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型纪录片《先生》,十集全!(完整版收藏)

新读写 2021-04-16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先生,几千年的敬语。

一部回溯民国先生的十集纪录片,共鸣了隔代不相逢的后生们。

      他们也曾身为学生,唯理想至老不灭,或者说破灭一次, 再理想一次,终成国之先生。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但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 面,呼喊十声,回应着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浩叹: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民国初期,由于社会的动荡,涌现出许许多多心系国家的“先生”。虽然已过近百年,但先生们的形象和思想,仍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

      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当事者言,后来者说,今昔穿插,十集《先生》系列纪录片,聚焦大家身影,揭示着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梳理了中国教育百年间的重大事件、观念嬗变,旨在溯源问脉,固本图新。

      纪录片中的这10位先生,有6位曾是大学校长、3位是乡间平民普及教育的先行者,1位是教学育人的倡导者。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让我们领略先生的风采。


1、

先生蔡元培

只要培养一大批学者 国家就有希望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并实践“教授治校”主张的当属蔡元培。他对北京大学的改造,开创了中国教育新的纪元。


      蔡元培希望培养的学者,不仅具学识,尤当有修为。1918年,蔡元培更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北大听了蔡元培演讲后,感慨万千:“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人。”



2、

先生胡适

内无武器 请勿疑虑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3、

先生马相伯
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马相伯(1840年4月1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


      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


4、

先生陈寅恪
书读完了,但书是教不完的


      陈寅恪(1890—1969)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江西义宁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1902年,陈寅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回国就读上海复旦公学;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等。

      陈寅恪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历史、中文、佛教研究等课程,发展了历史考据学,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名家。他上课前总是郑重地换上长衫,为人79年,为师33年,即使在战乱中流离、失明,他依然保持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垂范后世。 


 5、


先生梁漱溟

国性不存,我生何用?



      梁漱溟(1893.10-1988.6),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邹平乡村研究所至今仍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的乡村教育实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读书与做人》《中华文化的命运》等著作。


6、

先生晏阳初

到民间去



      晏阳初(1890—1990),别名晏遇春,是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 “南陶北晏”


      他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我们的确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


      1929年,一个耶鲁的中国毕业生,团结了一批留洋归来的博士,他们放弃唾手可得的名利,地位和城市生活,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充满着“贫,病,私,盲”的农业文明最后一块阵地——农村。

      这个当年39岁的耶鲁博士,便是晏阳初。与他当时一起踏进农村的“战友”,有个粗略的名单:瞿菊农(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陈筑山(国立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熊佛西(哈佛大学戏剧博士)、冯锐(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傅保琛(康奈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陆燮均(威斯康星大学博士)、 陈志潜(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硕士)……

      这份名单,放在今日,也实属壮观、鲜见。“博士下乡”在后来成为熟知的口号,确是晏阳初一众知识分子八十年前亲身上演的。

7、

先生张伯苓
最可悲是教书匠


      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不久辞去,避居重庆。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8、

先生陶行知
当时行知号知行


      陶行知(1891—1946),本名陶文濬,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1934年,因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徽州歙县人,幼时进入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师承传教士唐进贤。后经唐介绍,入读金陵大学。


      1917年,陶行知留美,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归国后,他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相信,教育改造是中国社会改造最为有效之道。1927年至1930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外的晓庄师范践行这一理论,取得极大成功。



      “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1914年,23岁的陶行知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并在毕业典礼上宣读论文《共和精义》。时任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正于台下观礼,对陶的论文印象十分深刻,以至32年之后陶去世,他题写挽诗,想起的仍是那次见面的场景,“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9、

先生竺可桢
人皆可以得善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小名阿熊,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让浙大从文理、工、农3个学院16个系的地方性大学,一跃成为有文、理、农、工、法、医、师范7个学院27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成了李约瑟称赞的“东方剑桥”。 


      竺可桢认为大学即“求是”之地,所谓“办大学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即正德厚生利用,还要有“真理的蕲求”与“但知是非不计利害”的做人原则,“君子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是而已,岂以一时之毁誉而动其心哉,此为我校求是精神之精义”。


10、

先生梅贻琦
大概或者也许是 恐怕仿佛不见得


      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 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