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4】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态营建规划策略

范凌云 徐昕 等 规划师杂志 2022-05-1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乡村振兴规划管理与实践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又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乡村具有面广、差异大的特征,亟需针对不同地域乡村、不同维度目标分类提出不同的乡村振兴应对策略,探索从乡村空间环境到乡村组织治理多层面、全方位的振兴路径。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乡村振兴规划管理与实践”为主题,特邀一组文章,探讨乡村振兴理论、策略、机制及路径等,着重介绍苏南、广州、湖州与石家庄等地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规划师论坛4】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态营建规划策略

作者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范凌云,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昕,绿地控股集团(浙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刘雅洁在《规划师》2019年第11期撰文,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而生态营建则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振兴发展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抓手。文章以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苏南乡村为例,厘清乡村振兴目标与“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之间的要素关系,解析当前苏南乡村生态营建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视域、规划手段和规划内容三方面剖析其规划诱因,并分类型、多维度、多层次提出规划策略,以期指导苏南乡村生态营建实践,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营建;规划策略;苏南乡村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9)11-0024-08

[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 文献标识码 ]A

[ 引文格式 ] 范凌云,徐昕,刘雅洁.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态营建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9(11):24-3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营建目标解析

乡村作为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空间载体,是一个“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地域综合体。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其中自然生态是乡村生态宜居的本底,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石;经济生态是产业兴旺的核心,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文化生态是乡风文明的保证,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灵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推进乡村生态营建旨在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使村庄形态、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乡村振兴。

作为“自然—文化—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乡村生态营建的关键在于各子系统内部健康循环及子系统之间的生态耦合。3个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某个子系统的失能会造成其他子系统失衡,进而导致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失序,危及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从自然、文化、经济多维度推进生态系统复合营建:一是结合自然生态维度建设生态安全格局,筑牢环境基础,实现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目标;二是聚焦文化生态维度、强化文化生态网络,夯实文化基础,实现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目标;三是基于经济生态维度构筑产业生态系统,奠定经济基础,实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目标。在此基础上,强化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协同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乡村文化类产业拓展及生态文化空间耦合发展(图1)。

苏南乡村生态营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苏南生态本底优良、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领先,生态和文化自古以来就是苏南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素。近年来苏南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苏州、无锡、常州多市在乡村生态营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苏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结合苏州乡村本土特色与建设现状,不断加大农村生态营建力度。作为全国首批地级国家生态市,苏州的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村已分别达到10个、654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达到32个。无锡以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产业结构为助力,以发展乡村现代生态农业、乡村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探索多样化的乡村生态建设方式。常州针对乡村的生态环境现状,结合省“水美乡村”建设要求,整体推进“水美乡村”“美丽库区”建设,对乡村生态环境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整治措施。

现阶段,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苏南地区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苏南乡村生态问题仍是其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自然环境日渐恶化、乡土文化活力不足及产业生态性不佳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苏南地区的乡村振兴。

(一)自然生态维育不足

虽然近年来苏南乡村不断加强村庄环境建设,但多以种树刷墙、塑造村口景观节点等外表美化整治为主,对乡村内在生态维育重视依然不够:其一,自然生态环境退化。苏南作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和现代化建设先导区,其乡村居民点和工业企业的过度建设日益破坏自然环境,土地、水系污染加剧,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乡村自然环境日渐恶化。其二,乡村生态格局破碎。部分村域内农田、林地、湿地等生态基质被建设用地切割成块,河流、林带等生态廊道被中途截断,菜地、水塘、绿地等生态斑块被建设用地大肆侵占,乡村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二)文化生态传承不力

文化生态系统是乡村文化要素之间、文化要素与村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系统。作为历史上江南水乡文化标杆的苏南乡村文化生态面临极大挑战:其一,文化生态要素流失。在乡村生态文化建设中,部分乡村盲目崇洋,忽视对乡村自身历史文化及特色要素的挖掘与保护,村民缺乏自身文化认同感,部分重要文化因子如建筑形式、建筑空间与建筑要素等出现异域化或同质化趋势,对地域文化符号等要素的保护和延续被忽略,面临“千村一面”的窘境。其二,文化生态网络退化。乡村内重要文化节点如古井、古桥、文化中心、博物馆等多呈散点状分布,各文化节点间的关联性较弱,互不联通,难以实现文化生态节点与文化生态廊道(巷道、溪流等)的有机融合,最终造成乡村文化生态空间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缺少协调与贯通,乡村文化生态网络破碎等局面。

