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管先生 2018-05-31

2015年7月4日,三名植物园员工兴高采烈地把印着植物园申遗成功的告示牌搬运到园内各处,兴奋和喜悦全写在脸上。(联合早报 何家俊摄)


2015年7月4日,新加坡植物园成为新加坡第一个也是新加坡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周年。


交响乐湖俯瞰


这座约为英国皇家植物园大小的一半,纽约中央公园的五分之一的植物园为什么会有资格成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当我们已经连续两天流连在其中的时候,这样的疑问似乎已经无需多做解释了。


Rain Forest

雨林


联合早报2015年的报道称:新加坡植物园是新加坡首个被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首个得到这份殊荣的热带园林,也是第三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植物园。


其余两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植物园分别是伦敦皇家植物园(即邱园Kew Gardens)和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园。


左:伦敦皇家植物园(即邱园Kew Gardens);右: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园


按照新加坡旅游局和南华早报的介绍,世界上只有两座城市拥有设在市区边缘的热带雨林,一个是巴西东南部城市里约热内卢的奇久卡国家森林公园(Tijuca Forest),另一个就是新加坡的植物园。建于1859年的新加坡植物园,也是热带地区唯一参照以英式园林风格设计的花园。


(上图)据了解,坐落于里约热内卢Tijuca区,占地面积32平方千米的奇久卡国家森林公园其实是里约热内卢的原奇久卡大西洋雨林仅存的一部分,曾经雨林环抱整个里约,由于人类的砍伐,这片仅存的雨林面积也是世界最大的市内热带雨林。(下图)和这片被砍伐剩下的热带雨林相比,新加坡植物园中的热带雨林面积小了不少,更像一个市区雨林。


Rubber Tree

橡胶


新加坡植物园除了是英国殖民风格热带植物园的典范,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从联合国文化遗产的要求上来说,即满足了“展现重要的人类价值交流”的这一条件。


植物园内的标志性遗产:音乐亭


追溯到1822年,博物学家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福康宁的政府山(Government Hill)上建立的“植物学实验园”是其前身。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用驳船码头的土地,向商人胡亚基换来22.4公顷位于东陵的土地,并授予农业园艺学会来打造植物园。1877年,从英国皇家植物园运来的第一批橡胶树种子,在植物园内试种、研究。


首任园长和景观设计师劳伦斯·尼文(Laurence Niven)


当然,现在的你能够看到的植物园更多应该归功于首任园长和景观设计师劳伦斯·尼文(Laurence Niven)。作为苏格兰大庄园园丁的儿子,尼文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试图以人工方式重现英式田园风光,摒弃当时正日渐式微的法式古典主义风格的一切对称和直线。他将这个植被茂密杂乱的区域改造成一个公园。现在新加坡植物园的布局很大程度任与尼文的设计相同。


里德利和橡胶树


而作为首任植物园科学主任的亨利·里德利(H. N. Ridley )的贡献则重塑了海峡经济,甚至影响了世界商品贸易的格局。


1900-1935年世界橡胶产量与价格。从图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1910年开始来自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橡胶产量开始稳步提升逐渐超过巴西,每吨价格也由接近1000英镑逐渐降低到1935年的50英镑左右。如果你当年有什么产业让人暴富,那东南亚的橡胶业当之无愧(资料来源:EH.net “The International Natural Rubber Market, 1870-1930”)


在十九世纪后期,英国人正在孜孜不倦地开发海峡殖民地,试图让新征服的马来亚也融入大英帝国的经济战车。1888年到任的亨利·里德利很快盯上了植物园中的橡胶树。作为轮胎和电缆的原材料,橡胶正在成为紧俏的商品。


此时的橡胶主要由南美洲供应。而南美洲所采用的橡胶液采集办法会伤害到橡胶树本身。因此橡胶的产量一直不大。里德利成为主任不久,就开始试验采集橡胶的不同方式。


里德利发现,在树皮上开V型槽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对橡胶树的伤害。


攻克了技术难关之后,里德利开始以近乎疯狂的热情,说服种植园的中国主人们转种橡胶。他举办酒会,邀请种植园主来参观橡胶树,还偷偷的往种植园主的口袋里塞橡胶树的种子。除了免费派发种子,里德利还毫无保留的分享种植和采集技术。在亨利·里德利的帮助下,1895年开始,马来西亚开始有了商业橡胶种植的并获得高额利润。利益驱动下,橡胶种植成为马来亚的支柱经济。1905年到1911年期间,更是以年均7万英亩的速度增加。其中一些富商,用橡胶利润办报纸、建华校,兴慈善,成为一代社会活动家。有的甚至大笔赞助中国的同盟会运动,成为孙中山背后的金主。


