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文化 | 俄罗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
从发展时间来说,俄国文学的历史并不算悠久,公认的第一部名著《伊戈尔远征记》成书于12世纪,但从发展成果来说,18-20世纪短短两百余年内,却孕育出了无数知名文学家和世界知名的著作,俄国文学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文学家就有五位。
本文原载于《留学》杂志
记者_张影
编辑_刘薇禛平
设计_张禹
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1870—1953)
俄罗斯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1933年凭借小说《米佳的爱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并曾于1903年(诗集《落叶》和译著《海华沙之歌》)、1909年(作品集第3、4卷)两度获得俄罗斯皇家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
蒲宁的作品有一种“诗化”的特征,在他的散文和小说中,鲜明的人物性格与曲折复杂的情节并不是重点,他将笔墨更多地放在探究细微的感情与展现真实的人性上。在他的笔下,短暂但热烈的爱情处处可见,或许并不完全符合世人的道德规范,但作者仅仅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细致地描绘一个个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展现人类短暂一生中闪烁过的情感火花,保留下它们原始而灿烂的身影。
俄罗斯的广袤国土与寒冷的气候,以及长久以来的文化形成了俄罗斯民族深沉独特的性格,蒲宁的创作秉承俄罗斯文学传统,作品中时常出现略带忧郁的情调,情感如同覆盖冰面的河流,看似平静其下却激流涌动。
与西欧国家不同,俄罗斯传统贵族与乡野自然的联系相当紧密,出身于败落贵族家庭的蒲宁亦是如此,在他的笔下,高大的白桦林分列于幽暗的小径两旁,岑寂辽阔的俄罗斯草原上空金翅雀飞过,覆霜的红彤彤的苹果在寒冷的清晨散发出香气……蒲宁的文字直观地为读者展开一幅俄罗斯乡间的优美画 卷。
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不同,蒲宁并未着意用作品揭露社会现实,也较少在文字中流露强烈的批判或政治意向,而是更多地以文字探讨人性、生命与死亡、文明发展等主题。高尔基曾评价“他的天才,纯美得如同一块未经抛光的白银,他从不将其打磨成利刃,也不将其戳向应该戳的地方”。
十月革命后,蒲宁选择了离开俄罗斯。1920年,蒲宁从敖德萨经黑海前往欧洲,最后在巴黎定居,直到1953年去世,遗体被安葬在巴黎市郊的法国侨民公墓。
蒲宁作品入门推荐:
《安东诺夫卡苹果》
《旧金山来的先生》
《阿尔谢尼耶夫的生活》
《耶利哥的玫瑰》
短篇作品集《幽暗的林荫道》
普希金奖: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最负盛名的文学奖,由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科学院于1881年8月17日设立,1882年首次颁发。该奖项每两年(1888—1895期间每年一次)颁发一次,对象是以俄语书写并印刷的作品。知名作家如费特、谢苗诺夫、契诃夫等人都曾获此奖。普希金奖最后一次颁发是1919年12月6日,奖项存续的时间(38年)刚好与普希金本人去世时的年龄相同(1799—1837)。
鲍里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苏联诗人,作家和翻译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58年凭借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2年,帕斯捷尔纳克写下第一首抒情诗,191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他用文字记录描绘人生和祖国的道路。文学创作和其带来的外部影响,给帕斯捷尔纳克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70年人生中的大半时间,帕斯捷尔纳克都面临着文坛各方的抨击与压制。
在帕斯捷尔纳克的文学生涯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无疑是《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的创作跨越了十年(1945—1955)时间,作者本人也将其列为自己最好的作品。小说以主人公尤里·安德烈耶维奇·日瓦戈1902—1929年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绘了这位旧时代知识分子在新旧社会交替之时,面对新世界的复杂情怀与个人思考,反映出剧烈变化的时代背景对一个风暴中心普通人的影响。小说对与社会变革相伴而来的暴力冲突并未避讳,而是以身处其中的视角作出深刻的描绘。同时,日瓦戈和妻子及另一位女性拉拉的爱情故事,同样充满了时代的悲剧性与人性的复杂。
这部被认为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几易其名,帕斯捷尔纳克曾为它起名“男孩与女孩”“燃烧的蜡烛”“俄国浮士德的经历”及“不存在死亡”,读者或能从这些名字中管窥小说的思想内涵与作者的心路历程。
