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珠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最新规划来了
基本形成多层次、枢纽型、网络化
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打造“3060城市通勤圈”
和“12312交通时空圈”
……
《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十四五”规划》重点来了!
近日,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摘要,总结我市“十三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成就,阐述“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珠海整体初步形成以航空机场、港口口岸为重要节点,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江海航道为骨架,国省干线为骨干,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
机场枢纽地位明显提高。珠海机场等级为4E标准,2020年客运吞吐量733.56万人次(2019年为1228万),较“十二五”末期增长55.79%。同时,珠海机场是目前国内千万级机场中仅有的两座地级市机场之一。莲洲通用机场一期正式运营,二期工程已启动前期工作。
港航水运体系日臻完善。“十三五”时期,珠海港新建成泊位21个,其中万吨以上泊位7个,新增泊位通过能力2482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90万TEU(1620万吨),新增旅客通过能力19万人次。2020年,珠海港港口货物吞吐量1.34亿吨(2019年为1.38亿吨),较“十二五”末期增长19.64%;集装箱吞吐量184万TEU(2019年为256万TEU),较“十二五”末期增长37.31%。
轨道交通骨架建设提速。“十三五”时期,珠海建成珠机城际一期工程并开通运营。现有广珠城际、珠机城际一期、广珠铁路等,全市铁路网规模为95公里。2020年,全市铁路客运量为1122.19万人次(2019年为2497.05万人次),较“十二五”末期下降12.09%。
高快速路网络逐步完善。“十三五”时期,珠海推动港珠澳大桥、洪鹤大桥、金琴快线、板樟山隧道新增隧道建成通车,形成“三横五纵”区域路网格局;黄茅海跨海通道、香海大桥、鹤港高速、金海大桥、珠海隧道、兴业快线全力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98公里,较“十二五”末期增长58.8%。
“十四五”期间,
珠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面临哪些问题?
计划达成什么目标?
接着来关注↓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面临的问题
“十四五”期间,在珠海城市定位逐步提升和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持续聚焦的背景下,珠海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是综合交通网络短板亟需补齐。主要表现在:
机场能级亟需提升,大运量轨道交通、国际口岸、国际航线亟需开通;
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尚未通车,难以快速实现区域互达;
港口基础设施结构不尽合理,利用率不足,港城一体化、粤港澳合作有待改善;
高速公路缺乏与粤东的直连直通,与粤西的辐射、与中山等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有待加强;
路网等级结构有待完善。
二是运输管理服务仍需改进优化。主要表现在:
核心区域和关键通道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常规公交发展乏力,缺乏大运量公交;
城市交通智慧化程度仍有待加强。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目标
为贯彻落实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及落实“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我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发展目标如下:
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珠海机场、珠海港为枢纽,高速公路、铁路、水路为主骨架,城际铁路、普通国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支线的多层次、枢纽型、网络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3060城市通勤圈”和“12312交通时空圈”,为珠海打造大湾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城市、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新枢纽,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中心城区30分钟时空圈全覆盖,高峰时段东西城区60分钟互达。
港、澳、湾区西岸城市1小时可达,湾区东岸城市2小时可达,省内其他城市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可达。
摘要提到,
珠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将从打造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和构建高品质运输服务体系
两个方面发力↓
打造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为做好服务“产业第一”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工作,“十四五”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共约1424亿元。
