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论坛3】城市密集区空间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区域协同与同城化发展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与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推进,区域协同已成为众多邻近区域(城市)间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而同城化亦被视为区域(城市)推动经济发展,协调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的先进方式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协调区域(城市)发展目标、开发方向与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分工、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建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区域(城市)发展实际的区域协同与同城化发展路径,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区域协同与同城化发展”为主题,在区域协同层面,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武汉城市圈的协同发展历程与现状特征、问题,探讨区域协同的发展机制、对策及规划治理协作策略;在同城化发展层面,通过分析、测度西咸同城化发展的水平与空间格局,评估厦漳泉同城化程度,总结同城化发展的特征,探寻同城化发展的空间应对策略,以飨读者。
【规划师论坛3】
城市密集区空间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作者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王智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杨体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合林,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刘法堂在《规划师》2018年第4期撰文,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初步成型,推进城市群发展也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文章系统总结了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提出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的四个关键领域:产业协同、交通协同、生态协同和空间协同,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从关键支撑领域协同、全域空间协同及重点区域空间协同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协同发展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城市密集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空间协同;优化对策;武汉城市圈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4-0020-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 王智勇,杨体星,刘合林,等.城市密集区空间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J].规划师,2018(4):20-26.
一
研究背景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需求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此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均对城市群建设提出要求,强调要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2014 年、2015 年先后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强调了城市群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区域一体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二)城市密集区空间规划的实践探索
在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同时,国内许多城市密集区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掀起了城市密集区规划的高潮。2005 年至今,我国先后批复近 30 个城市密集区的区域空间规划和发展政策。
自 2016 年出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来,我国的城市群版图已初具规模。《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 19 个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开放竞争水平,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及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及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与此同时,城镇群规划也是各省规划的热点,地方政府普遍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尤其重视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建设和发展,使其成为带动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如内蒙古组织编制呼包鄂城镇群规划、宁夏组织编制沿黄城镇带规划、云南组织编制滇中城镇群规划等。一体化和同城化规划也是地方政府规划的重点,如广 ( 州 ) 佛( 山 )、厦 ( 门 ) 漳 ( 州 ) 等在构筑“无障碍”的组合城市,郑(州)汴(开封)、沈 ( 阳 ) 抚 ( 顺 )、合 ( 肥 ) 淮 ( 南 ) 等在编制一体化规划等。
二