(三)经济生态效益不佳

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推动力,苏南乡村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三产旅游业发展方面均有建树,其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根据乡村主导产业,目前苏南乡村发展类型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驱动型和旅游业牵引型。当前,苏南乡村经济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乡村各类产业发展生态性不佳,绿色产业占比较低,如部分乡村工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污染排放管控不严,造成乡村土壤、水域、空气污染严重;同时,经济生态性不足也加重了自然生境污染,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及大棚农业的薄膜致使乡村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等;乡村旅游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过度的开发建设也降低了自然生态环境品质。其次,经济系统循环生产不畅,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经济生态系统主要指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环境之间产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统一整体。现阶段,苏南乡村一产、二产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一二三产之间循环生产刚刚起步,产业之间生态化合作不足,缺乏多样性和主导性的协调,造成乡村生产资源难以循环再利用,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运行面临挑战。

苏南乡村生态营建问题的规划诱因

苏南乡村生态营建面临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乡村规划进行规范与引导。虽然众多乡村开展了乡村规划编制,但随着越来越多乡村规划方案文本面世,其建设问题的规划诱因也逐渐显现,主要集中在规划视域、规划手段与规划内容等方面。

(一)规划视域:范围局限、统筹不力

规划视域范围受限主要体现在:区域统筹性考量不足和生态系统整体性关注不够,两者在规划层面均需要统筹协调。首先从规划范围看,当前苏南乡村生态营建规划大多囿于村庄范围,难以对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对村域乃至镇域整体生态格局的考量较弱。例如,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多局限于村庄内部环境,对村内绿化与外部农田、水域等生态基质、廊道联系的考虑欠佳,人为割裂了村域生态网络;又如,由于乡村规划中欠缺对村村、村镇、城乡等多种空间对应关系的宏观统筹,乡村污染工业往往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负面效益(如这个村的工业布局在那个村的上游或上风向,造成了区域性的生态问题)。其次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看,乡村本身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但规划视域上侧重乡村建设,重视单一景观环境因素引导,对文化生态和经济生态涉及较少,缺乏对“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考量,未能有效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多维目标。

(二)规划手段:模式单一、创新不足

目前苏南乡村规划手段较为单一、固化,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较少,难以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规划建设的要求,无法引导乡村特质化、差异化发展。首先,规划常限于模式套路,分类规划引导不力。因发展机遇、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不同,苏南乡村呈现出不同的经济产业结构、社会文化内涵与空间布局特征,乡村种类繁多,不同类型乡村因其自身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耦合,会产生不同的乡村发展方向与诉求。而当前部分苏南乡村规划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够;较少考虑乡村空间异质性,缺少村庄“地域特色理解”,未能很好地针对不同类型乡村特征提出相应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分类指导策略。其次,乡村生态营建涉及自然、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特征,急需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应用具有高度综合的定量研究方法来深入探索乡村生态营建策略。而现状乡村规划实践中,规划手段往往侧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足,缺少对乡村问题与现象的量化分析、解释,导致规划方案精准性较差。

(三)规划内容:宽泛模糊、匹配不佳

乡村生态系统是一个集自然、文化、经济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呈现综合性、多样化的生态特征,其规划内容应涵盖乡村建设的很多方面;但目前的规划内容往往宽泛模糊,与乡村营建复合生态内涵匹配度不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规划的深度和精度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诉求,在乡村生态营建方面浅尝辄止、单维推进、无法落地,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多维目标。例如,产业规划深度不够,未能深入地进行产业选择分析,难以立足乡村优势资源和在产业基础上引导产业生态化发展;乡村景观规划包括农田、鱼塘等农业生产景观规划,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规划,以及小品、游园等人工景观规划一系列内容,但由于宏观上缺乏对景观生态修复能力的深入研究,呈现出乡村生态弹性组织力不够、环境自维持力不强等问题;微观设计上乡村滨水空间常采用硬质驳岸,阻隔了乡村河道自身应有的生态过程。在整治建筑风貌时,更多注重表皮装饰,未能深入研究建筑本身的生态化设计,并延续其文化内涵,生态节能水平有待提高、特色文化风貌有待传承。此外,还存在空间管控内容相对笼统、配套图纸精度不高造成规划实施难等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态营建的规划策略响应

