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 与苏城相遇,带你领略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
精彩推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二十八字,二十四节气尽囊其中。苏州人素来讲究“不时不食”,那么当二十四节气遇上苏州,会有哪些惊喜呢?
首先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在立春这天,苏州人是要吃春卷、春饼的,俗称“咬春”,有迎春,祈盼丰收之意。
而酒酿圆子则随雨水如期而至,带着酸甜和醇香沁在苏州人的唇齿之间,酒酿的醉人和圆子的Q弹相得益彰。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鲜美的螺蛳迫不及待地走上了老苏州的餐桌,饱满鲜嫩,令人垂涎。
到了春分这天,让老苏州念念不忘的必是腌笃鲜了。“腌”指的是咸猪肉,“鲜”指的是鲜猪肉,“笃”指的是春笋。腌笃鲜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透着浓浓的江南味道。
老话说“一年四季四块肉,春天的酱汁肉,夏天的荷叶粉蒸肉,秋天的扣肉,冬天的酱方”,苏州人将猪肉这一食材,在餐桌上运用得淋漓尽致。清明时节雨纷纷,肥而不腻的酱汁肉在这个时候携着细雨斜风款款而来。而青团既是江南传统特色点心,也是清明时节人们心心念念的时令美味,口感软糯,甜而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谷雨时节,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的香椿头准时出现在苏州人的餐桌上,清新鲜嫩,营养颇丰。
酒酿圆子
转眼到了立夏,在这一节气,苏州人有尝三鲜的习惯,即蚕豆,红苋菜,咸鸭蛋。蚕豆又叫发芽豆,立夏吃豆,讨的是“发”的彩头,红苋菜图的是“红”运当头的吉祥。而咸鸭蛋据说有“不疰夏”的功效。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在小满前后吃苦菜,苏州人认为此是清热祛湿之佳品。
说到芒种,自然是吃杨梅的时候,“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说的就是杨梅的诱人色泽,品尝起来也是酸甜可口。
忽而夏至,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老苏州在这天是要吃面的。像枫镇大面、三虾面、风扇凉面、卤鸭面、素交面,都是可供选择的爽口夏令面。
小暑这一天喝童子鸡汤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传统饮食习惯,童子鸡汤的口感没有老母鸡汤那么浓郁,但苏州人认为胜在清淡,在炎夏更易吸收。
莲蓬头是苏州人大暑这一时令的不二选择。“莲子深深隐翠房”,夏日的苏州街头,随处可见挑着竹筐卖“莲蓬头”的老农,莲子清甜,深受喜爱。
莲蓬
立秋时节,苏州人选择熬上一碗浓稠的绿豆百合汤,祛除暑气,一碗入胃,清凉解热。
老苏州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苏州人最爱的莫过于“苏式酱鸭”,早年松鹤楼曾靠一道酱鸭而誉满天下。
白露一到,中秋也就将近了,苏州人喜爱在这一时令吃芋艿、菱角、莲藕,因其是中药常用药材,而被誉为养生“三宝”。
“秋风起,蟹脚痒”,秋分为苏州人送来期盼已久的大闸蟹。诗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螃蟹的鲜美可见一斑。
寒露一至,已是深秋。古人说:“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老苏州经常自制一碗醇香黏稠的芝麻糊,预防秋燥。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在霜降这个节气,苏州人常吃荸荠以滋补。
大闸蟹
立冬里吃咸肉菜饭则是苏州人的老规矩。打过的矮脚青、肥瘦兼有的咸肉丁,配上糯滑香甜的新米,半个小时左右,飘香四溢的咸肉菜饭就可以出锅了,再划一块猪油,让它融化在饭里。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它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
藏书羊肉是苏州人在小雪这一时令里进补的不二之选,因其肉香汤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苏州人的喜爱。
在苏州一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习俗,大雪这天,待到肉腌好,再炖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腌笃鲜,成为记忆里老苏州最温暖的味道。
“冬至大如年”,在这一天,桂花冬酿酒是必不可缺的,桂花的甜香与酒的醇香交融碰撞,轻呷一口,唇齿留香。
“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小寒里,苏州人喜爱一家人围坐,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话话家常,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素喜甜食的苏州人,用一碗甜腻晶莹的八宝饭送走大寒这最后一个节气,满心是立春将至的喜悦。
桂花糕
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道美食相遇,苏城用它一贯的柔情氤氲着每一个节气,无论立春抑或是大寒,这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美食与之对应,像征服每一位挑剔的食客一样,征服每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苏城携二十四道美食,在等你。
《倾听》征集原创作品啦
欢迎将你的原创文字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到邮箱sudaxmt1900@163.com
(也欢迎大家给文字配上美图,或自己优美动情的声音,一同发送哦)
标题格式为:【倾听】姓名+手机号码
往期精彩回顾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音频:姜帆
文字:吴佳怡
图片:吴叶音
编辑:杨璐伊、严彤
觉得不错,点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