Orchidaceae

胡姬花

国立胡姬花园


新加坡植物园的另一个伟大成就是由埃里克·霍尔特姆(Eric Holttum)教授在1925年至1949年创立的杂交兰花产业。


之前,由于兰花的繁殖受到共生菌的影响,很难在人工环境下育种。从1925年起担任园长的理查德·霍尔特姆找到一种解决方法,能在无菌介质中对胡姬花进行杂交育种。兰花品种不断从实验室中诞生,观赏性胡姬花的种植成为新的经济热点,创建出区域性的兰花培植业。


如今,在东陵门附近的植物中心依然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兰花的繁育过程


他的杂交技术使新加坡之后成为了世界顶级的花卉交易中心之一。1995年开始,作为园中园的国立胡姬花园开幕迎宾。植物园持续不断推出新的品种。以政要名流的名称命名新近培育的”兰花外交“也成为新加坡特别的外事礼遇。


万代兰潘基文


周迅石斛兰


万代兰威廉凯特


撒切尔石斛兰


现今的新加坡植物园以三个核心概念进一步发展:东陵(Tanglin)保留着古老的历史遗产和历史悠久的花园的(南部,下图画面左侧)、中央(Central)是花园的旅游带,而武吉知马(Bukit Timah)(北侧,下图画面右侧)则是教育和娱乐区。每个核心提供了一系列的旅游景点。



国立胡姬花园(上图中部上方蓝绿色部分)位于新加坡植物园中最高的山。在三公顷精心设计的园景斜坡有60,000种兰科植物, 包括400个物种和超过2000余种混种的。植物摆放在四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呈现了花园的设计理念:春天区摆放明亮、活泼色彩如的金色、黄色和奶油色的花。夏天区主要的色彩是强烈的红色和粉红色。秋季区是成熟的色彩,冬季区的是白色和蓝色。经过挑选的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兰花(主要是混种的)的组合与树叶和花的颜色组合相互匹配。


胡姬花园平面示意图


胡姬花园的兰花以及其他植被顺应基本沿等高线布置的步道栽植,山坡的最高点是伯尔基馆(Burkill Hall),现在也是”兰花外交“的陈列展示馆。


建于1867至1868年的伯基尔厅,坐落在国立胡姬花园内,是目前硕果仅存的英殖民地时期留下的英国—马来西亚种植园建筑,是园内最古老的建筑。



进入胡姬花园瞬间就会被目不暇接、颜色亮丽的花卉所包围,用梦幻来形容这个花园的氛围一点毫不夸张。



园林中的喷泉或构筑风格颇为克制。以朴素的风格衬托着真正的主角。



Evolutionary

进化

极具观赏价值的胡姬花园无疑是新加坡植物园中最吸引游客的区域,几乎成为国产大妈新马泰之游必定打卡的位置。但新加坡植物园并没有止步于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她仍在持续创造着令人激动的植物栽培技术和人性场所。


位于园区南侧主入口的东陵门(Tanglin Gate)作为植物园重要的历史遗产,成为众多景观设计模仿复制的对象。


上海某小区大门,淮海中路近常熟路



园区推荐的四条游线中,1号蓝色游线与2号红色游线主要覆盖园区历史文化遗产的部分,4号绿色游线则串联了园区北侧植被比较丰富野趣的部分,空间相对开敞,是教育和娱乐区域。


3号黄色游线我们将它理解为一条设计师游线(走起来也会比较累),它既覆盖了主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穿梭了雨林,甚至覆盖了较少游客涉足的进化花园和叶子花园。这两个花园从概念到植被设计一脉相承,体现出细致入微、深入浅出的科普素养和设计认知。(不过也有人批评进化花园的设计是对进化的冒犯 复制链接查看: creation.com/singapore-evolution-garden)



进化花园的设计简洁清晰,布局按照时间旅行的概念,一踏进植物进化花园,便恍如进入时间隧道,骄然回到生命尚未进化形成的年代。伴随着人的迈步前行,时间也逐渐向前推移,沿路可以眼见地球演进过程中各重要年代的不同植物形态。



穿过以化石树(Trees of Stone)构筑的入口广场和跨越在旋转的步道上面的栈桥,随即进入300万年以前焦土之地(Lifeless Earth),生命的种子刚刚萌芽(Beginning of Life)。



