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 个爱新觉罗·弘历冷知识,不许攻击朕的审美

乌潘潘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的清高宗一定不会想到,在遥远的 8102 年,平成最后的夏天,他的家长里短会被人翻来覆去地拿出来嚼舌根子。他、他爸、他妈、老婆、妾室、妻弟、儿子、女儿、下属……组合在一起,化腐朽为 IP,融合成中国荧幕 20 年来集历史、职场、家庭、权谋、言情、偶像于一体的最强类型剧——“清宫宇宙”。


作为清宫 C 位,乾隆帝 25 岁独揽大权,统治天下 60 余载,延续了中国封建史上的最后一个盛世,他本人大概也是我国百姓最熟悉的封建统治者了。荧幕上的他,时而倜傥、时而宽厚、时而刻薄、时而沙雕,然而,在“千古一帝”和“满洲情种”的明黄色外衣下,这位爱新觉罗·弘历在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via @故宫淘宝/weibo


01、


关于乾隆皇帝的外表,《清史稿》战战兢兢地用了 4 个字:“隆准颀身”——高鼻梁、大高个儿。《清高宗实录》里,更说乾隆帝:“生而神灵,天挺奇表,殊庭方广,隆准颀身,发音铿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嶷然拔萃”。


彩虹屁吹得天花乱坠,仿佛雷神下凡,然而爱新觉罗氏的颜值究竟是什么神仙级别?关于乾隆身高的说法很多,有人估摸出 1 米 8 ,有人推测是 1 米 6,让我们来看看 1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亲眼目击:



结合这件清乾隆黄纱绣彩云金龙单龙袍,试着想象一下九五之尊的美好肉体。


参照故宫博物院的数据,身长 144cm ,两袖通长 192cm 。


再对比一下乾隆的马上英姿:



根据以上物证推测,乾隆帝的真实身高应该不到一米七,老年之后蒸发到一米六几,在清朝中后期,也就和中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差不多吧。


再看看乾隆帝的样貌,不得不感慨 DNA 的强大——



这眼角眉梢儿,一看就是典型的满族长相,脱下龙袍与荷包,穿起小脚裤和洞洞鞋,他就是直播 app 里最精神的东北小伙儿。


乾隆帝到了晚年,精神面貌愈发矍铄起来,英国使臣描述他“面色红润、皮肤白皙、眼睛漆黑、目光锐利、鼻子鹰钩、腰板极其挺拔”,不愧是一生完满的“十全老人”。



02、


“你见过凌晨 4 点的紫禁城吗?”——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这天,和往常一样,乾隆皇帝凌晨 4 点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养心殿更衣、坤宁宫朝祭、中南海进早膳、乾清宫看圣训、重华宫对诗联句、养心殿批览奏折、三希堂鉴赏文物……乾隆一天至少要工作 12 个小时,这还远远比不上他爹雍正。


皇帝的一天从更衣开始,冠、袍、带、履,每天皇帝穿了什么、换了几次衣服,内务府的四执库都记载在《乾隆穿戴档》里。



赶上逢年过节,一天的时间差不多都要用在换衣服上了。


乾隆帝在元旦是够忙碌的,子正一刻十分就已起床,接着就戴黑狐皮朝冠,穿黄刻丝万字锦地黑狐龙袍,外套黄缎绣五彩貂皮边袷朝服,黑狐皮朝端罩(即今之披风),松石圆朝带,东珠数珠,白布绵袜,厚棉套裤,蓝缎羊皮里皂靴。太监即呈进“三阳开泰”果茶一盅。旋即至各处拜佛,拜皇太后,至太和殿受朝贺。回宫后将袷朝服卸下,更换大毛熏貂缎龙正珠顶冠、貂皮端罩、松石大带、青缎羊皮里皂靴。


