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名师评点2019上海高考作文:堪称最完美标准答案的文章在这里!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2019年全国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1031万名考生报名,上海今年共设有19个考区、101个考点,约有5万考生参加高考。
今年高考恰逢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不少家长专门给孩子准备了粽子作为早饭,寓意高“粽(中)”。上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也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上海高考作文“谈谈中国味”会难倒00后考生吗?快来看看专家老师们是如何点评的吧!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评】
01、在全球化时代呼唤民族身份的认同
今年上海高考作题的大主题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时代,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具体到题目而言,音乐如此,其他更是如此;由音乐“中国味”到其他中国味,最终是“文字”的中国味,“语言”的中国味。汉字、汉语,是我们的“身家性命”,是我们存在的家。这是当下语文教育、母语教育的重要议题。
这个题目呼唤我们对自己拥有的几千年民族文化的进行深情的回顾、体认、欣赏与皈依。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立定中华大地,放眼世界,拥抱世界,更有力量地参与到现代世界的建设之中。
——黄荣华(上海市特级教师、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02、就音乐谈“认识事物”
在对“不同国家的音乐”“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比较中,产生对“音乐‘中国味’”的“深刻的感受”,然后“有意识”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只是一个“提示”,一个“例子”,然后由此去思考“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一句,提示考生,在立意上可以“发挥”,可以由此及彼,可以有许多立意的角度。
就音乐谈音乐,可以;就音乐谈“认识事物”,更佳!
可以立意角度、观点:
1、在学习、交流、比较中认识自我
2、学习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3、只有在学习他人的文明中,才能认识自己的文明
4、通过“对方的视角看问题”
——李强(正高级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
03、家国情怀的“大我”
材料提供对话的客体,不提供任何倾向性,关键考查考生对事物的认识,对材料的思考与感悟。这和自2016年以来考查“你怎么看”的命题思路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材料提供的不再是抽象的现象,而是某一认知,考生所写的是对认知的认知,这对思维的深度要求可能更高一些。
材料的张力比较大,倾听(不是一般听,是认真听、仔细听,伴随情感体验与思考)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其实包括听中国的音乐,有比较才会有鉴别,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才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启发人们去如何认识事物,由音乐可以到所有事物,考生可以思考的空间很大。
这道题目人人皆有话可讲,但要写出“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并不容易,取决于考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而且这道题目有价值观方面的正向引导,感受“中国味”,寻找“中国味”,引导考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而不仅仅关注个人“小我”,关键是家国情怀的“大我”。
——李新(复旦附中青浦分校语文高级教师)
04、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2019高考作文题,很有时代性,充满正能量!全球化文化多元时代,引导学生从具象的“音乐”角度思考,关注不同国家不同特点的文化和“中国味”的民族文化的关系,启发学生从宽广的国际视野纬度理解接纳异域文化,海纳百川,美美与共;但同时又不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中国味”的“音乐”,并“有意识”的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体认自我的价值,增强文化的自信!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当代语境下,既要具有国际视野又要培养民族情怀,万宗归元,我们更要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体认、欣赏、发扬我们的文化!
同时,也可以按照材料提示,从文化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从“启发认识事物的角度”,辩证思考甚至质疑传承与兼容中存在的误区等。当然,从音乐的“中国味”到“认识事物的角度”,两者的关系建立是思维逻辑建构的难点!