随着陆地的延伸(Invasion of Land),苔藓类植物开始出现。



向陆地演化之后,针叶松等裸子植物紧接出现,这个时候的许多巨大石松树被埋入深厚的沼泽,成为了现在的煤矿(Great Coal Swamp)。紧随其后的则是蕨类的繁盛(Rise of the Ferns)、苏铁的时代(Age of Cycads),第一朵花的盛开(First Flower)迎来花花世界(Flowering of World)、松林和草原(Pine Savannah)以及热带雨林(Rain Forest)。行走过程中植被逐渐变化,展现了上千万年来植物演变的有趣过程。


煤炭的祖爷爷:巨大石松树的仿制品



蕨类与苔藓的交接区域


蕨类与苔藓的特殊魅力。孙燕姿推出《彩虹金刚》时,为表现主题,特别到进化花园取景


与进化花园充满科学味道的设计不同,叶子花园则完全抛弃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以一条木栈道、一条钢格栅栈道作为主线,让各式各样的叶子成为花园的主角。



Ginger


完全免费开放的植物园,独一无二的自然,当然会成为本地不少精品餐厅的首选地。不少人对新加坡总理在植物园Corner House宴请习彭夫妇的场景记忆尤新。Corner House人均消费高达1600元RMB,非常适合这样的国际正式宴请,但是于我们来讲,随便坐坐似乎就太隆重了。倒是Corner House附近的那森门(Nassim Gate)不仅物美价廉,也是一处让人血脉贲张的精彩空间。



那森门的游客中心由纪念品商店、门廊区域以及餐饮组合而成。工字型的建筑平面布局围合形成温馨的庭院空间,庭院中的油棕和蕨类植物与精心设计的跌水树池交相辉映,创造出沁人心扉的声音、色彩、植被相融合的场所空间。有一点却让人疑惑,这么大胆有趣的植物搭配,估计也只有植物园的专业人士才弄得出来吧?



姜科植物不仅在东南亚广泛分布,因其往往具有的香味,也成为常用的园林观赏植物。靠近国立胡姬花园的姜园不仅成为姜科植物展示的区域,也与胡姬花园内的伯尔基厅一起,是不少人举办婚礼和活动的首选地。毗邻交响乐湖畔的大草坪,区位优势明显的这个地点时常人满为患。


交响乐湖畔,也许正有一场音乐会在等你


1959年,李光耀刚上任为新加坡总理后,文化部在新加坡各地举办百多场人民综艺节目(People's Variety Show)。一张1959年8月2日拍摄的旧照显示,李光耀当时在植物园内举办的首场人民综艺节目上对2万余名民众演说。


时任新加坡州长的李光耀曾积极推动加入“大马来西亚” 联邦政府,1963年9月16日和马来亚联邦,沙巴,沙拉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李光耀和当时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种族权利分配上意见不合,他主张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民族平等方式,反对“马来人至上”的保护政策,引起首相东姑的极度不满。合并后不到两年,1965年8月9日,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马来西亚国会紧急修宪并通过,解除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使其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1959年的这天他说到:“这在蓝天底下,我希望新加坡的马来、华人和印度族群能群策群力,共创一国种族和谐的文化。”


早在六年前,李光耀已经设定好了这个年轻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调。而这片占地74公顷植物园,就是它的背景。





从上周五6.30开始到本周末7.9,植物园有精彩的活动,恰好在新加坡?不要错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新加坡植物园官网,下载导览手册PDF版。新加坡植物园的开放时间为早上5点至午夜12点,除国家胡姬花园(兰花园)外全园免费。乘坐环线到植物园(Botanic Gardens)即可


参考资料

南华早报《植物园文化遗产十景》

联合早报《穿越156年 述说植物园前世今生》《新加坡植物园申遗成功》

维基百科“新加坡植物园、新加坡词条”

jong的博客、微信公众号背包深圳、新加坡眼、文化甜旅;

新加坡旅游局;新加坡植物园官网 sbg.org.sg等

EH.net“The International Natural Rubber Market, 1870-1930”

图片资料来自作者本人、摄影师王浩博、南华早报、联合早报何家俊、新加坡植物园官网、Corner House网站及相关新闻报道等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辑的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


查看更多我们的原创文章 点击

攀枝花,一个胜天半子的城市

去重庆!重建你的空间观 | 直辖20年

迪拜这座会跳舞的大楼 就连弗兰克·盖里都甘拜下风!

高铁站再没有换乘通道 我就不坐了!


[城市设计]是由一批资深专家团队运营,可开展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旅游规划、公共艺术的投资咨询与综合发展。旨在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社会与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合作洽询 陶丽悯 Mino / 150137073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