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杨忠函
第一次知道「盈利自习室」这个概念,是因为杨忠函。
那段时间晚上和周末基本看不到他的影子。问他,收获的也只是含糊的「有事」。
但你也知道,只要八卦之心不死,就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线索便他桌面的复习材料。追问之下,得知有空的时候,他都去昌岗的一家自习室自习。
这里就像大学的自习室,不过隔音更充分,大家或是备考,或是自学,埋头看书,互不打扰。
而那段时间,杨忠函正在备考 ACCA ,国际注册会计师。
隐约想起在这之前一个月里,他有提起想准备。后来问起,开始时间就是那次之后的一周。
说做就做,这确实是他最大的特色。
而衍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独立。
如果不是他分享旅行趣事,我完全不知道他一个人去了菲律宾。
当时他在菲律宾坐地铁,里面的拥挤程度不亚于广州三号线。
当时他问了一下周围的人,距离某个站还有多远的距离。
旁边的小哥做了说明,离目的地还有三站时,就帮他倒数:还有三个站、还有两个站、还有一个站!到达目的地时,他还没开口,小哥便帮他开路:他是外国人,他要下车了,快让外国人下车!
接下来所有人为他让出一条通道。
“当时我整个人都震惊了!”
我问他,没想过和其他人一起去吗?
他说,旅行还是喜欢一个人。
和他人一起的时候,你会有依赖感,也会有互相迁就玩的地方。而一旦只有你一人时,不得不去做攻略,去努力与周围人交流。就如同这一次去菲律宾,因为有交流,才有了这样好玩的趣事。
好像挺装的,但似乎确实是这么回事。
不过独立,并不意味着不擅长社交。
我们有很多共同的朋友,聊到他时,大家统一的关键词是暖。
比如某次我在公司里做分享,结束时桌面上多了一杯星巴克,是他送的。又比如他会记得朋友某次突然想要某个礼物,然后在生日的时候放在对方的工位上。
这种暖,不是每天跟你称兄道弟,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关心。
今天刚好读到一篇主题:有哪些人让你觉得很舒服。
大家的回答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是:自爱。
自爱的第一点是积极。
面对内心的欲望,不去抱怨,而是努力争取。就如同杨忠函其实加班时间并不少,这并没有成为阻挠提升专业能力的借口。而是主动放弃少有的休息时间,自习备考。
自爱的第二点是独立。
人在这个社会,会有很多事情不得不去面对。依赖可以是捷径,但在这之前,先主动去思考和应对,才能收获真正意义的感受。旅行如此,生活亦如此。
自爱的外延是爱人。
爱人的方式也有很多,有的热烈,有的平和。各有各的好,不过我喜欢后者,它不激烈,但温暖。
所以,我想分享他的故事。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