需要指出的是,2019高考作文题目是否也体现出某种“过渡性”特点,至少从继承的角度来说,和近些年的考题相比,缺乏了思辨性,不能不说是遗憾。
——周家宏(市西中学 语文组组长)
05、高中的语文教育与哲学教育应当有所结合
题目的基本意思是对认知的一般过程或原理的描述:
题干的第一、二句话:“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国家的异域音调,对中国味儿有了更深的感受”,这是强调了经验认识,以及在经验认识中通过比较而获得的对于事物的“差异”,或者说事物的“特性”的认识,是对这样一个认知过程的描述:经验感知——比较——特殊性与特质;在认识到特质之后,第三句话说“有意味地寻找中国味”,这是从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从经验认识到理论认识,从理论认识到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次飞跃学说的简化了的介绍。
从题目要求看,命题人希望学生能够对这个认知过程或者这个过程的某一个环节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学生可以概括出这个一般原理,然后举例论证,也可以侧重强调某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这具有相对的开放性,便于学生发挥。
这个题目还可以进行发挥式的解读:可以从艺术创作的层面谈怎么才能创造出富于民族特色的艺术,也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谈如何去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在这两个角度,可以上升到对文化的多元、包容,在比较中相互启迪、相互印证的角度谈文化与艺术的创新。另外,也可以讨论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问题:在多元比较中见出特性,通过认识特性到弘扬特性。
题目显然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哲学性,对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作为一个导向,这就要求高中的语文教育与哲学教育应当有所结合,强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对语文常识的记忆,这是应当肯定的,体现着命题人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考生而言,虽然题目有难度,但题目有开放性,无论是谈对认知的一般原理的认识,还是抓住一点谈感想,举例论证,应当都可行。考题显然要求学生平时能够对哲学命题,对一些理论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与基本认识。
题目对于阅卷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阅卷者必须对认识的一般原理有基本认识,对认识的每一个环节也有认识,当学生在作文中有所侧重与强调时,能够找到值得肯定的观点。建议在组织阅卷时,要对作文阅卷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先进行培训并充分讨论,要认识到,考生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强调,只要言之成理,就应当肯定。
——刘旭光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学学会副会长)
06、对照自身,拥抱多元
这是一道由感性而深入到理性的作文题。应该谈谈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既不能妄自尊大,又不能妄自菲薄。既不能重蹈闭锁的覆辙,也不能重犯媚外的错误。写出如何在接触各种异域文化中,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文化的“中国味”。
没有比较,易囿于盲目;比较之后,才能理性判断:中国味的音乐,饱含着中国人的历史,人情,气质,审美。考生可以从感性体验出发,深入到背后的民族文化,做到切口小、挖掘深、立意高、气魄大。写出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气派。
考生应该在认真倾听“音乐中的中国味”,认识民族文化,同时着眼全球视野,从比较中更清醒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在博观和对照中发掘中国文化本身的力量,拥抱多元。建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国际交流中,建立起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共同体。
当然,考生也可以批评指出当今社会上搞“伪国学”“汉服热”一些只追求表面形式的的行为。写好这篇作文,有对音乐有所了解才能写得细致入微,引人入胜。
——黄玉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
07、要给青少年更多创造、想象空间
越是深入人心的,越是尊重生命的,才真正能成为世界性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美的热爱,从某个具体民族或国家的音乐艺术出发,超越了本民族,超越了本国家,而具有了普遍性。
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空间很小,类似苏州园林,只能弯弯曲曲,曲曲折折,又要微言大义,确实十分不太好写。写作本来应该是很爽朗,很大气,很愉快的,青少年写作本来应该是想象力爆棚,创造力蓬勃的。这才能在以想象力、创造力为核心的二十一世纪信息文明时代,提升我们文化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也是一个提醒。对于一名普通青少年来说,他们高中三年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刷题、补习、熬夜中度过的,没有一定时间的听音乐积累,没有一定的机会去剧院倾听现场演出,音乐感受有时是缺乏的。
