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争鸣|蔡基刚: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

蔡基刚 交大外语 2022-06-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s in Tertiar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riteria and Contents


蔡基刚  CAI Jigang

(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 200433)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转载自《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12月第6期





摘要:教育部提出停办“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的建议,在高校外语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必须承认,英语专业坚持单一的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并不符合国家需求,传统意义上的英语翻译本科和专业硕士的盲目扩招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道而驰,侧重纯粹语言技能训练的英语翻译专业的消亡和语言服务专业的出现是必然的趋势;不少高校的外语专业课程与“金课”标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尚有距离,大学英语教材中“我的家乡”“校园生活”等主题的部分课文仅仅是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与当今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框架不太相称,诸如英美电影欣赏等欣赏类课程是大学生公认的不需要花力气的“水课”。因此,高校外语教育必须以新时代国家需求来审视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为打造国家需要的“金课”而努力。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posed that the programs against the conscience should be suspended and “water courses” eliminated to create golden courses with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 The proposal has triggered a great controvers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ommun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must be acknowledged that there are distances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various programs/courses and the standards of the high- quality programs and courses (such as high-level, 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 For example,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program with a single discipline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ight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translation programs might run count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he replacement of the translation major with the language service major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texts of “My Hometown” and “Campus Life” in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do not match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framework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Such courses as “Anglo-American Film Appreciation” are widely labelled by college students as“water courses”,courses that don’t require a lot of effort.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examine their own programs and courses in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and work hard to build the “golden courses”.


Key words: tertiary English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grams and courses; high-quality programs; high-quality courses



一、引言


    2018年11月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议题,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提出要停办“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当月24日,他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金课”标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水课”特点(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提到在今后四到五年时间里教育部要建设两万门“金课”(一流精品课程)。这是落实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10月18日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培养“六卓越一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标准


    “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水课”等都是比喻,各专业和各课程没有必要对号入座,更没有必要从道德或伦理角度去过度解读,这无非是一个教学或学术上的批评而已。然而,打造“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确实是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上的实实在在的新要求。按照吴司长的讲话,就高校外语界而言,“金课”或“一流课程”似乎应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靠拢,为“一带一路”建设、“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创新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2)必须注重知识与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致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辨能力;


    3)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把专业或课程内容的未来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凸显出来,淘汰那些教学内容陈旧、过时的课程;


    4)必须开发与当代大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挑战度的课程,即“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课程。






三、“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具体内容


(一)对标新时代的国家需求

    外语专业或公共外语表面上似乎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从任何一个学科只有面向世界,才有可能争创世界一流学科的角度来看,从科技产业只有具有国际水平即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才能在世界高端产业的博弈中战胜对手的角度来看,那么两者应是息息相关的,高校外语人有责任积极培养大学生用外语直接汲取各自领域的国际前沿信息和交流科研成果的能力,以及他们毕业后用外语开展工作与研究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在2018年9月17日召开的全国外语工作相关会议上提出,把高校外语教育纳入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毋庸置疑,坚持所有大学(外语类高校,综合高校,师范院校,以及石油、航空、农林、信息等行业特色高校)外语专业单一的外国语言文学方向似乎并不可取,坚持以能力等级量表及其对应考试为驱动的通用英语教学似乎也并不可取。外语专业和公共外语为什么不能根据国家的需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和院系要求转向专门用途外语方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不是以专业内容传授为核心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而是一种结合具体语境(如具体专业和行业)的英语语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专业内容为媒介,聚焦其语言表达,即帮助大学生了解医学、工程、农林、法律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是如何用外语构建和传播的,掌握不同语类(也称体裁,如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前沿综述等)分别是运用什么样的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元话语方式和句法特征的(蔡基刚 2018a)。专业和课程只有对标国家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才有可能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之中;专业和课程建设只有把国家利益放在优先的位置,才能发展。


(二)与科技发展同步


    外语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依据是社会需求,也就是说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专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而社会需求往往和科技发展紧密相关。例如,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非常发达,维基百科知识非常丰富的今天,如果外国文学史课程仍主要要求学生背记作家、作品名字以及作品细节,那么这样的课程是否是“水课”?假如学生已能够在语言训练中心等地方获得大量英美电影资源,以及BBC、VOA、TED等英语听力材料,而老师所开设的英美电影欣赏和英语听力等课程仍旧单纯侧重文化知识普及或听力训练,那么这样的课程是否是“水课”?随着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屡屡打败世界围棋高手,各种专业翻译机器的推出已经指日可待。机器人“阿尔法狗”的研制告诉我们:机器人只要输入足够多的一流围棋高手的棋谱,并在与真人高手的对弈中自我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自身棋力,就完全可能战胜人类所有围棋高手。专业翻译机器的原理同样如此,只要输入足够多的平行语料,如英汉民事判决书、英汉化学实验报告、英汉医学期刊论文等,经过不断翻译、调整和完善,其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样,今后几年,社会是否还需要传统翻译专业毕业的口译和笔译人员(小说翻译除外)?训练单一翻译技能的翻译专业是否还需要存在?改成文学翻译专业和语言服务专业(解决翻译“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有专业知识)是否更合适?专业翻译机器的出现不仅会导致翻译专业招生规模大大缩减,而且其培养规格和培养目的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这样,传统翻译专业的消亡和语言服务专业的出现就将成为必然趋势,因为在机器翻译时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只有皮毛(翻译技能)没有内核(专业知识)”的翻译专业毕业生,而是掌握一定学科专业知识(如医学、农林、石油等),懂得学科专业语言表达规律的语言服务专家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修改、润色和干预。