城市密集区空间协同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无论是从西方发达地区成型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我国各级各类城市密集区的空间发展看,都存在着空间发展的协同问题,包括城市间由于工业布局产生的相互污染问题、各个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密集区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其粗放的增长方式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后果在引人深思的同时,也给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密集区提供了经验教训。
(一) 空间布局分散无序
随着城市密集区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密集区范围增大,城镇增多,空间布局分散、无序的现象比较突出。分散的区域空间格局制约了城市密集区整体效率的提升和整体优势的发挥,如苏锡常城市密集区,苏州、无锡和常州3个城市的主城区与边缘城镇沿着沪宁线无序蔓延的态势十分明显,城市边缘区空间环境恶化;工业布局高度分散,土地利用方式不集约;农村居民点占地大规模增长,高度分散的布局使其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并在发展的同时面临更多压力。只有对原有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分散的发展格局做出重大调整,才能促进城市密集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区域发展缺乏协同
由于缺乏具有约束力的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准则,城市密集区的整体性不强,各城市之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相互污染的现象比比皆是。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区域内的各个大城市普遍存在着蔓延扩散与边缘开发的现象。各个大城市紧贴各自主城边缘建立新区、优势组团等,如武汉的金银湖组团、盘龙城组团与黄家湖组团;同时,贴近其他城市建立各级各类新区,如鄂州贴近武汉开发葛华新城,并贴近黄石建立花湖新城。这种空间发展不协调一方面加剧了城市密集区空间的无序蔓延,破坏了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产业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带来城市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三)资源环境压力突出
在城市密集区的快速发展中,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迅速扩张,城乡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土地使用呈现出粗放利用的特征。粗放的增长方式导致城市密集区生态环境压力十分突出。建设用地的蔓延扩张,使得城市密集区的生态用地不断减少,大量的农田、林地、草地被城市用地蚕食,造成了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例如,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东莞、佛山的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比例已经达到 1 ︰ 1.5,深圳和东莞在 2005 年的建设用地规模占市域总面积已经超过40%,超出 30%的生态安全底线,形成了人口、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力等难以为继的困境。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密集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城市密集区普遍面临着空间无序蔓延、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等问题。这些发展历程中林林总总的问题与矛盾从侧面佐证了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促进空间协同发展是合理利用资源、解决矛盾的必然选择,区域的整体价值将基于区域协同而持续放大,区域空间协同发展的趋势也将成为必然。
三
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领域
(一)产业协同发展,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集群
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快速成长期的城市密集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从产业结构上看,其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产业协同发展要重点从加强产业协作和优化产业结构入手:①加强产业协作发展,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协调机制;协调好城市密集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矛盾,为区域战略发展做好部署,消除经济歧视和市场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最优配置,建立区域内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共同市场。②注重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结合现状产业空间格局、资源要素来构建合理的产业空间格局,促进工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密集区内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以减少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
(二)生态协同发展,共建良好的区域生态空间格局
城市密集区普遍面临着高速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矛盾。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一是要统一规划,建立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划定生态红线、环境底线和资源上线;强化资源和环境约束,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各项污染治理工程和保护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大造林绿化、退耕还林及退耕还湖等的力度;明确城市增长边界,在城市外围设置绿色隔离带,限制开发强度,保证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合理比例。二是要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框架。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区域生态框架要与区域生态空间体系相衔接,才具备真正的系统意义;城市密集区应强化区域空间的协调发展、区域整体生态空间框架的构建,应在合理的区域生态空间体系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城市密集区各个城市的生态空间结构。
