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4】西咸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征与空间应对

郑晓伟 惠倩 规划师杂志 2021-01-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区域协同与同城化发展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与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推进,区域协同已成为众多邻近区域(城市)间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而同城化亦被视为区域(城市)推动经济发展,协调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的先进方式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协调区域(城市)发展目标、开发方向与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分工、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建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区域(城市)发展实际的区域协同与同城化发展路径,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区域协同与同城化发展”为主题,在区域协同层面,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武汉城市圈的协同发展历程与现状特征、问题,探讨区域协同的发展机制、对策及规划治理协作策略;在同城化发展层面,通过分析、测度西咸同城化发展的水平与空间格局,评估厦漳泉同城化程度,总结同城化发展的特征,探寻同城化发展的空间应对策略,以飨读者。

【规划师论坛4】

西咸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征与空间应对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郑晓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惠倩在《规划师》2018年第4期撰文,文章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间网络关联强度分析法对西咸同城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和空间格局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从职能分工和空间重组两个层面提出未来西咸同城化发展的空间应对策略:在职能分工方面,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西咸中心城区高等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外围地区制造业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体系,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协同和优势互补;在空间上提出“极核强化、网络嵌入、廊道拓展”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在西咸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对空间结构进行重构。

[关键词]西咸同城化;格局特征;空间应对;城市网络关联;手机信令数据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4-0027-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郑晓伟,惠倩.西咸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征与空间应对[J].规划师,2018(4):27-3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一)西咸同城化发展的背景分析

西安和咸阳同属陕西省及关中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两市隔渭河相望,空间距离仅为10km左右,交通联系便利。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咸阳不仅是陕西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及甲级对外开放城市。截至 2016 年底,两市的常住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426.3万人、8443.6亿元,占陕西省人口和经济总量的37.4%、44.1%。

自从 2002 年西安、咸阳签订《西咸经济发展一体化协议书》实施同城化战略以来,两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保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城市间信息、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空间结构关系逐渐趋向复杂。近年来,不论是已经获批的国家层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还是正在编制的《大西安 2049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都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同城化建设,通过产业升级与互补提升西咸中心城市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不断强化关中城市群在国家级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目前看,西安和咸阳在产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同时又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具备了同城化的产业集群基础。因此,推进西咸同城化发展,促使两市在更高起点和更大范围内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各类资源,增强区域经济的规模和集聚效益,引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这对于从地方层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及建设西咸国际化都市区中心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由于手机信令数据可以反映出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在西安和咸阳之间的跨区域人口流动就构成了人口出行的联系网络。研究采用的手机信令数据为国内某运营商2017年9月连续30日(21个工作日、9个休息日)的用户出行数据,包含了3种精度范围,即西安和咸阳(包含杨凌农业技术开发区 )两市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的县 ( 区 ) 域单元 ( 共计 27个 )、乡镇 ( 街道办事处 ) 单元 ( 共计332 个 ) 和 1km×1km 精度的网格单元。在技术路线上,首先对手机用户的常住地进行识别 ( 连续 21 个工作日中有 15 个工作日以上夜间被同一基站定位 ),其次对手机用户在单日内跨区域(或网格)出行的目的地进行识别(以单日内出行的最远空间单元为目的地 ),最后计算出每个空间单元日均出行的手机用户总数量并根据常住人口和用户比例进行扩样,并以扩样后的城市单日出行总频次和吸引总频次的平均值表征城市联系强度,分别建立3种尺度的跨区域联系强度矩阵。

二 

西咸同城化发展的现状格局特征

(一)空间结构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

在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和交通网络作用下,基于传统“位序—规模”分布的区域内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正逐渐弱化,特别是大都市区内的空间结构不断呈现出由“等级化、秩序化”向“网络化、扁平化”发展与演化的趋势,城市在网络中对资源的集聚和扩散也不再局限于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与交通区位等因素。在此背景下,需要重新认识西咸市域范围内不同等级与规模的城市在区域城市网络中的地位,从而对城市网络体系的现状发育水平进行综合判断。

