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公布!华师这些学霸上榜!
下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华师获奖情况吧
华师国奖数据一览
获奖者男女比例
2022-2023学年度,华师共有65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每人奖励8000元,累计金额达到520000元。在获奖学生男女比例方面,男生占比为29.2%,女生占比为70.8%,女生人数相对较多。
获奖者年级分布
在获奖学生年级分布方面,2020级人数最多,为36人。2021级紧随其后,为24人,2022级也有5名同学获此荣誉。
各校园获奖人数分布
在获奖人数方面,广州校区石牌校园总计24人,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总计26人,佛山校区南海校园总计11人,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计4人。
各学院获奖人数分布
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主要按照各学院、各单位学生人数的比例进行分配。从获奖人数来看,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人数最多,为5人;文学院、软件学院各有4人;其他各学院名额则为1-3人。
国家奖学金总名单
祝贺以上同学
想要获得国奖
努力与方法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学习他们的经验吧
国奖学霸经验分享
勇敢尝试,不做预设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杨诗莹表示:“听到消息,意外之余更有些激动,这是对我这一学年努力的肯定。”在这一学年,她积极参与多项比赛和课题研究,收获了许多不错的成果。
“换作以前,我也想不到我能做到这么多事。”大一时的她也是一位经验不足的小白,靠着学院浓厚的比赛氛围,她在优秀榜样的影响下获得了成长。“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敢想敢试。”在最开始,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她在面试环节屡屡受挫。得益于正确地看待自己,她并没有受困于一时的失败,终于在一次次尝试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她不认为自己仅仅靠勇气,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她获得成长的阶梯。“我总想着我也能做到!”她也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不作过多的预设限制自己的未来,大胆享受大学阶段的每一个过程。“只需努力走好每一步,每一步都会开花结果。”
面向未来,她打算进一步升学读研,继续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学习和成长。“希望不去刻意追求什么,只管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步步积累,厚积薄发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级本科生林泽勋认为,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有一点运气成分,但更多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林泽勋原本就读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但他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便毅然决定转入自身更感兴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在之后跟随本心,更加努力学习,参与了很多竞赛活动。在一开始,林泽勋并没有竞选国奖的想法,组队竞赛的成绩也不理想,这起初对他们的打击很大。但林泽勋并不气馁,而是将之前的失利都当作积累经验的过程,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学习,加强与两位队友的相互合作,进行特训,在后来的学习和竞赛中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凭借一个学期的积累,林泽勋成功抓住评选的机会,并获得国家奖学金。
竞赛、社团、课内学习,时间安排对于林泽勋来说将他们平衡也是有一定困难的。“当在某方面遇到瓶颈时,不妨先着手做其他事情,转过头来,或许就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同时,林泽勋也鼓励同学们参与竞赛。“一开始并不敢参与竞赛,认为自己能力并不足够。但之后就觉得没什么,你可以去多尝试一下,即使没有他们那么高的能力,但都会在其中学到一些新东西。”
对于未来,林泽勋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他只是追寻着自己的兴趣,想要继续在专业方面学习下去,顺其自然。
用平常心打造人生天地
得知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后,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20级本科生黄君豪并没有十分意外。
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体育竞赛,他都保持专注,“山不让尘,川不辞盈”是他大学生活的关键词;“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是他对运动训练的一贯态度;认真执行计划、踏实掌握知识、善于复盘总结是他不断提升自我的秘诀。在佳绩的背后,推动黄君豪不断前行的是积少成多的耐心和脚踏实地的平常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过程足够努力,结果如何都不愧对内心”。
感谢华师提供的多元化平台,黄君豪有了更多机会接触除本专业外的不同领域,例如摄影、戏剧、志愿服务等。他希望打破人们对“体育生”的刻板印象,拓宽自我舒适圈,探索人生的不同可能性。在文艺活动中,他亲身体验不同的细腻情感;在志愿服务中,他收获以他人之乐为乐的积极心态;在学生工作中,他时刻提醒自己“当为服务同学尽职尽责”。在不同的尝试中,他将收获的经验、得到的鼓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人生不是一纸蓝图。”在黄君豪看来,以平常心做当下事可能会有预想不到的惊喜,每个拼搏的瞬间都能组建出别样的人生版图。“光环终将随着时光而褪去”,但是一路走来的关爱和帮助将永远激励他勇往直前,追风逐梦。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得知自己申请国家奖学金成功时,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2021级本科生王晓桐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一直以来,她的目标都是保研华师,“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她认为,这是国家和学校对她努力两年的成果的认可。
作为专业唯一一位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王晓桐的绩点与综测皆位列专业第一。大学期间,王晓桐在专注于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兼顾各类比赛与科研项目,不仅在声乐等大型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在学术类竞赛领域也硕果累累,大小赛事奖项累计共十余项。在她看来,大学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我想要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谈及如何平衡学业和科研的问题时,王晓桐的观点是要相互结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题内容要扎根于个人专业领域,不要功利性地盲目追求热点而忽视个人兴趣。现在,她负责的省级大创项目灵感就来源于中国音乐史课程,结合她感兴趣的古代诗歌,立足于高校美育,深入探索中国古代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道路。在学术领域,王晓桐希望自己可以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欣赏者变为研究者,最后成为传承者。