“倾听不同的音乐”、“对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样的命题,看着优雅,似乎有论述空间,但对于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我相信,一名教授、一位特级语文教师,五六十岁,功成名就,确实有能力、有时间听听古典音乐,听听各国音乐,但是,孩子们只能在上下学的短暂时间,塞着耳机听听手机里音乐软件的音乐,娱乐一下,还不完全是“欣赏”,更谈不上“深刻的感受”,只能是有些个人感受。建议,不仅是我们的学生,还有命题者,都要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胸襟,不然,任正非先生的“基础教育”之问,仍然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叶开(著名作家,收获杂志编审,语文教育家)
08、寻找“中国味”
寻找“中国味”,由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延伸到对中国文化的特色的理性认识,可以结合中国人文艺术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来谈,例如音乐(崔健),绘画(木心),文学(莫言),电影(张艺谋)等,重点谈其如何在吸收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作文总体主张可确立为寻找“中国味”,如果对中国的当代音乐艺术比较熟悉,可以重点结合音乐的特色来谈,但是这道题并不是考查音乐知识,也可以拓展到其他艺术形式,最好是自己比较了解的艺术领域。这道题目还是比较开放的,审题难度并不大,学生应该有话可说。
——王召强(复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09、文化定力
这个题目的核心,就是文化定力,要有钱穆所谓对本族历史文化的温情。不同音乐的比较只是个隐喻,不同文明的比较后如何对母文明的中国文明有正确的态度才是终极指向。
需要做一点历时分析:近代之前,中国文明不在意其他文明,一概贬斥,终于遭遇近代的挫折;近代接触许多其他文明,却五音使人耳聋,有的在他者的目光中产生了盲目贬低自我、甚至失去自我之弊,有的则走入了依然否认其他文明之美而沾沾自美的国粹之弊。这都是不理性的。通过比较,悦纳中国文明,恰如其分地知己短长,对自己之长要敢于坦然承认并积极向人类推广,对自己之短要勇于改正,斯是正途。
写不到这个层次也不要紧,因为对事物的认知也是一样的:闭门造车肯定不对,和别人比较后一味苛责自己也不对,恰如其分地看待差异,往往能悦纳自己的观点,在扬弃的基础上更加热爱。
——王健瑶(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多年参与高考阅卷)
10、抽丝剥茧,把握思路
今年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还是材料作文。乍一看审题难度并不高,但对材料的解读把握,需要抽丝剥茧的细致功夫,才能准确把握命题者预设的“思路”。
第一段材料中给出的关键词很明显——“寻找‘中国味’”。但如果仅仅止步于此,大谈特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文本还是局限在了现象的层面。由材料的第二段“引导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可见命题者的导向,还是希望考生能从中抽取出一定的道理,即认识世界的方法。
从音乐的“中国味”,到宽泛的“中国味”,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材料给出的层层推进,这恰恰也符合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知规律。
而认识世界的方法,则是隐藏在“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这两句话中。“不同”,意味着差异和比较,意味着见多识广,“倾听”、“接收”则意味着“寻找者”不能堵住耳朵,蒙住双眼,而应该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去感受,去认知。只有见过他国异域的风格特色,领会了世界的多姿多彩,才能明白“中国味”——中国特色是什么。寻找中国味,当然要立足传统,植根中国,也需要放眼世界,求同,存异,在这样的过程中,自身独有的“味道”才得以彰显。
这个作文题,体现出了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特色,即关注人与世界(社会,自然,自我,他人)的关系,希望考生能够立足自身,打开眼界,全面辩证地去看待问题。
——杨帆 (上海市七宝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闵行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11、从个人经验到深刻思考
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宽松的写作空间和回溯个体经验的可能性,比如音乐、中国味的音乐、对于世界各地异域经验的把握等,考生可以把自己的学识、见识、知识融合在一起。同时,这个题目还考察了考生的综合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题面虽从音乐切入,但不单单是考验考生对“音乐”这个单一门类的有限理解,而是需要考生对既有材料进行逻辑性的加工和递进,思考“如何认识事物”,也就是说要从对于道理、事理的把握,引申到更为宽广的真理性的表达。
另外,这道题也呈现了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推进的美育,也就是将美感教育和学识教育完美融合。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可以说是“各美其美”,而中国的文化观念一直信奉“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因此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又在全球性视野中展示中国特有的价值话语。
总的来说,从形式上来说,这个作文题给学生提供了美文写作的机会;从思想层面上来说,又能让他们“思得深、悟得透”。
——杨俊蕾(复旦中文系教授)
