言没有审题障碍,容易上手,但是要写好这个题目,还是需要有深入思考。首先要抓住题目的核心词“不容易”,“不容易”的意思就是困难、艰难,充满矛盾、挫折、坎坷等等。它往往是自己经历某事或者看别人经历某事后的一种感叹。“不容易”前面加了“真的”两字加以修饰,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其“不容易”的程度,表明发现感受到“不容易”是有过程的,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其次,题目省略了主语,那么要思考是谁“真的不容易”,是什么事“真的不容易”?按照中考惯例一般行文主体是“我”,那么写自己“真的不容易”是完全可以的,至于是什么事情上“真的不容易”,没有限制,意味着可写的事很多,但是要着重写出自己经历过程中的具体体验和真切感受。


那么,写别人可以吗?当然可以。“爸爸真的不容易”、“老师(学生)真的不容易”、“清洁工人真的不容易”……既可以写某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写某一类人,甚至是某一事物事理,如“说真话真的不容易”等,但一定是“我”发现感受到这个对象“真的不容易”,并且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次,“真的不容易”是属于“我”的主观感受,这个感受不是一上来就有的,所以要有发展的轨迹。至于写几件事呢?题目也没有限制,一件或者二三件都可以。


从立意角度来说,这个题目虽然好写,但也颇能检测出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准。“真的不容易”可以是具体的,如完成一道难题、玩一款游戏、参加一项活动;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某一种好习惯的养成,某一种好品行的坚持等。可以写家庭生活,也可以写校园生活;可以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也可以走进书本、音乐等精神世界。时间跨度,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个阶段。


——赵静(语文教研员,资深语文教师)


02、表达“不容易”深刻感悟


 “真的不容易”看似平常,却有极为丰富的写作空间。每个人总有一些“不容易”的时候,或许是外因造成的困境、曲折和反复,或许是来自内心的胆怯、犹豫与难堪……“真的不容易”是经历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其中隐含着对自我的反思和肯定。文章的选材十分宽泛,做好一份工作、组织一次活动、遵守一句承诺、改变一个习惯、道上一声抱歉、解开一次误会、表达一份爱意……所有的这些都可能是不容易的,都可以入文。


但对考生而言,完整记事可能很容易,如何取舍材料、凸显关键,如何处理好事件的结果,表达更为深刻的启悟,却并不容易。


生活中,有的“不容易”是可以通过坚持或努力最终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的,而有的“不容易”却用尽心力也未必能够如愿,如何面对后者也许更能表现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及深刻的人生启悟。


作文题目回归朴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考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将那些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的种种感悟,珍藏心底,修养人生,这才是写作的价值所在。


——平智炜(语文教研员,连年参加中考阅卷、区模拟考命题)


03、从感性到理性,深入开掘


这道考题取材范围极其宽广,可写人、可叙事;可围绕一个人写,也可以塑造群像;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可以写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写连续多个生活片段。平时准备的“难忘”的、“发现”的成长类题材都可以用上,只是写作中要突出事件的过程性。


考题具有明显的“回溯性”特点,它要求写作者立足“现在”,指向“过去”,在对已经历的事件的回味中再现生活原貌,真实表达自我,并在回溯关键点上重点悟思,总结得失,提升自我,进而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完善自我。这种“不容易”是对过往事件经历的确认,更是对身处其中的“我”的表现的某种肯定,是一种自我激励,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由于考题自身的情感性特征,在写人记事的基础上,通过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从思维的深度来看,优秀的考生不应只停留在自我表达的情感层面,而应该向纵深开掘,写出独特的悟思,给他人以思想的启迪、文化的追寻、处世的智慧。这样的理性思考才真的不容易,既是一种自赏、一种自励,又是一种诱导、一种责任;既蕴含着自省与立己,也显示着达人和与人为善。


——钟雨人(中考语文研究专家)


04、家事国事天下事,皆可入文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题目,有个人成长经历的学生,都会冒出思想的火花。小到身边事,大到国家大事都可以作为素材。


写身边事,可以写学生自己经历某方面的挫折,最后经过努力实现目标;或者写看到社会面貌哪方面的巨大变化;甚至经常关心国家大事的考生,还可以写我国科技、国防、经济方面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特金会也真的不容易呀!总之,这个题目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写。


