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次心碎后,学生还是喜欢!什么课玩的是心跳,却能带给你美?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1-10-19

ZUCC云课堂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

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课堂上找找灵感

每周二晚,广电1602班的祝佳慧都会匆匆赶去文三地下一楼的某个教室,接着她就进入了“失联”状态。三个小时候后再次见到她,她满身尘土。


是什么课让她忙得脱不开手?是什么经历让她“风尘仆仆”?


上周记者去蹭了一次课,居然也迷上了!

学生变身匠人,动手做“鲜货”

这门课叫《陶瓷饰品设计与制作》,是本学期新上线的公选课,主讲老师是创意分院董岩。教室就设在学院文科三号楼的地下一层。从楼梯下来,看到一闪一闪的灯泡,记者还以为找错地方到了废弃工厂。继续往里走,有一间教室透着亮光。隔着大幅玻璃窗可以看到,教室里还挺热闹。


陶艺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手艺,是土与火的交融,具有永恒的价值。“3D打印打得出陶瓷的模子,却打不出陶瓷的内里。”本科学习雕塑,研究生学习陶艺,对于陶瓷,董岩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文三地下一楼的这个陶艺室,是他的创作天地,这里摆了不少成品和半成品。在他看来,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总是有特殊意义的。他拿出自己做的苹果说:“我和班里男生开过玩笑说,圣诞节的时候送一个亲手做的苹果,远比送一个买来的苹果招女生喜欢。”

开这门课的初衷是弘扬匠人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钻研能力。2015年到创意分院执教后,董岩发现学院资源丰富、平台广阔,于是他结合自己的专业,开设了《陶瓷饰品设计与制作》课,把受学生欢迎的首饰定为制作内容。男生做不出首饰怎么办?董岩也给他们想好了,做挂件!


本学期,这门新课正式上线,经过激烈的抢课后,共有35位同学成为“幸运儿”。经过一学期的实践,陶艺课在1月9日正式结课。最后一堂课上,同学们拿出了自己一个学期的成果进行展示。


把金鱼做成耳环,把花朵做成发簪,把脸谱挂在木头上,同学们的创意很赞,创造力爆棚。耳环、项链、胸针、手链、发簪、挂件,被精心摆放在桌布上,配上装饰,形成一个系列。这个晚上,每一位同学都成了风格独树一帜的艺术家。

学生自愿加课,原因在这儿

这门课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学们会自愿加课,连假期都不放过。


这和陶艺室的“守门人”离不开。考虑到学生需要,风里雨里节日里,董岩基本都在陶艺室里。每天晚上,董岩到了陶艺室后,都会在课程群里发一句“门已开,随便进”。像是达成默契,之后便陆续会有同学来加课,有的甚至要待到十点多才肯离去。


每周二晚六点半是陶艺课正常的上课时间。由于元旦放假,1月1日晚上的课程被取消了。但当天,陶艺室的大门仍然向同学们敞开。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董岩从不点名,但学生却很积极。他深谙其道:“做陶艺需要下功夫,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之后,就会自然投入。”于是原本每周一次的课,就多了不少“补课”时间。


董岩注重因材施教,课上,他总是穿梭在陶艺室的各个角落,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基本上能给班上每一位同学进行个性化指导。对学生而言,什么问题都可以大方地求助董老师。

上釉是门大学问。就拿浸泡来说,要找准时机,快准稳地下去,否则会功亏一篑。广电1602班祝佳慧回忆起了自己上釉过程中的一件事。当时她没有经验,把一整朵花全部浸到了釉里,由于时间太久,最后这朵花缩成了一坨。她瞒着董老师用刀使劲刮,最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走过来跟我说,不要藏着掖着,这些问题都是创作的一部分。”在董岩的帮助下,这朵花被救了回来。

说起这门课,祝佳慧最大的感受就是互动感强,不仅师生之间,还有同学与同学之间。由于不同颜色的釉分布在各个同学的桌子上,每次上釉时,都能观赏同学们的作品,精致的千古神兽、千手菩萨……琳琅满目,让她感觉如同“走街串巷”。

太难了!上这门课是一次次心碎后的平静

痛并快乐着!这是陶艺班同学们最大的感受。全班同学都在反复失败中摸爬滚打,坏品率达到70%。用董岩的话说,每一个步骤,都是一次伟大尝试。


前四周画稿纸。由于同学们来自各个分院,绝大部分没有美术功底,因此很多人对于画什么一筹莫展。董岩说,天上飞的,路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他让同学们参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来设计。比如,计算专业的同学可以把每天都要敲打的代码搬过来,中文专业的同学可以把汉字的偏旁部首拆分,喜欢数学的同学可以参考数字或者数学符号,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联想休止符……在董岩看来,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和不想做的。


把想法打开的同时,不能照搬照抄。比如一个“你”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一个“尔”,可以把一撇一竖的“亻”拟人化,赋予其动态。把整个字拆分后,就能做出一对独特的耳环。“我希望学生可以多一点创意,而不是从字到字的临摹。”

到了制作这步,更大的挑战来了。从泥巴开始,先捏出图纸上的形状。然后经过长时间的阴干,放到800度高温的窑里烧成陶,这是第二步,也是一次质的改变。第三步是打磨,考虑到安全性和上釉,要把表面磨平。打磨过程中,四五个中就会坏掉一两个。到了第四步上釉,坏的几率就更大了。釉面过厚会断,浸泡时机不对会断,修的时候不小心也会断,这是掉瓷。第五步,再次进窑煅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釉色。每一次失败后,又得从头再来。


“艺术不是从一到二、二到三、三到四这么顺理成章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董岩说,“很多时候都到上釉这一步了,好端端的突然就掉瓷了。”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陶艺室不时传来清脆的破碎声,伴随着一声叹息——“你瞧,又碎了!”


精心做的东西突然坏了,学生心情难免会不好。董岩经常和学生打趣:“拍遗照了吗?咦,连遗照也没了。”全班一起笑,巧妙地缓和了气氛。因为制作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他让同学们在每次制作前都拍下一张照片,一旦碎了,还有照片可以追忆。


一次次心碎后,同学们练就了一颗平常心。何婧雯说:“刚开始碎的时候还很心疼,后来养成了知道它会碎这种心态,就无所谓了。”

中华素有瓷国之称,英文China,既是中国,也是瓷器。早在东汉初年中国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发展至宋代定、汝、官、哥、均等窑,蔚为大观、名重千古。绵延两千余年,道不尽的辉煌历史。


“东西光做出来不行,还要有卖相。”董岩说,“我给他们提的要求就是要搭配,最后交上来的得是美观实用、拿得出手的饰品,要是能融入中国元素就更好了,毕竟陶瓷是咱中华民族的瑰宝。”

让公选课脱“水”,不仅要有知识的干货,还要有实践的鲜货。在这门课上,同学们拾起制作陶瓷这门手艺,让民族文化迸发新活力。精致的作品背后,是一次次伟大尝试,和对人生的探索。


据悉,下学期这门公选课停开,改为创意分院的限选课。创意分院以外的同学要想选到这门课,得在今年下半年碰碰运气了。

有内涵、有趣味、有创意

ZUCC这样的课堂不胜枚举

官微也将开辟“ZUCC云课堂”栏目

陆续为大家呈现

也请师生踊跃提供新闻线索

更多课堂精彩

官微带你领略

文字 / 韩晨柯 

摄影 / 祝佳慧

今日编辑 / 杨紫欣

责任编辑 / 郭佳

出品:

请为城院美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