高速公路
进一步织密内联外拓高速路网,建成香海大桥、鹤港高速二期、金海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动工建设香海大桥西延线、高栏港高速扩建及北延线。协调推进中山西外环高速南延线对接洪鹤大桥和广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海段改扩建。积极谋划伶仃洋公路通道及深南高速(珠海段)。配合研究经港珠澳大桥与湾区东岸城市群加强衔接。“十四五”期间高速公路项目计划投资约273.3亿元。
▲施工中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主桥主塔。珠海传媒集团 李建束 摄
高铁和城际轨道
围绕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的目标,建成珠机城际二期,形成香洲—横琴—机场的城际铁路大通道,力争实现公交化运营。开工建设珠海至肇庆高铁(珠海段)、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段)、南珠中城际、广佛江珠城际(珠海机场至鹤洲站段)、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二期。启动深圳至珠海城际(珠海段)、珠斗城际前期研究,力争“十四五”末期启动深珠城际建设工作。“十四五”期间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计划投资约227亿元。
机场
围绕复合型区域枢纽机场的目标,建成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新建塔台工程,开通国际口岸和国际航线。建成莲洲通用机场二期工程,打造珠海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启动二跑道扩建和T3航站楼工程前期工作。“十四五”期间机场项目计划投资约108.6亿元。
▲珠海机场改扩建效果图。
港口和航道
围绕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目标,重点推动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高栏港区港弘码头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推动高栏港区小型船舶锚地建设(5#锚地)、高栏港区20万吨级主航道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条件,推动“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谋划粤港澳大湾区超级枢纽港。研究直湾岛LNG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十四五”期间港口和航道项目计划投资约116.6亿元。
国省道及农村公路
推进南门大桥新建工程、珠海大桥维修加固、S272北段改线工程、上横大桥改建、淇澳大桥提升、湖东社区新建路桥工程等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新建斗门大桥工程。加快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推动国省干线与城市道路融合成网。继续从“农村公路+产业”融合方面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工程,加快构建全面覆盖的“四好农村路”。“十四五”期间国省道及农村公路项目计划投资约46.7亿元。
▲上横大桥改建效果图。
城市道路
建成兴业快线、金琴快线北延段、珠海隧道、珠海大道(珠海大桥西至泥湾门大桥西段)扩建、机场北快线、京珠高速连接线改造、情侣北路北段、横琴第三通道、金溪大道、环山路、高栏港快线、人民路快速化提升、珠海大道金湾互通以西段快速化提升、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市政管线上岛工程等工程。推进兴业快线南延段、金港大桥、环岛北路西延线、斗新跨江通道(珠峰大道西延线)、机场北路南延线、香山大道、香海北路先行段、白石路北延、银桦路西延等骨干道路前期工作。进一步推进珠中跨界道路建设。“十四五”期间市投资市政道路项目计划投资约311.6亿元,各区投资市政道路项目计划投资约227.76亿元。
“十四五”时期,推进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横琴高铁枢纽、珠海北站枢纽、茂盛围枢纽、金湾枢纽等5大综合枢纽的新建和提升工程。
结合高铁项目引入,动工建设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
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继续完善横琴口岸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形成珠澳联动、面向区域的关键枢纽。
积极推进珠海北站枢纽的规划建设,打造对接广深莞的北部门户枢纽。
围绕青茂口岸的开通,建设茂盛围枢纽,进一步提升珠澳的交通衔接。
结合珠机城际北延和公交化运营的需要,加快推进金湾枢纽的规划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计划投资约112.1亿元。
构建高品质运输服务体系
推进高品质客运出行服务体系
公共交通
一是推动公交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推进形成以公交专用道为网络的公交快速走廊服务体系,规划在G105、南湾大道、港湾大道等主干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规划新增、改建13个公交枢纽、首末站及综合车场。重点综合开发上冲综合车场和香洲总站,重点扩容提升湖心路口公交场站,规划新建包含翠微西公交首末站在内的4个公交首末站,包含十字门枢纽、金融岛枢纽、横琴口岸在内的3个公交枢纽站,包含南屏综合车厂、横琴西综合车厂和夹马口综合车厂在内的3个公交综合车场。