这个作文题如果要写得出彩,考生要扣住“真的”这个字眼,不是一般的不容易,要突出克服很多困难,经过别人的帮助,发挥自己的智慧,最后出色地完成任务。如果要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考生也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陆继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05、表现细节与情感变化


这个题目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呈现有特点——设计精巧, 有审题要求“真的”,是情感判断,与前几年“不止一次”“真没想到”“就这样”一脉相承。延续了几年来上海作文命题的特点;


二是表述促思辨——题目导向明确,“真的不容易”可以是对“不容易”的一次次认识强化,也可以是起初认为“容易”,后通过体验发现“不容易”的认识转换过程,整个题目有层级设置、有思辨色彩,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三是体贴给空间——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初中毕业生,总会面临种种挑战与困难,生出困惑或感慨,在自己经历了种种遭遇或见闻他人的人生机遇之后,具有独立判断的他们也会发出“不容易”的判断甚至喟叹。


总的来说,是鼓励学生智慧表达、倾吐心声的命题。


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一是要有明确定位——材料本身的格局大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演绎“真的不容易”时对材料的定位和定向,要经过认真思考,进而表达对成长、生活等主题的认识;


二是应有层次安排——“真的”隐藏着过程信息和情感信息,在作文中要呈现出认识的递进(或转折)层次,还要表现情感的变化。事件叙写,不是简单罗列或铺陈,而要用合理的方法恰当地表现自己对于“不容易”在思维和情感方面的表现;


三是要有细节支撑——生动感人的细节才能支撑起“真的”这样的判断,仅仅简单地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编造的“故事”,不足以表现“真的”所包含的感情。

总之,成功作文,一定是呈现情感的变化和整体之间的关联,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这,“真的不容易”!


——张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江宁学校副校长,领衔普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编订组成员)     


06、理解“不容易”的内涵


 今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真的不容易”恰是一个看似容易的题目,降低了审题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保留了上海作文命题历来关注学生心理与成长的传统。

但要写出此题有特色有深度的立意,学生要从平凡、平淡、琐碎的生活中理解“不容易”的内涵。


不容易首先是指事情复杂、艰难、曲折。“真的不容易”是个感叹句,是对这些看似复杂、艰辛、曲折的肯定和赞美。因为复杂中有丰富,艰辛中有意义,曲折中有进步,我们才会对这样的“不容易”发出慨叹。


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两点一线的生活,不仅仅看到学习生活的不容易,而要通过阅读和生活实践,感受古往今来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不容易,为家庭的幸福社会的进步人们奋力探索的不容易,在世俗功利面前坚持淡然超越的不容易……

浅题深做需要生活的积累和观察,更需要坚持阅读、思考和实践,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樊阳(上海外国语大学双语学校科研室主任,全国模范教师)


07、动植物也可以“不容易”


2018年的中考作文题目“真的不容易”新鲜出炉了,这个题目看上去简洁明了,但稍加揣摩就会发现这个题目的写作空间非常广阔。


看到这个题目,可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应明确是“谁”真的不容易。“谁”可以有多个选择,学生自己、他人都是可写的对象,甚至选择动植物也未尝不可。应选择让自己触动感比较强烈的人或物作为写作对象,确定了“写什么”,是写好这篇作文的根本前提。


其次是在行文中如何体现“真的不容易”,即“怎么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真的”一词对“不容易”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在文中如果只有泛泛而叙则根本无法带来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描写细致入微,叙述张弛有度,思考深入独到,才能让一篇考场作文变得鲜活丰盈起来。


所以,面对一个开放的题目,学生在选择材料、呈现细节、融入情感等多个要素上做到自如应对,考量的绝不仅是考场上的临场发挥,而是平日里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对自身或他人的体察、对语言表达的训练等综合素养。


——桑凤英(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多次参加中考阅卷)


08、一波三折,展现思想境界的变化


能让学生感悟到“真的不容易”的事很多,它们贯穿了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但要写得深入与有思辨性,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由此可以拉开区分度。所以这个题目适合于中考,它秉承了上海中考卷一贯的海派特色。

 