——吴相湘《三生有幸》



然而,衣服虽然换得勤,清朝皇帝的个人卫生问题似乎有些不堪。根据稽清内务府档案,乾隆帝于一年之内,更换了 28 件里衣,平均每件里衣穿了 13 天半。


1903 年,德龄郡主初进宫服侍慈禧的时候,发现偌大的皇宫里,竟然找不到一套可供洗澡的器具。即使尊贵如慈禧太后,也是用木盆擦澡。至于慈禧以外的帝后妃嫔的沐浴方式,史料没有记载,想必也不会更好了。

03、


说起大清皇帝每天的吃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


每日寅正三刻起床,御膳房即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乾隆十九年五月十日早膳记录:卯正三刻进早膳,菜色是肥鸡锅烧鸭子云片豆腐一品、燕窝火熏鸭丝一品、清汤西尔占一品,攒丝锅烧鸡一品、肥鸡火熏炖白菜一品、三鲜丸子一品,鹿筋炖肉一品、清蒸鸭子糊猪肉喀尔沁咸攒肉一品。上传炒鸡一品,竹节卷小馒头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蜂糕一品、老菜一品、酱王瓜一品、苏油茄子一品。随送粳米膳,进一品;野鸡汤,进一品――由此可见荤菜八样,小菜腌菜点心等,和民间富室相似。膳档中常有“豆豉炒豆腐”更是家常便饭菜。


——吴相湘《三生有幸》


所谓宫廷御膳,称不上多么精致,用料也未见得多么精贵,但每道菜品都配上一个高尚的四字成语,形成了高贵端庄的皇家米其林排场。



现代人如何营造一种帝王用膳的古典仪式感?学习活用成语就行了:今日进晚膳,菜色是珠翠之珍烤鱿鱼一品、甘旨肥浓五花肉一品、明猪暗投烤脑花一品、通体留香螺蛳粉一品、沁心凉脾大麻茶一品。



乾隆晚年,疯狂迷上了苏杭的食物,几乎顿顿有鱼有鸭,常用的几道御膳有:糟鱼、酥鱼、炒面鱼、燕窝鸡羹锅烧鹅热锅、鸭子火薰白菜豆腐热锅、野鸭肉丸子炖豆腐热锅……毕竟,乾隆帝是一个为中国民间小吃产业升级做过非凡贡献的人。


中国很多难吃的民间特色小吃都有一个共同起源:“乾隆下江南”。



套用以下模板,你可以获得任意食品在中华民间推广的标准文案。


俗谚云:“(冬至)吃了_(赛百味)_,见了皇帝不用跪”。


传说乾隆下江南时期,一年(冬至)行至一山村,饥肠辘辘,便前去一户人家寄宿,主人看来客气质不凡,便拿出(面包) 夹/炸/炒/煮/烹了新鲜的 (蔬菜肉类)呈了上去。乾隆爷一吃,顿感精神百倍,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回宫后命御厨仿制,并赐名“_(赛百味)__”,取_(赛过神仙百味)_之意。为感恩主人,钦点(冬至)这一天皇室必须吃_(赛百味)。这便是这一传统美食的由来。


微博用户 @马伯庸 搜集了几十个乾隆美食故事,在地图上标了一张《乾隆迷路图》。红点处都是乾隆皇帝曾迷路并遭遇美食之处,皆有网友投稿照片可以佐证。 乾隆下几趟江南……可真不容易啊。


via @马伯庸/weibo


其实乾隆南巡,最初是为了效仿康熙,顺便视察东南沿海,每年的水灾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乾隆最后决定用石头筑起海塘,至今还能起到很大作用。


04、


乾隆皇帝不仅是小吃题名专业户,江南迷路第一人,还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乾隆生于 1711 年,死于 1799 年,一共活了三万多天,一生写诗词 43392 首,整个唐朝留下的诗稿(《全唐诗》42983 首)也比不过爱新觉罗·弘历喷薄的诗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曾经骄傲地宣称:“余以望九之年,所积篇什几与全唐一代诗人篇什相等,可不谓艺林佳话乎?”


