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大师上课超“任性”:你们听我讲课是幸运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民国是一个国力衰微的时代,但它却盛产大师。章太炎、蔡元培、陈寅恪、鲁迅、梁启超……他们成为各个领域的大神。他们博学,他们也有凡人的脾气和生活,当他们展现出可爱的一面,你会恍然大笑。


01、章太炎


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朴学大师



章太炎讲学时,十分讲究排场。他每次出场,都有五六个弟子陪同,弟子们也都是大师级的人物。章太炎国语不太好,便让刘半农翻译,钱玄同在一旁写板书,马幼渔伺候茶水,可谓是排场十足。


章太炎讲课,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对,我就是这么自信。】


02、梁启超


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上课时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稍顿一顿,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


等大家议论说话声音小了点儿,才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


【终究还是把实话说出来了,只能偷笑。】


03、黄侃


语言文字学家,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黄侃在北大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每次讲到有意思的地方,都会停下来,故意卖个关子说:“这里有一个秘密,仅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还不足以让我讲。你们要听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


【我请你吃还不行嘛,咱啥时候开始上课?】


04、陈寅恪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陈寅恪上课时,冯友兰、朱自清等教授也来旁听,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


陈寅恪曾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听他讲课,真的是在“接受绝学”。


【大师中大师,膜拜中。】


05、辜鸿铭


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东方华学第一人



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后拒绝剪辫子,每次都拖着小辫给学生讲课。面对学生们的哄笑,辜鸿铭曾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


上课的学生,最怕辜鸿铭要求翻译,一听要把“天地玄黄”翻译成英文,头都大了。


06、刘文典


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



刘文典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有一次,刘文典上了半个小时的课,突然宣布:“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周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下周三是阴历的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谢庄的《月赋》。到了周三晚上,刘文典在皓月之下旁征博引地讲起了《月赋》,让众学生沉醉其中。


【对,我上课就是这么特立独行。】


07、林纾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一次,林纾见学生昏昏欲睡,便说道:“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风流和尚,某日走经一座桥,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然后就不讲了。学生们强烈要求林纾继续讲下去,他淡然说道:“没什么,一个向西,一个向东,走了。”就这样,学生们的瞌睡被驱散了。


【跟我斗,你们还嫩点。】


08、王国维


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始终都没有剪辫子。有一次,他的夫人给他洗头发时,颇为抱怨地说道:“都这个时候了,还留着这个东西做什么?”王国维说道:“正是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我还剪它做什么?”


【说得好有道理,竟然无言以对。】


09、熊十力


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



吴稚晖和李石曾在北大组织“八不会”——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不吸毒、不做官、不贪财,不阿谀。


他们极力邀请熊十力参加,熊十力说:“你们这是结党,我不干,我是‘九不’。”清高自持,可见一斑。

编辑:青柠



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