在审题选材方面,万事万物——小到学习中的一道题目,大到人生的抉择、国家的发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万事万物皆可入文。但对于写作来说,切忌空喊口号与大道理,要接地气,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切入点要小,要以实写虚——要用一滴水来映出太阳的光辉。

 

比如你要表达:  感悟学习贵在投入与钻研,就应该详写你如何战胜一道难题的经过,比如自己冥思苦想,或如何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克服困难的;又比如你要表达自己感悟到母爱父爱的伟大、父母的付出是多么不容易,那你就应该详写父母为你做的哪件事如何不容易;再比如你要表达“珍惜”的主题,可以从李绅的《悯农》写起,再看到农民的辛苦,知道“千层糕”是如何做成的,以此体会到万事万物的来之不易。

 

在结构方面,一篇好的文章,特别是记叙文写作,是要有起伏和波澜的,在本题的写作当中,要写出感悟事物的几个不同阶段的不同境界。

 

以写妈妈十几年如一日为自己做饭,从中感悟到母亲的不容易这一素材为例,第一重境界——看上去很容易。妈妈每天晚上做三菜一汤,“我”司空见惯,感悟不到母爱;第二重境界——“我”自己去做,感觉并不容易。有一天,我尝试做其中一个菜,感觉很不容易;第三重境界——要做好,做完美,真的不容易。“我”感到忙死,累死,热死;而妈妈却几十年如一日,真的不容易——由此,我感悟到深深的母爱。

 

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步步为营,最后得出感悟。那么要求在写作中就要有一波三折和对比等技巧的呈现。这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认知事物,感悟世界的思辨过程,也体现了这个作文题目在思维导向上,注重了思辨性。

 

——唐铭(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多次参与中考作文阅卷,多次编写中考模拟卷) 


09、明白“不容易”的意义


“真的不容易”,第一眼看到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真的想为考生们说一句:这“真的”是个“容易”写的好题目!


这样的题目首先即体现了上海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原则:不设审题障碍,要让学生有话说、说真话。每个孩子都是伴随着无数的“不容易”长大的,同时也见证了身边亲友以至今天社会发展诸多的“不容易”,这样的题目显然是出到每个学生心里去了,很容易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度。

这样的题目也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题目“不容易”有前置修饰语“真的”二字,即可考查出学生在审题、选材、立意、构思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即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事情是“真的不容易”,什么样的“不容易”才是有价值的、值得纪念的;而对“不容易”事件“真的”的拿捏与表达,给那些语言表现力强、尤其是思想已有一定深度的孩子无疑提供了更大的思维、语言、审美与文化审视的空间;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就必须要明白“不容易”的意义。

——沈小媛(静安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成员,全国优秀实验导师)


10、突出“不容易”的心理体验


今年的题目仍旧保持了上海中考作文一贯的质朴和诚恳的底色。首先从审题角度来看,题目朴实无华,明白晓畅,没有任何审题障碍,每个人都能迅速的抓住关键词“不容易”入题。


从情感和主题角度来看,“不容易”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失败、迷茫等“人生困境”,抒写在困境中的拼搏、努力、付出等独特而真实的人生体验,以积极昂扬的态度回溯、总结、反思“人生困境”,为青春成长留下一抹思考的亮色。

而不能忽视的还有题目中的另外两个字“真的”,“真的”既是一种认知判断,即的确“不容易”、确实“不容易”,强调了困难的程度;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认识的过程,即在经历中逐步认识到其中的不易。如果能够把这种丰富而细腻的体验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文章就会更丰盈,更真切,更有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满晓晗(明珠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多次参加中考阅卷)


11、“容易”与“不容易”之间可以转换


纵观历届上海卷语文作文题,会发现,命题一向不会在题目的理解上设定较大难度,更不会在素材的选择上设定门槛。简而言之,让绝大多数学生看懂题目,有事可写。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在对题目认知的深度、素材选择的广度,以及对素材核心理解的厚度。
  
除了通过对事件由浅入深的认识,发现不容易,以及“真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带有由衷的感叹这些对本作文题应该做到的基本解读之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解读呢?