故宫博物院清理库房时发现了两箱子“乾隆诗稿”


研究发现,乾隆十年(1745)之后,每年的写诗数量才逐渐提高,而且乾隆的大量诗作其实是记事体,相当于每天发一两条微博,大多是流水账,有的是直接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赏析一首《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


忆我三番曾过此,满目民艰恫瘝视。
蠲租加赈不少靳,究亦无能疮痏起。
壬午之岁博咨访,略觉其中悉源委。
因为疏剔六塘河,果然潦尽堪耕耜。
人事尽而天贶随,连岁秋收皆获美。
兹来殊觉大改观,凭舆历览心生喜。
户有盖藏育鸡豚,衣鲜褛裂赡妇子。
不灾不赈奚所加,究欲加思念无已。
因思时巡免正供,十分之三常例耳。
数县瘠土应倍怜,益二至五斯可矣。
国有余用苏茆簷,减一半惟投悬匦。
伫看元气复闾阎,庶协以休以助理。


大意是:我曾经三次来过这里,真的好穷好穷啊,我爱惜百姓免了他们的赋税,改变了新农村的面貌,人家真是个千古明君呢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茆簷悬匦”“恫瘝”这些出自经典史书的文艺梗,配上“因为”“果然”这些转折词和莫名其妙的大白话,就产生了一种在四六级作文中黔驴技穷于是强行使用高深典故和复杂句式来掩饰文采不足的谜之尴尬感。


钱锺书不遗余力地嘲讽,乾隆诗的技术特征包括好用“当句对体”、对仗纠缠堆砌等,最大的臭毛病是滥用虚字:“清高宗亦以文为诗,语助拖沓,令人作呕;兼酸与腐,极以文为诗之丑态者,为清高宗之六集。”


乾隆诗作早期风格类似于传统的唐代宫廷诗体,越到晚年诗越烂,诗兴越浓,也许是国运与统治者的文采成反比,像曹操和李煜这种乱世君王,随便写点啥都是高考必背篇目,乾隆写了 4 万多首诗,却没有为中小学生增添课业负担,实乃不幸中的万幸。


05、


故宫养心殿南半部西侧有个小小的套间,这里是乾隆皇帝专属的私人精神角落——三希堂,这几乎是养心殿里最小的空间,靠窗的小隔间只有 4.8㎡ ,乾隆把自己最喜爱的三幅书法(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和无数他珍爱的玩意儿收藏在这里。


via @故宫博物院/weibo


也就是在此处,乾隆皇帝给千百幅珍贵的前朝书画作品盖了成千上万个戳。


乾隆皇帝部分常用章,收藏家看了眼前一黑


王羲之名篇《快雪时晴帖》只有短短 28 字,作为“三希”之首,却被乾隆反复题字 60 多次,空白处全部被花花绿绿的弹幕覆盖:



王献之的《中秋帖》,被盖得不剩什么好地方:




王珣的《伯远帖》,不管三七二十一,盖了再说:



还有被乾隆题跋了 55 处的《富春山居图》,几乎成了养心殿手账本:


所幸这卷被乾隆爱不完的《富春山居图》乃是赝品,

黄公望的真迹反被乾隆打成伪作,得以逃脱龙爪。


最惨的还属赵孟頫的,著名的《人骑图》,被乾隆题字前大概长这样:



被乾隆题字后长这样:



不过每个迷妹迷弟大概都懂这种追星饭的日常,即使是皇帝,也会对着爱豆的作品垂涎三尺吧:


via @幺公子Flying/weibo


小迷弟乾隆日常还模仿过赵孟頫不少作品,比如这幅《红衣西域僧图》:


赵孟頫原版《红衣西域僧图》


乾隆仿版《红衣西域僧图》



红衣西域僧:“谁允许你给我修眉毛画眼线打鼻影打腮红外加卡姿兰大眼睛睫毛膏的?”



