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一夜,每个来北新桥吃卤煮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2016-10-01 郭彦博 每日人物
寻找深夜食堂·城市味道

对中国人来说,国庆大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次大迁徙。
我们期待通过空间的转化,抽离平淡的日常,来到陌生的城市。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她有自己的温度、气味和身姿。
想要真正撞进城市的心坎,最好莫过于在深夜,寻得一处烟火市井之地。拥挤、喧闹,这个城市里的饕餮之客都应味蕾的召唤聚集于此。
它很小,很不起眼,店面粗糙,却有着城市芯子里的味道。那是经年累月食客和店主联手为这个城市打下的气味印记。
我们选择了6座城市里的深夜食堂,让你在国庆暂时的抽离中,寻找到最温暖的属于这个城市的气息。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专属的味道,卤煮的味儿渗透到老北京的骨髓,牵着人的鼻子,引着人的胃,勾着人的魂儿。四合院快没了,百年老馆子也没剩下几家,老味道却一直在这儿坚挺着。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文 / 郭彦博编辑 / 周欣宇



北京夜里的味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3282s3d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深夜3点,北京,夜深到不能再深。


东四北大街上,细管胡同口儿。南来北往的车流人流不见了,外贸店往死里杀价的大爷大妈小青年儿不见了,骑自行车腻歪在一起搞对象的中学生情侣不见了,手机店门口循环播放“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的音响不见了。


除了北新桥卤煮老店,一切都消停了,都睡着了。


老北京说,老时候北新桥这儿有口直通东海的海眼,海眼里有条老闹腾的恶兽。大明定都,活神仙刘伯温跟恶兽商量,您老先跳海眼里,等什么时候桥变旧了再出来。恶兽跳进去了,刘伯温告诉老百姓,以后甭管桥多旧,姆们都要管它叫北新桥。



卤煮也有自己的传说。大清朝紫禁城里皇帝吃的苏造肉传到民间,胡同里的穷爷们儿吃不起猪肉,干脆拿猪下水代替了猪肉肚儿。


在这深夜里,您甭想知道哪句是真的,当然您也不会想知道哪句是假的。
卤煮老店店面朝东,门口挂着4个红灯笼。店面紧挨马路,没有停车位,店里也没有厕所,一副爱来就来,不爱来拉倒的架势。 离着卤煮老店还有十来米,就能闻见北京夜里的味儿。 先是浓烈的卤香和酱香一股脑儿塞满鼻子,顺着鼻子涌进胃里,再从胃里打个绺翻腾出来。提鼻子再细闻,卤香和酱香里渗出来的是更浓烈的内脏香气,混合着紫皮蒜和46°小牛二的辛辣,冲着下巴狠狠来了一记冲天炮。 


上一秒还醉在北京凌晨3点的夜色里,下一秒就被卤煮的味道彻底抽醒了。

 卤煮老店开了20多年,最开始在北新桥路口西北角,03年建地铁,老店往南挪了挪,开到细管胡同口儿。别的卤煮店一到晚上7点,老板伙计全都回家闷得蜜了,偏偏他家要从下午5点开到凌晨4点。 每个深夜,老店平均卖出700碗卤煮,耗费掉200斤大小肠,将近1000张碗口大小的火烧。一到周五周六的晚上,店里从下午5点到凌晨3点一直排队,伙计们精神抖擞忙里忙外,反倒是人少了,手头没活了,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老店经理、沧州人老叶通常早上8点钻进2楼的工作间,一直忙活到中午。配方您也别想多打听,那是人家20多年前跟老师傅学了五六年才悟出来的。 老叶说不清这么多年来自己配了多少锅老汤。他有点遗憾,觉得老汤里的老味儿越来越淡了,自己却一点办法也没有。20多年前猪一年才出栏,现在4个月就出栏,“肉没有了肉味,脏没有了脏味儿”。 变的不光是食材,还有食客的口味。“20多年前你可能舍不得买斤猪肉吃,一碗卤煮就解馋了,现在还跟以前那么油大,谁还吃呢?”

满空虚的胃



深夜3点,北京,夜欢到不能再欢。


北京的夜晚,是从卤煮锅里欢快起来的。




酱色的锅里热气腾腾,大肠、小肠、肺头儿、肥肉、豆泡儿、火烧,在锅里翻腾,跳动。


收银台背后的大姐和传说里一样,从来没有和蔼可亲的时候,算账也不用计算器,只抬头瞅一眼,等着您点餐,点完了撕一张小票,撇撇嘴,支使您跟旁边取餐。




老店面积不足50平,桌子摆得满满当当,您端着碗得侧着身子走。墙上贴着价目表,卤煮削面凉菜,一切都明码标价。靠里的墙上挂着台几乎没怎么开过的电视机,空调调到24℃,一整天开得足足的。


只需要把点好菜的单子递过去,话不必多说,您说再多掌刀的胖师傅也不会多搂你一眼。胖师傅身上据说纹了一条鱼。粗壮的胳膊肘子从短袖衬衫里露出来,隐隐约约看到暗青的花纹。
胖师傅下盘很稳,挥起刀来上臂不动,全凭手肘手腕使巧劲儿。所有食材下刀都有讲究,豆腐泡三角给刀,大小肠花样分段,肥肉膘指宽切匀,肺头剁烂筋脑,火烧井字落刀。切完食材,手腕子一甩,菜刀“腾”地戳在案板上,浇上一勺滚烫的汤头,手指抖搂一小撮香菜,拔尖洒在碗里。 一分钟时间里,干脆、利落、爽快,一碗卤煮齐活了!


