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地 公共自行车泛滥成灾?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绿道(微信号:绿道Greenway),欢迎您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单车共享租赁项目,近期在资本市场迎来火热局面。早先ofo宣布获得滴滴等的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摩拜单车也在不久前获得红杉、高瓴资本等的1亿元C轮融资,加上优拜单车的千万级天使融资,短距离出行项目似乎正在被投资市场看好。
同时在台湾运营成熟的优拜单车,还未见车先见融资的小鸣单车也加入了短距离出行的战场。
从上海出发的摩拜单车,原本以校园为主场的OfO最近登录北京,一夜之间席卷帝都。
五环外的上地地铁站附近,成为租赁自行车的海洋,城市设计特约记者傅老师,迷失在被自行车覆盖的人行道上,向地铁站前行。
大量的摩拜单车和OfO堆积在人行道上,虽然没有画白线,但远处的停车指示牌表明这个区域确实可以停放自行车。
有一些自行车还没来得及摘到小牌子就已经投放,如此倔强的存在。
不远处即将投放使用的的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号称“随心所欲,畅行北京”,安静的停在空地,等着揭开蒙在上面的编织袋,展现自己的魅力。
如此大规模的投放是否会导致公共租赁自行车泛滥成灾,非定点的摩拜单车和OfO在未来是否会出现停车难的问题?
单车“随意停放”的模式貌似解决了需求,实际上很难培养出行习惯。10到15分钟的短距离出行,找车花了15分钟,这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国内目前关注单车项目主要是出于好奇,好奇心弱化之后,实际的问题就会显现。车的位置不明确,管理成本和找车成本将无限扩大,商业模型无法预测。
因此,未来的单车的不断规范,对于用户使用习惯上做更多引导。随着投放密度的扩大,“无序投放”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于此同时,在重资本投入的单车租赁市场来说,试错成本很高,这对车的研发设计和运营要求将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在目前竞争已经较为激烈的单车租赁领域来说,具有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经验的企业将获得一定的时间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位于上海的单车租领项目“优拜单车”,也有老牌自行车生产厂商“永久自行车”的资源支持,主要在于单车的运维和供应链支持方面。作为市场趋冷的自行车制造厂商来说,和单车租赁企业的合作,将让其找到转型的新路径。
作为重资产投入的单车租赁项目,摩拜单车和ofo已经完成C轮的大规模融资,成为这一领域的第一梯队。作为商业模式尚待验证的单车出行项目来说,尚待瓜分的市场也不小,预计将有更多的竞争者加入。竞争的焦点一方面在于车型的设计和运维护方面,而另一个重要方面,则在于资源的整合。
ofo方面,金沙江、真格基金、和经纬中国等的投资背景可谓华丽。而滴滴的加入,也预计将单车租赁接驳汽车出行。而摩拜的背后,除了愉悦资本、熊猫资本和创新工场外,红杉资本和高瓴资本的加入也让其资方背景和ofo相当。在资源方面,二者将有强大的整合能力。
同样位于上海的“优拜单车”,引入政府公共自行车和老牌自行车生产商——永久自行车,在“车”的方面拥有了似乎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而小鸣单车由于宅米的背景,在市场的推广方面将有2000多家校园推广团队的支持。凯路仕自行车的资源引入,也让小鸣单车在自行车的投放和生产能力上,有了更多资源支持。
单车项目被认为是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最佳选择,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只是单车租赁的一小部分,单车项目的更大意义在于“生活方式”。除了交通出行外,单车还包含了骑行运动、低碳环保、时尚和休闲四个方面的意义,这几大意义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相比来说,欧洲的荷兰、丹麦或者芬兰自行车的使用比例非常高,对标欧洲,国内市场并未发现单车的真正价值,单车的意义不只在于出行。随着未来国内用户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环保和时尚休闲将是最受关注的几个点。
把车的使用场景提升,将有大大拓宽使用群体、提高用户质量,车的使用频次也将进一步加大,未来产生的跨界业务也将更为丰富。比如骑行运动可以和健身运动结合,时尚本身可以和运动服装等结合,而低碳环保,也是未来高质量用户追求的生活方式。
我们希望公共租赁自行车的运营,本着将城市归还人群的初衷,根据需求合理投放,而非面对资本市场的狂热占领。作为原本的自行车大国,我们日渐式微,摩托车和电瓶车成为新选择。这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城市规划带来的副产品。
头顶遮挡阳光的不再是树荫,而是纵横的高架;无法穿过马路不是因为红绿灯,而是被轻轨割裂的生活......我们希望未来的城市生活可以更便利,更健康,更快乐,更友好。这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社会公民意识的唤醒。
特约记者/傅老师
编辑/Di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