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嘉班纳创始人终于说了“对不起”,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的情感和记忆。中国人一辈子,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终于,D&G用中文道歉了!23日,D&G官方微博发布一则置顶视频,该品牌的两位创始人,多梅尼科·多尔切和史蒂法诺·加巴纳,就“辱华事件”致歉,并一起用中文说了“对不起”。


      

      以下是道歉全文:


在过去的几天,我们认真地反省,对于自己的言行给中国人民及国家带来的一切,我们感到十分悲伤,我们的家庭教育教导我们对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必须报以尊敬,于此,面对我们在文化上理解的偏差,希望得到你们的原谅。


我们对这份道歉声明十分重视,在此正式向所有全球华人致上最深的歉意。


一直以来,我们对中国的热爱一如既往,无数次的造访,让我们更加深爱上中国的文化,当然,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对于之前我们的表达所犯下的错误,我们必须表达歉意。


我们绝对不会忘记这次的经历以及教训,这样的事件也绝对不会再发生,同时,我们必竭尽全力更加理解及尊重中国文化。


最后,我们发自内心请求得到你们的原谅,对不起。


对不起(中文)。


      事情的起因是,2018年11月18日,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G)为了给上海大秀造势,推出了一则广告《起筷吃饭》。



      两根“小棍子”?


      要知道,筷子,是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中国人使用它的历史至少持续了三千年。


1、筷子是如何诞生的


      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汉代时已称“箸”,到了明代才开始被称“筷”。


      关于筷子的诞生,有一个传说。


      大禹受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舍不得耽误时间,便总是在野外煮食。一次,他在野外用陶锅煮兽肉时,因汤水沸烫而无法抓食炖肉,便折来树枝,用之夹肉食之。久之,便练成了以枝取食的本领。


      部下见之,纷纷效仿,这样便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当然,任何传说都是经过加工的。大禹创造筷子的故事也不例外,它只是将人民上百年的制筷过程,集中到了大禹这一典型人物身上。

▲ 商代青铜筷  


      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却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关于筷子,比较有名的是关于商王纣用象牙筷的记载。《韩非子·喻老》说: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殷纣王即位后,命人为他琢象牙筷。贤臣箕子说:“象牙筷不能配瓦器,要配白玉杯。白玉杯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配山珍海味。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穿粗葛、住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


      商王纣以象牙为箸,挥霍无度,终因淫奢而亡国。


      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


      20世纪的考古发现也验证了这一点。1934年至1935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青铜箸六支。


      1994年湖北长阳县香炉石遗址出土商代中期(前15—前14世纪)的骨箸,长16厘米。


龙虬庄出土的骨箸(新石器时代),20世纪90年代在江苏高邮龙虬庄被发现,距今6600-5500年,属于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骨箸的形状,一般一端平或钝平,另一端尖圆,也有个别两端尖圆;长度在9.2-18.5厘米之间  


2、筷子为何叫做筷子


      筷子最开始叫做“箸”。


      先秦祭祀时,常在煮熟的食物上,插一双竹筷,以便祖先享用。


      煮和者,在古代是同一个字,于是人们形象地创造了一个字——箸。后来虽然也叫过“梜”或“筯”,但终不及“箸”来得形象,故宋、元、明皆统称为“箸”。


▲ 拿着筷子的女仆(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局部)


      两汉时期,箸的使用等级已经显现。西汉早期时多用竹箸,而在东汉贵族们的墓穴里,铜箸更为常见。


      等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箸的质料更显夸张,出现了金箸、银箸、玉箸、犀箸、木香箸,这些当然都是统治者们才能用得起、大概也只限于他们使用的食具。


      拜隋唐手艺人想象力的丰富,这些箸中出现了一批两端细、中间粗的新型箸。有种说法认为,它们是为了满足箸的两端皆可挑刺和挟取食物之需。

 

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的银箸(唐代)


      到了明清,箸的称呼终于转变为“筷子”。明成化十一年(1475),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


“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今江苏吴县)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意思是说,江南地区的船家在开船过程中期盼尽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不祥之字,“箸”与“住”音同,船家最怕抛锚停住翻船,故将“箸”称为“快儿”,以求“快”行。