二是针对早晚上班族,推出快线公交、高速公交线路。通过新增和延伸公交线路,开通短距离接驳“微公交”。开辟公交“家校专线”“复工专线”“通勤专线”。根据大数据计算结果,针对每月每周每日不同时段,灵活安排班线。
珠海传媒集团 钟凡 摄
对外客运
依托市域公路快速通道,继续推动珠中江市际短途班线公交化改造,努力构建以服务400公里以内旅客出行需求为主的道路客运市场格局。引导龙头企业整合公路客运运力资源,建立行业发展联盟,对接旅游、商务等上游市场需求,加强与民航、铁路、水运企业合作,发展定制客运、联程联运等客运服务新模式。优化拓展连通珠海与澳门、香港的高速水上客运航线网络。
推动高效率货运物流服务体系
提高货物多式联运发展水平
“十四五”期间,推进“珠海港通达全球、联通西南-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铁江海联运示范工程”创建工作。聚焦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构建有利于促进珠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着力构建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推进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设施建设。
▲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珠海传媒集团 张洲 摄
加强货物运输结构调整
加快港口主要港区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为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转移提供基础条件。支持企业加快运载单元、快速转运设备、专用载运机具升级改造,推广内陆集装箱,促进集装化、厢式化、标准化装备应用。
推进货运珠澳同城
论证和推进对城市物流及货物通关口岸重新组织布局,结合城市干线网,将货运组织于城市外围地区,相应的陆路货运通关口岸安排于城市外围的港珠澳大桥口岸和横琴口岸,实现珠澳间货运“北进北出、南进南出”的跨境交通格局。优化珠海东、西部水运口岸的协同发展关系,推动斗门港口岸确保资质和改造升级,促进洪湾港打造成澳门海陆空货物通关转运中心,巩固高栏港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功能。深化珠澳港口合作,探索澳门自由贸易港功能向珠海港延伸。将澳门航空打板、澳门生活物资及葡语系国家商品集散作业延伸到洪湾码头,支持澳门机场仓库分拣、理货、仓储、打板等业务延伸到内地。利用粤澳货物“一单两报”平台,实现珠澳两地陆运和空运申报数据转换对接。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珠澳货运通道首票出口货物畅顺通关。珠海传媒集团 程霖 通讯员俞波 摄
完善“交通+”服务体系
“交通+互联网”
结合目前珠海智慧交通数据平台的基础条件,由政府牵头、引进互联网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大力发展Maas平台、整合交通信息资源,“十四五”期间初步实现市民出行无缝对接、安全、舒适、便捷的目标要求。利用互联网整合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平台和资源,提升共享交通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支持定制公交发展,形成对常规公交的补充和延续。
“交通+物流”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打造集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和产成品储运、分销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以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支持物流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适应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资源高度共享为特征的虚拟生产、云制造等现代供应链模式,为制造企业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鼓励物流企业利用港珠澳大桥的引流作用,主动对接粤港澳物流业务,发展跨境物流。全面提升港口物流发展能级,携手探索澳门自由贸易港功能向珠海港延伸,共同打造珠江西岸门户枢纽和国际集装箱中转港。支持开通国际、省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以及内河、沿海集装箱驳船快线。扎实推动铁路物流提质增量,发挥广珠铁路疏港大动脉的作用,推动铁路物流上规模、高水平发展。推动广珠铁路站场物流中心建设。支持揽货体系建设,支持开通铁路运输班列,重点支持开通省内外至珠海铁路站到发的“五定”班列或直达专列。
珠海传媒集团 李建束 摄
“交通+旅游”
强化客运枢纽、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推动符合条件的客运枢纽建设旅游客运集散中心或旅游客运超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游憩、娱乐、购物等功能,鼓励在公路路侧空间充足路段建设驿站、营地、观景设施和厕所等。全面对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规划》,打造串联核心旅游景区的旅游客运专线公交和到达重要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客运班车。大力发展低空飞行旅游等体验式交通旅游。开发“车票+门票”“车票+门票+宾馆”等运游融合服务产品。以万山群岛为龙头,以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陆岛旅游、水上旅游、通用航空服务、游艇码头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前期研究并启动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