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伙伴来帮忙》幕后的故事——
用水难
管道堵
汛期漏雨
暖气不热
用电跳闸
电梯晃动
......
北太平庄街道学院南路32号社区的一个个“老大难”问题在海淀融媒全平台播出的“接诉即办”民生类全媒体栏目《社区伙伴来帮忙》栏目组的见证下,被完美解决,这也得益于海淀区物业管理“社区伙伴行动计划”。
因为“社区伙伴”,物业与居民的心近了;
因为“社区伙伴”,生活没有了困扰;
因为“社区伙伴”,老小区走进了新生活。
作为第一期节目,选题定位准确可谓事半功倍,为此,海淀融媒《社区伙伴来帮忙》栏目组集思广益,并经历了长时间的走访和策划。
学院路32号社区涉及了10家产权单位,由于历史原因,产权更迭造成了管理混乱,没有物业,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困扰,为了让节目反映出切实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过程,在明知会遇到各种难题的情况下,还是决定拍摄这个小区。但要真实地反映事件过程,就必须还原当时的场景,这是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查找当事人,向当事人了解问询,找资料查图片就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周期。
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经常会在20多层高的楼顶俯拍镜头。
有一次,需要早七点实时拍摄清理楼顶杂物的镜头,家远的编导、摄像、主持人等工作人员担心堵车,早晨五六点陆续出发,爬上楼顶拍摄。
从去年10月底到今年2月,前后拍摄多达17次,为了实景拍摄维修师傅找稀缺配件,一直跟拍到了昌平区的一家五金批发市场,拍摄范围超出了海淀区。期间,为了拍好每一个镜头,主持人和居民之间反复沟通,只为呈现出最佳效果。
在片子的整体包装上,也尝试了新的风格,包装上大胆采用了综艺元素,与传统专题片有了很大的区别,增强了可看性。
在一档这样的栏目中,主持人不再只是串场的作用,而是切实深入到这些民生小事的背后,和居民坐在一起,深入了解每一个问题。
伙伴代表孟凡惠:“在一开始跟居民沟通的时候,其实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社区的老住户,而且也深受老旧小区痼疾的困扰,并且他们当时并不确定我们到底能不能够帮助到他们,但是随着沟通采访的深入,还是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其实通过这次社区伙伴来帮忙栏目组的全程拍摄,我们也真正地参与到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当中,让自己从一个媒体人,变成了社区伙伴的新力量。”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精彩的节目吧~
记者手记
跟踪拍摄采访学院路32号社区,感受、感动和责任成为了采访全程的关键词。感受居民生活被困扰的无奈和问题解决后的喜乐心情,感动社区居委会干部把居民事当成自家事,“接诉即办”毫无怨言暖心付出,然而从 “失管楼”迎来“新管家”的故事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责任,一群基层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其所能肩负起了责任,居民满意度和认可度大幅提高,牢记使命和责任,为群众办实事,让他们赢得了信任。从“实”字上做起,在“办”字上发力,“社区伙伴”共商共建互信共治,让幸福快车抵达家家户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期节目,记者也看到了近期海淀区接诉即办的成果,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在解决民生事情上跑出了“海淀速度”、彰显了“海淀温度”、打造出“海淀模式”。
记者:肖威
编辑:陈乃禾
推荐 · 阅读
·实拍!紧邻16号线地铁站,西北旺这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的咋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