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市首家!这个养老服务中心真不一样!记者探访——

海淀网 北京海淀 2024-03-30


日前,由北京康养承接运营的北京市首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这家养老服务中心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怀着好奇的心情

记者来到紫竹院街道魏公村斜街7号院

准备一探究竟



宽敞明亮、整洁通透、温馨舒适

这是记者对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第一印象



一进大门

记者的视线就被多功能活动区吸引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一块超大显示屏和整面墙的木制壁柜

书籍、名画、盆栽等装点其中

简约大方中又不乏温润雅致

正中间两排崭新的桌椅整整齐齐

桌上的纸巾盒和花饰

给整个空间增添了更多生活气息


记者了解到,一层多功能活动区兼具“学位”和“餐位”的作用,老年人既可以在这里参加“老年学堂”的课程活动,也可以在这里享用“老年食堂”的美食。通过对有限空间进行科学设置、复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供多种为老服务。




午餐时间到了,“老年食堂”准时开始营业。住在附近周边的社区居民也陆续前来就餐。“这里的饭很好吃,对于社区一些不会做饭的老人来说特别方便。”家住紫竹院街道的一位阿姨告诉记者。



冬瓜炖鸡、红烧丸子、白菜炖豆腐……食堂菜品种类丰富,每日都有不同的菜单,10道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记者了解到,老年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餐,午餐用餐时间为10:30-13:00,晚餐用餐时间为17:00-20:00。食堂按照3.1元/两的社会餐收费标准收费,60岁以上老人有优惠,80岁及以上老人还有9.9元套餐可以选择,套餐内包含一荤一素和主食。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餐厅全员持证上岗、明厨亮灶、加工处理全流程严控、系统健康营养指导,保障每位长者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下午,“老年学堂”开课了。不仅是在养老服务中心居住的老人,周边社区的老人、小孩也都来参加手工活动了。



这里既有丰富多彩的手工课,又有形式多样的兴趣班,还有别出心裁的圆梦课堂,我们希望每一位来紫竹院养老中心的叔叔阿姨都能成为‘老年达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齐颂朝介绍。





一层另一侧还有一间“健康小屋”,配备有数智化、精准化健康管理设备,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方式,满足长者日常健康管理、综合评估、巡视诊疗、药品管理、中医理疗、康复服务、绿医通道等需求。





二层和三层是托老服务区,是老人们居住休息的地方。走进房间,暖色调的装修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全屋定制智能化、去棱角等适老化家居设备,还实现了全屋语音控制,关灯、拉窗帘等不用老人起床操作,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82岁的袁奶奶和老伴儿已经入住养老服务中心一周左右了,他们觉得这段时间住得很安心。“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考虑到一旦遇到特殊情况还是需要有人照料,所以我们决定搬来养老服务中心。”袁奶奶说,“这边环境比较好,周围挺安静,房间设施很新,对我们来说看病就医也很方便。我喜欢朝阳面的房间,一听说还有空房我们很快就搬来了。



据了解,托老服务区共设有14间28张托老床位,在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重度残疾、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同时,主要面向高龄、失能老年人群,提供中长期照料、短期托养、居家照护等专业化照护服务。



此外,房间还有毫米波雷达离床感应体征监测系统,以非接触方式实时获取老人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信息,出现异常情况将实时传输到护理台以及护理人员手机APP,护理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到达老人身边,并根据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动态调控照护计划。



紫竹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杨向记者介绍:“我们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兼具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托老服务、居家服务等多种养老服务功能于一体,满足入住养老中心的老年人以及辖区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推进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我们将以辖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导向,进一步做实做细提升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其作为街道养老服务枢纽的功能,统筹辖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中心的需求对接,深化医养结合,完善街道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街道养老服务品质。”高杨说。


记者:关镓萍

拍摄:张译城

部分图片来源于相关单位

推荐 · 阅读

·又确诊1例,重症发作可致命!近期高度警惕——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今年重点任务——

·海淀亲,下周天气有反转——

·学清路旁,这个“轨道微中心”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