研究以跨县 ( 区 ) 域空间单元人流联系为基础,建立西咸市域层面城市间的网络关联(图1),并对各空间单元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图 2)。结果表明:联系强度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咸中心城区所在的行政区范围内,联系强度总和为 877.8 万人次,占市域总和的85.8%,证明了目前西咸中心城区仍然是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部分县级行政单元的联系强度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高于市域平均水平,如咸阳市礼泉县的比重为35.3%、乾县的比重为24.3%、泾阳县的比重为30.5%。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些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已经不受城市规模的影响,能够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发生紧密联系,并作为门户型网络节点城市融入到西咸同城化发展的框架中,最终与西咸中心城区共同构成扁平化与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此外,外围地区的彬县和杨凌区同样也具有较高的联系强度,体现出对其腹地的一定影响和控制能力,可以承担未来西咸市域次级增长中心的职能。

(二)跨区域人口流动影响下的行政区边界模糊化

已有研究表明,信息化背景下的城市影响力开始相互重叠,已经没有明显的实体空间边界,导致原有以领土范围为基础的管治模式受到挑战。区别于传统中心地理论中的腹地,“网络腹地”不受地理和行政边界约束,具有空间上的重叠性和嵌套性。在城市网络中,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网络腹地”,并与腹地中的城市保持着较强的网络关联。因此,打破传统行政边界的限制,依据网络联系强度来界定城市腹地,是跨区域要素流动影响下划分中心城区势力范围的最佳方式之一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将进一步通过城市联系强度来界定同城化背景下西咸各自中心城区的腹地,在此基础上判断两个城市的势力影响范围与行政边界的空间匹配关系。具体的界定方法是:在县 ( 区 ) 与空间单元层面统计、筛选西咸市域内每个城市与西安、咸阳中心城区所在空间单元的总联系强度,选取每个城市与两个中心城区联系强度最高者,若其强度值达到中心城区所在空间单元联系强度值总和的60%以上,则将该城市界定为与之发生联系中心城区的发展腹地;若其联系强度未达到总和的60%,则认为该城市属于西安和咸阳的腹地争夺区,对于争夺区可以进一步通过比较具体的网络联系强度来判断该城市与谁关系更为密切

通过对西安、咸阳中心城区腹地的识别可以发现,咸阳的三原县和泾阳县进入了西安中心城区的发展腹地中,乾县在作为西安和咸阳两个中心城区的腹地争夺区的同时也体现出与西安较强的关联水平,导致咸阳市域的行政边界大于其实际能够“控制和影响”的范围边界,反映出跨区域要素流动影响下西咸行政区边界的模糊化。研究还发现,咸阳市域北部和西部的彬县与杨凌区除了自身联系强度较高从而体现出一定控制力,也进入到西安和咸阳两个中心城区的腹地争夺区当中(图3)。随着西咸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这两个城市未来可以被作为西咸核心区的“飞地型”增长极,从而带动外围地区的发展。

(三中心城区边缘出行密度空间分异

为进一步分析西咸中心城区对其外围人流吸引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3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为空间单元,对从咸阳市域内出发到达西安中心城区及从西安市域内出发到达咸阳中心城区的人流空间分布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西安中心城区对咸阳市域范围内的人流吸引量占咸阳市域出行总量的67.2%,说明咸阳的人口流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西安中心城区;从空间分布看,人流吸引除咸阳中心城区外,西安中心城区对三原县、泾阳县、乾县、彬县和兴平市等咸阳市域内县域中心城市也存在着较强的吸引力,并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圈层+外围散点”式空间分布特征。咸阳中心城区对西安市域范围内的人流吸引量占西安市域出行总量的81.5%,但主要集中在未央、莲湖和雁塔3个区,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中式分布特点,与西安中心城区相比空间分异明显(图4)。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与咸阳中心城区在空间距离上最为临近,交通联系相对便捷,是目前西安与咸阳中心城区关联最为紧密的区域。

以上特征表明,虽然西咸中心城区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空间联系,同城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城市间的联系水平仍有待提升。一方面,目前咸阳中心城区对西安的吸引能力和吸引范围仍存在不足,未来应不断通过产业转型与调整进一步与西安实现差异化发展,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来提升同城化水平;另一方面,西安中心城区对咸阳的辐射影响范围更大,已经突破了中心城区的空间范围,对外围地区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强。因此,应通过交通体系建设,尽快将咸阳中心城区外围地区纳入西咸城市网络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的空间增长极,以此作为未来西咸同城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外围地区发展的廊道承载效应明显