由于小说内容对十月革命的描绘,问世伊始便备受争议。《新世界》主编西蒙诺夫便表示“不能把奖项颁给帕斯捷尔纳克”。1957年,这本小说在经纪人塞尔吉奥·安杰洛(Sergio D'Angelo)的帮助下由Feltrinelli出版社在意大利首次出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助力之下,小说在荷兰和英国出版,之后在美国以口袋形式出版,并在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和1959年在维也纳的青年与学生节上免费分发给苏联游客。卷入冷战风眼的帕斯捷尔纳克,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被开除作协会籍,拒绝了领奖。
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并成立了帕斯捷尔纳克文学遗产委员会,帕斯捷尔纳克诞辰100周年时(1990年),在他故居基础上建立的纪念馆对公众开放,《日瓦戈医生》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公开出版。
尽管饱受折磨,但帕斯捷尔纳克从未产生过离开祖国的念头,他在给赫鲁晓夫的信中写道:“抛弃祖国对我而言无异于死亡,我的出生、生命与工作都与俄罗斯紧密相连。
帕斯捷尔纳克作品入门推荐:
《日瓦戈医生》
《到天晴时》
《生活啊,我的姐妹》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1905.5—1984.2)
苏联时代伟大的小说家,1965年凭借《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出生在维申斯克省顿河流域,父亲是哥萨克下级军官的肖洛霍夫用文学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又一幅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图卷。1924年,他在《青年真理报》上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静静的顿河》也在之后不久开始创作,前后历时十四年,直到1940年,这部鸿篇巨制才宣告全部写作完成。
不管是《静静的顿河》,还是《一个人的遭遇》,或是《新垦地》等小说,肖洛霍夫所描写的人物都与所处环境和成长历程紧密联系,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充满口语风格,展现出具有鲜明特征的哥萨克风土人情。在肖洛霍夫的作品中,农民并不是单一的淳朴厚道或是落后无知的形象,哥萨克也是在国内战争、卫国战争以及农业村社等重大事件中摇摆不定,人物行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推动和制约。
肖洛霍夫的作品充满“真实”,其中不仅有严酷的现实,也有人性本真的美好。他的作品并非倒向一边,只描绘战争和各类斗争中人民的痛苦境遇,或是只一味歌颂主人公的光辉形象。无论是哪方面,肖洛霍夫都能加以深刻描写,这对于全面反映时代特征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西蒙诺夫曾言,“有这样一些作家,如果不读他们的作品,就不可能对某一国家的当代文学得出明确的概念。我们就有几位这样的作家。肖洛霍夫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苏联时期主流作家的代表人物,肖洛霍夫对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相当拥护,并在文学界做了一些政治工作,不少事情让他在20世纪80年代后备受争议。另一方面,他仍能得到冷战时期西方文学界的认可,并成为苏联历史上唯一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从一定程度上看出,他的作品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不愧为真实反映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之作。
肖洛霍夫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界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次年,鲁迅便约请贺菲翻译出版,并亲自校订、撰写后记。此后,肖洛霍夫的作品出版后很快就被介绍到中国,《一个人的遭遇》1956年在《真理报》上刊登后,当月就产生了两个中文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
肖洛霍夫作品推荐:
《一个人的遭遇》
《顿河故事》
《静静的顿河》
相关电影作品:
1958苏联电影《静静的顿河》
1959苏联电影《一个人的遭遇》
1975苏联电影《他们为祖国而战》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2008)
俄罗斯著名作家、诗人及历史学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因为对时代弊端的大声疾呼与作品中的强烈批判,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
索尔仁尼琴的一生是“异见者”的一生,他总是在不断地提出反对意见,批判一切他认为有必要反抗的趋势和主义。在人们习惯于贴标签分队站的时代,他从不属于任何一支队伍,也因此,他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抨击,却又得到不同人群的支持。