走音乐这条道路是王晓桐一直以来的初心,在求学之路上她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她的父母,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王晓桐想向他们证明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或许只是她征途中的里程碑,未来,她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中小学音乐老师,把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找准方向,笃行不怠
原城市文化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0级本科生全妮诗首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当看到学院公示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名单上出现我的名字时,我其实感到很意外。” 全妮诗如是说。大学三年来,她的绩点稳定在年级前十,参与了多项课题与竞赛项目,并在大三学年获得了多项省级奖项,还参与了“华南师范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国内交换生项目”,前往陕西师范大学交流学习。
谈及成长,全妮诗说道:“找准方向,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一到大二期间,全妮诗兼顾学业的同时,还注重培养自身的摄影、绘画兴趣,多次向校内的各种设计比赛投稿。这为她大三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平面设计类投稿作品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拼命”是全妮诗大三的关键词。步入大三,她身边的多数同学已经开始面临着对未来发展选择的焦虑,她也不例外。但在导师的建议下,再结合自身考量,她下定了保研的决心。那时候她也意识到自己在科研竞赛板块的短缺。于是在2023年的上半年,她在兼顾学业的同时,还参与了十余个课题与竞赛项目。宿舍、食堂、教室、自习室,四点一线的生活每日都在上演。终于,在今年九月,努力得到回报,全妮诗成功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生没有固定的出路,成功也没有绝对的标杆。”全妮诗由衷希望师弟师妹们可以不被外界声音裹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思所将往,方知所去
“圆了大一的一个梦,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当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洪梓腾得知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时,他感到非常惊喜。对他而言,获得国家奖学金既是对他过往努力的肯定,也鼓励了他在未来驰而不息,臻于至善。
在校期间,洪梓腾全面发展,多面开花。学习上,他于2022—2023学年绩点排名1/414;学生工作上,他曾任院青协总务部副部长以及班级科委,目前担任23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兼职班主任;科研竞赛上,他主持了1项省级大创项目,参与了2项“挑战杯”金种子科研课题,曾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等诸多国家级与省级奖项。“思所将往,方知所去”是洪梓腾取得杰出成绩的制胜法宝,他明确自己的目标,专注于个人提升,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在获得国奖的路上,参加科研竞赛对洪梓腾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的科研竞赛之旅并非一帆风顺。面对科研竞赛中的困难与挑战时,他积极与团队伙伴探讨,合理协调分工,为了不拖慢团队进度经常熬夜“加班”,最终团队攻克难题,取得良好成绩。回想起过去的竞赛经历,洪梓腾认为每一次参加科研竞赛的经验都在助力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传递温暖,助人助己。”学习之余,洪梓腾热心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入学以来志愿时长达267小时,曾获华南师范大学“玉兰勋章”等奖项。他表示,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他不仅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也收获了被需要的幸福。
谈及未来,洪梓腾希望自己深耕于互联网领域,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最终在互联网领域能有所成就。
积极探索,高效学习
行知书院、基础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2级本科生陆思颖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陆思颖认为,自己在国奖竞选中最大的优势是全面发展。在入读华师的一年里,她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省级立项。她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往自己想要探索的领域去努力”。而且一开始作为“新手”的陆思颖在活动中的成绩并不是太好,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希望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能有一个新突破,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大的舞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感到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许多帮助和鼓励她的老师和同学,让她不断前行。
除了在竞赛和各项活动中收获满满,陆思颖在平时学习中也十分认真。她力求自己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记笔记,课后及时回顾,保证自己能够高效率学习。“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学习时认真学,比赛时就全程投入比赛。”是她在学业和活动中兼顾的朴素“秘诀”。
这次获奖是对她一年来努力学习的肯定,更是她面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激励。她希望以青春之我,苦练本领,钻研学术,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为培养祖国之栋梁奉献自己的力量。
耕耘专业,发展兴趣
“十分荣幸能够通过各项综合评测和书院老师们的审核并最终获得国家奖学金,这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宝贵的荣誉。”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张怡丰感慨道。
从大一开始,他多次参加算法竞赛,先后斩获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C/C++程序设计大学A组一等奖、第19届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广东赛区铜奖等。张怡丰坦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还深化了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
对于学习,张怡丰认为保持各学科均衡发展并加强专业课程学习也非常重要。他说:“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应对考试,还应结合其他权威书籍和网络实用资料来深入理解知识点。”
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张怡丰希望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能够再接再厉,在保持学业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开疆拓土。
千里之途 始于足下
希望更多华师学生
向优秀的榜样学习
坚定理想信念
成就最好的自己
点击下方小程序
#往期回顾#
执行编辑丨江丽虹 余逸欣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郑宇云
终审丨陈正宏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