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散文怎样脱颖而出?做到“三个在线”就可以 | 名师教你写作文

朱震国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看理想,用文学与艺术,关怀时代的心智生活与公共价值。”中高考作文一般都可以写成散文,散文注重叙事与描写,亦可夹杂议论与抒情,中学生可以说人人都会写;但如果想要写好一篇散文,从诸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则需要更高一筹的写作技巧。 


NO、1 事由在线

 

      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它比小说离生活更近,比诗歌更适合于直截抒发感情,又比戏剧的舞台更显宽广……可不夸张地说,只要你愿意记录下哪怕点点滴滴的学习感悟、实践体会、观察心得或别的一些什么,即便还够不上情节完整、音律和谐、冲突集中等等作品创作的一般要求,但也不妨碍它成为一篇合格的散文。

 

      散文所赖以打动和吸引我们的,既不是人物形象的鲜明生动(如小说),也不是语言节奏的铿锵抑或柔婉(如诗歌),更不是通过各种矛盾的构织与夸张(如戏剧),而只是那寻常朴实的生活罢了,一如你我也曾经经历过的,或虽未曾直接经历却又若置身其中般熟悉的。因为习见反给人以“见无可见”之感,眼前的景象如同遭了“屏蔽”似的,隐隐地成了茫然一片。


      因此,写散文的困难,一个主要的原因或便在此。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散文,就要想办法引起读者的理解与同感。


      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白色方糖》,在教学中就遇到过不少同学对作者笔下的“生活”无法认同的情景。


      课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周末在广九大酒店的“卡拉OK”里听歌,看到一个20岁的女孩走上台去唱。也许心理准备得不够充分,旋律响起后,她才唱了开头一句:“雨潇潇……”这个女孩跟不上旋律,非常尴尬,正不知所措,再也唱不下去了。有一个大胆的男孩,从座位上站起,快步走到台上,拿起另一只麦克风,站在女孩的身旁,待乐曲重又过渡到开头的时候,跟女孩齐声唱:“雨潇潇,恩爱断姻缘……”唱了这开头的一句后,他放下麦克风,大方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那个女孩在他的“启动”下,有了信心,拉开了嗓子,大声唱到完。


      作者在文中写道,当时“我”的心不觉涌出了一种感动。

 

      “我”为什么会“感动”呢?一些同学说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也许那是对帮助别人的行为表示一种肯定和赞许吧。至于说自己在同样的情景下会不会被感动,那当然不会。

 

      我们似乎很清楚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这样一种角色定位,那就是只需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某种抽象概括,给予客观的评价,并完成相关的题目而已——这种方法其实是针对阅读而言的。


      但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成为另一个角色,即事件的再现者、探究者。写作需要更多的主动思考与感受,只有作者把隐藏在人物言行之外的内涵表达、分析得足够清晰明白,读者才不会感到读起来费劲。

 

      没有人试图站在那名“男孩”的角度和立场替他去感受一下,在一个被众多陌生人围观的陌生场合,去为一个素不相识却陷于尴尬困窘中的女孩提供一种帮助,为什么必须要“大胆”,为什么上去时他迈开“快步”而下场却改为“大方”,为什么倒过来就会显得矫情等等。


      在写作中,如果能把男孩这一系列外在行为的原因,把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具体展现出来,那么散文对读者而言,就会显得更有亲和力,更贴近生活与人心,更真实易懂。


       同学们在写叙事性散文时,应该注重挖掘人物一言一行背后的原因,要在文中不动声色(即避免过于直白地使用“因为……所以……”“他想……我想……于是……”之类的手法)将之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多费力,读者才能省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一般更偏向省心、省力的阅读模式。



NO、2 共鸣在线


      散文中的有些东西有时不容许我们通过分析去讲述明白,就像你很难说清楚新鲜的空气具有什么味道一样。好的散文之所以让读者印象深刻,就在于能唤醒读者对于文本所展示的这一生活情景的“记忆”——没错,记忆。


      有人或许不解:未有“曾经”,哪来“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许多“参与”未必一定都要身临其境;只要有同感,便会有记忆。“记忆”既包含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也包含体验过的情感。


      选入初中教材的一首小词《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说的是天涯游子的思乡情,而今天的我们不仅没有也很难会经历类似的遭际,但这一点也不会妨碍我们对诗中意境的亲近与喜爱,因为在心灵的深处,有谁不曾漂泊、流浪过呢?