曾应召入伍参加过卫国战争并两次立功受奖的索尔仁尼琴,从1945年开始便因为书信和创作中的言论而反复遭到苏联政府的审查和处罚。1953年,他结束劳动改造后,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流放生活了一段时间,1954年因为癌症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治疗,并完成了处女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这篇小说于1962年在《新世界》上发表,可惜的是,1964年《新世界》停刊,1965年该小说便遭到批判,1969年,索尔仁尼琴被开除出作家协会。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但迫于国内形势,索尔仁尼琴并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委员会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将奖项颁给了他。
1973年12月,他的巨著《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在法国巴黎出版,这本书包含了索尔仁尼琴本人的经历,以及他走访各地人群的采访记录及官方资料。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他的苏联国籍,将他驱逐出境,同年12月,索尔仁尼琴侨居瑞士苏黎世,后来流亡美国。1974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
但与美国的打算完全相反的是,索尔仁尼琴决不会充当美国冷战的工具,他并不认为西方体制具有普世价值,并对消费主义等资本主义所存在的弊端发出了猛烈的抨击。换言之,他不想做冷战中任何一方的支持者,他所希望的是人类和社会的进步。
1989年,苏联作协为索尔仁尼琴平反。苏联解体后,1994年他在叶利钦邀请下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俄罗斯。面对已经面目全非的祖国,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批评态度,并拒绝了叶利钦颁发给他的国家奖章,他对重生的俄罗斯的态度是“目睹俄罗斯从欧洲强权的巅峰,堕落到当前如此悲惨的地步,我无法接受任何荣誉”。直到2007年,他才从普京手中接过这份荣誉。
索尔仁尼琴作品入门推荐: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马特辽娜的家》
《癌症楼》
约瑟夫·亚历山德罗维奇·布罗茨基(1940—1996)
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布罗茨基出生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苏联的创作之路颇为坎坷。自1955年辍学自谋生路后,他开始尝试创作,并很快崭露头角,得到了阿赫玛托娃等人的认同。
1962年后,他因为作品里的内容,开始被苏联公安部门监视,曾被强制关入精神病院。1963年,布罗茨基发表著名长诗,早期代表作《悼约翰·邓》。同年年底,布罗茨基被捕,次年,法庭指控他“利用黄色诗歌和反苏作品毒害青年”,罪名是“社会寄生虫”,后被流放北方,判服苦役5年。在阿赫玛托娃、肖斯塔科维奇和叶甫图申科等知名人士及西方作家的不断奔走呼吁下,他在服刑18个月后提前获释。后来,布罗茨基的作品虽然陆续出版,却只能流通于国外,不能登上苏联的土地。
布罗茨基的创作脱离了现实主义,题材多为爱情、离别或孤独等,诗中流露的感情十分克制,这难以融入苏联的主流意识形态,字里行间流露的自由主义倾向更不为苏联当局所容,1972年6月,他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据他回忆,他没有得到合理解释,只是被告知当局“欢迎他离开苏联”,就被送上了一架飞机。原本的目的地是犹太人建国的以色列,但他最终选择了前往美国。
在美国,他一度使用英语写作诗歌,但并未真正进入英语诗歌界,随后他开始尝试写作英文散文,《小于一》和《悲伤与理智》便是他这一时期散文集的代表作。他受聘于美国密歇根大学,担任住校诗人。1977年,布罗茨基加入美国籍,曾担任过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全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会员,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1991年,他获得美国“桂冠诗人”奖。他的诗歌融合了东西方的美感,但又不局限于俄罗斯出身或是美国经历,在他心中,“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诗人也是他一生都非常看重的身份。
1996年,布罗茨基在纽约因心脏病突发离世,自被苏联流放后,他再未踏上过故土。圣彼得堡市政府将铸造大街24号诗人当年与父母居住的寓所重新修复,建成布罗茨基故居博物馆,于2015年5月24日诗人诞辰75周年前夕向公众开放。
布罗茨基作品推荐: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小于一》
《悲伤与理智》
记者:安娜监制:李璨
责任编辑:屈琦
2021《留学》名企探营第十二站 | 成都嘉华少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做切实服务学生的咨询机构如何练就一口地道的英语?
与世界的甜美相遇 | 水果中的“白富美”大赏
酷暑已至,“老外”解暑也有妙招7.13更新政策|部分国家最新入境政策汇总
多种留学途径实现你的留学梦
毕业季又至,留学生如何突破求职困境?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留学事务所】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留学杂志↓↓↓
联系我们
读者热线:400-803-1977
商务合作WeChat:13716319877
关注留学行业最新消息
客观深入报道行业事件
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服务
想你所想 为你而来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