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有多牛?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虽然隐姓埋名长达28年,虽然他一直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但我们怎么能不知道他的名字!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是谁?
他的名字曾是绝密,隐姓埋名几十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他的一生,只有两次公开亮相。
一次是1999年,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另一次是2015年1月9日
国家科技奖颁奖,他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这位1926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的科学家,从小读书就爱问为什么。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说:“1961年1月的一天,钱三强先生把我叫到办公室,非常严肃和秘密地告诉我,希望我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事情。钱先生与我的这次谈话,改变了我此后的人生道路。”
那一年,于敏35岁。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他说,虽然这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
在他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用了2年8个月。
于敏,正是这位没有在西方名校留过学的“国产土专家1号”,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在一张白纸之上,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央视纪录片《大家》:核物理专家于敏
天才少年,赤子一腔报国情
1926年,于敏出生于
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境内)
一户普通的人家
在那个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
侵略者暴行,
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童年于敏与小伙伴(右一)
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
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
然而,父亲突然失业
再也无力供他求学深造
同窗好友的父母听闻后
表示愿意资助他
于敏这才迈入北大校门!
于敏(左一)和同学们
在北大,于敏如饥似渴地学习
没有路费,寒暑假也从不回家
他跑到景山顶上去
拿着课本、习题乘着风学习
1945年8月6日
“死神”一箭射中了广岛心脏
原子裂变的巨大火球
像是魔鬼一样在广岛上空翻滚
波及之处,灰飞烟灭!
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
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
摧毁一座城市的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
被投放原子弹之后的日本广岛
于敏一面被核武器震惊
一面感受着自己的祖国积贫积弱!
1946年,他决定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
正是这次转系
为于敏日后与被称为“魔鬼”的
核武器较量埋下了伏笔!
三年后,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
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
张宗燧的研究生
张宗燧是著名物理学家
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
他对学生要求极高
讲课从头到尾用英文
内容更是深奥难懂!
在其他同学望而生畏之时
于敏却专找极难的课题挑战
他超强的记忆力
超群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曾让整个理学院为之惊叹
于敏(后排左一)和同学们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
在一次代数考试中
由于试题极难
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
而有一张成绩单
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
于敏,100分!
从此,于敏的大名在北大校园
总是跟“天才”二字连在一起
就连张宗燧先生都无比欣慰地说:
“我教学了一辈子
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自恃核武器威胁中国
此时,身在北京大学的于敏并不知晓
他的命运已经随着战争时局和
国家发展的需求开始发生转变
1951年的一天
在北大当助教不足一年的于敏
被神秘地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
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近代物理研究所
接待于敏的
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彭桓武先生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中国核科学事业奠基人 彭桓武
当时,这里集中了
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
于敏同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等8人
一同分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
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
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
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访华,
当他得知于敏从没有出过国门、
更是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
竟然仅靠独自钻研,
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
惊叹他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1号”!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
崭露头角的时候
1952年11月1日
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爆炸
毛泽东指示:
原子弹要有,
氢弹也要快。
1961年,苏联试爆氢弹“沙皇炸弹”
威力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3846倍!
一时震惊世界,舆论哗然!
彼时,中苏关系破裂
悬在中国头顶上的
不仅是美苏霸权主义
更有原子弹和氢弹两大块乌云!
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超过。”
1961年冬日的一天,
于敏被通知到钱三强办公室
钱三强直言不讳:
“经院里研究决定
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你看怎么样?”
从基础研究到氢弹研制
从科学院安稳的生活到未知且艰巨的任务
于敏放弃近在眼前的收获
选择另一种艰辛而隐忍的生活
他说:
“我不可能有另外一种选择”
钱三强拍了一下于敏肩膀
郑重地说:“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
把氢弹研制出来!”
中国“于敏方案”用一声巨响震惊全世界
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
但是一个属于核裂变
一个属于核聚变
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
1951年,于敏从研究量子场论
转行研究原子核;
1961年,他又毅然决然地从研究原子核
转向研究氢弹原理!
这意味着他不仅要
离开研究了多年的学术领域
而且需要隐姓埋名
长年在外奔波!
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儿
从接受这份任务开始
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
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
“国产土专家1号”从此被雪藏
他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
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
那时,世界上只有英美苏三国
成功研制了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曾赤裸裸地讲:
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于敏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
一定要全力以赴研制出氢弹来!
研制氢弹
中国完全是
从一张白纸开始的
于敏和科研人员们只知道氢弹的释放当量
比原子弹要大几十倍上百倍
至于怎么造氢弹
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谁也说不清楚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恩来立即部署:
一定在1968年之前
进行氢弹装置爆炸试验!
时间紧迫
氢弹研究还没有关键性突破
于敏和团队科研人员
几乎时时刻刻都沉浸在
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
直到1965年
氢弹研制方案才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为了验证方案是否行得通
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
赶赴上海“百日会战”
上海有中国唯一运算5万次的计算机
然而,95%的时间要
先保证原子弹设计的运算
于敏带着他的团队
就利用这5%的运算时间
甚至把算盘、计算尺
这些原始工具都用上
于敏把自己埋在
数以万计的演算纸、运算纸带里
从大量密密麻麻、
杂乱无章的数据中
他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
逐渐理出头绪找到关键!
终于形成了一套
从氢弹原理到构形的
基本完整方案
于敏高兴地说:
“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
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
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
“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发现有效氢弹构型!)
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味?”(你确定?)
“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
“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基本确定,但是要进一步研究!)
