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首个!华师这个专业40岁了!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4-02-11

四十年栉风沐雨

四十年守正创新

办教育、做研究、育人才

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

华师教育技术学步履不停

立于2024的浪头上

我们共同回顾40年漫漫征途



2023年,是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现称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40周年。40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坚守初心,追求创新,为我国教育技术学大发展、大变革做出卓越贡献。



回首来时路,征途漫漫

一代代教技人秉承初心使命

敢于开拓,求真求实

一步步夯实学科根基,笃行致远


  回望走过的40年  


电化教育系成立初

如今的教信学院


1975年,面对我国国内对于电化教育及电教设备的了解使用知之甚少、电化教育领域人才严重短缺等阻碍电化教育发展的重大难题,李运林等人决心建立一个有别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学研究方向的电化教育专业。


同年,学校批准成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开展电子教育应用研究工作。两年后,学校决定将研究室与学校电教科合并为学校电教中心。在那时的中国,电化教育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施拉姆、余也鲁教授


1982年,美国的传播学教授施拉姆和中国香港电教专家余也鲁首次来华。这次访问酝酿了两个年头,而访问的第一站,正是华南师范大学。他们在华师作了为期七天的学术报告,全国电教界的人才共同赴会。这是传播学理论首次传入中国内地,同时也为电教事业发展找到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1983年上半年,华师积极创造开设电化教育专业的条件,投资建设电教大楼。我国电教界五位元老之一的高汝淼副教授调来我校,与华师电教专业同志一道,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李运林、李克东二人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中文大学研修,为学科专业课程设计做细致深入的准备。广招贤才、引进设备、编写教材……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电化教育专业的建立水到渠成。



1983年,经学校向教育部申报,时任广东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王屏山亲自督办,全国首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后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在华南师范大学落地建成。同年在广东招收20位学生。后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又于1984年、1985年在新疆、西藏、山西、河南等多地扩招了40名代培学生。




回首40周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余也鲁、李运林、李克东、徐福荫、高汝淼、桑新民、丁新等学科建设先锋的引领下,始终牢记“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继往开来、守正创新。


左图为余也鲁教授,右图为李运林教授

左图为李

东教授,右图为徐福荫教授


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秉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院训,用敢闯、敢拼、敢干的无畏精神,从零到一,从无到有,不断开疆扩土,开创诸多“首个”的里程碑成就。


筚路蓝缕40年

华师教育技术学紧跟党的步伐

踔厉奋发,勇毅担当

立足国情实际,积极守正有为


  40年守正之路  

党建引领促发展


40年来,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党委部署和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党建主业意识,认真贯彻党建工作“六个一”工程要求,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专业特色有机结合,扎实推进各项党建工作。


教育技术学科以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为指导,立足我国教育实情需要,积极建设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体系。



2010年,承担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托的《南粤远教谱新篇——广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纪实》专题片制作工作;2011年,负责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托的建党90周年重大系列片《南粤先锋颂》(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专题片制作;2012年,接受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托的迎接党的十八大重大系列片《十八大代表风采》制作任务,并在广东电视台播出。


坚持“产学研”三结合


学生在广东省电视台实践制作


40年来,从创办学科专业到建设“三面向教育科技园”,从建立“协同教育研究院”到创设“广东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三结合的学科建设思路贯穿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发展道路的始终。


1989年,李运林等人主持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办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荣获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自1989年开展评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至今,本学科是全国同类学科中唯一连续九届取得十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一颗璀璨“明星”。


左右滑动查看


1996年,在国家教委电教办的支持下,李运林、李克东等一批电化教育专家发起并成功建立“三面向教育科技园”。8年内,该科技园共举办89期培训班,共4422名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区的培训人员,学员身份涵盖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各地电教馆站长、地市级教委主任、教育局长。这一系列的培训对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进步均有突出贡献。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题词


同时,学科密切同粤港澳影视媒体的合作,制成一大批高水平教育类电视节目。2009年与全国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共同开发《身边的奥秘》大型系列科普电视节目中的《酸雨》《听漏》等节目,荣获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一等奖。



在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下,学科总负责“粤教云”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粤教云”示范应用试点。“粤教云”项目组依托重大科研专项,开展“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统筹各级教育部门公共服务资源,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022年开始,学科通过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动“农村网络联校环境下的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探索破解我国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普遍薄弱现实困境的新途径、新实践。



学科建设硕果累累


教育技术学科1986年获批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被评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建立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后科学研究流动站,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九五”“211工程”建设期间,教育技术学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省部级研究课题与海外合作课题共50多项,完成《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34本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专著、教材的写作,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建设约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约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成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软科排名第二。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进高新教育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自觉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的伟大使命。


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电教专业


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进高新教育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自觉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的伟大使命。



在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中,全国共350项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其中,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获批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其中国家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


大批专家学者投身偏远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包括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一系列高水准、高质量、高效能的基础教育改革项目。


教育技术学科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开展“华南师大——西藏林芝教育云智慧课堂”项目建设,为西藏林芝市的众多师生提供优质信息化教育支援服务。