(三)实现新知识学习与语言学习的相结合


    外语专业和课程与其他专业和课程的不同在于语言和内容都是需要学习的,但是语言学习和内容学习的人为分割是始料未及的。四年本科学习就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这样的英语专业在全国还不少,公共英语更是成为单纯的语言学习课程。只拥有语言能力(如翻译能力)或仅掌握一点外国语言文学皮毛知识,而学科专业知识匮乏的外语类毕业生显然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备受社会批评的“高端人才严重缺乏”或“大才难觅,小才拥挤”现象必须得到根治。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法不应基于旧知识或熟悉内容,而应基于要学习的新知识尤其是与他们专业相关的知识。大学英语教材依然简单重复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过的类似“我的家乡”“我的父母亲”“校园生活”等主题的课文是否符合外语教学规律?专业英语精读教材少有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课文是否适应时代对外语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错误做法不仅仅是对时下大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忽视,也是对当今世界新变化和新要求的忽视。仅仅因为大学生的整体语言水平还不够高,就应当去简单重复学习那些适合中小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内容吗?仅仅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就可以拒绝科普文章吗?不分学科和专业,所有大学生一味不加选择地学习反映英美文化的短散文和小故事,虽然有趣、经典、可读性强,但是究竟有没有知识的挑战和思辨的挑战呢?为什么不可以更多地在教学中选择专业期刊上的科普文章如“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转基因大豆对小老鼠体重和存活的影响》)、“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in Nigeria”(《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地位对尼日利亚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蔡基刚 2016),让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增长相关科学知识呢?笔者认为,从大一新生起就应学习与他们专业相关的科普类英语教材,而不是和中小学同质化的英语教材,如化学材料专业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人类”,电力和石油专业学生可以学习“环境与能源”等。语言学习或人文教育课程只有与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只有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有一定挑战度,才是“金课”。以语法翻译为方法、以文学经典读物为内容、以能力等级达标为目的、以考试题型为练习的外语教学法早就过时了,为什么在我们中国还有一定市场?


(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也许会去从事目前社会尚不存在的工作,去应对当今世界尚未出现的挑战,去探索现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技术。因此,教师不宜再用自己老师所教的知识去教育下一代。在这个时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汲取信息和判读信息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使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要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如何证明专家的观点是过时的甚至是利益驱动的?如何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到美国超市调查其是否售卖转基因食品,还是在老鼠身上做分组实验,测试转基因大豆对老鼠后代的体重、存活率和寿命的影响?如何调查某个城市的城镇化对女性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是随机抽样,随便找些女性对象,还是控制样本的农村背景、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家人影响等变量?如何判断“如果中国所有女人找男人的标准都是男人会背唐诗宋词,那么全中国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http://www.sohu.com/a/276786220_167201)这样的结论是否符合逻辑推理?笔者以为,如果学了三段式推理(人总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掌握了判断信息真伪、审视前提与结论、区分事实与观点等的批判性思辨能力,那么就会发现这个推理其实少了其中的小前提,即所有中国男人都是听女人的话。唯有大部分民众都掌握了汲取信息和判读信息的批判性思辨能力,才可有效避免如“由哈佛大学专家得出的冠心病与糖分摄入无关的结论,竟然被《1980年美国膳食指南》接受,蒙骗世界将近半个世纪”(http://www.spgykj.com/newsshow.php?id=12172)的荒诞状况再次发生。哈佛大学曾提出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的十大素养,其中七条是:1)在无须帮助的情况下界定问题的能力;2)提出复杂的问题以挑战流行观点的能力;3)从大量不相关的信息中很快汲取所需资料的能力;4)将材料概念化和重新组织成新模式的能力;5)带着运用的眼光讨论各种想法的能力;6)归纳地、演绎地、辩证地思考的能力;7)探索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核心内容。当西方高校都把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通识必修课程时,我们有些人士却认为学术英语是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不是所有类型高校的课程;学术英语是公共英语课程,不是英语专业课程。笔者很奇怪,难道教学型大学、英语专业就不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五)适度提高课程内容的认知挑战度