针对上述苏南乡村生态营建存在的问题,在解析对应的规划诱因的基础上,本文以乡村振兴目标为导向,从规划视域、规划手段和规划内容3个层面提出苏南乡村生态营建的规划策略体系(图2)。

(一)拓展规划视域,统筹战略规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规划视域上从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维度引导规划方向,从区域层面上形成高水平综合生态格局及复合生态网络,划定乡村振兴重点区域,科学进行产业定位,以达到区域整体性复合生态系统平衡,奠定苏南乡村基本生态格局,实现产业兴旺目标,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全局性和纲领性的谋划,从区域层面上提升乡村振兴引领绩效。

1.点面结合,协同区域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不应仅限于乡村“点”上的振兴,区域“面”上的乡村振兴发展更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面”上协调整合区域中自然、文化、经济各类资源要素后促进乡村地域发展走向更高的层次,才能点面结合,更好地实现乡村区域振兴。

战略规划强调规划视域上的地域宏观统筹与系统全局考量。一方面,整合地域优势资源,建立乡村个体与地域整体之间的联系。引导区域要素流动、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良性互动,进而引导镇村资源合理配置、强化村村联动发展,优化镇镇、镇村联动支撑系统,划分振兴重点区域“面”与特色村庄“点”,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协调多维生态系统,基于生态复合目标,综合考量乡村振兴对自然、文化、经济等的多维诉求,在自然生态方面构建区域生态格局,建立区域水环境保护协调机制与生态补偿制度;在经济生态方面合理进行区域产业布局,减少流域环境污染;在文化生态方面进行区域统筹,形成各具个性的文化生态特色。点面结合,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经济生态协同作用形成示范片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例如,笔者在相关乡村统筹规划中确定了苏州吴江区2个乡村振兴重点区域:以经济生态耦合自然生态——“农旅产业+生态”为特色的北联乡村振兴片区,以文化生态耦合经济生态——“江村文化+产业”为特色的环长漾乡村振兴片区(图3)。每个区域提出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与复合生态系统建设重点方向;两个区域内部再确定重点发展的“点”,并分别提出乡村振兴的分区、分类型乡村建设引导要求。

2.多维耦合,推动生态系统复合

战略规划应贯彻乡村振兴的整体思想,统一考虑自然、经济与文化生态多维振兴。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经济生态为动力,以文化生态为特色,明确乡村规划目标定位。同时,根据不同类型乡村的资源条件、发展方向等规划主导因素,分类引导,实现乡村生态复合子系统之间的有机整合与协同进化,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与乡风文明协调统一起来,为苏南乡村全面振兴构建一个运转良好的生态复合系统。

(1)农业带动型: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复合。

苏南乡村作为鱼米之乡,农业是重要的经济基础,而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产高品质绿色农产品的必要条件,农业科学定位时也要兼顾生态保护,做到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的衔接、耦合。一方面,加快立体农业、有机农业、低碳农业发展,合理布局农业用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构建高效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弥补传统“自然资源—农产品—污染排放”单向生产模式的不足,节约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扩大自然生态效益,结合河流、湖泊资源发挥耕地对自然环境的调蓄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产高品质绿色农产品创造条件,实现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复合发展。例如,苏州上林村在农业发展突出、经济产值高的基础上进行农业规划,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水平,进行产业循环生产,致力于成为苏州乃至全国生态农业标杆。

(2)工业驱动型: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复合。

工业型乡村作为具有“苏南模式”特征的乡村类型,为提高苏南乡村经济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型乡村应在推进经济生态的同时,维育受损的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达到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方面,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利用生态生产技术、创新工业发展模式、集约工业生产空间和延长工业生产链条,推动乡村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孕育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另一方面,自然生态作为乡村发展的本底,是各类型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工业型乡村应在推进生态经济的同时,维育乡村自然生态,限制在乡村发展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企业,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例如,苏州双龙村通过规划引导、科技支撑,转型升级传统工业经济,将双龙村打造为生态工业经济特色乡村,此外注重双龙村水系纵横的自然环境维育,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