这还不算完,乾隆皇帝一辈子也很喜爱玉器,嗜玉成癖……


他写过的咏玉诗词有 800 余首,膝下 17 个儿子的名字(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全部都是斜玉旁,含义全都与玉器相关。当然,乾隆对玉器的喜爱推动清代宫廷玉器的发展,使其做工、器型更加精美,规模更加庞大,使用更加广泛,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比不了。但对于前朝文物来说,又是灾难了……


3000 多年前的玉璧,商朝传下来的宝贝,落到乾隆手里,立马被刻上一首烂诗。

渎山大玉海,元代镇国之宝,忽必烈盛酒的器皿,我国最大的古玉器,曾经流落民间成为咸菜缸,被乾隆收藏之后同样难逃被刻诗的宿命。


风暴降生·弹幕狂魔·毁图者·图章之王·大清国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女真人以及先民的王·民族收藏家·文物标记者·爱新觉罗·古稀十全老人·弘历,名副其实,失敬失敬。


06、


紫禁城的内廷工匠们不敢忘记乾隆大帝的教诲:“洋漆台屏风上嵌的桌子绿色颜色不一样,再桌子既是绿色,香几为何亦是绿色,着将桌子另漆,务要颜色一样,香几另漆粉红色。”


大红大绿,大鸣大放,从漆器到瓷器,在清乾隆时期都走向成熟完美的技术高峰,也汇集了当代最著名的一批名工巧匠,这个时期的审美都追求一种绚烂、华丽、繁缛、富丽、纤细、俗艳……的风格。



虽说粗看俗不可耐,细看技术相当了不起。尤其是这瓷母瓶,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中华瓷王”当之无愧。



乾隆式洛可可,丑点就丑点吧。


当你见过这些之后:


清 乾隆 仿哥釉四连瓶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 乾隆 茶叶末六连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六连瓶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 乾隆 七孔花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你会发现,上面那些花里胡哨的大瓶子真的美多了。


07、


当你站在权力顶峰,天下尽在你手,还有什么是心愿是不能实现的呢?


对于爱新觉罗·弘历来说,终极目标大概就剩下得道成仙了吧?自恋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脸和文殊菩萨结合,绘制成一幅唐卡,被八世达赖喇嘛供奉在布达拉宫的萨松南杰殿,连金瓶掣签仪式都在画像前举行。



毫无疑问,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甚至还可以去掉“之一”二字,他的品味塑造了这个时代的意识,他的年号则定义了这个时代的风格。在乾隆皇帝 64 年的统治内,中国的人口、领土和经济大幅增长。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GDP 占全球三分之一,国库充盈,八方臣服,威加海内。


乾隆南巡

via @故宫博物院/weibo


可历史上,乾隆所处的 18 世纪,更是人类历史伟大的转折点。在此以前,人类进步的脚步一直是迟缓的。而从此之后,历史开始跑步前进。


乾隆在位期间,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专制统治,也是腐败最为严重的时代。当身处权力漩涡中斗争的各位嫔妃终于功德圆满,安享天年的时候,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乾隆十三年(1748 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提出了“主权在民原则”。乾隆皇帝退位后的第二年(1795 年),华盛顿宣布拒绝担任第三任总统,完善了美国的民主政体。



于是,当 1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大帝在世界大势面前,尽显傲慢自大、茫然无知。


乔治·马戛尔尼出生于苏格兰贵族家庭,曾担任过印度总督,受当时英王乔治三世之托,出使中国。他回国后的表述和感受,很大程度决定了英国人对当时清朝的印象。


彼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初具“日不落帝国”的雏形,开始寻求全球贸易。而作为出产瓷器和茶叶的神秘中国,自然是首要的贸易对象。对于这个处在东方的神秘帝国而言,英国多少是带着点敬畏之情的,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事情,也就是能够建立起贸易关系——至于侵略和吞并,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光一个印度就已经让他们疲于应付了。