(三)交通协同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一体化,是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和骨骼系统。交通协同发展首先要构建以核心城市为节点的网状交通体系。围绕核心城市发展,推动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以区域内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区域内主要交通通道及重大交通设施,综合考虑核心城市的物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城市密集区内的交通需求,建立满足区域整体要求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交通体系服务区域化。其次要依托对外交通设施,构建高效共享的对外交通网络。基于区域性对外交通设施,如港口、航空、高速铁路站点和普通铁路等,打造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城市密集区应以枢纽机场和港口为中心集中发展,建立分工明确、范围合理、高效共享及服务涵盖整个区域的对外交通系统。
(四)空间协同发展,创建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模式
空间作为一切活动的载体,是其他方面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平台。空间协同发展首先要注重区域空间规划的价值和定位。区域空间规划是对区域整体空间结构的统筹安排和区域共性问题的整体研究,应当作为各个层面下位规划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密集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明确共性目标,应对区域的过度极化发展,优化区域内各城市的关系,发挥不同行政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其次要整合核心城市与各城市的相互关系。城市密集区应重点培育核心区域,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同时,要构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树立集约建设、梯度布局的发展理念,实现空间、产业、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等一体化发展。
四
武汉城市圈空间协同发展案例
(一)研究范围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km 为半径划定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包括“1+8”的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个市和洪湖、京山与广水3个观察员城市(图1)。面积为 58048km²,2014 年末城市圈常住人口为 3087.1 万。武汉城市圈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包括的三大城市群 ( 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 之一,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二)空间协同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 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产业构成类型趋于雷同。
目前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处于生产链中低端位置,不能作为中部核心带动区域发展。武汉城市圈在产业发展方面仍停留在水平较为低端的装备制造业中,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除武汉外其他城市较少。二是产业构成类型雷同,造成武汉城市圈的竞争趋势加剧,内部竞争趋势大于合作,没有形成一个优势整体来共同提升整个城市圈的经济实力,反而是在彼此竞争的过程中消耗了更多资源。
(2) 生态要素保护面临挑战,区域生态空间缺乏统筹。
城市密集区普遍面临着高速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矛盾。武汉城市圈的生态空间现状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①生态要素的保护受到严重的挑战。湖泊等水资源受到城市空间拓展的侵占,大片的湖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正在消失,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水体污染和水质下降,山体资源遭受破坏及侵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②网络化生态空间体系的建立缺乏统筹。区域空间发展缺乏统筹,导致区域空间发展连绵蔓延趋势明显,城市之间的生态隔离区和生态廊道被“摊大饼”式的蔓延所蚕食。③区域生态敏感区用地被大量蚕食。城镇发展与生态保育用地之间的争夺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发展空间对生态用地的不断侵蚀,导致生态用地的斑块化、碎裂化加剧,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3) 区域交通体系发展不足,重大交通设施缺乏整合。
交通一体化是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和骨骼系统。武汉城市圈目前的交通体系存在以下突出问题:①区域高速公路网尚未形成,市郊铁路、地铁等快速交通建设发展缓慢;②区域内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之间缺乏整合和分工协作,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衔接。
(4) 城市分工体系尚不完善,空间发展质量需要提升。
空间作为一切活动的载体,是其他方面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平台。目前,从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上看,城镇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各城镇建设用地分布较为破碎分散,尚未形成紧凑有序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看,武汉的首位度显著,中心集聚效应明显。武汉城市圈仍以内聚作用为主、以扩散作用为辅,各城市分工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整合空间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三)关键支撑领域的协同策略