12、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这么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趋势,已越来越清楚地提醒着我们:请关注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今年的作文命题要求考生借“听音乐”对“中国味”作出思考,进而对“如何去认识事物”作出思考,导向明显而积极。更值得注意的是,源自生活的作文材料更体现“当下”的实际——文化生活始终是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了解社会、思考人生的重要载体,这无疑给我们一个明显的讯息:新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或语文学习,千万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备考题。否则完全可能方向莫辨,举步维艰。
——王伟娟(曹杨二中特级语文教师)
13、站得高,审题方能通透,立意才会不偏
作文立意最重要的思维就是类比思维,只要类比没有出现偏差,考生作文就不会走题。这次作文题,审题最关键处就是对作文原材料前面因果关系特点的概括,这个因果关系的特点就是作文命题者提醒我们去认识事物的模式。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的过程。
考生若能从“博学、近思与笃行” “以开放的胸怀重新审读民族文化的精华”等角度立意那是最好;考生若能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角度立意,也差强人意。最怕考生只盯着“中国味”三个字,写出了满腔激愤的、非常狭隘的爱国社论;还担心考生就事论事,没有超越作文原材料,始终在音乐这个领域里面纠结,将一则高考作文题写成了一道阅读理解问答题。
总之,2019年全国秋季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题出得有一定的高度,继续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开放性特点;这道作文题也有一定的难度,既方便考生写出不同层次的文章,也充分呼应了高考作文的选拔性要求。
——雷振泉(格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经常写高考下水作文,2008年语文高考阅卷满分作文发现者)
【网友趣评】
@哎哎哎哎哎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我从东风破写到发如雪
@布儿球:包邮区的作文题都是哲学思辨类的,很有人文气,这才是语文呀。
@一粒大白糖:这道作文题看似是讲寻找中国文化实际上有更深的思辩。对世界异域文化的深入了解反而让音乐家对自身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同样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也是一样,固步自封和闭门造车不可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提倡多元化多角度的思考,拥有开阔的眼界才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
@老秦就是:只有见识经历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后,对比之下才发现了自己音乐/文化的独特之处,反而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文化了。
@迦小闵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别抱怨抱库里:在研究一种事物的时候,不要笼统的归结于某个点,而是一直去和其他比较,找出特有的属性。
@缺月挂疏桐_:就是说兜了一圈觉得家最好,用了一圈觉得华为最好。重点是“如何去认识事物”,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夜*初晗: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最完美的标准答案在这里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一公布,就有网友找到了辛丰年的文章《耐人寻味的中国味》(原刊《读书》1990年2期)。
复旦中文系教授严锋微博截图
辛丰年曾给自己的定位是古典音乐的“导游人”,而他的这篇文章就写到了他自己接触了不同国家的音乐后对“中国味”有了更深刻感受的经历。
这篇文章被网友笑称“堪称是最完美的高考作文标准答案”。
以下为原文:
耐人寻味的中国味
作者:辛丰年
如果不是倾听西方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可能自己也就不会对音乐的中国味发生兴趣,从此有意识地“寻味”。
听了古琴曲,见到赵元任的《新诗歌集》,才懂得还有“中国味”这个题目。
《新诗歌集》真是可怀念的一本书!老大的一本,虽是用厚厚的重磅纸印的,经不起翻来覆去的读也读“破”了。几年前,忽然上海文艺出版社办了件大好事,出了《赵元任音乐全集》。买到手,像见到母校恩师一样激动,也让我回味起追寻中国味的“心路历程”。
那时也巧,唱了他谱的歌曲,读了他谈中西音乐异同的长序,和每首歌曲所附的解说,已经是大开眼界了;竟又听到了他的“现身说法”——一张百代公司出的唱片。一面录的是很多人爱唱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翻过来是至今恐怕还有很多人不大知道的《江上撑船歌》。同别的歌者所唱的“教我”一比较,他所发挥的,正是那中国味。这比歌集中的音符与文字更加说明了问题。
集中不但有《听雨》、《瓶花》这种古意犹存的中国味,又有《海韵》等新文化色彩的中国味。后生小子的我得以以乐参诗,追想早期新诗人的风怀,为读《扬鞭集》、《猛虎集》平添了更多想象。
如果吟唱《听雨》,土嗓子更合适,唱《教我如何不想他》便可中西合璧(其中那个有味道的“啊”字的曲调便借用了京剧唱腔。作者自己唱它时运用了中国式滑音唱法,初听不免有奇特之感)。那么,唱《海韵》用洋嗓子,也不觉其别扭了。
为了寻中国味,读了些为古诗词谱写的音乐,有心去辨认那乐意与诗味是否契合。读了黄自的《赋登楼》等作,觉得如果作曲者捕捉到了原诗韵味,而音乐又足以令人信服,那效果就像沟通了古今人的感受,连那伴奏的“洋琴”声也不觉其洋了!
