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心】76.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的 开浩御书房 2019-11-29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

每天用刷牙的时间,听一段社会心理学。大家好,我是开浩。


前天我父亲从他同学的酒局上回家,喝到微醺,走在马路口,他看到一个人就在路边上躺着,他走近了,发现那个人喝多了,立刻拨打了110,随后在有其他路人聚集过来后,我父亲要求了周围的人为他作证,他才接近这个人,询问他的住所,在发现和我家住的不远的时候,我父亲主动扶起那个人,先是把他送回家,然后才自己回家。


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了,我和我妈妈一直在担心我父亲,而他却一脸自豪的跟我们讲这个故事。


我和我妈妈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其实你也懂得,这是怎样让人心寒的世界,父亲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招致一个非常不好的结果,而我父亲大大咧咧的笑了,他说:


“这么冷的天,万一冻死了,怎么办。”


我相信,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行为,明知道有时候帮助别人,会为自己带来一些可能不太好的后果,比如在路边照顾突然发病的行人,比如在危险的时候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


同样的事情,我母亲也遇到过,曾经有一次为门口的流浪汉提供了食物,但是结果并不好,这个流浪汉曾经长期在我们家商店门口借宿,甚至多次影响到我家商店的经营。


但是在这件事之后,如果我母亲看到门口有有倒卧,她依然会伸出援手。即使有这样不好的结果,并不妨碍她下次继续帮助别人。


当然,这只是我熟知的身边的人和事,父亲送醉鬼回家,母亲主动帮助一些流浪汉,事实上没有考虑对方给予什么报答,可以说是纯粹的利他行为。我相信各位听官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故事,而且我觉得应该很多。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把这样的单纯利他行为,叫做亲社会行为,这也是我们最近几节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如果从进化心理学来看,我们帮助其他人,要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是基因的角度,也就是说,我们会帮助自己的亲属,可以叫做亲属选择,因为对方和自己有同样的基因,所以我们会发起帮助的行为,其实是为共同的基因付出。


而另一个角度,叫做互惠规范,即人们如果都达成同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都去帮助别人,那么我们也同样能够获得社会其他人的帮助,这种意识会作为我们潜在的规则,约束我们的行为。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违反以上两种规则,那必然会被驱逐出群体,那么这种人所携带的基因就自然而然被淘汰,也就是说,我们骨子里,应该都认可亲属选择和互惠规范的。


当然,这只是进化心理学的思路,在很多进化心理学的书籍中,也大量提到了进化的稳定策略,也就是人类同时应该利己和利他,所以人类团体才有稳定持续发展的可能。


下节,我们继续为大家展示亲社会行为的其他解释,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本节的概念就播讲到这里,感谢您理解今天社心的主要内容,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开浩御书房,我们下个工作日再见。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回顾

【社心】71.提升关系的燃料

【社心】72.长得好看有什么了不起

【社心】73.亲密关系的依恋

【社心】74.爱不爱你,心里没点数吗?

【社心】75.为什么要宠女友

7请输入标题     bcdef

关注公众号,并添加小书童

获得更多认知提升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