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要吐槽微信的更新

曹将 曹将 2022-11-05

01 囧事


“我要吐槽微信的更新!”

上周,有朋友在群里发了这条信息。

事情是这样的:他偶尔会去视频号里看看小姐姐的视频,觉得不错就随手点赞。

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上周微信更新后,视频号增加了一个功能:朋友喜欢。

于是,有同事看到了他喜欢看的视频,有人截图发到了群里。

吓得他赶紧把之前点赞过的,全部取消。


我说有必要吗?他说,要是比较熟的朋友或同事看到还好,但如果是领导、合作方看到,会不会有点那啥?

因为有其他事,也就没再多讨论。

但是,晚上回家路上,突然觉得「那啥」挺有意思的:模糊的表达,大多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02 那啥


上个月和老友吃饭,中途她问我:你觉得朋友圈有必要经营吗?

我有点好奇她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一直以来,她都挺真实的:朋友圈里有公司的新闻,也有自己的日常,每天少则两三条,多则六七条。

她说,有同事私下跟她说,建议少放一些玩乐的状态,因为这显得不那么职业。

“我觉得她说得挺委婉的,她应该想表达「显得没那么努力」吧。但我也不想像其他人那样,秀加班什么的,没意思。”

两个朋友的境况,求个交集:都属于自己的状态,在他人看来有点“那啥”。

而这那啥,我的理解是人设。

人设更多时候用在明星身上,比如一个组合,每个人需要有一个特定的人设,这样能被粉丝快速地识别和记忆。

↑ 日本某女子组合,会给成员贴上不同的标签

而对于职场人,或多或少、主动被动也经营着人设,只是它不一定属于脱颖而出型,有的时候更趋向于某种共性。

共性一般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职场感,这比较通用,属于职场人的基本状态,比如严谨、认真、努力、果断等。

第二类是企业感,这与每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保持一致,比如有的讲究秩序,那么即使这人喜欢休闲着装,也会老老实实穿上衬衫。

第三类是岗位感,这与具体从事某类工作相关,比如即使是在讲究秩序的公司里,那做品牌的人大概率会比做财务的更活泼(或者说显得活泼)。

可以看到,这些共性,或者是环境塑造的,或者是自己主动去迎合环境得来的,而且都偏向于积极向上。

而两个朋友苦恼的点就在于:他们的部分状态,影响了这样的人设。

03 认知


前段时间微信上加了一个好友。

“曹将你好,我关注你很久了,很喜欢你的 PPT 。”

看到这句话,我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其实自己已经好几年重心不在幻灯片上,但是很多人仍然会将它作为我的标签。

在认知里,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撕下。

——这或许是「那啥」里更深层次的隐忧。

关于认知,还有很多很微妙的细节。

比如,一个人看你某次去新疆徒步,会认定你是一个徒步爱好者。

——但其实,这很可能是你人生中第一次徒步。

又比如,你在工作日的深夜发了一则晚上吃烧烤的照片,就有人会觉得你在秀加班。

——一个人如果讨厌你,会从你发的任何信息里,解读出恶意。

再比如,针对某个事件,你发一条赞同或否定的观点,肯定有人不开心。

——毕竟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认知是一个人多年形成的看待事物的方式,你很难改变他人,就像他人很难改变你。

所以,要逃离「那啥」,最终只能改变「自己」。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说:至于活得这么累吗?做自己不就好了吗?

我的答案是:人很难做自己。

看过太多的案例,比如一个佛系的人,会在看到“觉得资质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混得好而焦虑;比如一个很活泼的人,在某个岗位上待久了,也变得沉默寡言。

在不能改变环境的前提下,人与环境较量时,人总是在下风。

04 疏导


在和老友的聊天中,我最后给的建议是:既然你已经觉得,在朋友圈过多展示生活影响到了自己,那就少发点。

“可是我总觉得这没有必要,人要 real 啊。”

一旦用「非此即彼」的二元角度看问题,就容易偏激。

第一,少发点不代表不发,只是减少频率。

第二,还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发,展示自己的平台又不是只有朋友圈。

其实这也是自己的状态。

在朋友圈,自己的生活状态发得少,更多还是公司的信息。

但是在微博、绿洲,则放飞一些,喜欢的、讨厌的,想发什么就发什么。

我既没有失去自己的表达,也没有让自己不开心。

毕竟生活已经够苦了,还要每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岂不是雪上加霜?

05 尾巴


上面写得都比较碎片,最后我们还是用一些理性的视角来梳理观点。

第一,在环境面前,我们更多的是去适应,适应公司,适应岗位,适应自己的角色。即使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不是完全的一致,但要谋生,也只能“委曲求全”。带着镣铐跳舞,你我都一样。

第二,狭义的环境由人组成,我们适应的,是他人的认知。认知有很多特点,比如「以偏概全」,比如「受经历影响」,比如「受信任关系影响」。我们每次发言、发朋友圈,都会进入到他人的认知路径,最后他人得出针对于我们的态度。

第三,朋友圈之所以会引起我们重视,很大程度上是上面有太多我们在意的人,比如领导、同事、家人、合作伙伴、朋友。让他们不适,或者让他们对自己感觉不好,自然会反向让自己不好。所以我们会刻意地经营职场人设,它更多地是一种自保的方式。

第四,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容易让人走极端,当我们在某个渠道上感受到压力时,跳出来,会发现展示自己的渠道还有很多。疏导不在于将河流堵塞,在于找到其他流出的空间。

以上便是自己的思考,一家之言。

晚安好梦。

-  更多值得一读的文章  -


《曹将公众号三年精华合辑》-150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