区域发展廊道可以采用网格精度的手机信令数据,通过计算人流出行的密度进行识别。研究以1km×1km网格精度的手机信令数据为数据源,以单日平均人流频次为权重系数,以800m为搜索半径,在 ArcGIS环境下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西咸市域范围内跨区域出行的人口出发地密度分布情况(图5)。结果发现,外围地区出行密度较高的地区与区域内的几条高速公路存在着高度的重叠性,说明通过出发地密度模拟出中心城区外围空间组织的廊道承载效应非常明显。

进一步对各条廊道所经过的乡镇( 街道办事处 ) 空间单元的人流出行密度进行统计,计算出每条廊道单位长度所能承载的出行密度(表1)。从整体上看,西咸外围地区出行密度较高的区域全部集中在沿连霍高速、福银高速、西延高速与京昆高速 4 条发展廊道上,并以西咸中心城区为中心呈“米”字状轴向延伸。其中,单位长度承载出行密度最高的为连霍高速廊道,是西咸未来同城化发展在区域层面所依托的一条最为重要的横向通道;福银高速廊道不仅是衔接西咸市域内最多县 ( 区 ) 域单元的纵向通道,还是承载人流出行总量最高的发展廊道。此外,西咸北环线作为连接西咸中心城区外围城市间的城际环线,目前沿该廊道已经形成一个相对高密度的出行圈,其未来对西咸中心城区边缘城市的横向联系作用亦不可忽视。

西咸同城化发展的空间应对策略

(一)职能分工:从“区域分治”到“产业协同”

实践证明,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是同城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内生动力,而处在同城化格局中的城市是地方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产物,高等级城市以城市化经济为主,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次级城市以地方化经济为主导,适合发展传统产业。城市主导产业在劳动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效率提高不断形成更高收益的产业类型,原有产业则向中心城市以外的区域发展,依照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合作,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地域生产组织。从目前看,西安、咸阳两市产业同构倾向明显,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都有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囿于两市历史的固有格局和区域分治影响,一直处于力量分散的多头发展与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通过对2016年西安和咸阳市县(区)域单元的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第二产业的区位商比较高的城市包括西安的长安区、阎良区和高陵区等中心城区边缘城区,而咸阳所有县(区)域单元的第二产业区位商都大于1,特别是中心城区所在的秦都区和渭城区的第二产业区位商均大于 2( 图 6);从第三产业的区位商看,西安中心城区所在县 ( 区 ) 域单元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区位商范围在 1.3 ~ 1.7 之间,而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整个咸阳市域范围的服务业发展则相对落后(图7),第三产业区位商均小于 1。这说明目前区域内的所有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渭河以北沿线和咸阳市域北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的集聚发展趋势,但咸阳中心城区仍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随着未来同城化发展对西咸中心城区服务业在业态、规模和等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疏解咸阳中心城区内的第二产业并与西安共同实现“退二进三”是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产业协同的空间布局模式,即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西咸中心城区高等级生产性服务要素与外围制造业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体系,合理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优势互补及企业间的水平分工和配套协作,未来将打造以下产业集群:在第三产业方面,西咸中心城区应着眼于集国际商务、金融、物流、信息和研发于一体的国际化城市建设,西安重点打造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咸阳重点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实现第三产业在两个中心城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第二产业的空间布局主要依托区域内的几大产业园区展开,其中中心城区依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咸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等高附加值的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依托处于边缘区的渭北工业区和西咸新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与能源装备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传统的高能耗能源化工产业则可以向外围地区的兴平、彬县等地区逐步转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依托国际及政策优势,在重点发展高新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产业链进行延伸,增加附加值。

(二)结构重组:从“等级规模”到“网络均衡”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走向成熟,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将经历一系列复杂连续的变化与重组,新、旧城市增长极与其腹地之间以往存在的“虹吸效应”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空间结构扁平化为特征的新型城市网络,使得城市空间结构从“等级规模”向“网络均衡”转变。根据目前西咸一体化发展在空间结构上所体现出的特征和趋势,结合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发展定位和职能分工,研究建议未来在西咸市域范围形成“极核强化、网络嵌入、廊道拓展”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图8)。