首先,“真的不容易”是一个具有辩证性质的题目,容易和不容易之间相互转换的关键就是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所以,文章既可以从易写到不易,也可以反向操作,关键在最后的落脚点在何种认知层面及价值取向。


其次,“真的不容易”既没有限定认识主体,也没有设定认识对象。素材发挥的空间相当大,角度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写作者对素材的驾驭能力以及立意的认知能力。

因此,日常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训练除了对写作技法的指导,还需对学生认知事物的角度进行引导。


——陈俪燕(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12、展现品质,升华人文内涵


从选材而言,题目提供了足够的开放度。学生既可以回顾自身的精神蜕变,也可以关注身边人在抉择、浮沉或磨砺中所显现的人格特质,更可以思考宏大时代语境下社会某一截面的坎坷与变化。


再谈立意。题目以“真的”强调“不容易”的程度,既需要学生在行文中细腻展现此中曲折、艰难,更重要的是彰显人在面对考验、克服生活、命运乃至时代的逆境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可贵品质,或是坚韧,或是智慧,或是对道义的担当,也可以阐发其他值得人或尊重或深思的人文内涵。

题目为写作提供了丰厚的情感体验,或是自我反思,或是对世事的感喟,又或是表达惊叹和赞赏,也可以是其他的情感体悟。写作过程中,学生自然地由情感的触动生发出对于自我与世界的理性思索,实现个人人格的健全与精神的成长。


——程涵悦(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曾执教IB国际中文课程,文化影视领域自媒体人)


13、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炼智慧


拿到作文题相信大多数同学会松下一口气,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真的不容易》与去年《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相比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题目不花哨,审题上没有什么障碍,在写作内容上也依旧给大家比较宽泛的选择,学生可以从"做事"和"做人"两个大的方面进行选材,题目易上手。


 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不容易",它限定了学生选材应该关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另一个是"真的",它强调的是自己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感慨,既可以是意料之中,即本身知道这件事情就很难处理,自己想方设法处理好之后发出"真的不容易"的感慨;也可以是意料之外,即原本觉得挺简单的事情发生了变化,有了不可控因素,变得困难了,又或者是原本就不容易的事又出现了更复杂的状况,变得难上加难。两种构思相比较,显然意料之外更好,能写出一波三折的效果。


所以,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考查的不仅是学生文字表述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更是学生构思立意的能力,真的"不容易"。


当然,学生在考场上除了要突显出事件过程中的不容易之外,更重要的是写出自己应对方法的智慧和和处变不惊的心态,而不能被生活中的"不容易"吓倒。相信这也是此次经历过中考的同学们到的人生智慧。

 

——陈蕾(格致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多次参加中考阅卷,在模考阅卷中担任负责人)


中考是连接初中与高中这两个求学阶段的桥梁,中考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检验学生是否具备适应高中学习的内在条件。因而,中考作文与高中语文教学关系密切,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沪上几家高中名校语文老师是怎样看待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的。


14、可以重记叙,也可以重议论


这是一道充满温情的题目,初三学生,在目前的教育生态下,能走完初三,确实真的不容易。考生可以扣住自己的感受来写,写出自己内心的酸甜苦辣,写出“不容易”后的反思与渴望来。这道题的开放度很大,可以写自己的不容易,也可以写他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的不容易,表达理解、同情、赞佩或感恩之情。可以具体到某一个人,也可以抽象到某一个群体,甚至可以扩大到国家、社会及世界和平等。


中考作文文体不限,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思维模式的优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进行写作。


这个题目,若写记叙文,必须呈现“不容易”的具体过程,要有比较曲折的情节,要有较为细微、丰富的细节,要呈现完整的事件,要在叙事的基础上适当抒情,表达自己内心真切而真实的感受;


如果写议论文,要写出什么让你感到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不容易在哪里,“不容易”之后会怎么样呢?感受到“不容易”,自己的思想有没有升华,如何对待生活中所有不容易的事等。


这道题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有悲悯心怀和放眼世界的大格局,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和对于生活的深度反思及理性思考。


这道题看似人人笔下皆有,但也可人人笔下皆无,真正写出独特的,发真情、书深思的文章,还真的不容易。 


—— 李新(复旦附中青浦分校语文高级教师,原黄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及拓展课教材特约撰稿人) 