(1) 产业:按照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区域产业空间布局。
加强产业协作,重点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形成以光电子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生物医药制造研发为主的大健康产业集群,金融业、物流业、交通服务业和旅游业全面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高端环保产业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图2)。
根据产业类型,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采取“产业空间布局三梯次”的发展策略,即临江、沿路、依城梯度布局。临江发展基础产业,打造临港物流、重工产业集群;沿路发展生产制造业,打造现代制造产业集群;依城发展创新产业,打造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同时,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大健康与大环保四大产业发展走廊,强化东翼、西翼和北翼3条产业集聚发展带。
(2) 生态:构建区域生态格局,统筹区域生态空间管制。
构建全面综合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形成区域生态支撑体系的基础。武汉城市圈以突出重点、多廊共生为原则,构建“一带七核、极带联动、两翼十廊、纵横交隔”的生态安全格局(图3);共建“一带两翼、十廊多线”的网状廊道,重点保护长江生态联系带,维育大别山脉和幕阜山脉构成的“两翼”生态区域,串连汉江等 10 条河流型生态廊道以加强区域生态联系,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两侧建设防护林带以形成交通型生态轴线。另外,要保护好“七核多点”的生态斑块,发挥梁子湖等七大水生态蓝核的极核作用,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多点生态斑块。
以优化统筹、全域结合为原则构建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区、生态协调区和生态建设区四大生态保护区。优化管制理念,确立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突出生态特色和优势的发展原则,在实际管理中以“保护优先,建管并举;分级保护,统筹管理;刚性为主,常态管理”为基本原则。在整合各级各类规划的基础上,落实空间管制的要求,划定生态管制分区,特别注意落实高生态敏感地区和重要生态空间等的管制与保护,并根据不同生态分区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不同管制对策。
应强化大江大湖的生态资源优势,维育山水,保护耕地。加强织补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水网格局,彻底改变“垸田(围湖造城)”模式以恢复湖泊湿地,同时建设沿江生态走廊,打造区域开敞空间。同步保育山体生态环境,建设鄂湘赣区域生态绿心,重点发展大别山生态人文旅游带,构建安全屏障,维育森林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重点保护耕地的生态环境,坚守耕地红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注重耕地的生态安全,提高耕地的生态价值。
(3) 交通:围绕核心城市发展,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
围绕核心城市发展,推动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形成以武汉主城区为中心的7条综合运输通道,构建互联互通的对外交通廊道。以武汉为核心,以黄石、咸宁、天门和孝感为副中心,形成“三环、四轴、五枢纽”的交通体系格局,建设综合高效的内部交通廊道 (图 4)。“三环”是指构筑武汉城市圈交通走廊的内环、中环和大外环线;“四轴”是指以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为重点,形成汉宜综合运输通道、汉十综合运输通道、武咸综合运输通道及鄂东沿江综合运输通道4条交通主轴。
构建核心高速网络骨架,形成区域快速联系通道。构建以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和高速公路系统为骨干的城市圈“双快”交通网络,打造“三环联通”的高速公路交通体系;建设以区域快速路为重点的快速城际通道;建设密集的跨江通道,整合跨江快速路网,构筑以多样、快速为核心的跨江交通体系;合理安排公路项目建设时序,分阶段建设武汉城市圈公路交通,力争实现武汉城市圈公路交通的现代化。
加强环射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形成“两环、十二射”的轨道交通网络,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积极推进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铁客运时代;优化提升普铁区域性线路,提升普铁货运通行能力;构建区域性客运轨道网络,实现城际交通“公交化”。
构建区域港口群,建立均衡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升级航运廊道,全面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重点推进长江支线航道统筹建设,打造长江中游黄金水道;建设区域港口群,建设多层级港口枢纽体系,强化港口分类,推进陆路与水路港互联互通,围绕沿江港口和武汉港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构建“两江、四环、四铁、九射”的疏港交通格局,形成“公、铁、水”一体化的疏港体系。
增加国际航线、扩大机场腹地、优化服务体系,打造中部国际机场枢纽门户。规划将武汉天河机场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枢纽机场,构建鄂东走廊空铁联运枢纽和天仙潜次区域空铁综合枢纽,作为服务中部、客货综合的地区级枢纽机场。
(四)全域空间协同策略
(1) 对接多维的区域空间发展方向 — “三边”发展。
依照“三边”发展策略,主动融入区域(图5)。一是沿江发展,“上接岳长,下联赣皖”,打造沿江发展走廊,重点建设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两大城镇密集带;二是沿路发展,西部融入宜荆荆城市圈,北部对接襄十随城市群,打造省内开放纽带;三是沿边发展,重点关注“三边”交汇的公共区域,打造边际开放门户,建设战略新区,并加强政策扶持,牵引城镇带向外发展。
(2) 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模式 — “核心+走廊”布局。
