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零糖”也不一定健康?人造甜味剂或会伤害肠菌

Shafaq Zia 肠道产业 2023-03-03
这是《肠道产业》第1085期

编者按


甜味剂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造甜味剂。其中,人造甜味剂占据市场较大份额。近年来,在减糖、控糖的潮流下,甜味剂的应用日渐广泛。那么人造甜味剂真的健康吗?


今天,我们共同关注甜味剂。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的产业人士和诸位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人造甜味剂


自1879年由美国人发现了第一代甜味剂(糖精),到现如今,甜味剂产品已发展至第六代(纽糖)。


而近年来,在控糖、减糖的流行背景下,甜味剂市场不断发展,应用日渐广泛。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甜味剂产量约为25.3万吨,同比增长9.5%。


从我国甜味剂应用分布来看,甜味剂目前已在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用品、烘焙食品、药品等领域对糖类进行替代。其中饮料是目前甜味剂下游最大应用,占比约51%,其次为餐桌调味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占比分别为15%和13%。


在结构方面,由于人造甜味剂甜价比优势突出,因此成为甜味剂市场的主力军。


那么人工甜味剂真的是可靠的“代糖”物质吗?是否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呢?



人造甜味剂健康否?


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微生物学家Jotham Suez首次开始研究人造甜味剂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已经快十年了。2014年,还是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的他对小鼠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从口红到牙膏,各种产品中的人造甜味剂都可能导致肥胖和与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Suez说,这些早期的发现引发了争议。虽然这项研究不是科学家第一次研究人造甜味剂与肥胖之间的联系,但它是第一项详细说明其潜在机制的研究:甜味剂改变了小鼠的肠道菌群,这些细菌在调节新陈代谢、食欲和脂肪储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内分泌学家Robert Lustig说:“食品行业对这一结果甚是不满,因为这些研究对于他们而言,显然是一个重大威胁。他们提出了无数理由来说明这项研究缺乏充分的证据,特别是它不是在人类身上验证的。”


而近期,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免疫学家Eran Elinav、Suez及其同事研究了一系列常见的人造甜味剂——糖精、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甜叶菊——并通过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来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9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研究结果表明,正如之前的小鼠研究所看到的那样,这些甜味剂确实会改变肠道菌群。研究人员表示,这会对葡萄糖耐量产生不利影响。葡萄糖耐量是一个用于评估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的指标,而葡萄糖耐量受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和糖尿病。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Suez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由葡萄糖耐量受损引起的代谢疾病的流行率大幅增加。而这种‘使用零卡路里甜味剂替代卡路里甜味剂’的策略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我们的发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它们是否真的具有益处。”



人造甜味剂与菌群


为了测试甜味剂是否会影响肠道菌群和血糖反应,研究人员招募了血糖水平正常且日常饮食不摄入甜味剂的志愿者来参与随机对照试验。


在初步筛查后,符合条件的志愿者被分为六组:其中四组志愿者每天食用六包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或甜叶菊,为期14天。由于所有四种甜味剂都含有葡萄糖作为膨胀剂,因此,第五组接受了等量的葡萄糖(5克),而第六组没有接受任何干预。


所有参与者在干预前、干预期间和干预后都会使用附着在他们上臂的葡萄糖监测仪测量血糖水平。他们还进行了葡萄糖耐量测试(GTT)。GTT通过测量摄入葡萄糖后血糖水平恢复到基线水平的速度来评估身体的血糖反应。此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参与者的粪便和唾液样本,来分析其微生物组。


当研究人员对参与者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进行分析时,他们发现,定期摄入人造甜味剂前后的细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服用三氯蔗糖和糖精的参与者,而摄入葡萄糖或不服用甜味剂的对照组的微生物组没有发生变化。


此外,服用三氯蔗糖和糖精的参与者在干预期间进行的GTT显示,其血糖峰值比葡萄糖对照组的参与者更高,这表明这些甜味剂可能会引起身体的葡萄糖耐受不良,即组织难以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与无干预对照组相比,仅摄入葡萄糖组、阿斯巴甜组或甜叶菊组的血糖反应没有产生显著差异。


Lustig说道,这些发现令人震惊,当研究人员使用小鼠来证明某些甜味剂与肠道微生物和葡萄糖耐受不良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却再一次证实了这些发现。


Suez和他的同事从血糖水平升高的参与者的粪便中提取了微生物,并通过给无菌小鼠喂食悬浮液的方式,让这些细菌进入无菌小鼠体内。几天后,当微生物在小鼠肠道中定植时,研究人员观察了这些小鼠的血糖反应。他们发现,这些小鼠调节血糖水平的能力也受到了抑制。


Lustig说:“这是根本性的,因为它证明了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相关性。”然而,他指出,这是一项中期研究,并没有跟踪参与者六个月或一年内的体重或血糖反应。据他说,这样做将更好地回答“关于人造甜味剂对体重增加和糖尿病等健康状况发展的影响”这一终极问题。


智利天主教大学微生物学家Daniel Garrido(没有参与这项工作)指出,将肠道菌群变化与葡萄糖耐受不良联系起来的机制仍然未知。他说:“但这项研究将让研究人员思考这个问题,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Suez说,研究团队已经在为此而努力了。该团队希望开发出一种算法,以识别肠道中哪些微生物使人们在饮用或食用人工甜味剂后容易出现葡萄糖不耐受,这些信息最终可以帮助人们根据个体的微生物组构成做出最佳饮食决定。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artificial-sweeteners-alter-gut-bacteria-in-humans-70395


作者|Shafaq Zia

编译|617

审校|617

编辑|崔心伟

投稿/转载联系人:何隽微信号:1851800614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