作为使团代表,马戛尔尼自认自己国家的“通商请求”并不过分,归纳起来一共是六点:


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今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


二、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子,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洋行买卖货物。


三、请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即行收歇,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四、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之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


五、凡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特别优待赐予免税。如不能尽免,请依一千七百八十二年之税率从宽减税。


六、请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所定之税率切实上税,不在税率之外另外征收。


1793年8月5日,马戛尔尼代表团乘坐一艘拥有64门大炮的“狮子号”和两艘随行船抵达天津白河口。


在这个代表团中,有英国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医生等英国各行各业的翘楚,希望能和中国展开广泛的沟通和交流。而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马戛尔尼的使团花费了巨资,精心选购了600箱礼物,其中包括天文和地理仪器、图书、毯毡、军用品、车辆、模型、连发手枪、油画等等各种展现大英帝国科技与文明的礼品。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时刻——这是有史以来,欧洲第一次有国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1793年7月,马戛尔尼使团的“狮子”号军舰驶入中国舟山港区的情景。


但是,怀着满心希望的马戛尔尼,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乾隆皇帝在看了他递交的国书之后没多久,就给他了一封回信,让他带回给自己的“英吉利国王”。


那就是著名的《乾隆帝致英吉利国王书》: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咭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


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大臣带领瞻觐,赐予筵宴,叠加赏赉,用示怀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虽未来京,朕亦优加赏赐,俾得普沾恩惠,一视同仁。


……


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


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贯加赏各物件另单赏给外,兹因尔国使臣归国,特颁敕谕,并赐赍尔国王文绮珍物,具如常仪。加赐彩缎罗绮,文玩器具诸珍,另有清单,王其祗受,悉朕眷怀。


特此敕谕。


整封信大致意思就是说:


英吉利的国王啊,这次你派人不远万里来祝贺我的寿辰,可见你的恭顺和诚意,我表示认可。你的人,我都会大加赏赐,这点请你放心,不会亏待他们。


你们如果仰慕我天朝的制度和文化,想来学习,我理解。但每个国家都不一样,我们有我们特殊的国情,你们就算派人来学习了,回去也不可能效法我们,学了也是没用的。


我大天朝疆域辽阔,要什么有什么,你们来的人这次也都看见了吧?而你们这次送来的东西,我看也没什么稀奇,看在你们那么远拿过来,我就给面子收下吧。你只要好好体会我的意思,好好干,永远对我们顺从,我就能保证你们能够一起共享太平之福。”


至于马戛尔尼递交的英国的通商请求,乾隆一条也没有答应。


从后世的立场和结果看,中国如果在那个时候顺势接受英国人的建议开放市场,自由通商,凭借中国的经济实力,应该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产业升级、消费转型,能够相对容易地与西方新发生的经济形态同步。可当时,双方为了该不该行跪礼争论不休,中国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转型良机,丧失了最后一次主动融入世界的机会,种下了鸦片战争的种子。


表现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的欧洲漫画


清乾隆二十六年《万国来朝图》中的洋人


当然,站在现代史观的角度,我们的确可以责怪乾隆不进取、不改革、不开明,是罪过。可许多好坏都是当时制度的结果,乾隆大帝也是肉体凡胎,超越不了自己的时代。在大历史潮流之中,个人意志的驱动力是有限的。一代有一代的命运,要靠君王的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嘛。

电视剧《戏说乾隆》的主题歌中有句词:


“人生得意莫言早,是非论断后人道。”


纵然是十全老人爱新觉罗·弘历,也逃不过被嚼舌根子的宿命啊。

相关来源:

乾隆南巡:绘画,诗歌和景观政治,Michael G. Chang

乾隆的诗为什么烂,大象公会

乾隆一日,吴十洲

梁文道谈乾隆:或许没有人会比他做得更好,梁文道,看理想

编辑:青柠



来源:单向街书店(ID:onewaystreet2013)。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