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派 | “考古奇才”和他的考古梦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2-06-22

大咖派”是浙大城市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重磅推出的全新栏目,以展示学科建设成果、分享学者专家见解、反映学术思想动态为主要内容。“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而增识,学而启思,以求是创新立时代潮头,以博学笃志担时代大任。立大志,明大德,让我们以“大咖”为师,与“大咖”同行,建设美好城院,携手奋进百强。


第二期人物

杜 正 贤




前不久,“中国考古奥斯卡”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揭晓,掀起热议。每一项重大发现,都不是一个撅头挖出来的,而是几年甚至几代人风餐露宿、科学求知的丰硕成果。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正汇入中国考古事业。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在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由浙江省首批省特级专家、著名考古学家杜正贤教授领衔的全省首家考古学系于2021年8月在浙大城市学院成立,前不久,学校获批新增的考古学本科专业将于今年正式招生。


用一门学科诗意地重构历史。考古究竟能学到什么?所谓的冷门学科的就业前景去往何处?学校考古学系主任、“考古奇才”杜正贤讲述了他的故事。




一个“三跨”的考古人



参与60多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几千件文物,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编辑出版书籍四部,一人独占五项“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被同行称为“考古界的奇才”的杜正贤可谓是传奇。而传奇背后的实践之路,总有令人意想不到之处。

回忆起孔庙修建工作,很多工作看起来似乎和考古专业八杆子打不到一起,杜正贤坦言说:“我希望通过扎实、全面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出去不仅仅是会做文物考古方面的工作,更是要具备综合素能,适应现在这个多变的社会。”

是奇才也是全才,从考古所到文保所再至博物馆,杜正贤经历了考古界的“三跨”,而现如今,从考古实践一线再转至考古教育一线,杜正贤在高校迎来了自己在考古领域的第四跨,他感慨道:“到城市学院来建设考古专业,继续从事我自己喜欢的事业,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来到城市学院,我会把我这一生经历的事都讲给学生听。”在考古的世界里,人与历史只隔了沙土。万古江河,远山沧海,杜正贤带着对考古的崇敬之心挖掘了许多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想要把这些古老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将对于考古的热爱奉献给高校教育。




“考古奇才”和他的考古梦




“全国设置考古专业的高校还是很有限的,在我看来,城院设置考古专业的决心是令人赞叹的。”城市学院创新精神与人文关怀兼备,考古专业在杜正贤的注视下,短短几个月引进了十余位老师,购置了大量先进精密仪器并初步完成了专业教室和学科团队的建设。“我们的设备对比很多高校的考古专业都具有一定优势,国家对考古发掘资质单位所要求的设备,我们全都一步到位了。”

“我来了城院以后,就感觉到从领导到每个老师都很努力,这是一种很好的氛围。整个学校从上到下都处于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中。”学校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认真办事的态度让杜正贤惊叹,而这也正在吸引更多的人才源源不断涌入浙大城市学院,彰显着学校建立考古系的真心实意。

一个稚嫩的专业刚刚起步,杜正贤为考古学的建设也在投入全身心的精力:“我们参考了很多老牌学校的学科设置,我们将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担任考古断代史课程的主讲人。”杜正贤希望以此在培养起同学们兴趣爱好的同时,也给考古专业的老师们提供标杆,让考古专业得以长久发展。

浙江省的高山碧波中蕴藏着千百年澎湃不息的文脉,完整的新石器时期序列,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以及厚重绚丽的城市文化,都与城市学院培养的考古学生特质息息相关。“陶瓷考古和城市考古,这是我们城市学院考古专业的特色,我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出去以后为浙江的陶瓷考古、城市考古增添力量。” 



“冷门”专业的黄金时期




“为什么选择考古专业?”“考古到底是怎样的?”今年9月,考古学正式招生啦!


杜正贤与考古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在漫长时间的浸润下,他将考古视为一门浪漫的学科。“考古总是充满了神秘感”,文物从入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被时间掩埋的过程,考古工作者们与岁月抢夺历史的证据,有的带着遗憾与失意,有的能够揭开历史的谜底。


考古在大众认知中似乎一直是个“冷门”学科,“就业难”也随之成了考古学附属的刻板印象。面对当下最受关注的专业就业问题,杜正贤坚定地回答道:“现在正是考古就业的黄金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坐落在城市中,各地考古所和文物局的招工数量都在成倍增长,杜正贤解释道:“考古学科的发展永远跟不上考古事业的发展,全国考古专业的学生数量都十分有限,整个浙江省内从事考古的人可能也不超过两百个,所以国家实际上是缺少考古人才的。”

“黄金”不止在于更为明朗的就业环境,更是考古工作环境本身的跨越式进步。时代发展,科技改造的已经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力,也改变了无数在深山黄土中埋首的考古工作者。“以前考古工作的条件可以说是喝风吃土,但是现在考古的工作条件已经焕然一新了。”杜正贤干过几十年的考古工作,他亲身体会过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变:“比如最近三星堆挖掘的时候,整个大棚都搭得很好,条件已经完全改善了。”


“怀着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扎扎实实学习考古。”考古的黄金时代来临,杜正贤依旧踏实地站在潮口展望,用一颗赤诚的心继续为考古学开枝散叶。


想要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同学

请持续关注浙大城市学院官微动态

最新消息不容错过哦!


文字 / 邵雨涵 范丽娜 

摄影 / 林建兴 等

今日编辑 /  徐菁璐 郭润历 陈芊仪

责任编辑 / 李冠琳 徐婧

出品

tuī

jiàn

yu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