从声乐连带注意到器乐,又见识了刘天华的二胡音乐。本来对二胡有恶感,是由于常听到纨绔子们以拉皮簧为消遣,迁怒于乐器。这下子才知胡琴并无胡味,倒有浓厚的中国味。听《良宵》、《月夜》、《病中吟》,同读唐诗宋词的感受有微妙的一脉相通。
听西方人写中国的音乐,叫人想到英译唐诗。小提琴家克来斯勒的《中国花鼓》是一支很有听头的小品。他自己演奏的唱片,也曾在旧唱片行中买到。当时已到五十年代,旧唱片也成了宝贝。据说作者是从唐人街汲取了灵感。他也来过中国。但这乐曲也不过像柴可夫斯基的《中国舞曲》,只是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味吧?
还有俄国人阿富夏莫洛夫的《北平胡同》,也曾慕名,求一听而不可得。后来偶然从旧货店楼上的唱片堆中挖出。终于知道这以弦乐高奏皮簧过门开始的音乐风情画是怎么回事,但如今也只剩下这一点有滑稽之感的中国味了。
可是也发现过可以说明中西之间不完全隔膜的例子。至今还回忆得起读华丽丝谱的“并刀如水”,一种鲜活的乐感,颇有助于扩充对原词的想象。一位现代德籍乐人,用西方技巧谱的音乐,居然和北宋人的绝妙好同结合在一起了!作为文化交流中一现象,也总记得同这位作曲者有关的一事。她为中国古诗词谱写的歌曲中也有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其时忽有某公(搞中国诗词的。肖友梅作歌曲常用他写的歌词),认为华氏所谱于声律未谐,便按他自己习惯的方式重度一曲,拿出来同华氏商榷。那结果是遭到了《我住长江头》作曲者青主的好一顿痛斥。
解放战争时期,身处敌后农村,常有机会听民间歌手唱民歌,唱地方戏曲。这大不同于从民歌集上获得的印象,泥土香浓,是更深沉的中国味。
至今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首并不出名的调子。都是江苏盐阜地区的。一首是《老悲调》。老娘亲反复叮咛,要出门赶考的儿子一路当心。要他天不亮便起身上路,要他天未黑便下山投宿……一个简单的曲调絮絮叨叨地重复,然而感慨苍凉,经得起重复,容得下丰富的感情。最后来了一句说话般的却又极悲凉的“叫一声我的儿呵,你快去吧喽!”