      此名迅即传开,以致士大夫也跟着叫起。“快儿”再加一竹字头,就成为“筷子”。


▲ 魏晋乐师且奏且饮图中有两双筷子

 

      明隆庆年间,李豫亨在《推篷窹语》中也说:


“亦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筷子者,志其始也”。


定陵出土的金二镶乌木箸(明代)


      到了清朝,“筷子”一词逐渐普及。《红楼梦》第四十回载,“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不过这个时候,“箸”与“筷子”还在一同使用,直到现代才统一称“筷子”。 



▲ 西汉食案与竹筷(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3、筷子在中国为何压倒了刀叉匙


      虽然筷子的起源历史悠久,但这时的箸并不是吃饭的工具,而是用来捞有汤羹的菜。《礼记·曲礼上》上记载:“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梜,也就是筷子。


      那时人们吃饭或者喝汤的工具主要是餐匙(古代称匕、匙)。


      《礼记》中还有一句“饭黍毋以箸”,就是说,吃黄米饭不能用筷子。


      先秦及以前,吃饭基本用手抓。《礼记》还有“共饭不泽手”的记载,所谓“共饭”,就是把饭盛在大器中,供席上抓食。


▲ 汉《邢渠哺父图》:握箸哺父


      那筷子是怎么成为主要餐具的呢?


      主要因为两大原因。


      一是食物和饭太烫。如果用手抓,心急就吃不了热豆腐。


      二是炒菜的逐渐普及。烹饪食物时,主辅料已经切碎,用勺子取食,反而不如筷子方便。


      正是因为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所以,筷子在通用性上压倒了刀叉匙。



4、筷子标准长度为何是7寸6分


      中国人自古重视饮食,相应的,对饮食工具也赋予了很多含义。


      筷子多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是眼、耳、鼻、舌、身、意之欲,以示人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因此,吃饭时也时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


      西式餐点进入中国后,很多人都学用刀叉吃饭,觉得这样吃饭的仪态很有品位。可很多人不知道,刀叉是冶金术成熟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前,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的。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那可比刀叉的历史悠久多了。


      且不说筷子在古代曾被当过算数工具(短箸进行数学演算)和思维训练工具(长短箸表述八卦),仅仅是用它吃饭就是一门学问。


      我们需要用一只手握住两根筷子,通过手指的灵活和协调动作,才能将饭菜夹起送入口中。



      此外,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朴素理解。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卷4(1985年中文版)对筷子有高度评价:“中国以筷子取代(西方)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因为筷子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和广泛社会功能,是文明礼仪之邦的进食工具。


5、公筷是何时出现的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志余》说,宋高宗赵构在德寿宫每到进膳时,“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前,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曰:不欲以残食与官人食也。”


      即宋高宗用膳时,要用两套匙箸,多余的那一套,是用来拨取菜肴和饭食的,赵构是想自己能吃多少就拨出来多少,因为剩下的馔品还要赐给宫人,用自己吃过的匙箸去拨,就弄脏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久而久之,官员和民间便形成了这个传统。


      “公筷”就这样诞生了。



6、筷子是两根,为何要称为一双


      筷子明明是两根,但我们从来不会说“两根筷子”,而是说“一双筷子”。如果有人吃饭叫“拿两根筷子”,那他绝对不是地道的中国人。


      筷子为什么要叫一双呢?


      其实这是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


      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和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我们每天用的筷子里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通达、智慧。



7、为何筷子一头圆一头方


      标准的筷子为何一头方一头圆?这是因为圆一头象征天,方的一头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方形为坤卦,圆形为乾卦,坤有柄象,把手之意;乾为天,为第一,民以食为天,由此而来。


      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乾在下,这是地天泰卦,和顺通达。


      相反则是乾上坤下,天地否,不交不通。这样用起来,自然甚是可笑。



8、筷子是怎么对外传播的


      筷子首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接着传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关于筷子如何传播出去的,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商纣政权灭亡后,遗臣箕子带领子民来到朝鲜半岛时传入的。

 

箕子


      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置郡县期间(前108—前24),大批汉官员、学者、工匠和农民来此定居,筷子也跟着传到这里。


