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报专访 | 杜正贤:开“窗”迎客,让千年宋韵在杭州流淌起来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2-06-22

日前,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以“城市之窗”展现“中国之治”,要努力实现建成创新之窗、人文之窗、美丽之窗、开放之窗、善治之窗、幸福之窗等六大目标。浙报集团杭州分社特推出“城市之窗名家谈”融媒体特别报道,专访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负责人、首批省特级专家、著名考古学家杜正贤教授,请他临“窗”远眺,为大家解析“人文之窗”。


临窗远眺

往往能看到更多未来的可能性

在此次党代会上

杭州提出要精彩呈现历史文化魅力

努力建成人文之窗

如何看待这扇窗户背后的机遇和挑战?




一、此次杭州市党代会提出要努力建成人文之窗,请问这个新目标的背后蕴含着文化工作怎样的发展脉络与历史意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基。杭州市党代会提出打造“人文之窗”,在我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将其看作杭州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创造浙江文化发展新高峰的信号。


杭州的底气来自于其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八千年小舟中驶出的跨湖桥文化,到奔流向东的钱塘江文化,再至源远流长的宋韵文化……杭州文化弦歌不绝,出现过数次繁荣发展的高峰。杭州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这些历史文化底蕴,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在这里,你能读出浙江深邃、厚重的文化传承。


杭州的底气也来自于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这些年来,杭州以“暖城”的形象出圈,“最美现象”蔚然成风,“斑马线礼让”开风气之先,这不仅是一道难得的人文风景,也是构成城市竞争软实力的重要元素。


所以我觉得,杭州现在来提打造“人文之窗”,可谓恰如其分、正逢其时。


二、打造“人文之窗”,杭州有哪些现实优势和基础?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杭州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其中与南宋临安城相关的考古工作有五次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对于现在的杭州来说,国家对宋韵文化传世价值的日益重视,是打造好“人文之窗”最利好的风向标。宋韵传世,传的就应该是对今天的时代有正向价值,能提升我们精神境界、生活品质的高质量宋文化要素。


而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原来就是中国“雅文化”的一个高地,从宋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不仅是生活美学,更包括文化、思想、制度、科技、艺术等多个方面。这种穿越数百年而成的积淀和传承,就是浙江打造文化高地,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的关键。


同时从我的工作实际来看,杭州人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都是我们“开窗迎客”很温润的土壤,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杭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完善?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怎么建设?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如何做强?我觉得杭州还有许许多多的留白可以挥洒泼墨。


展示传播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去年8月召开的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打造一批彰显宋韵文化、具有浙江气派的地标建筑,推动宋韵文化有表述、有展示、有遗址,可见、可感、可传承”,这个点抓得很准。杭州的宋韵文化传承展示必须要有实物载体。


但目前杭州现有的文化成果展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很多文物还沉睡在考古所、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的库房里。仅仅依靠德寿宫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还远远不够,在考古发掘上,把南宋皇城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杭州而言意义重大;南星桥货运站,这底下的文化堆积是非常丰厚的,遗存是极为引人关注的;另外,严州府梅城的开发潜力也很大,比如它的刻书印刷遗址,这些都需要我们充分地去关注与挖掘。


文化工作既担负着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大任务,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利用,向广大市民传播宋韵文化,从而助力杭州高标准建设国际“宋韵文化”地标城市,加快推进杭州世界名城建设。


三、在宋朝,曾有许多外国人到浙江求学,并把中国文化带回他们的国家。那么今天,杭州如何在增强文化传播力上,体现其国际性呢?


文化上的交流有教育上的,也有经贸上的,比如杭州的丝绸茶叶和瓷器一直享有盛名。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基于对文化内核的认同与了解。


在这次的党代会报告中特别提到国际文化的交流更为活跃,都市风范需要“更富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


在我看来,要做到这三个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靠时间磨砺的过程。


感染力和亲和力源自对人文环境和资源的可感可亲。杭州拥有西湖、良渚和大运河组成的世界遗产群落,要充分发挥其联动效应,通过各种文旅资源的配置和优化,进一步加强其无缝衔接。


在社会领域,我们可以关注宋韵夜经济,因为南宋时期的夜生活非常丰富,那么我们现在是否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改造,来打造一个南宋不夜城呢?让我们的市民游客更多地参与南宋时期文化的领略和体验。未来,杭州还可以通过全面建成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日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这种文化上的亲和力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而吸引力则源自文化破壁和产业联动,在这一点上,杭州拥有很多稀缺性的优势资源。比如杭州连续举办了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仅仅2021年杭州动漫产业的产值就达到了328亿元,其背后的之江文化产业带贯穿钱塘江沿岸的六大区域,是兼具自然资源、历史底蕴和创新氛围的文化支点。它可以有效打通产业带的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资源,搭建联动平台,但在未来我更希望看到,这条文化产业带是否可以和宋韵文化带、世界遗产群落形成更广域的互动和联系,构建高价值、多元化的文化产业生态链条。


有了产业就会有人才,有了人才就会有点到面的文化传递的可能性。现在浙大城市学院办起了浙江省内第一个考古学专业,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不断向海内外招才引贤,今年9月就将有第一批考古专业学生入读,这些年轻人都将为杭州建设“人文之窗”提供更青春的视角和更国际化的可能性。


来源 / 浙江新闻

今日编辑 / 郭润历

责任编辑 / 李冠琳

出品

tuī

jiàn

yu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