此外,立足战略前沿,服务湾区发展。2023年12月1日至3日,第二届粤港澳促进STEM教育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跨学科教育论坛在华师顺利举行,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学科优势,进一步增强粤港澳三地交流互动,建立密切协同机制,有利于推进大湾区STEM教育合作走深走实。


革故鼎新,别开生面

华师教育技术学紧跟时代步伐

从人才培养到教学建设

从国内到国际

不断突破,持续创新


  40年创新之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技术学科内设有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两个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立足广东,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培养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热爱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事业,深入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2007年,教育技术学评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特色专业,获批国家级信息传播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依托基础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电化教育馆、互联网企业及教育信息化企业等多元实践基地的大力支持,构建起“三融合”创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在实践基地

学院与广州市汇景实验学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签约

学院与深圳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签订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学科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研究生人才培养卓有成效。学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奖3项,在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

2018-2023年,学院学生获得“挑战杯”竞赛国家级奖项 9项、 “互联网+”竞赛国家级奖项 2项、全国“田家炳”研究生师范技能竞赛奖项 19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 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奖 3 项等,其他各类赛事获得国家级奖项 350余项。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教育技术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科持续优化教师创新教学资源配置,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倡导课堂的多元化教育,提质增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学科教师团队聚焦学生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创新成果丰硕。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9人,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学院拥有第五届至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各1人;2001-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2006-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秘书长1人,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与方法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2018-202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秘书长1人,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秘书长1人、委员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珠江学者(青年)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


高质量专业课程



教育技术学科始终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系统引进了国际远程教育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努力为广大学子提供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专业课程,获批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思政示范课堂、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等荣誉称号。


学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取得国内相关领域零的突破。由高教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电化教育导论》《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等十多门学科专业教材成功出版,填补了国内的教材空白。



拥有《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信息化教学能力之五项修炼》等1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数字教材创新应用》《中小学STEM与创客教育》等7门省级一流课程,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数量位居首位。



经过40年的创新发展,教育技术学已建立颇具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连续9届获得10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2项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奖。


坚持国际交流合作


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重视与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不断推动学科建设国际化,提高学科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左至右依次为施拉姆、弗朗克、坂元昂、余也鲁教授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教育技术学先后邀请美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日本教育工学创始人坂元昂、德国教育控制论专家弗朗克、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主席海尔、中国香港著名传播学专家、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创办人余也鲁教授等知名学者莅临指导交流。



教育技术学与日本Panasonic公司联合共建“华南地区高清影像实验室”。在高清摄影录制应用与培训方面,对华南地区各高校及影像制作单位起到辐射示范的先领作用。



此外,教育技术学积极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包括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等,坚持开放共享的主旋律,共话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前景。



四十年

是教育技术学

曲折前进的四十年

也是教技人

砥砺奋发的四十年


  我们是华师教技人  



李运林教授:“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永恒的事业”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李运林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创建者和完善者之一。



1936年,幻灯片、广播等技术成为教学手段,电影教育和广播教育被统称为电化教育,电化教育事业由此开启。


李运林谈到,从本质上来说,电化教育就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当时电化教育使用的电影技术、广播技术、录音技术就是那个年代的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电影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发展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电化教育也随着不断发展,从电化教育发展到本世纪初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一项教育信息化事业。教育信息化事业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以“教育信息化事业是一项永恒的事业”。



信息化教育也是一门学科,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科学,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也称现代教育技术。李运林表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也应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983年,李运林运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在华南师范大学组织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一路走来,电化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许多全国第一的重大成果,现在学科发展中遇到一些挫折,李运林又提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为学科发展建立了理论依据。



2020年-2022年期间,李运林还与年轻教师、研究生组成研究团队专攻《协同发展新理论》,研究成果之一《电化教育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对指导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均有重大意义。


退休后,李运林仍积极承担国家“十二五”《信息化教育新理论新媒体新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由此对信息化教育有了创新的理解:“信息化教育一是指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二是用信息去揭示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信息活动,教育塑造了人类信息体,实现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因此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科学的前沿科学,它的研究与发展能建成与教育科学并同的一级学科,信息化教育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教育,引领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



李运林认为,从电化教育发展过来的教育技术是信息化的教育技术,一定要抓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这一大方向,使教育技术学科能与热火朝天的教育信息化事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实现教育技术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谈到对学习教育技术的同学们的期望时,李运林表示,希望同学们打好基础,不仅要懂得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更要深入理解相关概念,思考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他鼓励同学们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李克东教授:“我们是很团结的!