      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所谓生活其实有两种,除了我们每天参与其中的真实生活之外,更有每个人心理上另一种生活现实——就是说,我们都会被自己的潜意识所推动,被一些自己曾经压抑的愿望所推动,而不由自主地会去选择性记住自己愿意记住的事物,有时甚至还会幻想出一些生活的“事实”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亦真亦幻的情感记忆。

 

      例如,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去过济南,即便到过也不一定是在寒冬腊月,而就算有缘去过又恰逢冬季,怕也很难说出那里的寒冬与别处的比较究竟有何差异,但诸如此类各种条件限制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我们照样可以与《济南的冬天》里的情感相契合。


      其中的奥秘何在?说到底不就缘于每个人心中对自然山水风光挥之不去的那份向往,对家乡故土无法割舍的那份眷恋,以及如同对亲人一般语气间细致入微的精心呵护吗?


      正是伴随着对文本的这样一种认同与喜爱,大家都能读懂《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从敝帚自珍似的喃喃自语“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到孩童一般的急切追问“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再到不容置疑且不由分说的断然结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这样的心意你怎能拒绝?


      同学们在写散文时,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能够让人产生熟悉感、共鸣的题材,比如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学业的压力与超越后的快乐,随处可见的小市民,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成长阶段,熟悉的风景等等。


      不管选用什么题材,表达的情感也要“亲民”,可以表现一些美好、温情或是积极向上的主题,如呼唤和谐社会、赞美好人好事、渴望达成理想、向往理解与关爱等,万万不可为求标新立异而“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故意与主旋律唱反调。


 

NO、3 “我”的在线


    写散文的一个主要的困难在于写作者往往注重于叙述和描写,却不经意间忽略“我”的一种存在感。因此,写散文时,“我”务必在“现场”,这才是关键所在。


      譬如某人喜欢喝咖啡,你能从知识的角度寻找出“我”为什么喜欢喝咖啡的答案来吗?只怕很难,因为这需要你用生活的味蕾来作判断,而如果作者不叙述自己的味蕾感受,读者又怎能通过文字来获得味觉上的体验?


      前述《白色方糖》一文还有这么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不快活的老头儿,他常来看我。他的老伴儿几年前过世了,唯一的女儿也嫁到了美国。他不习惯那边的日子,不愿意去住。他说:“我已是快入土的人了,还企望什么呢?”这位孤独的老头儿没有任何企望,非常节俭,不喝酒也不抽烟,但唯一喜欢喝咖啡。当“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投入他的杯盏中,用一只小汤匙不断地搅动的时候,他竟感动得流出眼泪来。偶然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触发了他的伤感。

 

       难道不正是“我”的咖啡中亲情的温馨与甜蜜,才让这位本已无所企盼的孤独老人钟情于“唯一喜欢喝咖啡”的吗?难道不也正是在老人的“一无企盼”和“唯一喜欢”之间,在其孤独的意味和喜欢的口味之间,我们才找到了关于“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熨帖的诠释和定义吗?


      如果没有“我”的参与,便不足以引出老人的情绪变化;即使老人通过其他途径引发了情绪变化,也没有比亲身参与、亲眼目睹更能让“我”触动,进而升华出感悟。

 

      由此可见,学生散文中经常出现情感表达模糊、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之类的情况,有些老师称其为“隔”。一篇好的散文讲究“不隔”,“不隔”方为通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读者在阅读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代入感,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主角或是旁观者。通过详细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文章中体现出“我”的存在,才能把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拉得更近。


       现在你走了,但是我一抬头,如果用一个望远镜,说不定我能看到那颗用你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你一直都在那里。 


【朱震国,语文特级教师】

编辑:艾彼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