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来自《火星救援》片场的特稿
期待了一整年的《火星救援》终于要登陆国内院线了。在看电影之前,这里有一篇从布达佩斯的片场发来的探班手记,来自纽约知名撰稿人 Tom Chiarella。一年前,他前往电影拍摄现场,与导演 Ridley Scott 一起工作了几天。报道原文刊载于《Popular Mechanics》,我们获权转载,全文如下。
科幻巨导的火星之旅
撰文:Tom Chiarella
你能想象火星表面是什么样子吗?那里的天泛着粉红,临近太阳出没的地方却是蓝色的;天与地之间,地平线隐隐约约,暧昧不清,空间和距离浑沌而不可知。脚下的沙质红土如你想象一般松疏,毕竟,那里的引力只有地球的38%。
我们本次造访的火星并非如此。这里位于布达佩斯郊区,是全世界最大的摄影棚之一。影棚的地面铺了2400吨厚厚的红土,模拟的是约旦"月亮峡谷"的土质,那里是电影的外景拍摄地。《火星救援》的大部分内景都是在这个影棚完成的。
谈起科幻电影,《异形》和《银翼杀手》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Ridley Scott 以这两部科幻神作成名,时隔三十年,又拍出了《普罗米修斯》,以及今年这部话题度爆表的《火星救援》。
我们在片场见到了这位77岁高龄的科幻大师。监视器后的他须发皆白,披着件舒服的羊毛外套,靴子上沾满了"火星土"。他在片场很少走动,也不怎么发号施令。但别误会,我们的这位大导演并不是什么无为而治的老好人,跟他聊上两句你就明白了——他会牢牢盯住你的眼睛,语气笃定,细节上更是锱铢必较。不过,对《火星救援》这种电影来说,再怎么锱铢必较都不为过。毕竟,他要构建的不止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整个星球。
▲ Ridley Scott
在拍摄现场,我们看到的 Ridley 永远以背影示人。他总是弯腰紧盯着监视器,边看边做笔记,过上好一阵子才会回头说句话。剧组成员告诉我们,这样的背影标志着:导演正处于工作状态,闲人勿扰。
眼前的摄影棚忙碌而不嘈杂,从机位到打光,乃至收音、化妆、道具等等,剧组成员各司其职,一遍遍地调整着拍摄中的每一处细节。如果斯科特不满意,那个镜头就得重拍一遍;就算他满意了,多半还是得重拍。
Ridley 抬起头,指着某个遮光板让人调整一下。他们正在拍摄一个非常重要的镜头——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第一次走出舱门,面对陌生的火星世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我希望能让空间呈现出某种特别的质感。"这个镜头在电影里有11秒,单单拍摄前的准备时间就有三四个小时。拍了两遍之后,Ridley 毫无悬念地喊了声"再来一遍"。显然,这也不会是最后一遍。
这一切都是从一支铅笔开始的。
"我是个喜欢用纸笔创作的人。在构思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时,对我来说,用笔画出来才是最为自然的方式。我尽可能地画出了 Watney 遭遇的每一个难题,在纸与笔的交互中去感受他所身处的那个陌生星球,以及那种难以想象的孤独感。"
在 Ridley 的科幻作品中,如果说《普罗米修斯》承袭了《异形》的现实主义风格,《火星救援》则创造了一个新的宇宙空间。而在时间设定上,Ridley 将这个故事限定在了不远的未来。也就是说,在那个空间中,科技尚未发展到脱离当下想象的地步——没有曲速引擎,也没有什么虫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16034j5d&width=500&height=375&auto=0
预告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Matt Damon 扮演的 Mark Watney 说,为了生存,他将"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在影片中,"science"是一个隐性的主角,它是 Mark Watney 一切苦难的来源,也是他对抗苦难的唯一助手。而对斯科特来说,对"science"的尊重和把控自小就是人格的一部分。
Ridley Scott 的父亲在英国皇家工程院终身任职,这似乎解释了 Ridley 对纸笔的情怀。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母亲才是家里的主心骨。从小,她就要求我们自己动手修理东西。"
Ridley 也是这样与自己的团队相处的,其中很多人已经跟随他30年了。"我们拍《角斗士》的时候,需要制作一批真实尺寸的投石器,用来拍摄战争场景。古罗马军队当年使用的投石器能够向敌人投射燃烧的石蜡炮弹,而我们最终造出来的投石器射程有8码,拿来打仗也毫不含糊。细节决定一切,否则,我们的故事就不具备最基本的信服力。"
Watney 在火星上得以存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解决了食物供给问题——植物学专业出身的他在火星上成功种出了土豆。为了培育出可种植的土壤,Watney 动用了飞船上那些真空包装的排泄物。"NASA 收集这些排泄物是为了等宇航员回到地球后,用来研究太空环境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Watney 则利用这些它们创造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火星探索与美国的西进运动有很大的相似之处,"Ridley 认为,"在西进运动的团队中,薪水最高的就是打头阵的‘侦查员’,这种人必须是得是团队中最有见识,最灵活机变的成员。宇航员跟这也是一个道理。Watney 身上有一点 Kit Carson 的影子,"Ridley 引用了一位19世纪的美国拓荒英雄,"他是荒野中的斗士,乐天知命,又有着超强的行动力。Watney 绝不会讲责任抛给命运,一切问题,都由自己承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美国’的精神。"
我们来听听这位拓荒者本人的意见。Matt Damon 在拍摄间歇跟我们聊了聊,"Ridley 给我出的最大的难题其实是要找到那种恐惧感,那种离家几千万英里的漂泊和绝望。作为演员,我要做的就是变成另一个人,感受他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他指着摄影棚说,"在这里,我的角色只有他自己,而我能看到的唯一一个人类就是 Ridley。"
Matt 穿着宇航服,站在一张折叠桌上,戴着手套,手里拿着一袋薯片,又说道,"这不只是一部荒野生存电影,按照 Ridley 的设想,它的另外一面是一个救生故事。"
"我在构思这部电影时脑子里有4个平行时空。一个是 NASA,一个是 NASA 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一个是营救飞船,以及最表面上的那部‘鲁滨逊漂流记’。这个故事的信息量实在太过庞大,所以我们一定要举重若轻,把它讲述得足够有趣,否则反而会超出观众的接受能力。"
Ridley 是一个狂热主义者。他喜欢解决问题,并擅长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一场狂欢。Ripley 在回到逃生艇的过程中解决了无数问题;Thelma 和 Louise (《末路狂花》)则通过离家出走逃离他们的问题;角斗士的问题内核则是忠诚,责任和爱。而这一次,那个男人和他那袋斑斑点点的土豆,以及与家园之间几亿英里的距离,就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拍摄进行到了尾声,走廊上满是红色尘土,以及红色的脚印,一箱箱废弃的道具散落在片场角落。Ridley 最后看了一眼他的火星,然后动身前往约旦,完成剩余的外景拍摄。
"到了最后,Watney 其实有两种选择——离开,或是留下。尽管最开始,他的愿望无疑是回到家园,而最后,他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所创造的那个地外空间。如果我们猜的没错,人们会理解他的。"
然后,Ridley 转身走上了满是尘土的走道。又是那个背影,看来,他的工作还远未结束。
原文刊载于《Popular Mechanics》2015年10月号
《ELLEMEN睿士》获权刊载,请勿转载
作者:Tom Chiarella 翻译:zeo
(完)
▼ 点击图片,阅读你喜欢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