以武汉都市区为主体,打造武汉城市圈核心区域。按照区域城市整体构建武汉大都市区,同时鼓励多中心发展,提倡空间、交通、设施和生态等一体化建设 (图6)。同时,构建京广汉十复合发展走廊、汉宜发展走廊、武咸发展走廊和鄂东沿江发展走廊4条综合发展走廊,以线穿点,打造区域空间增长高地,带动整体城镇空间的发展。
(3) 提出差异化的区域空间发展策略 — 多样化的城镇组团空间格局。
以“同城化”理念打造重点区域,构建八大跨界合作区域(图7),积极推进跨地区的同城化建设,由一城独大到区域共荣,从孤立发展走向集聚重组。以集约建设原则建设外围区域,在外围形成红麻、罗英和武黄小等八大城镇发展组团,形成多样化的城镇组团空间格局特征。
(4) 确定有序的区域空间开发时序 — 由核心区域向周边新城空间辐射衍生。
优先发展武汉城市圈核心区,梯度发展四大次区域边缘区域。由核心区域向周边新城空间辐射衍生,通过新城节点,带动次区域同步发展;优先发展鄂东沿江发展走廊和武咸发展走廊,其后发展京广汉十复合发展走廊和汉宜发展走廊。
(五)重点区域的空间协同策略
(1) 武汉城市圈核心区空间协同策略:按照同城化的思路,打造大武汉巨型城市区域。
以武汉都市区为核心,以近域城市为外围构建“一主三副、多中心”的空间体系,实现产业、基础设施与交通设施等一体化发展,打造大武汉巨型城市区域(图8)。按照超大城市要求优化建设武汉,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应加强黄石、咸宁和孝感3个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与现代化水平,提高区域性公共服务功能;扶持黄冈、鄂州两个城市,打造地方公共服务与就业中心;培育汉川、团风等小城市成为具有专业功能和完备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小城市。
统筹核心区的六大跨地区合作区域,协调各类开发空间差异发展。将武汉城市圈核心区建设范围划分为核心提升区、调整优化区、重点拓展区和开发协同区4类空间开发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总体来说,武汉城市圈核心区应提升核心武汉都市区的发展水平,重点建设各新城组团,调整优化内城,以核心带动边缘,以新城带动旧城,差异引导建设,实现各类开发空间的最优发展。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图9),控制空间增长形态,划定空间增长边界。具体包括对涨渡湖、梁子湖和斧头湖等区域生态空间的保护控制,对自然山体生态绿楔的保护及圈层内长江、汉江、汉水等水系的保护与产业空间的协同发展等。武汉城市圈核心区应着重构建“一带一环、多核多楔、网状廊道”的生态保护格局。
(2) 鄂黄黄次区域空间协同策略:按照同城化发展诉求打造核心区,构建外围散点开放空间格局。
构建“一核、三心、多节点”的城镇体系,对接区域开发方向 ( 图 10)。强化“黄浠蕲”次区域核心都市区,完善鄂州、黄州中心城区、麻城三大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及小池、武穴、黄梅等边际节点的建设;重点建设长江下游城镇密集带,向东积极对接安徽皖江城镇带、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鄂东沿江发展廊道。
按照同城化发展诉求构建核心区,依托交通网络,加强核心区对外围区域的带动作用,发挥核心区的产业基础及影响力,带动外围其他区域的发展。
外围区域散点布局,重点强化,构建开放的空间格局。注重建设沿江等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东北部大别山革命老区等适度建设区;重点保护北部大别山、南部幕阜山和湖泊湿地等生态敏感区。
(3) 咸赤嘉次区域空间协同策略:重点发展城镇密集地区,注重保护山水生态格局。
构建“一主两副,两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 图 11)。以咸宁城区为主体带动赤壁和嘉鱼县并进发展,重点发展咸宁—赤壁—嘉鱼城镇密集带。
提升内部空间质量,城镇内部重点建设四大产业新城组团,即梓山湖 ( 贺胜 ) 生态科技新城、汀泗桥新城、向阳湖新城及金桂湖低碳产业新城。
依托武咸同城化地区,加强内部的联系,打造长江上游城镇带。一是依托长江上游廊道,以赤壁、嘉鱼为主体,结合养殖加工业和风景区打造长江沿线水生生态旅游业。二是依托武汉港口建设,沿江发展临港及物流产业,重点建设潘家湾港口产业新城、赤壁港口产业新城。
南部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重点保护区域“两廊、两带、多湖、多节点”的生态格局,对区域内的河流和生态廊道进行严格的开发控制,对区域内水库、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节点进行严格的空间管制。
(4) 天仙潜次区域空间协同策略:打造天仙潜组合城市群,对接区域空间发展格局。
“三心”并举,向内集聚,强化内部空间联系 ( 图 12)。共同打造潜江、天门和仙桃城市群,提倡三市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空间上依托高速公路、铁路及沿江航运通道发展,加强内部空间的联系,重点打造天仙潜跨界合作区域,实现同城化建设。
联动洪湖,轴线提升,对接区域空间格局。加强南北轴线建设,依托高速公路,联系洪湖和天仙潜城镇密集区,建设天仙洪发展轴。同时,依托汉江发展轴和汉洪高速发展轴,重点发展东西轴线。
(5) 孝应安次区域空间协同策略:强化汉孝云城镇密集区,圈层发展,轴线延伸。
整体构建“一主三副、一带三轴”的空间格局 ( 图 13)。“一主”为孝感主城区;“三副”为汉川、应城和安陆城区;“一带”为汉孝云城镇密集带;“三轴”为北、中、南三大对接武汉的发展轴。
以汉孝云城镇密集区为中心,轴带延伸,带动周边发展。培育北、中、南三大对接武汉的发展轴,整合城镇功能与区域轴带的关系;构筑汉孝一体发展的主骨架;重视大悟、安陆和汉川的门户功能,大力发展孝云、应城、安陆和孝昌城镇密集发展带。
圈层发展,轴线延伸,构建安全生态的空间格局。提倡集约发展,注重发展次区域内西南密集城镇区,适度开发北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打造外围两个城镇组团;注重跨区域生态保护,考虑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注重生态旅游资源跨区域保护。
五
结语
城市密集区的快速发展和蔓延扩张带来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将会进一步加剧区域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故应当积极认识和解决当前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把握和利用新时代的发展契机,引导区域空间协同发展,构建合理的空间格局。因此,城市密集区的空间协同发展对于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来源:2018年04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郭敬锋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8年04期
《城市密集区空间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规划师论坛3】机制创新与模式变革:规划设计院建设新型智库的思考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