另一首《十二月小寡妇》,曲调也是简单的几句。并不激动,只是幽幽地一个月一个月地诉着,而那茹苦含辛却怨而不怒的“伟大的忍从”,悲凉有胜于嚎哭。
比起《老悲调》来,《阳关三迭》可以说是古别离的音调了。自从听到卫仲乐弹的这首古琴曲,便深爱它那中国味的敦厚。但又觉得,这首明代流传下来的琴曲,曲趣虽和王维的绝唱相通,又并不全相似。它不像那种古代文士的淡淡的惆怅之情,倒更像近世俗人的伤感烦忧。从元明以后的戏曲、章回小说中,不难捉摸到这种人情味吧?正因如此,后来又听到用传统唱法唱这首琴歌,曲声果然更能传出那黯然魂消之情。
民歌民乐中也不乏“喜洋洋”的“欢乐歌”。然而最有味最难忘的还是这类悲凉之音。说到悲凉之音,我想无过于《二泉映月》了。
老唱片上有阿炳的遗响。只是难以作为依据来追踪其真味,录音太不理想。无可奈何!自从知道有“二泉”,各种诠释听得也不算少了,对那悲凉之味是听之愈久,感之弥深。未料几年之前又入新境界,从广播中听到了蒋风之的演奏。音响虽也不理想,那卓然不同的诠释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简直把人的心都摄住了!
这时早已多次听过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曲。由于和声复调的运用,弦乐配器效果的发挥,“二泉”发出了更为宽广深沉的声音。听了蒋氏的独奏,觉得这二弦上流出的单音旋律,并不弱似一个弦乐队的几十根弦上的和音。听他演奏,眼前如见阿炳。斯人憔悴,挟琴而奏,以琴代歌,长歌当哭,踽踽凉凉,边奏边行,弦音苍老,甚至带点沙哑,反而更有歌哭之味,加上节奏渐趋急促,更显得感情在汹涌……我惊叹这小小胡琴上迸发出的中国味竟是凭地浓烈!又好像,到此时才真正认识了“二泉”!
源远流长,中国味各式各样。比如江南丝竹是一种美,尤其那烂若云锦的《中花六板》。我说好像《浮生六记》的绝好配乐。又如粤曲,别是一种美,妖娆艳丽。记得电影《虾球传》,一开始配了句《旱天雷》,气氛渲染得妙极!如果用粤曲配衬张爱玲的某些小说,也可能合适。这以上两种绝不相似的音乐,都叫我联想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的繁华梦,悲欢情。既不同于琴曲之雅,又不似农村民歌之土,似乎大有市井气味了。
又比如昆曲《游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那一大段音乐,写景传情,魅力可惊!听了这,才知道,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曹雪芹写黛玉听曲梨香院一篇文字,决非随便扯上这段曲文的。
还有一例也不可思议。曾经观看我们苏北一个小地方的花鼓戏,演的是元宵节男女观灯,音乐不过是串起来的一些小调。唱、做都素朴自然。然而它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次乐、舞、剧综合产生的神奇效果!飘飘欲仙,恍惚忘我,真是“乘着歌声的翅膀”似的!
读敦煌唐琵琶谱今译,难信,这同唐诗中所绘之声是一回事?唐宋的法曲、词乐就那么声沉响绝了!然而细读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近已重印),又生狂想。今天的民歌民乐,并非无源之水,突如其来。从今别离中想古别离,从今女怨中想古女怨。传统的精魂恐怕是不绝如缕的。更可思的是,正如朱氏说的,中国文学自来便同音乐相结合。我想这种难解难分的关系似乎不仅在于诗与乐的联姻。诗中有画不奇,微妙的是诗中有乐。中国诗尤其词中的音乐性是极微妙的,凡人说不清,但可体验。
因此便感到,高度音乐化的五代、宋词,那文字的外壳里好像有吟之欲出的乐音。这种记不出谱的旋律也许比外在的词曲音乐更奇妙。读今译的姜白石词曲如《暗香》、《疏影》,便有此感。
对照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现代好像是文乐分驰,文人也“非音乐化”了!埋藏于古代文学中的“音乐”,也许比古谱更需要发掘与借鉴。
回顾寻中国味的历程,有个总的感受:听域外之乐,进入角色,也能化隔为不隔。赏家乡之音,一旦有会于心,那可真是一种“浃髓沦肌”般的享受。谁叫我们是有绵延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呢!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