1983年,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李克东与李运林共同创办了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专业。这一极具开创性的做法得到当时广东省副省长和高等教育局局长的大力支持。



专业创办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教学楼刚交付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还比较低,第一届学生入学时学生们还只能坐在装仪器的纸箱上举行开学典礼。但环境的简陋没有让他们退缩,电化教育专业的师生通过多渠道创新探索,不断拼搏,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奋斗下,原本的空大楼逐渐得到充实。“做这件事并不是靠一己之力,是靠师生们的团结奋斗取得的,我们是很团结的。”


全体教职工合影


四十年来,教育技术专业为国家搭建了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和华人探究学习学会四个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这四个平台都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不仅有国内其他高校的教授共同参与构建,更邀请了国外知名学者参加,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四个平台,我们与国际上许多国家之间有了密切的学习交流机会。 


此外,这些平台也为华师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们提供了发表论文的机会。教育技术专业每年都会组织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参加这些大会和论坛。这四个平台至今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运行,没有中断。



李克东于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从教至今已有60多年了。这60多年中,他一直要求自己做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教师。除了有教学时间的长度,教学领域的宽度、更要有教学研究的深度。为此,“必须要对教育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李克东提出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和他的教学研究实践,1993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李克东曾对于教师博客的利用发表过不同意见,在中国引起长达两年多的对“李克东难题”的讨论。



在人才培养方面,李克东认为,“人才的培养不是靠天天上课的”,他经常带着学生到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市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实践,有些还去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参加国际学术论坛,进行学术交流,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教育技术学创办40周年之际,李克东希望学院的师生秉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继续奋勇拼搏。


徐福荫教授:“我与学生共成长”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徐福荫是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首任院长、2006-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68年至1981年,徐福荫在从化中学担任高中物理教师,1981年后,他胸怀教育理想,在华师从事教育技术工作至今。



“爱是广义的,我从事教育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爱是无穷无尽的。”他是学生眼中的治学严谨的恩师,亦是心存大爱的慈父。徐福荫推崇并践行的就是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学生愿意向老师倾吐心事,老师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健康。


徐福荫不仅关心关爱学生,也对学生在学问和实践两个维度上有严格要求。“比如我指导的博士论文要送去外审了,就得让学生们精心修改,最高的是修改了60遍,论文中的中文文献起码要100多篇,英文文献起码要30多篇以上才给到外审。”此外,他还注重知识源于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户外研学如参观博物馆,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技术学人才。



徐福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共同成长的。“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比如现在是网络时代,好多网络言论是我向他们请教的。我觉得我的学生像我的小孩,学生看我像他的严父,但跟对待一个可爱的父亲一样对待我。”当徐福荫生病时,学生也会帮他买菜送到家里,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徐福荫表示,学院发展需要坚持“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去指导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建设。对此,他有三点看法:首先,学院的领导班子要团结,才能够带领学院各个专业的全体师生去形成强大的合力,去发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其次,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建设的规范,去传承与发展“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理念。同时,还要提升国际化的办学水平,应用数字新技术,在智能时代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后,积极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学科专业建设。



徐福荫认为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要着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能够承担教育强国建设重任的,具有国家情怀、国际化视野、智能化创造力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要努力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推进广东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广东建设教育强省做出新的贡献而奋勇前进。“祝福我们学院明天会更好!”徐福荫为教育技术学送上真挚的祝福。


钟超诚:回忆四年,更多的是感恩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钟超诚,曾获2023年国家奖学金、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现已推免至华师教育技术学。


本科期间,钟超诚遇到了很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师,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恩师詹泽慧的帮助下,钟超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学科融合教育产生了深厚兴趣,并开始尝试着手课题项目。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习的四年里,钟超诚从小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到统计学数学方法的比较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


钟超诚表示,想要做好本职教技教师工作,对技术迭代的敏感性、前瞻性以及自身的教学理论、授课锻炼经历都是相当重要的。“而这些年的实践经验及习惯养成让我可以敏锐地感知技术的变迁本质。”


在教育技术学40周年的十字路口,钟超诚衷心地感谢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关心支持,并表示自己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复合型人才。


刘晓凡:教技是我坚定的选择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刘晓凡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已经学习将近四年,她曾获2023年国家奖学金,在《电化教育研究》《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回忆起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习的时间,她认为自己获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成长。


刘晓凡直言,她在华师度过了充实且快乐的硕士时光,平时会努力学习各大文献数据库的文献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积累。


在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STEM与创客教育课堂上,她连续三学期担任课程助教,带领学生完成各个跨学科实践项目。起初,她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还比较陌生,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难题。对此,刘晓凡给出的答案是:设身处地。学生做过的作品,她也要做一遍;学生遇到的困难,她也要经历一遍。从起初的急张拘诸成长为如今的松弛有度,她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热情愈加浓厚,也逐渐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和成就感。


刘晓凡表示,今后她将继续耕耘学术,精益求精。“我巨大的学术激情引导着我投身学术。”她如是说道。在教育技术学建系40周年之际,她真诚地祝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术竞秀,再创辉煌。


40载春秋

14610次日升月落

在这个春雷响彻的时代

华师教育技术学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一直在路上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连宇乔 刘婧瑶 叶思烁

侯婧宜 张秀裕 喻丽颖 冯夕桐

摄影杜圳 韦育玑 张家宁 范家宝

供图丨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制图丨周楚涵

执行编辑丨易悠扬 邱嘉瑶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陈正宏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国首个!华师这个专业40岁了!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