1.极核强化:发挥西咸中心城区的强心作用

在建立西咸两市府际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加快西咸中心城区的都市化进程,通过整体功能的提升和空间资源的集聚强化中心城区的极核作用。首先,将西咸中心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城市整体参与区域竞争,建立城市整体发展框架和空间形象,改变目前独立式的发展格局,发挥西咸都市区核心的引领和先行作用,提升其在关中城市群乃至更大地域范围内的综合影响力。同时,彬县和杨凌区作为西咸市域层面的两个副中心城市与新的增长极,未来对区域腹地城市的影响和控制也不容忽视,最终与西咸中心城区共同形成“一核两副”的市域中心体系。

2.网络嵌入:构筑西咸同城化发展的合作圈

所谓网络嵌入是指不同空间尺度网络行动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出行动者之间纽带的地方化程度,而这种嵌入式的水平取决于在组织间网络中的位置 ( 中心或边缘 ) 及网络的特征 ( 强联系或者弱联系)两个方面。根据上文的分析,西安的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和高陵区,以及咸阳的兴平市、泾阳县、礼泉县与三原县等城市与西咸中心城区已经形成了高度网络化的空间关联,并且都位于西咸中心城区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格局。因此,研究考虑将这些已经处于高度网络关联中的城市与西咸中心城区共同构成“嵌入式”的发展格局,强化区域内信息、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形成未来西咸同城化发展的合作圈。

3.廊道拓展:依托发展廊道联系外围增长极

强化网络与廊道在组织西咸市域整体空间结构中的作用,构建方便联系内外、承载核心与边缘地区要素双向流动的交通体系,形成“中心城区网络支撑、边缘地区廊道引领”的交通基础设施架构。对于西咸中心城区而言,重点完善西咸北环线以内的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延伸轨道交通 1 号线至咸阳中心城区,加快轨道交通 11 号线( 咸阳至西安杜陵 ) 和 13 号线 ( 咸阳至西安洪庆 ) 的建设,缩短出行时间,扩大西咸中心城区的吸引广度,进一步实现更大范围的同城化,并采用 TOD 的发展模式引导城市功能向合理的区位集聚发展。对于外围地区的城市而言,延续并强化目前城市间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进行联系的廊道聚集趋势,重点打造东西向的连霍高速廊道,以及南北向的福银高速廊道和西延高速廊道,将杨凌、彬县乃至周边临渭、富平、耀州等区域新的增长极进行串联,强化与西咸中心城区的联系。此外,研究还建议打造建设西咸第二环线,联系西咸中心城区边缘的乾县、杨凌、礼泉、三原和阎良等区县,将更多的城市纳入到未来核心区的城市网络联系中,通过城市网络的密度的提升扩大西咸同城化的区域分工范围。

结语

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西咸同城化发展在空间结构、组织方式与作用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内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空间结构扁平化、行政管辖边界模糊化、中心城区边缘出行密度空间分异及外围地区发展廊道承载效应明显等趋势。基于以上特征,研究从职能分工和空间重组两个层面提出未来西咸同城化发展的空间应对策略:在职能分工上,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西咸中心城市高等级生产性服务要素与外围制造业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体系,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优势互补;在空间上提出“极核强化、网络嵌入、廊道拓展”的多中心网络化结构,对西咸市域整体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的空间组织进行重构,使其能够适应网络化时代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的新要求。

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以手机信令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表征跨区域的人口流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间联系强度、人流出行密度等作为测度指标,分别分析、计算县(区)域、乡镇(街道办事处)和1km×1km网格3种层次下空间单元之间的联系水平,为深入把握和剖析同城化发展的模式、格局和路径提供更为准确化、精细化的数据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规划方法与技术的“人本”价值导向回归。与此同时,手机信令数据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城市间的流动不仅仅只包含了人口流动,同时还存在货物流动、信息流动和资金流动等多种联系方式,导致采用单一数据源进行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状况可能有所差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展开进一步的验证与优化。

来源:2018年04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郭敬锋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8年04期

西咸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征与空间应对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规划师论坛6】传统规划设计院建设新型智库的路径探讨

【规划师论坛5】问题导向下的陕西规划智库建设探索

【规划师论坛4】新型智库建设与省级规划设计院转型应对策略

【规划师论坛3】机制创新与模式变革:规划设计院建设新型智库的思考

【规划师论坛2】基于功能性和组织性解构与重构的规划院转型研究

【规划师论坛1】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