    “一流课程”应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而不是纯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为学生的有些要求是盲目的,不少学生只看课程难易度,所以需要教师引导),更不是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当学校允许英语教师自主开设课程时,一些教师往往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出发,而不是依据专业或课程的要求来开设课程)。当下,一些大学生所使用的是页面左栏是课文、右栏是难句注释与生词解释的“大学教材”,学习的是诸如英美电影欣赏等欣赏类课程,如此轻轻松松地学习,如此轻轻松松地拿学分,是不是“水课”,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大学英语教材完全可以选择充满时代性气息的、具有大量新知识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从反映世界科技最新发展的NatureScience这些期刊上选择700词—1500词左右,难度适中的文章作为我们的教材内容呢?必须警惕的是,一些近似于“水课”的基础口语听力课程往往是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英语整体水平存在差异的借口下存在的。客观上,非“双一流”高校或非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确实相对薄弱,但是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教学得到改善甚至扭转的,不然还要我们这些教师干什么!把学生当作小鸡来训练,他们是永远飞不起来的;用训练老鹰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严格要求,给他们增负,他们中总有些人会成为老鹰直冲云霄的。我们还要警惕,一些文化欣赏和口语听力课程往往是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和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名义开设并得以生存的。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不是语言课程或英美文学课程的专利,而是高校所有课程的责任。事实上,开设一门英美电影欣赏课程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在科技英语、学术英语等课程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以外语为工具汲取和交流科技(学术)信息能力的同时,也完全可以开展关于医患矛盾、能源环境、科学伦理等方面的人文教育。邮电专业的学生选择用英语了解邮电的历史和各国的邮票,电力专业的学生用他们的《能源与人类》教材学习各国的能源文化和政策不都是人文教育的体现吗?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教育在有一定认知难度的课程中,在具体语境即专业语境下开展更为有效(蔡基刚 2018b),如生物医学强调伦理道德更为适恰,能源农业聚焦人文环境更为贴切。如果贺建奎能在求学阶段更多地学习一些相关的生物医学伦理知识,那么想必他在进行基因编辑的研究时会更为慎重。坚持人文性只体现在英美文学文化欣赏课程中,本身就是对人文教育和全人教育的曲解。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并在各自目的下设置对应的课程,本身就是一种伪命题(蔡基刚 2017)。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金课”的四条标准和五个关键内容。笔者没有提到信息技术,这是因为笔者认为即使一门“水课”也可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得非常光鲜。但“金课”的本质是内涵,是内容的与时俱进,是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专业和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不断调整。专业和课程并不是封闭内向的,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发展只有始终与国家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能永葆青春。从这个观点看,“水课”受到挑战、“对不起良心的专业”面临调整是不可避免的。“金课”或“水课”,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死抱自己的老师所教的知识和方法,不愿更新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如果一个教师要求新备的课文不要太长、不要太专,作业批改量不要太多;如果一个教师要求教材永远不要换,而且要求各种课件都做好,知识点和语言点都注释好;如果一个教师只按照自己的兴趣而非学生的需求来开设课程;如果一个教师不愿根据国家、社会和学科发展的新需要,去积极开设相应的新课,那么就不能期望他所上的课程成为“金课”。作为高校外语人,我们必须使自己的小专业、小课程与国家需求和时代需求相对接,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随着科学和技术发展与时俱进,我们要为打造国家所需要的“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蔡基刚.2016.学术英语(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蔡基刚.2017.从语言属性看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7.
蔡基刚.2018a.专门用途英语的信仰与理念的再认识——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外语研究(2):42-47,112.
蔡基刚.2018b.中国高校实施专门学术英语教学的学科依据及其意义[J].外语电化教学(2):40-47.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12月第6期,中图分类号:G642.0;H3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74(2018)06-0001-05,原文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9&filename=ZJJX201806001&v=O8wus2MHzFaKHXPT11C86NI2MPVAGSiy6xTLEPOGGbcmxmAxWC9K0cEO%25mmd2FO00KAIo)


2020年12月·线上研讨会


2020年一流课程建设

应用及申报在线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具体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掌握课程建设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一流课程建设及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27日—30日举办在线“2020年一流课程建设应用及申报在线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系统性地介绍一流课程建设应用的关键问题,将聚焦于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国家政策、申报流程、建设理念、混合式教学全流程设计、国家级课程申报案例分享等。研讨会结束后颁发电子版学时证书。


(会议详细通知请点击文末“阅读全文”进行跳转阅读)

往期回顾


1. 学术争鸣|蔡基刚:国内期刊:种好梧桐树,才能招来更多金凤凰

2. 学术争鸣|AI时代,高校翻译专业会消亡吗?

3. 学术争鸣|蔡基刚:学科导向朝需求导向倾斜:高校外语教学新年心愿

4. 【学术助力】蔡基刚主编:《由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教学范式转移研究》

5. 学术英语悦读|蔡基刚教授总主编《新核心学术英语阅读教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