热腾腾的一碗端上桌儿,再浇上蒜泥、豆腐乳、韭菜花儿,肠子肺头豆腐吸足了汤汁,配上几瓣紫皮蒜,一瓶小牛二,一瓶冰镇汽水,一盘小凉菜,足以填满每一个深夜里空虚的胃。

每个食客身上都有故事


 深夜3点,北京,夜嗨到不能再嗨。 食客们不管贫富,在店里一律平等,面对一碗冒尖儿的卤煮,吸溜儿着鼻涕,啼哩吐噜,各品人生百味。 花枝招展嗓子冒烟的姑娘从附近的KTV晃悠过来,叼着烟卷眼里有血丝的染发小伙子从附近的网吧晃悠过来,穿趿拉板的秃顶大爷从棋牌室晃悠过来。 


食客中,也常见这样的老北京人


穿拖鞋的京片子大爷在麻桌儿上大杀四方,赢来几百块钱顺手买了两瓶白酒,带着老哥哥们再凑一桌,点上几碗卤煮喝上两口好酒。拖鞋大爷一个劲儿给对面输了钱的老哥哥赔不是,“今晚手真硬,光胡您一个了”。老哥哥嘴上当然不服,“明儿再来,肯定让你歇菜!”

 老店白天只干3个点儿。中午11点到下午2点,食客以周边的上班族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为主。到了晚上,除了寻味儿的老北京,更多的是夜生活里的北京客。 留着莫西干发型的小哥肩膀上靠着长发飘飘的女朋友。小哥东北人,5年前来北京搞音乐,租住在附近胡同的平房里。小哥醉到舌头有点儿大了,边仰脖儿吹啤酒,边和一起来的朋友谈理想:“王菲出新歌了知道不?当年她和我一样就住四合院天天赶早倒夜壶知道不?” 南京小伙和女朋友坐门边的角落里。从地下室、群租房到攒够首付买下第一套房子,小伙说自己奋斗了7年,也改变了7年,比如渐渐爱上在深夜里吃碗卤煮。女朋友坐他旁边微笑,吃完之后,俩人拎上行李箱赶早上的飞机,回老家见父母。 在卤煮老店您得习惯拼桌儿,哪怕是深夜3点。坐对面谁也不认识谁,你剥你的蒜,我喝我的酒,彼此看顺眼了吹吹牛侃侃大山,谁也不在乎对方把唾沫星子喷到了自己脸上,但谁也别想刨根问底聊个底儿掉。 老主顾们往往安静无话,爱搭不理的收银大姐脸上却有了点笑模样。老李头儿要喝二锅头,如果他和老邱头儿一块来,要再加一份圆白菜和蒜泥茄子;戴眼镜的出租车吕师傅穿一件似乎从来没洗过的黄衬衫,一沓钱用铁夹子夹得整整齐齐,抽一张20的,那是来一碗削面,抽两张20,那是今晚拉活儿多,来一碗加饼的卤煮还要单点凉菜。
出租司机赵师傅进店从来就不怎么说话,收银大姐自然知道他吃什么,掌刀的师傅也知道要多给他切两刀肺头。在深夜里,老伙计和老食客建立了一种沉默的默契。临走前,赵师傅要再给茶水杯蓄满开水。他一言不发,径直走进点菜间,抄起暖水瓶就倒,伙计各忙各的,理都不理他。 也有那沾酒就喷胡话的主儿,收银员大姐就记得这么一位。 神秘的中年男人刚进门还是好好儿的,坐下刚闷了口酒就自言自语叨叨咕咕,拿起手机来假装跟人打电话骂骂咧咧。大姐每次都不想卖这位酒喝,可又禁不住他点头哈腰哀求,“也不知道他平日里都经了什么事儿,看着挺可怜的,您仔细瞅吧,每个食客身上都有段故事”。 开宝马车的房地产商大老板一周准来那么一次,要么是西装革履金丝眼镜,要么是运动鞋紧身T恤。他必点一瓶红星二锅头端坐细品,斯斯文文,伙计们偶尔听到他电话,一张口是台湾腔,满嘴都是股票。 卤煮老店的伙计们都有眼力见儿。你转身买个饮料的功夫,半碗卤煮就收拾妥当端走了。刚回头转身,伙计又发现不对,非要再给切几刀加一碗新的,那客气和抱歉劲儿,容不得半分拒绝。 凌晨5点关门前,卤煮老店人少了。伙计们终于得空凑一起抽口烟。 


胖师傅说自己的老家才能做出正宗的山西削面,削面的河南师傅说河南驻京办的烩面最地道,洗碗收拾桌子的伙计觉得家乡的东北乱炖和卤煮做起来是一个套路,烧烤师傅叼着烟琢磨了半天, “最好吃的还是我们石家庄那边的驴肉火烧!”

 几个人一通哄笑,“驴肉火烧那是保定!”烧烤师傅梗着脖子,“那也是河北!” 

话题,终究逃不开家乡的味道。



每人互动你最不能接受的北京美食是什么?
读完全文有福利
国庆节,你消费,我买单!
1.   转发此文到朋友圈(不可设置分组哦)2.   到文中所说的【北新桥卤煮老店】消费,并保留消费凭据,若使用支付宝付款请截图

3.   拍下您享用的美食照片,可以附带您的故事,然后连同朋友圈截图(这个很重要)和微信ID通过每日人物微信后台发送给我们


划下重点,发送格式如下:照片(美食+消费凭据)+朋友圈截图+微信ID发送至每日人物微信后台。


国庆期间,我们将从后台选择符合条件的前10名,帮您承担“一碗卤煮”!
明天,每日人物带您去到上海,寻找东方之珠的美味与故事,敬请期待~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尊重原创,侵权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