      两汉之际(1世纪前后),韩民族建立高 丽、百济和新罗三个政权,史称三国时代(前57—668)。高丽与中国辽东陆上交界,与大陆北方各政权有密切联系,百济、新罗则与中国南方六朝有海上交往,在三国时代半岛居民已以箸为进餐工具,朝鲜语中“箸”读作jeo,发音与汉语“箸”相近。


      在筷子传入日本前,日本人几乎还在用手抓饭吃,史书《魏志·倭人传》记载说古代日本人“手食”。


      通常的说法是,筷子在弥生末期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由竹子加工成像镊子一样的东西,不像现在的筷子成双成对,日语叫“折箸”。此时,日本人用折箸主要是在祭祀活动中,所以被看做神器。而广大日本百姓仍旧“手食”。


      到了日本在古坟时代中期(392—504),朝鲜半岛百济的汉人大批东渡,带去了先进的汉晋文化与技术,飞鸟朝(592—710)更与隋建立正式关系并派遣留学生前往中国。


      来自考古界的资料说,公元5世纪时,在日本伊势神宫、出云大社等寺庙举行祭祀活动时,已经使用一种称做“神箸”的箸。它两根一套,一端圆形,另一端尖形,与现在的箸已相当接近。


       “箸”字最早出现于奈良朝(710—794)初期太安万吕(664—723)编写的《古事记》(712)中,日语读作はし(hashi)。圣德太子以小野妹子为遣隋使,出访中土。


小野妹子


      小野妹子为中原朝野上下使用筷子的进食方式所折服,就将筷子带回日本。于是,圣德太子在一次招待以裴世清为团长的中国使节团时,依照小野妹子的建议,用箸接待了客人。


      到这个时候,日本人似乎忘记了先前他们用箸只是祭祀的神才享有的专宠,箸在贵族群里得到使用,并慢慢向平民扩散。


      公元8世纪时,箸在日本已相当普及,成为各个阶层都喜闻乐见的食具。当时还把它称为“唐箸”,意为来自大唐的筷子。


      从长度上说,一般而言,中国的筷子最长,韩国次之,日本敬陪末座。 

从上至下中、韩、日三国筷子


      此外,我们的筷子足部往往又圆又粗,韩国的筷子筷身纤细,足部扁平,据说这是方便夹豆子,又容易在小碟里撕开泡菜。日本的箸则头尖身短,这与日本人爱吃鱼有关系,因为它比较适合挑鱼刺。


      三国之中,韩国的筷子材质最为特别,用金属制成。这与其历史文化大有关系。韩国崇尚金属,更崇尚身份的等级制,上流社会使用金、银等筷子,普通群众使用的多是铁筷,到后来就基本变成了不锈钢的筷子。


      金属筷契合了韩国的饮食结构。因为它们耐高温、不易变形,而韩国人偏向料理和烤肉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韩国筷子与匙


      日本的筷子使用的都是木筷,看似平等,实际上是因为它的矿产资源太有限了。江户时代初期(即公元16世纪),日本流行在筷子上涂漆,用以彰显有钱人的富有和尊贵。发展到后来,漆筷不仅在实用上得到发展,而且向工艺品的方向进步,一举又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除了东亚地区,17世纪明末清初之时,筷子还传到了欧洲。


      文艺复兴后,曾经用手抓饭的欧洲人才开始普遍以刀叉进食。明万历十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在回忆录《中国札记》中谈到中国人的宴会时写道:


“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他们用它很容易地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中,而不必借助于手指。”又说:“筷子是用乌木或象牙或其他耐久材料制成,不容易弄脏,接触食物的一头通常用金或银包头。”


      清朝时期,除传教士外,有更多外交使者、商人、游客自欧洲前来中国,而中国人也踏入西土,这就为筷子西传创造了条件。



      筷子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情感。


      自古以来,亲朋好友之间,就有互送筷子祝贺的礼俗。


送新人,寓意“天长地久、快生贵子”。


送恋人,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


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送老师,寓意“耿直而不弯曲、奉献而不求回报”。


送老人,寓意“快乐永久,福寿无疆”。


送孩子,寓意“筷长筷长,快长快长”。


送老外,寓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送商业伙伴,寓意“互相依存,不可缺一”。


送给乔迁者,寓意“快快发家”。


就是多双筷子嘛!


      央视曾拍过一个关于筷子的公益广告,就是通过一双双筷子,来诉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中国人一辈子,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