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让我羡慕嫉妒的人

曹将 曹将 2021-01-22

 (一)王崇旭


去其他圈子走走,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比如看到崇旭上台的时候,对自己而言,羡慕嫉妒的情绪不自觉地开始滋生。 工作四年,把一个应用推荐类的媒体做到全国领先,一次号召,便有上千人报名。 而把时间推回到四年前,还是实习生的他,被爱范儿的领导叫到办公室,被安排运营这个公众号的时候,他也有疑问,自己能否担此重任。毕竟,自己在这个领域,也只是个毛头小子。 得到的答案是:“你就是专家。” 这样的信任,对所有年轻人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信任之后就是责任感,之后三年,一个人,一个媒体,在各种场合下写稿,私人生活被挤压到约等于无。 平台+努力,终究开花结果:今时今日,团队五人,一起策划,一起分工协作;分享的屏幕下,虽然声音有点颤抖,面貌还是青涩,但作品的底气在那,便没有畏惧。 毕竟,这是他的主场。 他叫王崇旭,AppSolution的主编,今年25岁。 

这是AppSolution举办的线下交流会,取名为“数字生活家沙龙”



↑ 数字生活家沙龙

  (二)数字生活家 我身边有一类朋友,每天会去应用商店下载新的App,把玩两下,然后删掉。 他们乐此不疲,毕竟尝鲜就是一件颇有满足感的事。 废弃的,无外乎是时间。 我曾经也是如此,或者说现在也逃脱不了这个“恶习”。 但就像万物终究具备正反两面,恶习也能开出向阳的花。 花的土壤是痛点。 因为看微信时候要做笔记,但贴过来贴过去太麻烦,所以我找到了“方片收集”。 因为看书时候需要集中精力,而且又想采用番茄工作法提高效率,所以使用到了“潮汐”。 因为想要记录各种只言片语,或者路上遇见的有意思的文案,所以下载了“Workflow”。 也因为喜欢拍照,又依赖“evernote”,所以在“IFTTT”里设置好了自动同步,只要在Instagram里发了一张照片,便自动生成一条笔记。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它们串联起来,对我的工作生活来说,不是冲突,而是补充。 

这样来看,浪费的时间从另一个地方得到补偿,结果也终究是皆大欢喜。



↑ Paper 53让很多想法以好玩的形式落地


 (三)田飞老师 对于这一点,田飞老师也很赞同。 他是方片收集的开发者。 当初开发这款App,原因无外乎是自己生活的痛点没得到满足,那还不如自己去做。 但做的时候遇到了一次打破重来。 在更早之前,方片收集叫OK记。相比于现在,功能更齐全,比如能同步到印象笔记,能收集微博信息,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之后他选择重新出发,落脚点就是方片。保留最大的场景,收集。 围绕这一个点集中火力,配合简单优雅的设计,得到了App Store的首页推荐。 “所以要学会舍弃。” 

比如一台打印机,如果80%的人都重点用复印功能,那就应该将交互界面设置为:“复印”和“其他”。



↑ 左边是田飞老师

 


(四)场景 其实田老师的观点也是二八定律的原则。 主线清晰,分支才有序。 这与郎启旭分享的《为极简而设计》逻辑一致。 其实我对极简有过崇拜,又有过怀疑,毕竟小而美是好,大而全也并不一定让人反感,比如微信也确实让人很依赖。 研究生的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都OK的情形,那就可以用场景进行划分。 对我自己而言,我是个“大而全”的人,大一学信息管理,大二转专业进了一个实验班,学金融、统计、保险、管科,研究生学营销,工作后是企业内部咨询部门,各种课题都有。 这是主线任务。 支线还有学习写作和采访,PPT制作,数码爱好者。 结果就是,这人看起来什么都会一点,但都不精通似的。 但换一个场景,可能又不一样。 比如这些经历对我写公众号却成了天然的优势:因为背景多元和懂点采访写作,码字不会是件苦差事;因为有点美感,可以自己排版和配图。 没有缺点和优点之分,只是特点而已,找对场景,一切都有了存在的理由。

 

 


想到这里,文章开头所说的,对崇旭的羡慕嫉妒也少了很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场景,都有自己的花要开。路是由过去走出来的,自己选择,便没有后不后悔可说。 遇见的人是馈赠,是激励,是反省,是很多褒义词。 但绝对不是否定自己的理由。  沙龙结束的时候,因为有事没能和这些有意思的朋友吃饭。 临走的时候,崇旭说:“那下次私聊,我单独请你。” 我说:“好。” 

我多了个心眼,把对话写在这里,大家见证,如不应允,取消关注AppSolution



↑ 25岁的崇旭和27岁的曹将



最后还是那句话,如果喜欢此文,欢迎点击赞赏、广告或分享,明天周一,加油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