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大公司”之门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研究生 ,作者郭孝玉
虽然国家对于大公司、中小型公司的标准有严格的界定(人数、营业额等),但实际上,不仅毕业生们,绝大多数职场人心里的标准是见仁见智的,或者说是模糊的。毕业生对于“大公司”的印象通常有以下几种:——规模超过多少人数的公司(最少500人吧);——人人皆知,最好是连老爸老妈都知道的,譬如微软、淘宝、美的等企业;——在城市闹市区、高端写字楼里,动辄几层办公空间的公司。入职“大公司”之所以被奉为成功就业的标准之一,是基于他们公认的优势:——经营状态稳定,倒闭可能性较小,工作会相对比较稳定;——管理制度规范、完善,分工比较精细,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福利待遇比较好,薪酬结构相对透明;
——高档舒适的 CBD 工作区,颜值才华俱佳的同事。更好的企业文化,无形中熏陶和培养着你的职业素养和职场气质。
也正是基于上述优点,通常“大公司”工作岗位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不仅有严格的生源限制,而且动辄几轮,甚至十几轮的面试筛选,已经远远不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概率。如果不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提前有针对性地做准备,很难在“高手过招”中赢得胜利。那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
该为入职“大公司”做哪些准备呢?
关注“大公司”的生源倾向性
没有公司会承认在录取研究生时有偏好,但实际上“大公司”每年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对于研究生的来源都有明显的倾向性,譬如必须是 985、211,甚至仅仅指定某几所学校的某个专业的研究生来针对性地招聘。所以,在以自己心目中的“大公司”作为就业目标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对方的生源偏好,以免“一厢情愿”。
如果发现自己的母校不在理想中“大公司”的生源范围内,可以转而去关注他们相关的岗位要求。通常情况下,大公司之所以界定生源,多数基于这些学校毕业生的良好口碑或在某项专业上的知名度。有志向的研究生们完全可以通过针对性地在他们所关注的专业上取得一些成绩、发表一些论文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毕业时获得他们的青睐还是有可能的。这就像重点高中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并不意味着普通高中学生考不上名牌大学,事在人为。
有些研究生为了能够获得“投递简历的资格”,除了完成本校的学习外,有针对性地再去辅修一个目标公司所青睐的学校的学位,即便是学士学位,也会增加自己获得就业机会的几率。
针对性的学习、准备行动
商务礼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里有一份断舍离清单,等你查收!
文献综述撰写二三事~
关于2022年拟录取硕士生修改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的通知
来源|中国研究生
编辑|王金雷
责任编辑|苏兆佳
责任主编|王海珍
审核|周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