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颠覆思维的七大心理学效应,学一个就会受用终生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为何对既定的目标一拖再拖?为何明明和别人一样努力却总是看不到任何进步?为何竭尽全力试图说服别人却总是失败?为何初入一个群体时总是不受重视?其实那不是你的错,而是惯性思维在作祟。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战胜自己,就必须先颠覆惯性思维。


      从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这七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颠覆惯性思维是改变自己、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NO、1 飞轮效应


      想到马上要做作业,或者是工作需要返厂报废式修改,就不想动,拒绝进行下一个动作。作家开始写书,艺术家开始雕刻……都是第一步最难。


      这种懈怠既是拖延症的根源,也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背后暗藏着“飞轮效应”。


      何为“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


     人在进入某一新的或陌生的领域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一过程。如果要让飞轮转起来不花太大力气,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坚持,这也意味着得用时间足够来保证。 


      飞轮开始转动时需要的能量,其实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积累;持续的突破、拓展和积累中蕴藏了巨大的能量,能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能走上平稳发展的快车道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也就是所谓的“万事开头难,努力再努力,光明就在前头“。 


      运用“飞轮效应”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克罗格公司的总裁、著名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如何让公司的5万名员工接受他的改革方案的。他没有试图一蹴而就,也没有打算用煽情的演讲打动员工。他的做法是组建了一个高效的团队来“慢慢地但坚持不懈地转动飞轮”——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证明他的方案是可行的,也是会带来效益的。


      员工看到了吉姆的成绩,越来越多的人对改革充满信心,他们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改革做贡献,到了某一时刻,公司这个飞轮就基本上能自己转动了。


      同样的道理,美国纽可钢铁公司在1965年开始推动“飞轮”,起初只试图避免踏上破产的命运,后来则因为找不到可靠的供应商,而开始建立起第一座自己的钢铁厂。纽可的员工发现,他们有办法把钢铁炼制得比别人好,也比别人便宜,因此后来又建了两座迷你炼钢厂,接著又建了三座厂。开始有客户向他们采购,然后又有更多的客户上门!


      一圈又一圈,年复一年,飞轮累积了充足的动力。在1975五年左右,纽可人猛然醒悟,如果他们一直推动飞轮,纽可将可成为美国排名第一、获利率最高的钢铁公司。尽管花了20年才达到这个目标,但是纽可一直努力不懈地推动飞轮,终于成为《财星》一千大企业排行榜上最会赚钱的钢铁公司。



NO、2 蘑菇效应


      许多刚刚开始工作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派下来的活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完成,明明比别人更认真,反而会受到很多指责、批评,功劳被无视,得不到领导赞赏。这种失落和碰壁感,如同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一样。


      但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灰暗的过程,要在暗无天日的房间或大棚里待上很久,无人问津,甚至还要被浇上大粪;人的成长也肯定要度过一段磨练、挣扎期。“蘑菇定律”说的就是如此:别担心,虽然“前途茫然”“不被重视”的感觉会持续在整个蘑菇时期,但所有的奋斗后努力都是栽培“蘑菇”的必需养料,等到长得够高够壮,就自然会被人重视。


      2009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曾上演一场观众看不出“破绽”的演出。名不见经传的演员Rachele被临时通知顶替生病的主角,演唱高难度的《木偶之歌》。接到通知时,正在逛街的她只有不到四小时的准备时间。当晚,凭借平日扎实的积淀,Rachele出色地完成了演出,甚至刷新了高音记录。


      从这以后,她获得了更多的演出邀约。平日“蘑菇期”的持续积累,让她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NO、3 鸟笼效应


      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两位学者围绕着一个有趣的赌约争论起来。詹姆斯说:“我有个办法,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信:“不可能,我压根没想过要养鸟。”


      于是,詹姆斯为卡尔森送上一只精致漂亮的鸟笼。 从那天开始,到卡尔森家里的访客总会在看到空的鸟笼之后,关切地问他,“你养的鸟去哪里了?”卡尔森一次次的解释只能换来客人更加困惑的眼光。久而久之,卡尔森不胜其烦,无奈只好买了一只鸟。