(3)旅游业牵引型: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复合。

旅游业是乡村发展新业态,以秀美自然景色为载体,以特色历史文化为灵魂,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是旅游型乡村的本底与基础,因此为实现旅游型乡村的良好发展,发挥苏南乡村的比较优势,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耦合是重中之重。规划在此基础上,以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本底,在乡土文化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同时融入新时代元素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提高旅游经济水平及扩大旅游型乡村外溢效应,释放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实现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及旅游经济全面共赢,最终达到“自然—经济—文化”子系统的全面复合发展。例如,苏州三山村维育保护村域内丰富的山体、湿地资源,实现吴越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存互融,成为苏州生态文化名村;同时借助吴越文化资源、山水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三山村“无烟”旅游经济,致力成为生态旅游、无烟经济典范(表1)。

3.科学定位,促进经济生态循环

由于缺乏区域统筹战略视野,苏南很多村庄间的产业定位同质化严重,造成乡村产业特色不显、产业恶性竞争等问题。急需进一步从区域层面出发,汇聚区域资源,对片区内村庄的现有产业进行科学定位、统筹提升,进一步处理好村庄间的竞合关系,促进区域品牌产业的规模化提升和特色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联动,提升区域乡村地域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实现区域层面的乡村振兴。

总体思路为:共性资源联动发展,形成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模式,打造区域产业新体系;个性化资源独立发展,创新个性化、精品化发展路径,构建个体村庄内部生态循环产业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以产兴村,推进乡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打造产业生态发展综合体。具体而言,是依据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模型,建立农业内部要素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链接,即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与服务业生态链的有机复合网链结构综合体。在一产、二产、三产内部融合的基础上,推进产业“跨二进三”、实现“接二连三”,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和抓手进行产业融合升级,彰显田园产业特色服务和水乡生活特色,从而达到乡村产业兴旺的振兴目标。

(二)创新规划手段,总体规划协同,奠定乡村振兴生态基础

总体规划中以生态适宜为宗旨,灵活使用规划手段,利用模型构建、分类指导和图底耦合等手段及技术,以用地生态敏感性为依据,综合部署协调功能、结构、形态的关系,协调生态要求和乡村建设的关系,夯实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

1.定量模型,建构生态网络格局

借助GIS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用地生态敏感性,布局生态廊道,提取生态斑块、生态节点,建构生态网络模型,将村域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到乡村总体规划中,实现“结构、功能”的有机结合,以便科学地应对用地适宜规划与环境保护问题。

基于量化研究开展生态敏感性分析,对乡村范围用地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确定各地块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调研分析苏南乡村生态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水域、山体、林地等)、社会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居住用地等)、文化因素(历史保留建筑等)和经济因素(耕地、工业用地等),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利用GIS软件量化分析其生态敏感性,得出高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与低敏感区。同时,基于最短路径模型构建生态廊道,将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及尺度结合起来,构建生态网络系统。选取村域范围内水体、山体为生态源,以生态源作为输入源、以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作为消费面,基于GIS“成本距离消费”与“最短路径分析”,构建生态功能网络系统中廊道结构,保护生物多样、防治水土流失,解决自然景观破碎化等问题。

例如,苏州双龙村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以地块内林地、耕地、水塘为生态源,运用GIS定量、定位分析,构建一个流动循环的生态网络系统(图4)。

此外,总体规划层面还可利用生态足迹建模分析技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定量测定,通过提取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乡村生态足迹供需平衡状况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把握影响苏南乡村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重要因子,以期精准、量化指导乡村生态规划与建设。