“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
1965年11月8日,
邓稼先乘飞机抵达上海。
当时大家的工资都很低,
邓稼先的工资略高一些,
大家都把他当成“财神爷”。
一见到邓稼先,
大家都欢呼雀跃,
还趁机敲老邓的“竹杠”,
他们提出两个条件:
一是把他身上带的“中华牌”香烟
拿出来给大家每人抽一支;
二是到离华东计算所门口不远的小吃店,
请每人吃一碗馄饨。
氢弹原理一突破
所有人都斗志昂扬
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
但是
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核试验场远在大西北
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吃的是夹杂砂子的馒头
喝的是苦碱水
茫茫戈壁飞沙走石
大风如刀削一般
冬天气温零下30℃
道路冻得像搓板……
生活的苦咬咬牙就能克服
可时时刻刻压在人心头的苦
却是最难以言说的!
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
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
这时,只听到——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
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
《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
无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1967年6月17日
一架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
投下了一个降落伞
氢弹试验正式开始
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声
大漠上空同时升起两个太阳
蘑菇云随之拔地而起
我国第一颗氢弹
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冲击波把距爆心投影点
近三公里、重约五十四吨的火车
吹出十八米
近四公里处的半地下仓库被揭去半截
十四公里处的砖房被吹散……”
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
《新闻公报》庄严宣告:
“今天,中国的第一颗氢弹
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于敏说:当初设计是百万吨左右
而实际的爆炸当量是330万吨
更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是
“于敏方案”设计的氢弹更适合实战
中国氢弹诞生之初就已经接近
甚至完成了小型化的应用
就连美国军界都说:
这家伙可抵十个集团军!
▲中国第一颗氢弹
▲苏联“沙皇炸弹”(氢弹)
▲美国第一代氢弹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
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
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
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
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
而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中国抢在法国前面
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在耀眼的成功背后
是数载春秋的夜以继日、焚膏继晷
是三次因为过度劳累与死神擦肩而过
是保密要求下的隐姓埋名
是在外科研时睡过的草堆、宿过的铁床
是无数个夜晚独自翻看的亲人照片
功成之后,却难以身退
上世纪80年代
当曾经的同事纷纷选择回到科学院时
于敏决定留下继续发展第二代核武器
同时进行中子弹的研究
尽管心中仍然牵挂着基础科学研究
但“位卑不敢忘忧国”
在个人爱好和国家利益之间
于敏没有犹豫
核武器由起爆到核能释放
环环相扣,息息相关
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最精准的设计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度”
于敏深入第一线
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析
大胆假设、严谨论证、谨慎选择
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技术途径
实现我国核武器小型化的第一次突破
核武器诊断理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智者千虑,生怕一失”
为了一个可能有影响的物理量
于敏宁愿承担考虑不周的责任
请求暂停试验场地作业
仔细计算、认真核查
数个不眠的夜晚和早起的清晨
让试验最终得以圆满地完成
于敏在平洞试验场
不知道第多少次站在苦寒高原的试验场上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坚定始终不改
我国的初级小型化原理试验
和中子弹原理试验
就在于敏这样的信念和奋斗中走向成功
虽然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在稳步发展
但潜在核威胁让于敏忧心如焚
1986年,301医院的一间普通病房内
总是能看到于敏去探望病人的身影
他的老朋友邓稼先
在一次试验任务中受到辐射
已进入直肠癌晚期
除了探病
于敏同邓稼先谈论更多的
还是中国的核试验发展
他问邓稼先:“我们是不是到头了?”
邓稼先也很忧虑
但两人都意识到中国核试验
决不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于敏与邓稼先
当时邓稼先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
全身出血不止的他坚定地对于敏说:
我们现在就上书中央!
在邓稼先生命最后的期限里
他和于敏一起字斟句酌地写下了
《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请求加快核试验的进行
抓紧改进构型和小型化的研究
终于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争取了时间
1992年11月在中物院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上,左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于敏
十年后的1996年,
中国郑重向全世界宣布:
从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1996年9月10日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正是因为邓稼先、于敏的战略眼光
为我国争取了十年宝贵的核试验时间
更让中国赶在全面禁试条约签订之前
必须做的热试验已经全部完成
我国的核武器就此又获得重大的突破
上世纪九十年代 于敏在办公室
1999年9月18日
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
功勋科学家勋章。
2015年,
为氢弹理论突破立下最大功绩的于敏,
在近九十高龄之际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
而这位睿智的学者谦虚地说:
核武器是千千万万人共同的事业,
我只是献出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国家选择了我,
我很幸运。
近半个世纪与“核”共舞
于敏有自己的看法:
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
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
但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
常年埋头工作,
于敏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直到退居二线后,
他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了。
那段日子,
每当夫妻二人外出时,
同行的人总能够看到
老夫妻相濡以沫相互关照的温馨场景。
2012年,妻子孙玉芹的突然离世
给了于敏莫大的打击和伤痛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他说,一生最对不起的
就是为自己劳碌一辈子的妻子
不忙的时候
他就经常在房间里
反反复复地翻看妻子的照片
于敏,
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
一个绝密近30年的名字
一个铸核卫盾一甲子的传奇
肩负着共和国的嘱托
他以一生的智慧与心血为报
再将淡泊的襟怀作为注脚
轰轰烈烈,又质朴纯粹
于敏曾说:
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聊以自慰了
“愿将一生献宏谋!”
于敏,
兑现了他对祖国的诺言!
而他的贡献、他的名字
也将被永远铭记!
综合整理自“北洋之家”(ID:bypm2016)、央视新闻、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等。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