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丨传承潮汕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为响应二十大号召,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广州华商学院“汕头传统,上头手艺”三下乡实践队于2022年7月16日至18日前往汕头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深度体验“潮”文化和学习“潮”文创等方式,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潮文化,着眼农村新发展形式,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汕头乡村振兴。
2022年7月16日,“汕头传统,上头手艺”三下乡队伍活动的第一站是汕头市龙湖区十一合艺术村,目的是探索文旅发展与特色文化保护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了解十一合艺术村现今发展情况,探索出乡村振兴中乡村发展的借鉴模式。
对村委书记和主任实地采访
此次调研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采访龙湖十一合艺术村的村委书记和主任、当地村民和外地入驻商家,了解十一合艺术村的发展态势,带动更多村落紧跟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
随机采访居民和村内经营者
队伍来到一家名为“小森活雨林”的咖啡馆。在这里,队伍了解到十一合艺术村遇到发展瓶颈的原因:首先是资源整合差,十一合艺术村并未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导致旅游资源稀缺。其次是交通不够便利,从而导致大家游玩的兴趣减少。
对当地小贩进行调研
队伍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对老厝的保护修缮和升级改造进行深度考察。同时对当地村民和游客进行简单的采访,采访过程中也听到不同的声音,大部分村民对十一合艺术村的改造后的形态进行肯定,也有极个别村民对新兴文化与潮汕古早建筑的融合持保留态度。
从村民的口中,队伍对“网红经济”也有一番新的了解。比如“福气鸡煲”的店员们认为十一合艺术村能够成为自带流量的网红乡村,少不了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以及政府对本村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扶持。不过他认为十一合艺术村没有带动周边经济,导致艺术村可持续发展难度大。
2022年7月17日,广州华商学院三下乡队伍“汕头传统,上头手艺”三下乡队伍本次活动的第二站是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目的是为深入调研潮汕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整合,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在这次旅程中,队伍参观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近距离欣赏闻名遐迩的潮州木雕、枫溪瓷烧制技艺、大吴泥塑、潮汕剪纸以及潮绣等等精美绝伦的手工技艺,同时感受到潮剧、潮汕方言、潮汕美食的独特魅力。
游客体验全息投影换装
潮博中心工作人员为队伍热情介绍潮汕文创和潮汕民俗,成员们谈论观赏感受,一致认为:任何文化的创新,都需要建立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同时在文化再现活力、乡村再复振兴的过程中,都少不了科技的助力。
2022年7月18日,“汕头传统,上头手艺”三下乡队伍第三站是汕头小公园和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目的是了解潮汕文创产品,了解汕头文创发展近况,学习文创对潮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法,探索乡村振兴与文创的关系。
小公园里潮汕文化的新体现
队员们对小公园进行调研
参观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的文创产品
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陈佳妮介绍协会基本情况
队伍在对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的秘书长陈佳妮的采访中了解到: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是基于整合潮汕文化以及各种外部资源,来进行创新设计,使其具有新的价值,包括市场价值等多个方面。首先是要对文化有所研究,才能进行更好的创新。
队员们向秘书长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于汕头文化的发展,队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针对“吸引外人来关注潮汕文化”,秘书长指出“研究潮汕文化应该注意物、人、精神。”对于“传承与创新”,她还告诉队伍应该将海内外的潮汕联系起来,让潮汕文化走向世界。
与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工作人员合影
调研结果表示:文化的发展兴盛,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层面和人的本身。文创产品根据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其创新处,打造属于汕头文化的专属IP,从而将汕头文创做大做强,让汕头文创反哺汕头文化,推动汕头文化走向中国,走向全世界。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队员们学习潮汕民俗和文创,感受到潮汕文化的魅力,并表示会顺应党服务社会,走向农村的号召,从而传承和弘扬潮汕文化,促进汕头乡村振兴。华商学子以实际行动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展现华商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凸显青年一代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的时代风采。
»编辑丨梓欣»来源丨华商文学院»初审丨袁凘蔓、杨雨虹、卓圣喻»复审丨杨图珍»终审丨陈刚
欢迎来稿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