2.因子承续,打造乡风文明高地

苏南乡村水乡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乡村规划中应深度挖掘乡村文化特色,挖掘与保护文化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文化网络,提高乡村文化规划的生态性与有机性。一是要承续文化生态因子,将乡村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要素型文化因子如建筑因子(建筑形态、建筑元素、建筑空间)进行时间、空间上的延续,在保护传统文化节点的同时,打造新的文化节点;同时,提取乡村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结构性文化因子(街巷格局、建筑与建筑组合方式等空间格局 ),对其进行框架式保护,以延续乡村历史文化的结构性和整体性。二是构建文化生态网络,将文化群落与支撑其发展的道路、景观带、河流等乡村功能区域视为整体,以物质文化生态群落为节点,以相关服务体系为廊道,将两者有机结合,由点引线,由线串面,共同组成一个静态节点和动态廊道耦合的文化生态网络。三是激活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在文化网络中选择合适的空间打造文化活动场所,组织村民进行文化培训;加强文化宣传,树立文化自信,制定乡规民约,建设乡风文明高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从内涵上体现乡风文明。

3.图底耦合,优化乡村结构形态

在乡村空间开发的分区管控中,以生态空间网络优化为前提,遵循产业结构与乡村互适性原则,合理布局用地,将乡村与自然融合,图底耦合,组织形成一种紧凑、开放的结构形态。因村而异,不同产业结构的乡村有与之相适宜的空间发展模式(表2),农业带动型乡村适宜采用环形围绕方式,在村庄外围集中布置农业,通过“图—底包围”结构,提高用地集约性与农业生产规模化,同时避免乡村建设空间无序蔓延;工业驱动型乡村适宜带型相间结构,通过“图—底相隔”方式实现工业、居住分离,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用绿带相隔,提高乡村空间环境质量;旅游业牵引型乡村适宜指状嵌合结构,通过“图—底相嵌”方式将自然生态空间渗透到每一个景点中,使生态环境与旅游景点自然融合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提高乡村空间品质与旅游质量。

4.分类指引,完善村域功能布局

根据不同村庄的主导产业类型,以各类型最适宜用地结构形态为基础,结合乡村现状实际用地组成与未来发展诉求,对农业带动型、工业驱动型与旅游业牵引型乡村开展分类指导,完善村域功能布局,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图5)。

(1)农业带动型乡村:有机集聚。

依据农业带动型乡村的用地组成特征,有机集聚村域农业用地与镇域生态用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其生态价值。一方面,改变现状居民散乱的状况,推进分散式集中或成片集中居住;另一方面,规整田地,农业用地与区域生态用地集聚布置。统筹乡村农业用地与区域生态网络,结合自然斑块、廊道将农业空间布置并融入生态网络的关键位置,将生态林业布局成线性廊道形态以进行隔离或联系,集聚增加乡村绿肺面积,提升自然生态碳汇能力,达到农业空间布局与生态网络相耦合,奠定乡村生态宜居的基础。

(2)工业驱动型乡村:聚离兼顾。

一方面,实现厂村有效隔离,对于“集中不分离”的工业园区,进行管理协商与规划调控,剔除“镶嵌”在村庄间的厂房或厂房间的民居,进行用地置换,集中布局,实现厂村分离;另一方面,设置厂村隔离绿带,在工业区与居民点中设置林地、农田、道路绿带等进行有效人工隔离,减少工业经济对村民生活与自然生态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3)旅游业牵引型:分区布局。

分为禁止建设区与限制建设区(包括自然资源旅游型乡村中自然维育区与历史文化旅游型乡村中历史保护区),此外还有建设控制区。将旅游服务设施、居民点等用地规划在建设控制区内,并结合现状资源分布特征进行集中布置,严格控制生态保育区内的建设,有效保护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

(三)深化规划内容,推进详细规划,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目标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详细规划内容中以生态低碳为理念,结合苏南乡村本土情况,制定村庄居民点范围内的具体规划方案,从集约式用地布局、零冲击式景观设计和被动式建筑设计着手,多方位深化规划内容、多层面开展详细规划,以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振兴目标。

1.高效布局,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根据乡村振兴分类推进乡村建设的要求,以绿色生态社区营建为重点,对增量布局与存量更新分别提出布局指引。