      他被詹姆斯的“鸟笼”完完全全地控制住了,自我的意识消失、陷入了被别人操控的结果。因为别人送了一只鸟笼,所以养了一只鸟,这就是鸟笼效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一个偶然得到的“标签”,无意识被其他事物操控的情况,就是鸟笼效应的体现。鸟笼效应对于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敞开的书比合上的书更容易让人想读。比如想要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就每天翻开想要完成的书籍,放在书桌上暗示自己。


      减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正向利用才是鸟笼效应的真正启迪所在。


      成语“见微知著”的由来也与“鸟笼效应”有关。一天,箕子到纣王那里汇报工作,看到的其实就是纣王用了一双象牙的筷子,便大惊失色,预感商朝快要面临危机了。原因就在于纣王早期是非常朴素的,但一旦用上象牙做的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粗茶淡饭和豆子煮的汤吗?


      大王的餐桌从此顿顿都要摆上美酒佳肴了;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要绫罗绸缎,住的就要求富丽堂皇,还要大兴土木筑起楼台亭阁以便取乐了……

      

      后来果不其然如箕子所料,“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接踵而至,商纣王由此达昏庸残暴,不仅断送了一个朝代,还留下千古骂名。



NO、7 野马效应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就像在豹子耳边不停烦扰的蚊子,它们在吸饱血之后就马上离开了,可是却有不少野马却因为它被生生折磨死。


      动物学家说,蝙蝠吸的血量非常少,远不足致死。这些野马的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它们的剧烈情绪反应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吸血蝙蝠只是一种外界的挑战。


      这和我们生活中有些人极为相似,因为一件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动肝火,忘了自己真正应该在乎的是什么。这样的人往往难成大事,他们常常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因为外界的变化影响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生气、担忧常见,可若不加控制,就会影响自己做好本该做的事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学会控制情绪是生活中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当心态不稳、情绪不佳的时候,要学会找出使自己担忧、生气的真正原因。


      一名广告公司职员,一向心平气和原因究竟是什么。一名广告公司职员一向情绪稳定,可有一阵子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同事和丈夫都没好脸色。后来,她发现扰乱她心境的是担心自己会在一次最重要的公司人事安排中失去质问职位。找出问题症结后,她便集中精力对付它,我开始充实自己,工作上也更加卖力。结果,不仅消除了内心的焦虑,还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委以更重要的职务。



NO、5 凡勃伦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曾经提出: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而越容易激起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其实,这一理论在为人处世中也能体现。如果想要得到“好价钱”,就要思考如何把提高自己的价值,再去放在更合适的位置待价而沽。自己的“身价”,有时候却并不是外界的物质赋予的,而是要靠修炼自己,是自己具有更高的价值,从而被他人另眼相看,是自己变得更加“抢手”。


      曾经有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


      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


      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NO、6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使出浑身解数,狂风呼啸,试图吹掉行人身上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更加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徐徐地进行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阳光普照。行人因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这场比赛,是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有名的“南风效应”,也说明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一旦方法错误,那么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遇到对手,只想着强硬地和对方比拼,往往吃亏的是自己。有句话叫做“以柔克刚”,如果学会灵活、委婉地和自己的竞争对手相处,先让对方感到舒服,在慢慢地用自己的态度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往往更容易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就是温暖的南风力量。


      美国的杰克·韦尔奇被誉为“世界第一CEO”,曾是一位掌控着近20万员工卓越公司的总裁。


      他在职期间,至少有一半时间花在了与员工相处上。每个星期,他都会不事先通知地造访某些工厂个办公室;临时安排与下属经理人员共进午餐;工作人员还会从传真机上找到韦亲手写的便笺或收到他的E—mail,像温暖的“南风”涌入心头,激发着通用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在韦尔奇的带动下,公司经理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可以告诉我,要怎么样我才能帮到你。



NO、7 毛毛虫效应


      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长进?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个事例向我们说明,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思考前路,就会一直原地踏步,直到力气用光,才猛然惊觉,之前做的都是无用功。


      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犯毛毛虫似的错误,一味盲从别人或只按照自己的思维惯性去行事,结果常常会发现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却一无所获。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身体,我有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


      郑板桥猛然从这句话中受到启发,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的书画家。


编辑:艾彼



部分资料来源:网易知库。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