15、发现与众不同的真善美


上海卷中考题《真的不容易》,保持上海卷风格,很容易入手,但要写好,写出色真心不易。生活中有很多不容易的事件和人物,选材非常广泛,但要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对事或人的赞美、感叹、敬佩,体现命题中真的两字的意味,就要体现初三学生的眼光和能力了。比如读出唐诗美丽背后诗人的苦吟与呕心沥血的不容易;读出飞速发展的华夏身后平凡人默默付出的不容易等。

作为一位高中教师,我觉得初中学生要对二种能力进行培养。


第一,于平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观察能力: 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曾教导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导,莫泊桑写出了巜修软垫椅的女人》中平凡人对真挚爱情追求的不容易;写出了巜两个朋友》中平凡人献身国家的追求爱国主义的不容易;巜项链》中平凡人因一件小事改变命运用自己的劳动还清债务的不容易等优秀的作品。


第二,于纷繁复杂中去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能力。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复杂的事件中分析事物的本质,就需要初三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与长时间深入思考的培养。


——张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杨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16、套题容易,创新不易


《真的不容易》是个不错的题目,学生能写的非常多:


从克服某外语的艰难发音,到从一门心思牺牲母语学外语到迷途知返;再到沉迷“吃鸡”“抖音”不能自拔到在中考的压力下收手,再到从某品牌(或明星)的忠实拥趸到能接受其对立品牌(明星)。


能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理论上,每个考生都可以选择独特个人经历入文,而且写出好文章。再举一例:眼下是端午节了,一向只吃粽子不包粽子的人尝试了一下包粽子,觉得真的不容易。这不也可以?


问题是,当很多学校都采取了准备一堆作文,临场拆解组合的时候,这个题目其实是可以被准备到的。按照叙事学,我们可以把这个题目还原为“遇到挫折并战胜”主题,而这,相信很多考生都写过,而且不止一次。

其实这几年来的中考题目都很好写,但要写好——或者说出新却不容易。在结构、语言,甚至立意已经“套路化”“可算计”的今天,我觉得还是应该在立意上保护敢于考场原创的同学。


其实这也简单,学生要需要能够审视个人成长,并能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思考——的确,这都对思维提出了不低的要求。这种思维虽然在中考中是以记叙文的形式考核的,但到了高中后,这种思维很容易转变成议论文写作时的观点取舍。

——王健瑶(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具有从中预到高三的完整七年中学阶段教学经历)


中考作文不仅能反映出一代中学生的思想境界与精神面貌,还能折射出时代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想知道在从事文学研究的专业导师眼里,今年的中考作文题意义何在吗?


17、应加强思考路径的引导


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真的不易》相对来说比较宽泛,也比较抽象,我觉得不是理想的作文题。这样含混暧昧的作文题,给考生造成的困难有几方面:1、审题难,2、内容展开不易,3、忙于套路。相信考生们在经过几年的写作套路训练之后,大多会直接套入各种“励志”“努力”“建设”“伟大”之类的主题,然后回到各种空泛口号中。这样会出现大量的同质拷贝作文,千人一面。


上海中考作文的命题功力,跟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功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标准化考试模式下的作文题目,应像高考作文题那样,对考生的引导主旨应更加清晰,对思考路径进行引导,不要让学生陷入审题和不敢展开等危机中。


我一直提倡中考、高考在作文命题时尽量多运用材料,定义思考范围,不设陷阱,而让考生有机会摆脱空泛议论的套路。总的来说,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以及作文,希望你能慢慢摆脱套路和虚情假意,回到“真情实感”中来。


——叶开(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收获》杂志副编审,出版有《对抗语文》《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语文是什么》等多部语文教育著作)


18、点题以表达观点


中考记叙文的教学与训练,本质上是为学生的写作从记叙文向议论文过渡服务的,因此,以叙事为主,但叙事要有目的性,是以议论为目的的记叙。所以,理想的中考记叙文应当以一个观念或道理的提出起笔,然后用一件事来证明这个这个观点,最后点题!


就“真的不容易”这个题而言,要害在于,先感慨某事不容易,但马上引出,虽然不容易,但还是成功了,成功的原因是由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摆出这个道理,然后把这件事有细节,有情感的叙述出来,叙述完后把那个道理再点一下。这个题目出的好,非常切合初中记叙文教学的目的,也便于学生的自由发挥!


——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学会副会长)

编辑:艾彼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