(1)增量布局,节能适宜。

苏南搬迁撤并类村庄布局应充分结合自然环境现状、气候特征和人的行为活动特点,通过合理布局乡村建筑、景观与道路等要素,优化局部微气候环境,建立气候防护单元,推进生态社区建设。例如,建筑布局与风向相适应,注重通风设计,减少气候影响,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充分利用日照,营造庭院空间,打造舒适居住空间,从而实现绿色低碳,生态适宜。

(2)存量更新,集约经济。

其他类型乡村聚居空间以存量更新为主,避免盲目开发建设,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在充分尊重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激活低效土地,避免土地利用粗放化,结合水系空间集约布局建筑组群,更新升级设施,通过降低乡村更新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来减少乡村聚居空间的碳足迹。依据村民生活情景轴线,以节点、情景轴线为依托组建生活空间格局,合理确定各组团的规模和形态,有机布局居住空间功能,形成集约型团块状乡村组团。

2.水网修复,提高景观营造水平

在景观营造的同时注重乡村生态内涵建设,以水网保护修复为前提对苏南乡村景观进行生态规划。水域空间是苏南乡村景观规划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水网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打造具有苏南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同时对优化村庄空间结构、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品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规划中应注重水网的贯通与联系,实现景观对环境的零冲击,加强乡村景观弹性组织力和乡村环境的自维持力,以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环境,推进苏南乡村振兴进程。

一是加强“渗透式”滨河景观营造。首先,结合水网布局滨水绿地,保证绿地格局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塑造宜居宜业的水乡特色绿化网络。“绿网”与“蓝网”耦合,延伸贯通于村庄中,形成滨河景观与建设用地互相渗透的有机镶嵌体,合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其次,改造硬质驳岸,设计生态驳岸,更好地完善水陆的自然衔接,提升水体生态功能,重现乡土风貌,实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最大化。根据驳岸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建设措施,保持驳岸生态渗透性与高孔隙率,打造互通渗透式驳岸。

二是推动“特色化”景观小品设计。充分考虑乡村水乡文化、产业特色,采用乡土材料,规划设计特色化景观小品,包括指示牌、垃圾箱和路灯造型等。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经济生态的复合目标落实到详细规划设计层面,营造良好的乡村环境品质,在微观层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目标的协同。此外,绿化景观上优先考虑具有乡土景观特色的本地树种,空间结构上采用复合式绿化方式,通过由乔木、灌木、地被组成的合理的复层结构绿化,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促使村庄环境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统一。

3.乡土设计,倡导低耗生态建筑

通过建筑材料选择、建筑空间形式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等自然能源,建造不依赖于外界能源或仅消耗较少能源即可满足居住使用要求的被动式节能建筑,实现建筑超低能耗,提高乡村生态营建水平。

一方面是生态乡土建筑材料应用,加大使用低能耗的本土适宜建筑材料。如使用秸秆、稻草、土等苏南乡土材料,制作成麦秸板子、稻壳砖、土砖等生态建材,从源头上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输出;另一方面是自然通风结构设计,结合苏南乡村有关风向数据及其他自然条件,使用增加植被绿化、创新建筑结构等简单可操作的乡村适宜性生态技术,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效率,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排风口与新风口,取得合理的风速、风量和风场,将室外空气经滤尘、温湿度等多级处理后,由地面上的新风口送入室内,形成“新风潮”,污浊空气再由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形成下送上出的全天候自动化新风循环,实现建筑被动式节能。此外,在建筑周边进行合理种植,阻挡缓和气流,引导风向,增加通风。

结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苏南乡村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生态营建提供了自上而下的强大政策推动与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方面具体要求展开研究,在“面”上对苏南乡村进行类型划分,厘清苏南乡村生态营建的现状特征,择选各类型的典型案例“点”,剖析乡村生态营建的问题及其规划诱因,提出不同层面的规划策略响应,以期为苏南乡村生态营建提供新的理论思路与直接指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与生态营建提供借鉴。

来源:2019年11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刘晓莹

审读: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9年11期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态营建规划策略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1.【规划师论坛1】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绩效评估与天津空间发展战略响应研究

2.【规划师论坛2】西部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体系及西安建设对策研究

3.【规划师论坛3】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愿景及核心策略

4.【规划师论坛4】东北振兴战略下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策略研究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